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探花山,高基庙镇喻家碑,古名喻家山,原名喻家坊,谕名探花山。其名与故土出身的两位名人有关,一个叫喻守初明代大学士、中大夫、山东布政司使,死后回乡墓葬,受皇帝谕祭厚礼,立下碑额,故名喻家碑。一个叫曾可前,高榜中进士,第三名,为探花,县城立了“探花坊”,谕名“探花山”。这里,本有两大姓,一姓喻一姓曾,他们后代家族住此,常讲起喻家和曾家的名人历史和故事。

  喻家族谱记载,落马湾谕祭茔山安葬至少四名先祖。守初公碑原本至少包括二块石碑,分别是墓志碑、神道碑。喻家碑史话记:“守初公因勤于王事和巢寇有功,皇帝曾经赏赐帑十二两,并诰封三品。但守初公病逝后,在剿寇叙功时,礼部因已给诰封而没有给予守初公谕祭的待遇。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上旬,喻家后人“福建道试监察御史臣喻上猷谨奏。为臣祖死勤于王事,遗骸久愆。掩土之期,授例仰乞优恤之典,恳赐查明旧章,以普皇恩事”。上猷公向朝廷“请恤”,后得到皇帝恩准,“圣旨喻守初准照例与祭一坛,减半造葬。”守初公被追赠谕祭,葬于落马湾。崇祯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诰命谕祭重新深葬。守初公碑规制宏大,远近闻名。因此,整个落马湾谕祭山都被称为喻家碑。

  墓碑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神道碑始建于崇祯十三年(1640)八月廿四日,神道碑铭由“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大中大夫杨嗣昌顿首拜撰”。根据族谱的茔墓图,神道碑在公路旁边,守初公墓应在西落马湾。

  守初公碑碑座高六十公分,碑身高二百四十公分,宽一百八十公分,碑亭小瓦九沟十一盖。墓前坊额书有“天恩永赉”。守初公碑于一九五八年,湮没于落马湾公路桥下,现已复建。

  喻家碑的传说:早年,黄莲湖畔有喻姓、曾姓等家居住,而喻姓最多,故名喻家坊。明朝万历二十九年,曾台的儿子曾可前高中进士第三名探花。喻家坊出了曾探花的消息,轰动四面八方,县城还建起了“探花坊”,来喻家坊和曾家祠堂祭祖,到坟山烧香化纸,到曾府贺喜、送礼、赴宴等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使喻家坊热闹起来,名声远扬,因而说起喻家坊又提到曾探花。过了十多年,曾可前病逝后埋葬在本地,官方确定将喻家坊改名探花山。有人说,不知是托曾可前的福,还是喻府祖上显灵,思宗崇祯年间,喻上猷官至右都御史,后加封太子太保。清朝初年,喻在探花山喻府病逝,葬于曾可前墓东南三里许,后人为他树了一块高达十尺的石碑。这块碑的两旁有砖砌碑框,顶上有砖砌瓦盖的遮雨檐,由此而故名喻家碑。三百年后,石碑风吹雨淋,碑文尚清晰可读,惜在1955年底,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墓碑同祠堂庙宇一并拆毁。

  关于喻上猷的传说很多,流传至今,最有趣的是他同崇祯皇帝的诀别。据称:明朝末年,喻上猷作为督察官,经常要向皇上禀报情况,所以与崇祯皇帝关系密切。可是好景不长,李自成兵围北京,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崇祯虽然知道大势已去,却不肯束手待毙,依靠城高壕深、坚守不出,以待救援。有一天,皇上带贴心太监王德华外套青衣小帽溜出皇宫,一来想了解民情,二来想探讨官心。走在大街上,只听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洛阳失守,皇叔被杀,大明江山已去一半”;有的说“义军围城损失惨重,一旦攻破,只怕会将皇上千刀万剐”。两人越听越怕,赶紧离开,又想到各官员府中去找些安慰。哪知人心叵测,虽然各府都有人开门,但没有一个正头主在家,开了门不认识,皇上也不便说明身份和来意,没进门就走了。两人怏怏不乐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到了喻督察府前。皇上先叫王德华呼“皇上驾到!”又拍门两下,第一次喻未开门。等第二次听说“皇上驾到”,赶忙开门,跪在地下不敢抬头。等了半天,未听皇上说话,喻以为自己听错了,便关上了门。其实是皇上和太监担心喻也不在府上,故意闪躲到一边去了,只是皇上见到了喻,而喻未抬头见皇上。虽说皇上亲眼看到喻督察接驾放心了,但是心里还想和喻说话,于是再喊叫喻家开门,可是喊了几声也没人开门。双方没有见面,皇上长叹一声“上天弃我,剪灭大明”。感到民情背离,官心涣散,只好在太监搀扶下,摇摇晃晃回宫去了。第二天,崇祯带着王德华却在煤山上吊死了。皇帝一死,顿时树倒猢狲散,北京城不攻自破。喻上猷不得不带着家眷逃回到石首探花山来,直到临死前还在悔恨当初未跟崇祯皇帝见上最后一面。

  喻家碑以探花山而著名。据史料载:曾可前,字退如,号长石,出生于石首喻家碑,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中举人,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中进士第三名,为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编纂国史。次年,修建“探花坊”。在文学上,他与公安“三袁”交往甚密,力主革新,反对复古。曾著作甚多,仅存有《童子对》、《小儿论》等,石首人称“太史公”。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逝世,葬于喻家碑,诰封其父曾台为翰林。曾可前其后代,有个孙女名曾素莲,生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从小受到书香门第的熏陶,二、三岁时就能背诵唐诗,祖父曾可前视她为掌上明珠,加之小女天资聪明,善于作诗填诗,“五岁即能叶四声”,后来称为女诗人、“荆楚诗苑之闺秀”。现存有《刘氏族谱》录载其〈楠枝阁集〉306首。父亲曾鸣长,也是明末举人。曾素莲于清代顺治乙酉年(公元1645年)应乡试中举。她和丈夫刘鸿庆,夫妻感情如宾,学文相助,写下不少诗篇,如《绣林山》、《秋望》、《白香山》、《燕子楼》、《惜花二首》、《严平子十二绝句》、《和严平子明妃怨十首》等。她的《白香山》是相当畅流的:“唐朝臣子半神仙,海上传闻白乐天。曾向钱塘留胜迹,还归都下举名贤。玉人兢诵阳春赋,金殿常题碧玉笺。九志香山诗酒乐,唐朝臣子半神仙。”曾素莲有三个儿子,都很好学咏诗,母子和唱,吟诗为快。最终年迈在病榻上还在吟诗:“七十七年一身梦,半如乐园半埃尘。莲花堕水香犹在,冷淡长岩撒手人。”比喻自己艰难地走完了不平凡的人生,但如莲花落水,芳香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