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钰哲院士

张钰哲(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中国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生于福建闽侯,卒于江苏南京

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1928年发现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1929年以论文《关于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获博士学位。1929年秋回国,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41年起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1946~1948年再度赴美进行交食双星光谱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直至1984年。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连续当选为一至四届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会理事长。

张钰哲长期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和轨道计算工作。1958年开展用光电测光方法测定小行星光变周期工作。他和他所领导的行星研究室观测到了9 300多次小行星的位置,陆续发现100多颗星历表上没有编号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3颗新彗星。为表彰他在天文学上的贡献,1978年8月的《国际小行星通报》公布,新编号的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2051)Chang。张钰哲的著述甚多,主要有《变化小行星的光电测光》、《造父变星仙后座CZ的研究》、《哈雷彗星轨道的演化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等20多篇。

1990年10月10日,中国邮政发行J.173 纪念邮票一套,其中4-2为天文科学家张钰哲像

生平

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一个职员家庭,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两岁时父亲逝世,跟随母亲艰苦度日。1907至1912年就读于福州明伦小学。1913年,张钰哲随家人搬到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畿辅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学堂的留美预科。1923年赴美国,先后在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和康奈尔大学建筑系学习。期间,偶然读到的一本天文学科普书籍,促使他于1925年毅然再度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并以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天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次转学决定了他毕生的道路。

1928年11月22日,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张钰哲通过观测发现了第1125号小行星,将之命名为“中华”(China)。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同年,他写了题为“留美学业将毕寄诗呈母”的一首诗:“科技学应家国需,异邦负笈跨舟车。漫言弧矢标英志,久缺晨昏奉起居。乳育劳劬齐载覆,春晖寸草永难如。喜把竹书传好语,明年渡海俱琴书。”

1929年秋,张钰哲回国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同时被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聘为通信研究员。回国之前,他参观访问了美国洛威尔天文台、立克天文台、威尔逊天文台和加拿大维多利亚天文台,还搜集了不少天文学教科书、仪器样本、天文照片和教学幻灯片等资料。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携带多年搜集的全部图书资料随中央大学西迁重庆。

当时,天文研究所西迁至昆明,建立了凤凰山天文台。1941年初,张钰哲受聘担任天文研究所所长,只身从重庆到昆明任职。当时他不足40岁,留下老母和小他8岁的年青妻子及两个幼小的子女在重庆,抗战期间生活不安定,还要不时躲避日机的轰炸。他何以舍得离开呢?这在他之后给妻子生日的贺词中表露出来:“……圣战方殷,敢躭家室之乐?步天有责,难辞蛮瘴之行。……”凤凰山天文台研究设备简陋,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以一台破旧的台式计算机和一些陈旧的仪器坚持工作。1941年9月21日,他率领中国日食西北观测队赴甘肃临洮开展我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学观测。

抗战胜利,1946年张钰哲率天文研究所回迁南京紫金山。当时,紫金山天文台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天文台最大的60厘米反射望远镜无法运转,一些仪器设备不知去向,工作难以开展。张钰哲再度赴美考察进修,了解当时世界天文学的新进展,并在一年多时间里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948年3月,张钰哲完成了预定的考察和研究工作,准备回国。此时已近崩溃的国民党政府赖掉了原来要提供给张钰哲的回国路费。他的夫人在国内多方奔走毫无结果。朋友劝告张钰哲留在美国,美国的一些大学盛情邀请他留下任教,但张钰哲不为所动。他说:中国古代有楚材晋用的故事,我虽算不上“楚材”,但也不甘心为“晋”所用。在他的导师樊比博教授的帮助下,张钰哲于1948年5月随美国赴浙江日食观测队回到中国。同年6月美国《科学》杂志封面刊登张钰哲照片。

1948年11月,中央研究院有些机构撤往台湾,张钰哲与天文研究所部分人员暂迁上海迎接解放。1949年9月,他返回南京,积极参与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建工作。1950年5月20日,张钰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他在紫金山天文台历任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等职,一直工作到1984年2月22日。1984年以后张钰哲任名誉台长,直到1986年7月21日病逝于南京。

