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星( Nova ),激变变星(CV)的一种。按光变的原因属爆发变星。激变一词源自希腊文,意谓泛滥、灾难。激变变星与激变双星是同义词,因为这类变星都是双星。这类变星主要包括新星、再发新星、类新星、矮新星、磁激变变星。激变变星新星表列出1 323颗的数据(2003)。

新星是可见光波段第一次观测到的亮度在几天内突然剧增,增亮幅度多数在9~15星等之间,然后在几个月到若干年期间内有起有伏地下降到爆发前状态的天体。新星光谱随光变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并以每秒100~5 000千米的速度抛射物质。新星的全称是经典新星。一般,新星平均增亮11个星等,就相当于增亮几万倍。新星是已演化到老年阶段的星。这种星爆发前通常甚暗,只在爆发后一段时期内才相当明亮,有的甚至亮到影响星座的形状,所以曾被误认为是新生的星而取名“新星”沿用至今。亮度突然增大是主星白矮星吸积物质由热核燃烧产生的一种爆发过程,能量释放平均达1038~1039焦/秒,抛射的物质约为10-5~10-3太阳质量,抛射速度约500~2 000千米/秒。新星按光度下降速度分为快新星、慢新星和非常慢新星三类。

新星的典型光变曲线.jpg

图1 新星的典型光变曲线

新星命名法

通常是在新星的星座名称前面加N,在后面加爆发年份。如NHer1934表示1934年武仙座新星。随后新星又纳入变星的命名系统,如1934年武仙座新星即武仙座DQ。最早作光谱研究的新星是北冕座T(1866),但后来知道它是再发新星。用照相方法研究的第一个新星是御夫座T(1891)。有最完整光学观测资料的新星是武仙座DQ(1934)。20世纪以来,银河系内出现的新星最亮的是1918年天鹰座新星(天鹰V603),亮度极大时目视星等达−1.1,一度成为仅次于天狼星的亮星。1975年天鹅座新星是一颗很特殊的新星,亮度极大时目视星等为1.8,接近天鹅座α的亮度。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的巡天照片上在该新星位置处没有亮于21的星,表明该新星增亮幅度超过19个星等。“银河新星参考图表”(1987)中收集了从1670年至1986年发现的277颗银河新星和有关恒星的资料;在1997年发表的激变变星表中列出新星276颗。由于银河系中新星太多,自古代起人类就有关于新星爆发的历史记载,中国古代有极丰富的新星观测记录。

在其他星系中也搜寻到新星。仙女星系(M31)中至今已发现有200多个新星。M81、M33、大麦哲伦星系(LMC)、小麦哲伦星系(SMC)等不少星系中也找到了新星。不同的星系中新星出现的频数大不相同。据估计,银河系每年50个,M31每年29个,有些星系每两年一个。一般说来以Sb星系的频数为最高。

天鹅座新星光谱.jpg

图2 1975年天鹅座新星光谱上图为1975年9月5日拍摄,下图为1975年9月22日拍摄

银河系新星的极大光度绝对目视星等估计平均为−7.3。新星属于老年盘星族。在赫罗图上新星的热子星与行星状星云的中心星、共生星等占有同样的位置。它们都位于主星序的左下方,表明这些天体多半有共同的不稳定特性。

新星的光变和谱变

一般的新星都有典型的光变和谱变。典型光变曲线如图1所示。图1中各阶段分别为:①爆发前——光度固定或有1~2星等不规则的变化;②初升——约为2~3天,光度迅速上升;③极大前的停滞——几小时到几天,甚至光度有些下降;④终升——1天到几周;⑤亮度极大;⑥初降——快新星是平滑的,慢新星会有1~2星等的起伏;⑦过渡期——不同新星表现不同,有些是平滑下降,有些有起伏,有些亮度有一明显的极小然后又回升;⑧终降——比较平滑下降;⑨爆发后——与爆发前一样。不同新星的光变曲线形状不尽相同。

