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云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指云寺,藏名“额敦品措林”,意为“了义圆满园”。清《乾隆丽江府志略》载,“指云寺,在城西二十里秣度山,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元展成捐助,喇嘛僧立相等捐建,教授万咸燕题额。”

  指云寺开山喇嘛立相,又称罗僧,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僧人。关于罗僧(立相)及其建寺之事,清道光纳西族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李樾在《普济寺大喇嘛纪略》一文中写道,“普济村和氏,前明木世侯时为其乡望族,世奉番僧甚虔。乾隆初,族有罗僧及其侄典僧,记难于福国寺,番经三藏,无不精通,安禅习静,超然元妙。时乌斯藏四宝法王,飞锡住寺,寺僧举罗僧为方丈,僧辞不就,自建寺于剌是山,成大丛林,即今指云寺也。”

  《指云寺开山喇嘛立相抄录遗言碑记并永渎香火清册》亦载,“僧自归山出俗,先寄钵于解脱林。至雍正庚戌岁(即雍正八年,1730 年),西土四宝大师前往鸡足山进香过丽江,指点剌是里落水洞间有摩迦陀祖师记迹,应于此畅建刹宇,护国佑民。当即捐发银一百余金,僧不揣愚昧,己承其任。但兴建丛林,工程浩大,一木难胜大厦。僧不辞跋涉,募化十方。凡遇宰官居士、一切善信,随喜布施、资助。始鸠工庇材,数年成其规模……时蒙本府官题名曰‘指云寺’。于是召集大众,又苦无常住以供日食、香火。僧复不辞,艰辛募化,陆续置买庄田……”

  指云寺建成后,徒众日增,香火兴旺。被尊为指云寺开山祖师的立相喇嘛,诚聘福国寺德高望重的具足法师为指云寺大喇嘛,并得到大宝、四宝两位法王允准。具足法师圆寂后,指云寺一直没有掌寺大喇嘛。道光间,四宝法王委派四川白玉县噶妥寺十四世仲巴活佛却吉旺秋(转世于云南维西县纳西族家庭,曾在八蚌寺四宝法王司徒活佛处受业多年),由他代表两位法王驻锡丽江指云寺,管理噶举派滇西北十三大寺教务,督教丽江各寺及文峰寺静坐堂,主持静修及灌顶工作。其间,第十世四宝法王把稻城县崩波、著杰二寺也委托十四世仲巴活佛管理。

  依照惯例,噶举派丽江、维西、贡山十三大寺的喇嘛,必须到西藏堆龙楚布寺大宝法王或四川德格八蚌寺四宝法王处受戒,方可取得“格隆 ”学位,成为正式喇嘛。十四世仲巴活佛驻锡指云寺以后,滇西北十三大寺的的喇嘛再不用长途跋涉,远赴堆龙、德格,传法受戒在丽江即可完成,取得“格隆”学位。指云寺也以此名声大振,成为滇西北十三大寺的“母寺”。

  第十五世仲巴·东宝活佛白玛赤列旺秋(即木大喇嘛),于1864年转世在丽江古城木土司家, 7岁被接入指云寺,到20岁时入藏晋见大宝法王噶玛巴,受其灌顶后回到德格八蚌寺朝见四宝法王司徒活佛。当时因四宝法王年幼,仲巴·东宝活佛应众僧侣请求在八蚌寺主持教务,并辅导法王学经。法王长大后,十五世仲巴·东宝活佛回到丽江,管理十三大寺教务,主持文峰寺静坐堂,代表两位法王为十三大寺晋升学位(格隆)的僧人传法受戒,授予在静坐堂修行结业的僧人“都巴”学位。

  东宝活佛思想开明,主张僧人在寺中熟读经书,钻研佛学外,还要提高文化素质,参加生产劳动,为寺院增加收入,减轻社会负担。先后在丽江设立僧侣学校,开办蚕桑业、织布厂,招收十三大寺中的青年喇嘛进校学习,学习文化,参加生产实践,提高劳动技能。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佛学研究会和丽、永、中、维佛教4分部,任中华佛教总会云南分会副会长,丽、永、中、维佛教四分部会长。民国元年(1912 年),随军任宣慰使,赴藏区安抚民众,为增进民族团结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国民政府授予五星文虎勋章。清朝末年,丽江创办中学堂及师范学堂,聘请东宝活佛为藏文教师。他广交名士,热心公益事业。时任《丽江白话报》主笔的白族学者赵式铭,十分推崇东宝活佛所进行的宗教改革,称赞他有“马丁·路德之精神”。指云寺前有一石碑,乃中华佛教总会丽、永、中、维佛教 4分部为东宝活佛纪功铭石,以纪念这位杰出的纳西族宗教人士。

