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怒族

添加2,499字节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怒族'''([[汉语拼音]]:Nu Zu;[[英语]]:the Nu nationality),[[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县)、福贡、[[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也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在邻国[[缅甸]]的[[克钦邦]]北部高黎贡山区及恩梅开江上游地区也有怒族居住,估计人数约有3万多。  '''怒族'''([[汉语拼音]]:Nu Zu;[[英语]]:the Nu nationality),[[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泸水市]](鲁掌镇)、[[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兔峨乡),以及[[迪庆州|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白济讯乡)和[[西藏]]的[[察隅县]](察瓦龙乡)等地; 他们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也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在邻国[[缅甸]][[克钦邦]]北部[[高黎贡山]]、[[江心坡]]及[[恩梅开江]]上游地区也有部分怒族居住。  怒族自称“怒苏”(泸水),“阿怒”(福贡)、“阿龙”(贡山)和“若柔”(兰坪),自认为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他们可能有两个来源:泸水县(原碧江县)一带怒族自称“怒苏”,与今日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音义均相同,[[元朝|元代]]文献把他们和今西昌、昭通一带的彝族就统称为“庐鹿蛮”,而福贡、贡山县的怒族则可能来自怒江北部贡山一带自称为“阿龙”或“龙”的古老居民。这部分怒族和独龙族在古代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至今贡山怒语和[[独龙语]]还可以通话。由于长期交往,这两部分人在怒江区域逐渐接近,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和形成今日的“怒族”,但他们各自还保留着自己的某些特点。根据其语言的差异,可分为“阿龙”、“怒苏”、“阿侬”、“若柔”四大支系。怒族地区在[[唐朝|唐代]]属[[南诏国]]统治,[[宋朝|宋代]]属大理国管辖,[[元朝|元代]]属丽江路,明、清时期属丽江府。  [[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支系的不同使各支系的语言有不同特点,其中阿龙语与独龙语相通,而另外三个支系的语言各自具有自己的特殊结构和规律,各个支系之间语言不相通,但因它们同属一个语族,因此具有同语族的基本特点。在与邻近民族的交往中,不少怒族人已转而使用别的民族的语言,使用本民族本支系语言的人很少,很多人兼通好几种别的民族语言。如阿侬支系的人几乎全部转用傈僳语,在剩下的使用阿侬语的人中,也都懂[[傈僳语]],仅在家中使用本民族本支系语言。怒族各支系语言都没有文字。     怒族自称“怒苏”(原 [[碧江县]]),“阿怒”([[福贡县]])、“阿龙”([[贡山县]])和“若柔”([[兰坪县]]),自认为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居民。他们可能有三个来源:   一种是 [[福贡县]](原 [[碧江县]])附近的怒族自称“怒苏”,与今日 [[凉山]]地区的彝族自称“诺苏”音义均相同,[[元朝|元代]]文献把他们和今 [[西昌]]、 [[昭通]]一带的彝族就统称为“庐鹿蛮”。   一种是 [[兰坪县]]附近的怒族自称“若柔”,属于古代浪宋人,即 [[阿昌族]]和 [[景颇族]]的先民浪峨人中的一支。唐代浪峨人曾一度涌入 [[大理]] [[洱海]]区域,建立三浪诏,后来被南诏击败兼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由洱海一带西迁大理、洱源,从 [[云龙县]]抵达 [[兰坪县]]兔峨沿江一带,尔后形成“浪宋十二寨”。兰坪怒族居住在兔峨乡的兔峨、碧鸡岗、峨皮江、果力、小村、江末等村。   另一种是 [[福贡]]、 [[贡山县]]的怒族则可能来自怒江北部 [[高黎贡山]]一带自称为“阿龙”和“阿侬”的古老居民,这部分怒族和 [[独龙族]]在古代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至今贡山怒语和[[独龙语]]还可以通话。   由于长期交往,这三部分人群在 [[怒江]]区域逐渐接近,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逐渐发展和形成今日的“怒族”,但他们各自还保留着自己的某些特点。根据其语言的差异,可分为“阿龙”、“怒苏”、“阿侬”、“若柔”四大支系。怒族地区在[[唐朝|唐代]]属[[南诏国]]统治,[[宋朝|宋代]]属大理国管辖,[[元朝|元代]]属丽江路,明、清时期属丽江府。   