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字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字岗,又名无粮岗,地处三面环水的久合垸。从地形上看,外合垸西北稍高,东南略低,从垸内一些小地名上亦可看出这一特征。如东南部居民点有贾家塌、贺家塌、殷家洲、獾皮湖等地名(塌即为平原上低洼之地);西北部有魏家台、新字岗、宜兴场、白家岭等地名。就是说,久合垸的岗地只分布在沿团山河东岸一侧的地区,“无粮岗”是这一带地势较高的地方。

  1990年出版的《石首县志》载,元末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久合垸农民郑肃庄起义,聚众于无粮岗,响应红巾军号召,揭竿而起,进逼县邑,开仓济贫。当年郑肃庄举行起义的地点,应是具有相对开阔环境,且周围能供一定人口居住的高亢地。从白家岭到天府庙,只有新字岗这里有成片的岗岭20多座,面积约400亩。西南距团山寺古镇仅1.5公里,自古以来一直有人在此居住。开阔的岗地能为起义大军提供聚会、练兵和居住的场所,而且周围还居住着比较稠密的人口,能为部队提供兵源。

  又据清代康熙十一年《石首县志》载:元末至正年间,石首水旱交加,民不聊生,江南江北赤地千里,饿殍载道。在那暗无天日的岁月,元朝统治者还更加疯狂地剥削和压榨农民,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反抗浪潮。公元1351年4月,元朝任命贾鲁为总治河防使,修治黄河,并调发汴梁、大名等13路民工15万人充当治河民夫。在官吏的皮鞭毒打下,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决定趁机起义。5月,他们在颖州颖上县白鹿庄聚集3000教徒,宣誓起义,结果遭元军镇压。韩山童不幸牺牲,他的妻子及儿子韩林儿逃至武安。刘福通冲出包围,聚众攻下颖州城,头裹红巾,手执赤旗,号称红巾军。公元1532年2月,定远富户郭子兴乘乱起兵于濠州。闰3月,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参加红巾军。活跃在石首的农民首领郑肃庄,也在这个时候响应红巾军的号召揭竿而起了。据有关资料记载,郑肃庄率领的数千义军,曾一度攻陷了石首县城。义军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了广大贫苦的百姓,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爱戴。可惜,这场局部暴动还是被元朝统治者残酷镇压下去了。从此,无粮岗这个不吉利的名字改为新字岗了。

  关于新字岗得名的来历,当地民间素来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大概是明朝年间,村里一些有头脸的人物决意把那个不吉利的名字“无粮岗”改掉,换上一个有新意的名字。于是他们就请来一群读书人进行商议,可这群秀才在吃足喝饱之后,一番抓耳挠腮吟出的却是几个艰涩难懂的名字。这些名字既难写又难念,文绉绉又臭酸酸,老百姓很不满意。失望之余,村里人一气之下就把那几个秀才赶跑了。后来每当有人问起这里的地名时,老百姓都说:“新名字还没有取好呢!还是无名无粮岗。”却有人随口说出了一个“新”字。于是,人们干脆就把这群岗岭称作了“新字岗”。

  自古以来,郑姓就是石首西南地区的大姓之一,有人说,当年的农民起义领袖郑肃庄之所以能一呼百应,除了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之外,同姓同族的兄弟能团结一心、共举义旗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据考,郑姓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自古就有“天下郑姓出荥阳”之说(荥阳即今河南荥阳市一带)。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大量中州百姓由于不堪忍受当地的政治经济压迫而被迫南迁,他们后来选择在荆州富饶的长江南岸沃野定居,开始了新的生活。石首境内的郑姓就是那时随迁而来的。迄今,团山寺、久合垸、高陵一带仍有郑姓聚居的村落,郑姓家族繁衍不息,子孙人丁兴旺。现新字岗村部所在地1组、2组至少有30户郑姓人家。

  据水利部门介绍,1977年冬季,新字岗开展大规模的农水建设,当工程施工经过一片墓地时,人们不经意挖到了一个罕见的墓穴。此墓中有一副由贵重木材制成的灵柩,灵柩周围有大量石灰、木炭等填充物。打开棺盖,只见里面的尸首仍完整无缺,墓中人像刚刚死去一般,用手指轻轻点压肉体仍有弹性。墓穴中的陪葬品除一些陶器、兵器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丝绸、粗麻布等纺织品,而且墓穴附近还有一块残缺的石碑。后来有人说,那块石碑的正面记录的是一位郑姓大人物,传说掩埋的可能是那位600多年前领导农民起义的大英雄。

  经考古专家论证,在此岗岭西北方分布有大量古墓群,其中有“新字岗古墓群”,已被石首市文物部门列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