张钰哲工作中

深耕大地 群星闪耀

张钰哲为紫金山天文台的发展、为中国各天文台站的建设、为中国天文学走向世界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张钰哲的直接领导下,紫金山天文台在新中国成立后开拓和创建了小行星彗星观测研究、太阳物理、恒星物理、天文年历编算、天文仪器研制、毫米波射电天文、空间天文等分支学科,逐步发展成为一座以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天文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张钰哲为上海、北京、云南、陕西等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的建设尽心竭力。新中国建国初期,张钰哲抽调骨干参与收回和发展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和佘山天文台,全面整顿和发展了我国的时纬工作。1956年后,张钰哲参与制定全国科技发展规划,草拟了六十年代天文学发展蓝图。1957年,张钰哲为在北京建立以天体物理为主的天文台,主持选址决策和踏勘工作。1958年,筹建南京天文仪器厂。1962年,张钰哲在广州向聂荣臻同志申述北京天文台选址中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张钰哲的推荐下,紫金山天文台一批骨干参与了上海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的建设工作以及北京天文馆的筹建,并成为各单位的中坚。在各天文台(厂)发展初具规模后,相继成为中科院直接领导的独立建制单位。

1980年,张钰哲以78岁高龄,率领一支专家队伍到青海柴达木盆地,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我国建立第一座大型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站选址。3年后,他又前往根据他的建议于1958年设立的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视察。

国际事务中,从解放初期到病逝前,张钰哲积极促进中国天文学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代表中国天文界参与各种国际活动。五十年代,他多次出访苏联,了解苏联在变星、太阳、小行星等方面的研究。1972年以后张钰哲以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的身份,多次参与恢复中国天文学会在国际天文联合会中合法地位的谈判。1979年在加拿大的第十七届国际天文联合会大会上,张钰哲与叶淑华、赵先孜、易照华、洪斯溢等一起为恢复我国天文学会在国际天文联合会中的合法地位作了有决定意义的努力。1984年,他以82岁高龄再度应邀访问美国,在哈佛天体物理中心作题为《今日中国天文台》的报告。

张钰哲在60cm反射望远镜旁工作(1960年代)

纵横星际 探索新知

张钰哲毕生致力于天文学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中国天文学史等方面,先后发表论文、报告、专著90多篇。在其从事天文工作55周年之际,一副精巧的贺联表达了他的学生和同事们对他的高度评价和良好的祝愿:测黄道赤道白道,深得此道,赞钰老步人间正道;探行星彗星恒星,戴月披星,愿哲翁成百岁寿星。

在美国留学期间,张钰哲就开始使用60厘米反射望远镜从事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与轨道研究工作,并发现了“中华星”。1929年张钰哲回国之后,他一边担任大学教授,一边勤奋地自制天文望远镜,从国外购买光学玻璃,自己动手研磨光学镜面。1936年,他和李珩被派往苏联西伯利亚观测日全食,使用的仪器中有些就是张钰哲研制的。尽管天阴观测未成功,但为后来的日全食观测积累了经验。

1941年9月21日我国西北部可见日全食。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组织日食观测的条件极差。张钰哲担任中国日食西北观测队队长。他和高鲁、李珩、陈遵姒、李国鼎等队友克服重重困难,携带各种仪器,行期42天,行程3200公里,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从昆明到甘肃临洮观测日食。观测队拍摄到中国境内中国天文学家自拍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这是首次在我国境内利用现代天文仪器进行的日全食科学观测。1942年张钰哲在美国《大众天文学》(P.A.)期刊上发表了《在日本轰炸机阴影下的日食观测》。该文在介绍中国天文学家艰苦工作的同时,还向全世界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罪行。此外,张钰哲还参加了1954年6月30日苏联高加索酸水城日全食的观测和1980年2月16日云南日全食的观测,是我国老一辈天文学家参加日食观测次数最多的人。

