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艺运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抗战文艺运动,中国现代作家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宣传民族救亡、抗击侵略为中心内容的文艺活动。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艺运动都发生重大变化。战争初兴,文艺界立即形成热烈广泛的抗战文艺运动。上海失守前,比较突出的是戏剧活动,成立了中国剧作者协会、上海戏剧救亡协会、上海救亡演剧队等;话剧《保卫芦沟桥》、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等广泛演出。战地通讯、报告文学、街头剧、活报剧、街头诗、朗诵诗以及各种利用民间形式的通俗文艺大量涌现,构成初期抗战文艺运动的主要特色。上海失陷后,原在平、津、沪等地的作家云集武汉。1938年3月,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郭沫若主持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成立,成为抗战文艺工作的核心力量。在国共合作的良好政治形势下,文艺界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口号,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创办《抗战文艺》等,作家创作了大量以抗日宣传为题旨的作品。

  武汉失陷后,国民党当局改而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抗战文艺运动受到压制,创作相对沉寂。这时,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文艺思想上的斗争:如围绕文艺要不要为抗战服务引出“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因小说《华威先生》被日本译载引出关于能否暴露抗战阵营内部黑暗问题的讨论。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加紧镇压和限制进步文艺活动。在艰难的条件下,“文协”及其各地分会仍然展开各种活动。郭沫若等人成立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也继续从事抗战文化活动。历史剧、讽刺诗、小说创作获得丰收。

  抗战爆发后,不少文艺工作者陆续从上海、武汉、重庆来到延安和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在这些地区创办文艺刊物,成立文学社团和组织,创作大量的戏剧、街头诗、枪杆诗、报告文学等。1942年以后,当国统区的文艺工作相对冷落时,根据地的抗战文艺运动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下,出现新的局面。而在“孤岛”上海,进步文艺界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日爱国宣传和对敌斗争,对“大东亚文学”与“和平文学”及汉奸文人展开了批判。杂文创作风行一时,戏剧活动十分活跃。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孤岛”也被日本占领,才结束活动。抗战文艺运动继续并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爱国传统,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