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都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开都河:博斯腾湖附近景观
开都河:博斯腾湖附近景观

  开都河,古代曾称之水通天河流沙河海都河、敦薨之水。新疆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流域包括和静和硕焉耆博湖等县。全长约610公里,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落差1750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2亿立方米。 源头在海拔4000米以上,属于雪冰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的河流。在开都河年径流补给源中,积雪和冰川及地下水补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开都河源流之水并不大,但是一路走来,有了巴音郭楞河依列克西河等12条支流的汇入,就由潺潺溪流变得浩浩渺渺,波澜壮阔。

  开都河的源头云雾缭绕,特别是盛夏,云涯水暖,云水难辨,仿佛河水从天而降。开都河上游河流由小尤勒都斯盆地,经过巴音布鲁克草原,到大尤勒都斯盆地,水流平缓,河谷开阔,四周牧草丰茂,是天然的优良牧场。特别是在小尤勒都斯盆地平坦辽阔的草原上,开都河蜿蜒流淌,形成九曲十八弯的壮丽景象。独特的河流地理,在此营造出了一片新疆面积最大的湿地,湿地中就是著名的天鹅湖。天鹅湖是一个高山湖泊,湖东西长30多公里,南北宽10多公里,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四周为冰山雪峰所环抱,是天鹅及各种禽鸟理想的栖息之地。

  开都河水曲折迂回,经乌兰恩根由西向东缓缓地流淌,滋润着中国第二大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同时也养育了姑师、月氏、匈奴、突厥、鲜卑、铁勒、柔然、回纥、瓦刺、准噶尔等古老民族和蒙古、哈萨克等现代民族。

  开都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息繁衍的重要区域。春秋战国时敦薨人在此游牧,从西汉元朝时期,匈奴突厥等许多古老民族都曾在开都河流域扎下过他们的牙帐,拉锯式地争来夺去。征服、驱逐与被征服、迁徙,像骏马一样,在四季的草原上奔腾跳跃、来回穿梭。明代,准噶尔部在此游牧,因河流弯曲悠缓的姿态,称它为开都河,沿袭至今。公元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清政府将东归的土尔扈特部落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游牧。

  开都河流域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流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类型。其中,上游段在草原牧区转悠了200多公里,穿过艾尔宾乌鲁山,到大尤勒都斯盆地西部又转向东南,之后穿越峡谷。由呼斯台西里至山口的拜尔基为中游峡谷段,全长约164公里,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此段。当河流经呼斯台西里后,两岸山势逼近,东西峭壁凌空夹峙,河谷平均宽度200米,水面宽一般为50~80米。沿途两岸层峦叠嶂,悬崖陡壁,构成气势磅礴的激流险滩。中游峡谷段为开都河雨水及融雪水混合补给区,汇流较快,是开都河洪水的主要来源地。 焉耆平原段出山口以下为下游段。河流出大山口后,水势平缓,经山前丘陵,穿过焉耆平原,注入博斯腾湖,此段长126公里。

  霍拉山边戈壁上有干涸的古河道,还有开都河留下的河道遗迹。据《水经注》载:汉朝时开都河西源东流,分为二水,一支向南流经员渠城(汉时焉耆国都城)西面,又折向东南流入博斯腾湖;一支向南分为两支,从员渠城的左右两面绕过,合二为一,注入博斯腾湖。当时焉耆国的都城员渠城,在开都河上游,沿霍拉山向东顺布9城。几经战乱,城区遭到破坏,又兼洪汛河水改道,古河道废弃,后固定为今天的河流,人们随着新河道的形成,逐渐迁到现在的城区。

  开都河上如今共设有巴音布鲁克、山痕托海、拜尔基、焉耆、宝浪苏木5个水文站。根据连续多年的资料统计分析:山痕托海水文站为开都河上游来水控制站,其水量占开都河总水量的71.8%;中游峡谷山痕托海水文站至拜尔基水文站之间区间新汇流水年径流量占28.2%;拜尔基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33.4亿立方米,拜尔基水文站以下河流两岸开始有农田灌溉引水,水量逐渐减少,至焉耆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约减少17.1%。

  开都河属于泥沙较小的河流,特别是上游河谷开阔,坡度较小,天然良好的草场植被使上游含沙较下游小,是优良的灌溉和工业用水资源。

  开都河水力蕴藏量有140万千瓦。特别在中游峡谷段的126公里,落差1169米,集中水力蕴藏量有110万千瓦,是建水力发电站的最理想地区。开都河流域是新疆规划的三大水电开发基地之一。目前,开都河上已开发建设的水电站有大山口水电站、小山口水电站、察汗乌苏水电站、开都河柳树沟水电站等8个梯级电站。其中,大山口水电站位于开都河中游段,下游距峡谷出口约1公里,距巴州首府库尔勒市120公里,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枢纽工程。