在整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前期,张钰哲除了忙碌于领导发展紫金山天文台和全国的天文工作以外,仍然坚持天文观测和计算工作。当时使用15厘米的折光望远镜拍摄小行星,每照一张,曝光20分钟。南京的晴夜多在冬天,且是越冷越晴。寒夜里长时间露天导星,往往又冷又倦。张钰哲虽是台长、导师、长者,但他从来都是和他的学生张家祥等轮流导星,一人一片,一观测往往就是通宵。人几乎冻僵了,钢笔的水也冻起来了,只能用铅笔来记录。对此,张钰哲常说:不知者以为苦,知之者以为乐也。在1954年,张钰哲和张家祥一起计算研究第415号小行星受摄运动的轨道。由于计算公式复杂,计算量浩繁,为确保计算正确无误,他们两人分别独立计算,到每一阶段,就互相对比核验,待比对正确后再继续往下算。限于当时的计算条件,他们分别使用快速电动计算机,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完成了这一研究。他说:“微小的O-C,就是天文计算工作者追求的皇冠。”

经过近40年的观测研究,张钰哲和他领导的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共拍摄小行星、彗星底片8600多张,获得有价值的精确位置数据9300多个。发现了1000余颗新小行星,其中有100多颗小行星和3颗紫金山彗星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计算研究了300余颗小行星、彗星的近期轨道和40余颗小行星、彗星的长期(百万年)轨道。这些观测和研究,不仅在实际观测和轨道计算的精度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建立了太阳系天体摄动运动的动力学数值模型,提出了研究天体轨道长期演变的方法。张钰哲领导的这项太阳系天体的基础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57年,在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之前,张钰哲和张家祥合作,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人造卫星轨道,发表 《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论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地球形状和高层大气阻力对人造卫星轨道的摄动影响。其理论在之后的实测结果中得到验证,成为我国人造卫星运动理论的经典文献。60年代初期,张钰哲又领导开展月球火箭轨道的研究,发表 《定点击中和航测月球的火箭轨道》专题论文。1965年,张钰哲率领有关人员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的论证工作,研究解决卫星轨道的设计方案、地面观测网布局、最佳发射时刻的选择、跟踪观测和测轨预报方案,对“东方红”卫星的发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之后对我国第一颗赤道同步卫星在地球非球形引力场中的各种摄动,在张钰哲领导下提出了定性定量的研究成果,写出了《关于赤道同步卫星轨道的研究成果》,这是我国第一篇较全面详细地研究赤道同步卫星的论文。随着人造卫星的不断上天和这项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张钰哲逐步培养了一支既有实测经验和理论水平,又有攻关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技队伍。

张钰哲在天体物理学的实测和研究方面也作出了显著成绩。1947年前后,张钰哲在美国进修期间,在叶凯士天文台发现一颗新变星BD-6°2376,并撰写论文《一颗新的食变星的速度曲线》。在美国麦克唐纳天文台观测分光双星,所写论文《大熊座W型交食双星的光谱观测》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上。世界著名天文学家O·斯特鲁维(Struve)在其名著《恒星的演化》(1950)一书中,详细引用了张钰哲的上述研究成果,转载了他手绘的室女座AH星的速度曲线图。

张钰哲在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上做了许多工作。1977年,张钰哲以75岁高龄,研究了哈雷彗星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考虑九大行星摄动,对中国历史上早期哈雷彗星记录作了分析考证,提供了几个有关年代学问题的解决线索。他先后发表论文《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1978年)和著作《哈雷彗星今昔》(1982年)予以阐述。他认为,假若武王伐纣之年所出现的彗星为哈雷彗星,则这一年是公元前1057至1056年。这一研究成果对中国夏商周断代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引起世界天文界的关注。英国的《考古天文学》(Archaeoastronomy,1979年2卷2期)、《自然》(Nature,1979年10月11日)、美国《天空和望远镜》(Sky and Telescope,1979年9月号)等杂志分别登载专文进行介绍和讨论。日本著名天文学家长谷川一郎在《哈雷彗星史话》(1984年)一书中也多次引用张钰哲的研究成果。

