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房中术汉语拼音:Fang zhong shu),早期道教养生方法之一。开启于先秦时期的神仙家、秦汉之际的方仙道、汉代黄老道。早期道教在古代哲学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已认识到人是精神和形体的有机整体,养生必须生理和心理相结合。《太平经圣君秘旨》说:“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为一 ,久即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在此精、气、神学说的影响下,以这三种要素作为修炼对象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不同方法流派,其中侧重“保精”养生者,强调“保精守持,乐而有节,和平寿考”,形成以依托黄帝、龚子、玄女、容成为代表的,流行于西蜀关中地区的房中派。东汉时期,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后,才将房中术引为道教法术之一。房中术又称黄赤之道,男女合气之术。道教认为,“人不可以阴阳不交 ,坐致疾患 。若欲纵情恣欲 ,不能节宣 ,则伐年命”(《抱朴子内篇》),所以要讲求摄精固气,节欲保身,注意房事禁忌,掌握正当的性交方法,不可放浪性行为,把房中术作为古代性技巧、性卫生、性心理、性养身祛病的方法。房中术强调保存精液还精补脑的方法在养生中胜于服食补药的功能,禁忌中教导人们注意四时气候的寒暖、风雨雷电的侵袭,以及日常生活中性行为的时间、条件、心理卫生、性行为卫生等诸事项。北魏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后,力斥此术。随着儒家孔孟思想居统治地位后,道教也不再公开提倡此术。道教房中术的有关著述,有《玄女经》、《素女经》、《子都经》、《天门子经》以及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卷下的《御女损益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