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尔顿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尔顿汉语拼音mí ěr dùn),(1608~1674;Milton,John),英国诗人,散文家,政论家。1608年12月9日生于伦敦,1674年11月8日卒于同地。父亲是一位富有文学和音乐教养的公证人。弥尔顿先后在圣保罗学校和剑桥大学耶稣学院受教育,1632年获硕士学位。一向刻苦好学,富有正义感和民主、革新的政治理想。大学期间开始试作拉丁文诗和英文诗。1638年,他去意大利游学,1639年,他预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将来临,遂返回故国,站在革命派清教徒立场参加宗教政治论战,用拉丁文写《反对教会管理中的主教统治》、《离婚之道及其条规》、《论出版自由》、《论教育》等对封建专制制度富有挑战性的宣传品及政治论文。1649年担任克伦威尔革命政府国务院拉丁文秘书,主持革命的宣传和政论工作,并亲自撰写政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为英国人民声辩》、《再为英国人民声辩》等。1660年王政复辟前,还发表过《建立共和的简易办法》。因积劳成疾,于1652年双目失明。王政复辟后,一度被捕入狱。

  创作 弥尔顿的创作可分两个时期:前期以短诗为主,代表作为诗集《快乐的人》、《幽思的人》、《利西达斯》以及面具剧《科马斯》;参加革命时期还写有一些政治抒情诗。这些诗清纯质朴、严谨优美,表达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对人类崇高美好情操的赞颂。后期创作发表了3部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它们都取自《圣经》中的故事。《失乐园》借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受撒旦引诱堕落而被逐出乐园的故事,揭示基督教"原罪"观念,提倡人类应以现实态度承认原始罪过,勇于承受尘世生活重担,以赎罪拯救自身。《复乐园》写耶稣降临人间,战胜撒旦的种种诱惑,为人类赎罪,说明人类如能完善品格,顺从神意,定可战胜种种磨难,得到拯救。《力士参孙》借悲剧人物参孙中计、被囚、失明、饱受凌辱、不惜生命报仇雪耻的经历表述自己的政治遭遇和理想信念,颂扬坚韧不拔和牺牲精神。3部长诗都采用富有独创性节奏的无韵体,寄意崇高、气势恢宏、人物生动、哲理深刻、形式精美,使弥尔顿成为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