跨越藩篱 普及大众

张钰哲积极倡导和支持天文普及事业,经常发表科普文章。1932年他在《科学》杂志11月号上发表11页“假天”长文,图文并茂地介绍天象仪和天文馆,倡议在我国首都建立一座假天院(天文馆)。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1954年北京天文馆开始筹建,1957年建成开馆。四十年代,张钰哲在《大公报》上发表系列星期论文:《日食观测答客难》、《纪念牛顿诞辰300周年》、《你知道行星是如何发现的吗?》等,宣传天文科普知识。1941年10月,张钰哲在兰州举办日全食展览。

1948年前后,紫金山天文台接待有组织的学生团体在周末来台参观并用望远镜观看星月。1949年后,紫金山天文台成立了天文普及组,确定每周星期天为免费开放日。尽管当时全台工作人员只有四五十人,照常轮流值班,接待讲解。台上还设立人民来信组,人民来信和回信都逐一登记在册,遇到比较专题的,则请这方面有专长的同志回复。中国天文学会大众天文社也于1949年底挂靠紫金山天文台,继续出版《大众天文》月刊,编印天文图书、图片,协助拍摄和校译天文科普影片等。1953年春节我国可见日偏食,张钰哲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日食知识。

通识博雅 涵泳人生

张钰哲是位科学家,同时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他的文章文笔优美,用词锤炼,对仗工整,寓文学于科学之中。例如《美洲天文台参观述记》,用的是古色古香的骈文,其中有:“异邦羁旅,裘葛六更,荒陬郊居,亦垂二载。问星移斗转,几阅人世沧桑,见银汉斜横,何日鹊桥飞渡。……”。

因长期积劳成疾,1963年张钰哲在北京医院作胃切除手术。即便如此,他亦作诗一首:“百战艰难拼汉血,三山摧毁坐观成。步天测度原无补,病榻栖迟负国恩”,感概自己作观革命,而又测天无补,栖迟病榻。 1980年2月云南日全食观测,张钰哲赋诗:“大地春回洱海边,卌载光阴弹指间。南国欣逢旧游地,春城重见朗晴天。畴人本应观乾象,游客仍能事科研。二丸互掩神州暗,光明再放景逾妍。”

此外,张钰哲在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修养甚深。他的书房里,四壁挂着自画的水彩画、油画及素描,书柜中放着一些他刻制的隶、篆、草等各种字体的印章。1962年张钰哲用隶书写过一副自拟对联,长期挂在书房里:“观河汉星辰,远溯鸿濛探造化;究躔离仪象,相期月窟建灵台。”他亦为子女用中楷写下这样的警句:“莫道人之短,勿说已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勿以小善而不为,勿以小恶而为之。”

晚年张钰哲

经历

1902年2月16日,张钰哲出生在福建闽侯县城一个职员的家庭,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小学和中学毕业考试都是全校第一名的成绩。

民国二年(1913年),张钰哲在北京入中学。

民国八年(191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同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校。

民国十二年(1923年),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建筑系。

民国十四年(1925年),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

民国十五年(1926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在该校叶凯士天文台做纬度测定工作。

民国十六年(1927年),获硕士学位。随后在叶凯士天文台著名教授G范比博(VanBiesbroeck)的指导下,用60厘米反射望远镜从事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研究工作。

民国十七年(1928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张钰哲通过观测发现了第1125号小行星,使他在天文学上崭露头角。他把这颗小行星定名为“中华”(China)。