怒族内部可分为四个具有不同文化渊源和语言相异的支系,由北向南依次是: ①居住在 [[西藏]]. [[察隅县]]察瓦龙乡松塔村 至  [[云南省]] [[贡山县]]丙中洛镇和捧打乡的怒族称“阿龙”,这一支系与 [[独龙族]]有共同的祖源,过去又叫“贡山怒族”; ②居住在 [[福贡县]](上帕镇-鹿马登乡-子里甲乡-石月亮乡)的怒族称“阿侬”,本来是"贡山怒族"的一支,但受 [[傈僳族]]影响较深,学名为“阿侬怒族”; ③居住在 [[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的怒族称“怒苏”,他们的自称与今日大小凉山的 [[彝族]]自称“诺苏”音义均相同,是怒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支系,因匹河乡在过去属原碧江县,因此又称“碧江怒族”; ④居住在 [[兰坪县]]澜沧江两岸兔峨乡和 [[泸水市]]鲁掌镇的怒族称“柔若”,过去又称“兰坪怒族”。     [[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民族支系的不同使各支系的语言有不同特点,其中阿龙语、阿侬语与 [[独龙语]]相通,而另外两个支系的语言各自具有自己的特殊结构和规律,各个支系之间语言不相通,但因它们同属一个语族,因此具有同语族的基本特点。在与邻近民族的交往中,不少怒族人已转而使用别的民族的语言,使用本民族本支系语言的人很少,很多人兼通好几种别的民族语言。如阿侬支系的人几乎全部转用傈僳语,在剩下的使用阿侬语的人中,也都懂[[傈僳语]],仅在家中使用本民族本支系语言。怒族各支系语言都没有文字。'''[[中国少数民族]]''''''[[中国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共73.4万多人。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在55个少数民族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且经过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另外,还有尚未被确定的民族成份的人口('''[[中国未识别民族]]''')。根据从语言的系属来看,中国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六大语系: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 :    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民族,他们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等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00多万人。  (一)主体讲'''[[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藏族]]'''、'''[[门巴族]]'''、'''[[羌族]]'''、'''[[普米族]]'''、'''[[纳西族]]'''、'''[[珞巴族]]'''、'''[[僜人]]'''、'''[[景颇族]]'''、'''[[阿昌族]]'''、'''[[独龙族]]'''、'''[[怒族]]'''、'''[[彝族]]'''、'''[[傈僳族]]'''、'''[[哈尼族]]'''、'''[[拉祜族]]'''、'''[[基诺族]]'''、'''[[白族]]'''、'''[[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等民族。     人口在百万人以下10万人以上的有15个民族,他们是:'''[[傈僳族]]'''、'''[[佤族]]'''、'''[[畲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锡伯族]]'''等族。  (二)主体讲'''[[壮侗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黎族]]'''等民族。  人口在10万人以下1万人以上的有15个少数民族,他们是:'''[[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基诺族]]'''等族。  (三)主体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有:'''[[京族]]'''、'''[[佤族]]'''、'''[[布朗族]]'''、'''[[德昂族]]'''等族。  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有7个民族,他们是:'''[[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按实地普查区域的人数计算)等民族。   (四)主体讲'''[[南岛语系]]'''的少数民族有:'''[[高山族]]'''等民族。(包括[[泰雅语]]、[[赛德克语]]、[[邹语]]、[[卡那卡那富语]]、[[沙阿鲁阿语]]、[[排湾语]]、[[阿美语]]、[[布农语]]、[[鲁凯语]]、[[卑南语]]、[[赛夏语]]、[[邵语]]、[[噶玛兰语]]、[[巴则海语]]、[[雅美语]]等语言)<br>   (五)主体讲'''[[阿尔泰语系]]'''的少数民族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br>   (六)主体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有:'''[[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Category:民族]][[Category:民族学]][[Category:民族关系]][[Category:民族史学]][[Category:民族史]][[Category:民族关系史]][[Category:世界民族研究]][[Category:文化人类学]][[Category:民俗学]][[Category:社会学]][[Category:中文词典]]
2,296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