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怨

2020年9月20日 (日) 09:36大猫咪组20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征怨》是唐代诗人柳中庸创作的一首边塞诗。此诗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的情状,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之意。诗中不着一个“怨”字,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工整,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此诗约作于公元766—779年间(唐代宗大历年),当时吐蕃、回鹘多次侵扰唐朝边境,唐朝西北边境不甚安定,守边战士长期不得归家。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是为表现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而作。

此诗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年),当时吐蕃、回鹘多次侵扰唐朝边境,唐朝西北边境不甚安定,守边战士长期不得归家。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是为表现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而作。


逐句释义: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年年岁岁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挥舞马鞭手握刀环。 年复一年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年年转战在金河和玉门关,天天都同马鞭和战刀作伴。
  金河:可能指大黑河,源出内蒙古,注入黄河。上官仪《王昭君》诗:“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复:又。
  玉关:玉门关。
  马策:马鞭。
  刀环:刀头的环。环与“还”同音,古常以喻征人之思归。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时届暮春白雪飘飞归来塞外,万里奔波渡过黄河绕过黑山。 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滔滔黄河绕过黑山,又奔腾向前。 三月飞白雪洒盖着昭君墓,万里黄河曲曲弯弯绕黑山。
  三春白雪:三春犹有白雪,喻其地之寒苦。
  青冢(zhǒng):指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之南,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
  黑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木兰诗》:“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一作“黑水”)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征人在边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的情状,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之意。诗中不着一个“怨”字,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工整,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此诗不但句与句相对,一句之中也自相对搭,如“金河”与“玉关”,“马策”与“刀环”,又如以“青冢”对“黑山”,“黑山”又对“黄河”,虽都很工整,却感到有些拼凑,且一连用了许多实词,虚词就少了;但虚词的出入变化,却是表现古典诗歌技巧和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全诗围绕一个“怨”字铺叙, 一句一景, 都统一在“征人”的形象中。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与“三春白雪”、“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从而收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即大黑河,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即甘肃玉门关。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联想。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意谓年复一年,奔波劳碌,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遥远,但都属边陲前线。“马策”即马鞭。“刀环”指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都是军人物品,用来表现军旅生活,很有典型性,容易引起对征戌之事的一系列联想。这里的“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无穷无尽之感,营造出缭绕低回的节奏和意境,怨情自然而然从字里行间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开头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相距很远,但都是边陲前线。马策、刀环虽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联想。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 字,给人以单调困苦、不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一二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从事征战。“金河”即大黑河,蒙语叫伊克土尔根河,源出大青山,注入黄河。唐时有金河县,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是防御突厥的前线。“玉关”,玉门关的省称,在今甘肃安西县双塔堡附近。金河在东而玉门关在西。所谓“岁岁金河复玉关”,只是举例而言,说明驻地常年流动,极言东西奔波之劳。“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这里举出马策、刀环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以象征日夕不离的马上的征战生活。马策、刀环小而微,然而对于表现军中生活来说却具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善于即小见大,借物寄情,这正是诗人用笔的老练处。“岁岁”、“朝朝”,词意看似重出,实际上这是故作拙笔,似拙实巧,借助重复以强调“征”之不断与“怨”之无穷。“复”字、“与”字,若不经意带出,有如画幅上的两处淡墨,而“岁岁”、“朝朝”的怨情,却因了这两处点染而愈益凄楚动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的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了怨苦的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诗的第一联用“岁岁”、“朝朝”、“金河”、“玉关”这几个表示时间与地名的词语与代表征人形象的“马策”、“刀环”相关联,又加以“复”字和“与”字,自然显出征人长年累月奔波转战的艰苦。第二联用“白雪归青冢”、“黄河绕黑山”表现了征戍之地寒苦荒凉,使人再次联想到征人奔波转战之苦。虽通篇写景,未发为怨言,但每一句中都隐含着征人的怨情。

这首诗每句自对,又两联各自成对,精工严整,别有韵味。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如此,怎不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青冢,这里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这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中的“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传说塞外草白,只有昭君墓上的草色发青,所以称青冢。时值暮春,但在苦寒的塞外,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萧杀之景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景,并且这些景物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因而从白雪青冢、黄河黑山这两幅图景里,我们不仅看到征戌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艰辛。