民国十八年(1929年)夏,以论文《关于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秋,张钰哲返回祖国,应聘为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九月,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服务的张钰哲,受台长余青松的派遣,到北平将安放在古观象台上的四架古天文仪器抢运至南京,以免落入日本人之手。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张钰哲被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他和李珩被派往苏联西伯利亚观测日全食,使用的仪器中有些就是张钰哲研制的。尽管天阴观测未成功,但为后来的日全食观测积累了经验。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初,张钰哲就成功预测出了4年后将在中国出现的一次日全食,日食带将经过甘肃、陕西、湖北,最后从福建北部入海。不久,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也证实了张的预测,这次日全食,是当时罕见的天文奇观。

民国三十年(1941年)四月,中国日食观测队成立,张钰哲任队长。9月21日,在战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组织了中国境内第一次日全食的科学观测,拍摄了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张钰哲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考察。凭借他在世界天文学领域中的影响,在国内外朋友的帮助下,他先后访问和考察了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基特峰天文台、阿雷西博天文台、橡树岭天文台以及加拿大维多利亚天文台。同年他参加了美国天文学会第76届年会,在会上宣读《新发现的食变星BD-6°2376的速度曲线》(VelocityCurveofBD-6°2376,ANewEclipsingVariable)的论文,随后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报》(AstrophysicalJournal)。他对于食双星的光谱观测和研究也写成论文发表在该期刊上。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一月,中央研究院有些机构撤往台湾,张钰哲与天文研究所部分人员暂迁上海迎接解放。

1949年9月,他返回南京,积极参与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建工作。

1950年,张钰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一直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到1984年。历任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在这35年期间,紫金山天文台为中国的天文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世界知名的天文台。

1953年,春节的日偏食,张钰哲也带头进行了全国性的广播演讲,是新中国第一次的全国性科普活动。

1954年,他开展了小行星轨道测定、摄动计算和改进轨道方向的计算研究工作,当时在国内都具开创性。

1954年,《天文学报》创刊,他首任主编,1962年-1982年再任主编。1979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编委会主任。

1957年,发表中国第一篇论述人造卫星轨道的论文,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对人造卫星轨道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开创并领导了天文学多个领域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并在天文学史研究、天文仪器研制、天文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65年,他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和方案论证工作,为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做出了贡献。

1978年,《国际小行星通报》宣布:为纪念张钰哲在天文学上的杰出贡献,哈佛大学天文台将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编号为第2051号。

1980年,春节日全食是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日食的观测与科普活动,张钰哲虽已高龄,但也积极参加。至于多次的彗星出现,张钰哲也参加科普宣传。他编著的《哈雷彗星今昔》(1982,知识出版)一书既是科学著作也起到科普作用,驰名中外,在国外也常见到这本书的书影。

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前往青海高原,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中国后来建立在格尔木的第一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3年后,他又前往根据他的建议于1958年设立的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视察。

从1928年张钰哲发现“中华星”起,到1986年张钰哲病逝,在半个多世纪中,他又陆续发现了“中国星”、“紫金山一号”、“紫金山二号”等400多颗在星历表上没有记载的新星,在它们当中,有81颗得到了国际行星中心的编号命名。张钰哲一生著作甚多,发表论文101篇,出版专著、译作10本。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

1984年,他以82岁高龄再度应邀访问美国,在哈佛天体物理中心做《今日中国天文台》的学术报告。

1986年7月21日,张钰哲逝世,享年84岁。

张钰哲著《天文学论丛》(1934年)

主要成就

张钰哲的科学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中国天文学史等方面,先后发表论文、报告、专著90多篇,为发展中国现代天文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对小行星、彗星等太阳系特殊天体的研究和探索,能够提供揭示天体物质运动规律和太阳系起源演化问题的重要线索,丰富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特别是一些近地小行星更有探索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经过近40年的观测研究,张钰哲开创的对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和他领导的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共拍摄小行星、彗星底片8600多张,获得有价值的精确位置数据9300多个,发现了1000余颗新小行星,并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其中有100多颗小行星和3颗紫金山彗星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这些观测和研究,不仅在实际观测和轨道计算的精度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发表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建立了太阳系天体摄动运动的动力学数值模型,编制了小行星、彗星轨道(含精确摄动)连续计算软件,提出了研究天体轨道长期演变的方法,计算研究了300余颗小行星、彗星的近期轨道和40余颗小行星、彗星的长期(百万年)轨道。

