平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平准,中国封建社会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中国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桑弘羊在京师长安专设机构,执行平准业务。后又于太初元年(前104)扩充大农令机构,改称大司农,并在其下设立平准令丞,专司其事。桑弘羊的平准思想是先秦范蠡和《管子》一书的价格概念具体发挥的结果。它产生的直接经济背景有二:①上林三官(当时皇室的财务机构)统一铸钱以后,曾一度发给京师各中央部门少量现金由其自由支配。这些部门即利用此现金到市场上争购物资,致使币制统一后曾一度下跌的物价重新上涨,故设置平准机构的主要目的是要使物价恢复常态。②自均输机构成立后,各郡国仍有不少物资运京出售。为防止私商操纵市场,牟取暴利,有必要设立平准机构。从稳定物价的角度来看,桑弘羊的平准设想是周密而有效的。在此后100年,王莽实行的所谓“市平”,基本上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出来的。唐代刘晏也曾运用平准思想以“制万物低昂,常操天下赢资”。北宋王安石推行的市易法,事实上是平准的变形。随着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元明以后大规模的官营平准机构未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