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而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确是不多见的。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还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了第三句:“三春白雪归青冢。”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 “春色未曾看”,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境象肃杀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黄河和黑山相隔甚远,这里不可坐实理解。上句说到青冢,这里是写征人从青冢联想到其附近的黑山,并用一个“绕”字牵合,寄寓绵绵怨情。结尾两句写景,似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在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既显示了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表明了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诗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产生回肠荡气的效果。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当此美景良辰,征人却滞留在大漠之上,奔波于黄河两岸,出现在眼前的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的凄冷景象。“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传说塞外草白,唯独昭君墓上草发青,故名。“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常建《塞下曲》),“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青冢”一向被视为远离中原的一处极为僻远荒凉的所在。时届盛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三春如此,其余时节更可想而知。诗人以“三春”包举四时,言外见意,于句绝处似有无限情思摇荡。戍地的景象固然已令人凄绝,而换防时的经行之地也丝毫不给人以慰藉:顺着奔流不息的黄河长途跋涉,始终在远离故乡的塞外奔波,展现在眼前的,只是单调地矗立着的黑山罢了。这两句是就地写景,虽作景语,但都从征人眼中看出,早经征人的感情熔铸过了。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从中感受到了征人驻守时的冷清与征途上的苦辛。故虽不直接发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已足以回肠荡气。

末句中黄河与黑山的关系,是最容易引起疑问的地方。考之地理,黑山(又名杀虎山)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距黄河甚远,黄河是无法绕着它流转的。但读诗与写诗一样,不可过于执著。诗中之语往往“只取兴会神到”(王士祯《带经堂诗话》),而并不总是泥于形迹,处处顾及地理位置、四时节物等实际情况的。诗之有别于科学者正在于此。此诗上一句写青冢,这一句说着黄河,就联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随兴所至,随手拈出,以一个“绕”字牵合,用以寄写绵绵不绝的怨情。按之实际,确有龃龉;验之诗情,则正相关合。



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全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的确是不多见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含蓄。前人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司空图《诗品》)来形容含蓄的风格特点。全诗无一处说着“征”字或“怨”字,然而字句之中以至字里行间又处处弥漫着征戍之怨情。出语未尝涉及艰难困苦,读去却令人黯然神伤。在字句的枝节之间隐去“征”、“怨”,正好从整体上显出征怨之情;从环境落笔,正好显出活动于其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因而不着一字却可以尽得风流,形之愈疏反可以见出情之愈笃。

本篇的形式美也颇惹人注意。此诗采用了两联俱对的格式,一句与二句、三句与四句各自成对。每句之中又有自对:首句“金河”对“玉关”,次句“马策”对“刀环”,三句“白雪”对“青冢”,四句“黄河”对“黑山”。两联间的对偶错落有致:前联着眼于时间,后联着眼于地域,彼此映照;而前联中也写到地域,后联中也写到时间,又互相错杂。全诗的对仗,严整而不呆滞,灵活却不杂乱,可说极尽工巧之能事了。尤其是后一联的对仗巧而美: “三”与“万”为数字对,“白”、“青”与“黄”、“黑”为颜色对,“归”与“绕”都富于动感且具人性,都不失为对仗中的上乘。上句展示的是广袤无垠的荒漠,荒漠上有一处青冢,下句展示的是连绵不绝的长河,长河环抱中是一座黑山;广与长,低与高,青与黑,两两对照,自有动人的艺术形象之美。而在美的艺术形象之中,诗人含而不露地寄托了久戍塞外的深长的怨情。

对于两联俱对的绝句,前人是颇有微词的。这是因为绝句虽短却要有味,后两句如果散行,一般说来,容易造成向外开拓的不尽之势,以对句作结则容易因对仗的形式束缚住感情的自由抒写。然而,这也不可一概而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对起对结,却韵远情长,柳中庸的这首《征人怨》也显得余味无穷。由此可见,形式虽有一定的反作用,决定诗作情味的毕竟还在内容本身。

大概正是由于含而不露的独特表现与属对精工的形式美这两方面的原因吧,尽管《征人怨》所抒写的感情早已成为历史的过去,而《征人怨》诗却至今仍然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名家点评:

  乔亿《大历诗略》:“工对不板。洗发‘怨’字偏壮丽。”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直写得出,气格亦好。”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四句皆作对语,格调雄厚。前二句言情;后二句写景,嵌‘白’‘青’‘黄’‘黑’四字,句法浑成。”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09


作者简介:

  柳中庸唐朝诗人。名淡,以字行。大历时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宗元之族,御史并之弟也,与弟中行皆有文名。萧颖士以女妻之,仕为洪府户曹。《唐才子传》称为“处士”,并作京兆人。诗十三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3首。其较佳者尚有《河阳桥送别》、《凉州曲》。

最后修改于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