  开都河流入焉耆盆地后变得平静下来,宽阔的河面烟波浩渺,极其壮观,不仅给盒地带来了生机,更给盆地里生活的各族人民带来乐福祉。

  人类的文明都与河流有关,正所谓哪里有水,哪里就会有绿洲和生命的欢乐。焉耆也不例外。焉耆秦时叫敦薨,当时,有一个庞大的原始部落群敦薨人在此繁衍生息。

  据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北三百二十里,日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于焉,而西流于泽。”焉耆之地的敦薨山就是因敦薨部落居住而得名。敦薨之水乃现在的开都河,汉时叫通天河,唐时叫淡河。因水中卷泻大量泥沙,河底浮沙流动,河水混浊,故而称之为流沙河;又因泥沙淤积河床,河水遇凶洪改道,蜿蜒曲折散漫海流,又称为海都河。

  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水叉奉法收悟净”,说的正是这条河流。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经时路经此地,称此“良田嘉禾,沃野千里”。由此可见,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富庶的土地。据说,当年玄奘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流沙河畔,准备过河,但见30丈宽的河水波浪滔天,既无舟也无桥。正在玄奘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无数条黑白花蛇从四面八方游来,将他团团围住,有的甚至爬到了玄奘的禅杖上,纷纷向玄奘要求封赏。玄奘大起慈悲之心,一边念佛,一边将缠绕在禅杖上的蛇送到水中,告诉群蛇变化为鱼为民造福。在玄奘的感召下,群蛇游到水中,并顺水游进下游的博斯腾湖里。从此,焉耆周围20公里之内再也看不到蛇的踪迹,而神秘的博斯腾湖里,则出现了一种细长似蛇的尖嘴鱼。

  开都河流经焉耆回族自治县时,紧贴县城,水拍河滩,浪推浪涌,留下一路美丽一路欢歌。然后,往东南从博湖县注入博斯腾湖。

  焉耆的回族人口大多来自陕西、甘肃、青海。清朝时,清政府为巩固边防,实行屯兵戍边和移民实边,除了进入新疆的回族士兵外,还从陕甘一带迁入不少回族民户,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来到焉耆。由于开都河水源充足,河两岸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人们便居住下来。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先后有陕西渭南、青海河湟地区的回民辗转来到新疆,其中一些回民最终定居在焉耆。

  开都河过了焉耆,经宝浪苏木节制闸注入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上连开都河,下接孔雀河,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其中大湖区面积为1200余平方公里,小湖区面积为400余平方公里,分布有大小不等的16个小型湖泊,水体总容量近100亿立方米。同时,博斯腾湖还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的水源地,从2000年至今,已先后8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累计调水23.8亿立方米。博斯腾湖拥有丰富的渔业、芦苇、食盐、蒲草等自然资源,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也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

  博斯腾湖既是开都河的归宿地,也是新疆著名的内陆河孔雀河的源头。在干旱少雨的南疆,博斯腾湖的存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孔雀河的水从博斯腾湖流出以后,冲出铁门关峡谷。这里曾是丝绸之路老北道的必经之地,峡谷两侧山势陡峭,怪石狰狞,孔雀河水穿山越谷,形成30多公里曲折幽深的峡谷,河道两边的峡壁如同刀劈斧凿,异常险峻。

  铁门关古称遮留谷。这条风沙迷漫的古径,伴着西出玉门关的商旅、驼队度过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现在来往于天山南北的车辆无法从这儿走了,但是铁门关这座曾经扼守南疆咽喉的堡垒,仍是一个值得怀恋的地方。昔日那砖沉瓦厚的门楼。“襟山带河”的气势,那光秃秃的库鲁克山在峡谷里投下的阴影,映射着历史的风霜雨雪,为我们访古览胜提供了真实的佐证。

  孔雀河的确是条美丽的河,是罕见的无支流水系。孔雀河源于博斯腾湖,实为开都河下游河段。几千年前孔雀河与开都河是同一条河,是罗布泊的供水河道。它与塔里木河下游的分合,深刻影响了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孔雀河冲出铁门关峡谷后,从库尔勒市穿城而过,再经尉犁灌区,沿库鲁克山东流,最后消失在罗布荒原。在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是罕见的流向东方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