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一冰(1881—1922),又名益彬、逸宾,浙江湖州南浔镇人。中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青年时代,投身新学运动。光绪三十一年(1905)东渡日本,进大森体育学校专攻体育。1906年回国,先后执教于上海爱国女校、中国公学、湖州旅沪公学、民立中学和上海女子中学。1907年,徐一冰与友人徐傅霖王季鲁等人在上海老西门创办著名的中国体操学校,以“提倡正当体育,发扬尚武精神,养成完全体育教师,以备体育界专门人才”为宗旨,历任校长,亲理校务,所聘教师全是名流,学校声誉很好,四方报名入学者十分踊跃。中国体操学校创办后,1908年秋即开创女子部,被社会视为奇事,校址设于上海西门白云观。1911年辛亥革命时,该校师生全部参加革命军,学校一度停办。因在辛亥革命中有功,该校获沪军都督陈英士的嘉奖。而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批女学生革命军更被传为美谈。

  1913年学校恢复,校舍及经费与男子部分开,并改名上海中国女子体操学校。这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第一所女子体操学校。1914年徐一冰毁家兴学,在南浔镇创办贫儿教养院,是一所半工半读的职业小学,分高、初两班,高级班学龄12—15岁,初级班6—11岁,专供贫寒无依的少年儿童入学,供膳宿,上午课堂知识课,下午工场实习,分藤工、竹木工、纺织印染工(织毛巾、编草鞋、摇草绳),尚有音乐课,教铜管乐器,成立西乐队,为婚丧喜事人家有偿服务。1920年,将中国体操学校从上海迁到南浔镇,独理校务。他先后主持15年的体校,培养学生近36届达1531人。徐一冰认为,“体育实为教育上、事业上之根本”,清宣统元年(1909)三月初一,创办了我国早期的体育杂志——《体育界》,自任主编。1914年3月,在《体育界》停刊的日子里,又创办了中国体操学校校刊——《体育杂志》,大力宣传近代体育,提倡尚武精神。同年6月,由于徐一冰办学有方,成绩卓越,获得北洋政府教育部的一等文虎勋章和七等嘉禾勋章。大总统黎元洪颁发给他“教思无穷”的匾额。

  1922年11月,徐一冰因积劳成疾,不幸在南浔逝世,终年43岁。著有《徐氏体育学》《体育原理》等。1988年,南浔镇建造徐一冰游泳池,以资纪念。


  中国体操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提倡正当体育,发挥全国尚武精神,养成完全体育教师,以备教育界专门人才。”学生的报考条件是:“品性纯良,身体健全,国文精通,年在十六岁以上,二十四岁以下。”学校制订了我国第一个近代体育专门学校章程,从宗旨、学制、课程设置、招生、升留级、奖惩、考试,以及交学费都作了规定。民国政府授予他一等嘉禾章和“教思无穷”匾额。11月,江苏巡按奉大总统令,授予七等嘉禾章,并拨款资助其办学。

  由于上海场地有限,对体育教育带来许多困难,故徐一冰决心将学校迁至家乡南浔。经他苦心筹划,募捐、借款,造屋、辟场地,置设备,占地五十亩的中国体操学校校舍于民国9年(1920)在南浔西栅下塘的西庄村 落成,徐一冰仍任校长,并兼任高等小学校长。

  中国体操学校自创办到结束,办学共16年,计36届,毕业学生达1531人,为我国体育界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