  第十六世仲巴·东宝活佛罗珠饶生(张大喇嘛),1930年转世于丽江大研镇一张姓居民家, 7岁时经司徒活佛认定后被接入指云寺,并在该寺修学6年。1956年受四宝法王委派负责四川甘孜州稻城县的崩波、著杰等十五大寺的教务,并常住著杰寺,1959 应萨迦派喇嘛之请到甘孜州九龙县主持教务工作,1960年返回指云寺,1962年圆寂,享年32岁。

  由于“文革”时期丽江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东宝活佛世系灵童寻访工作延误,到1991年,大宝法王噶玛巴伍金赤列多杰、四宝法王大司徒仁波切、三宝法王杰策仁波切按噶玛噶举活佛转世认定仪式进行严格审查,确认白玛塔青为第十七世仲巴·东宝活佛。1992年 4月10日,在著杰寺举行了升位仪式。1995年10日被噶玛巴正式册封为第十七世仲巴·东宝活佛, 1998年10日 28日,经四川省甘孜州宗教局审核批准为十七世仲巴·东宝活佛,1999年6月15日在崩波、著杰寺举行了坐床仪式。2000 年8月云南丽江有关宗教部门多次与四川、甘孜、稻城协调,并派专门工作组,协调白玛塔青活佛回丽江主持教务的事宜,并经双方协商同意后,2008年8月25日在丽江指云寺举行了隆重的迎请入寺活动。从此白玛塔青活佛正式回到了前世驻锡教务的母寺—— 指云寺,沿袭了十三大寺仲巴·东巴活佛的历史传承。

  指云寺三面环山,东临拉市海。原有24座大小禅院。主寺由4个大小院落组成,坐北朝南,二进院。有山门、佛殿、配殿、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山门斗拱铺作华丽,门檐正中悬有清代雍正、乾隆间历任丽江府儒学教授万咸燕题书的“指云寺”匾额。佛殿正中“慈雨法云”4字,系清末丽江知府李慎卿书写。佛殿是指云寺的主体建筑,耸立于高高的台基上,异常雄伟壮观。殿高13米,面阔 5间,为三重檐楼阁式建筑,正中为四方形钻尖顶亭阁,底层为法堂,上两层为藏经楼。六根通天京柱高耸其间,柱高13米,支撑着宏伟的殿堂。东西南北12角飞檐雕龙画凤,展翅欲飞。内外檐镂刻、彩绘,皆极精致。

  指云寺不仅以独特的寺院建筑著称,也以众多的古树名木、异卉奇花闻名。寺内有260年树龄的岩桑、银杏、槐、胭脂梅以及180 年树龄的云南樱花,皆载于国家颁布的《云南古树名木录》。

  指云寺东南约一里处,有个落水洞,在未建设拉市通海工程以前,这里是拉市海的惟一出水口。《丽江府志略》载,“在城西南二十里剌是里,有落水洞,洞石垒结,夏秋之交,雪山下众流汇为巨浸,从此泄下伏流,或曰入金沙江,俗名‘海眼’。”又载,“摩迦陀趺坐石,在剌是里西南山麓。传曰:昔水涝不通,西僧摩迦陀,趺坐石笋丛中,以杖穿穴,泄其水,留有足印,今建指云寺于其上。”落水洞旁有一足印,相传是当年神僧摩迦陀趺坐石笋丛中用杖穿穴时留下来的。其附近有一处摩崖画像,为一坐佛像。据指云寺《开山喇嘛立相叙言碑记》记载,摩崖画像为“摩迦陀祖师印记”。

  数年前,指云寺迤西百米处,发现了一奇石,因它原来深埋在地下,故称“藏伏石”。奇石高约5米,宽10米,形以硕大的男根女阴,左为“阳石”,右为“阴石”,故又称“阴阳石”。石上有神秘的文字,并有数条上下贯穿的拼接缝,整块石头似人工黏合而成。为使藏伏石得到更好的保护,指云寺第十七世仲巴·东宝白玛塔青活佛捐资建亭。亭旁立有石碑,上书《藏伏石简介》,“据传,1300多年前莲花生大师在西藏金刚密乘时,由于时机未到不宜宣示之秘法、秘诀、秘咒等埋藏山岩、石洞、水边、森林中,留待将来时机成熟,让有缘、成就者开启传播,故称‘藏伏石’。此次发现的伏藏秘咒,预示人寿年丰,贤哲辈出,亦为滇西北地区首次发现的佛教圣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