张钰哲开创并领导了多个领域天文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他领导的这项太阳系天体的基础研究,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中国天体力学和方位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开拓性的作用,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张钰哲在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上也做了不少工作,其中最出色的是他晚年关于哈雷彗星历史的研究。1978年,他在《天文学报》上发表论文《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1982年又在他的著作《哈雷彗星今昔》一书中加以阐述。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早期哈雷彗星记录进行分析考证,他认为,假若武王伐纣之年所出现的彗星为哈雷彗星,则是年为公元前1057—前1056年。他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古代史中迄今仍未解决的年代学悬案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引起世界天文界的关注,英国的《考古天文学》(Archaeoastronomy)1979年2卷2期、英国《自然》(Nature)杂志1979年10月11日的一期、美国《天空和望远镜》(SkyandTelescope)1979年9月号等杂志分别登专文进行介绍和讨论。日本著名天文学家长谷川一郎在《哈雷彗星史话》(ハし—彗星の物语,1984)一书中也多次引用张钰哲的研究成果。

张钰哲为紫金山天文台的建设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他的直接领导下,该台已成为一座有14个研究室、组和300余名科研人员,以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天文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他还为上海、北京、云南、陕西等地的天文台和南京天文仪器厂的建设尽心竭力,并积极支持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的教学,20世纪50年代还亲自去南京大学天文系讲课。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不辞劳苦,前往青海高原,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中国后来建立在格尔木的第一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3年后,他又前往根据他的建议于1958年设立的乌鲁木齐人造卫星观测站视察。1984年,他以82岁高龄再度应邀访问美国,在哈佛天体物理中心做《今日中国天文台》的学术报告。

张钰哲在天文仪器研制、天文科普、推进技术交流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积极倡导和支持天文普及事业。1929年回国不久,就在《科学》杂志上发表长文介绍蔡斯天象仪和天文馆。他是最早最详尽地介绍天文馆事业的人,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1954年北京天文馆的筹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于1957年建成开馆。《天文学论丛》(1934)是张钰哲的重要科普文集之一,就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

张钰哲为青少年儿童讲解天文科普知识

学术论著

1.YCChang,On the Supposed Identity of Comet Reinmuth (1928 a)and Ta ylors Comet (1916Ⅰ),Astronomical Journal,1928,38:156.

2.YCChang,New Elements of Comet Stearns,1927 d,Astronomical Jou rnal,1928,38:124.

3.YCChang,A Spectroscopic Study of the Visual Binary Systems ζ Herculis and β Delphini,Astrophysical Journal,1928,68:319.

4.YCChang,Observations of Asteroids of the Yerkes Observatory,(sev enth series),Astronomical Journal,1928,39:12.

5.YCChang,Photographic Observations of Comets,Astronomical Journ al,1928,39:150.

6.YCChang,A Spectroscopic Study of the Visual Binary Systems 51 ξ Scorpii and 2 η Coronae Borealis,Astrophysical Journal, 1929,70:182.

7.YCChang,A Study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Orbit Planes of 16 Visu al Binaries Having Determinate Inclinations,Astronomical Journal,1929,40:11 .

8.YCChang,KTLi,The Total Light of the Solar Corona of Septembe r 21,1941,Astrophysical Journal,1942,96:421.

9.YCChang,Solar Eclipse Observed in China under the Shadow of Japan ese Bombers,Popular Astronomy,1942,50:198.

10.YCChang,New Orbit of Comet 1941C De KockParaskovopoulos,Ast ronomical Journal,1944,51:51.

11.张钰哲,张家祥.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天文学报,1957,5(2)

12.张钰哲.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天文学报,1978,19(1)

13.张钰哲.天文学论丛.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14.张钰哲.宇宙丛谈.重庆:正中书局,1945

15.张钰哲.小行星漫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年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