所有新星都依次经历以下几个光谱阶段:爆发前谱、极大前谱、主谱、漫强谱、猎户谱、4640漫发射、星云谱、爆发后谱。新星光谱中的发射谱线都很宽,吸收线紫移很大(图2)。爆发前谱呈高温的连续谱,不出现强的吸收线或发射线,极大前谱出现模糊的吸收线和一些弱发射线,谱线极宽。主谱在极大后立即出现,有显著的发射线。漫强谱中有H、CaⅡ等吸收线,视向速度比主谱更大。猎户谱显示出有更高的激发度,出现高电离电位的HeⅠ、NⅡ、OⅡ线,膨胀速度更大。当NⅢ4640达到最强时,称4640漫发射阶段。新星在出现[OⅠ]、[NⅡ]、[OⅢ]等禁线时,便进入星云谱阶段,这时连续谱已完全消失。星云谱阶段很长,消失后就进入爆发后谱阶段。爆发后有些新星出现类似白矮星的宽吸收线,有些新星只有连续谱,许多新星有比较窄的H、HeⅡ、CⅢ等发射线。近年来开展了射电、红外、紫外、X射线波段和偏振等观测,为新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些新星在短于200纳米紫外区也已探测到辐射。通过对巨蛇座FH(1970)的红外观测,得到随着可见光光度下降,某些红外波段光度反而上升,能谱的峰值逐渐向红外方向移动的结果。在爆发后的104天,红外星等达到−4.0,成为全天最亮的红外星。近年来在厘米与毫米波段都接收到一些新星的射电辐射。在已找到有光学对应体的十多个X射线双星中,有两个被认为是老新星。直接照相显示出某些新星爆发后确有膨胀着的壳层存在,并且有赤道带和极冠的结构。近20年来,已给出一系列兼为密近双星的新星求出了轨道周期。

新星爆发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主张单星模型。1954年发现新星武仙座DQ有交食周期,而周期很短(4小时39分),推测新星大多甚至全部是密近双星。现在认为新星的一个子星是冷的红星,而另一个子星是热的、体积小得多的简并矮星。演化过程中,当冷星充满了临界等势面便发生质量交流,气流通过内拉格朗日点流向热星。这样便围绕热星形成一个吸积盘,其中小的热星可认为是白矮星,它是新星的爆发源。比较大的冷星抛射出的富氢物质,部分为白矮星所吸积。随着吸积过程的发展,在白矮星的表面形成一层富氢的气壳层,气壳层的底部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并被加热,一直达到氢燃烧反应所需要的点火温度,这时可能发生热核反应,导致星体爆发。另外,单个白矮星吸积星际物质而后发生新星现象的可能性,在理论上也是成立的。

再发新星

爆发变星的一种。一般认为,再发新星和新星没有严格的区别,只是有的新星在第一次爆发之后,经过数年或数十年又发生多次的爆发,所以就称这种新星为再发新星。按一般分类法划分的再发新星已发现12颗。再发新星在银河系中的分布与新星相似,有向银心方向会聚的趋向,同属于盘星族。爆发时的可见光波段变幅约在7~9个星等,一般都比新星的变幅(大于9个星等)小,但爆发之前的光度通常比新星强,其绝对目视星等约2~3左右,而新星大致为4~5等。再发新星每次爆发抛向星际空间的物质约为10−6太阳质量,比新星的质量损失小。再发新星的爆发活动也和新星一样,发生在一个热简并矮星的深层大气内,通过吸积过程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富氢气壳,由吸积能和收缩能的累积使气壳中的温度逐渐升高,最后达到点燃热核反应所需的温度,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剧烈的核聚变,以热核逃逸的方式释放出1036~1038焦的能量,因而光度剧增。然后,外层气壳被抛向星际空间,内层大气收缩,光度逐渐降低,使整个新星重又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通过监视观测可知,老新星和再发新星当光度降到极小时,也并不宁静,像北冕座T、蛇夫座RS等,都有较小规模的爆发活动。

对一批再发新星的测光、光谱和轨道数据的分析表明,它们都可能各包含一颗巨星。光度极小时,再发新星的目视光度主要由其中的巨星决定,而新星的目视光度主要由其中的吸积盘决定,矮新星则由其中的热斑决定。光度极小时,再发新星的绝对目视星等为最亮,新星次之,矮新星最暗。据初步研究,质量转移率也可能以再发新星为最大,新星次之,矮新星最小。这些情况似乎能反映出再发新星和新星之间存在的较大区别。

矮新星

爆发规模较小、频次较高的爆发变星。许多方面同新星和再发新星类似。矮新星准周期地爆发,光度陡然增亮,又慢慢变暗。不过光度变幅一般不超过6个星等。爆发平均周期约10~200天不等。有两类矮新星:一类称双子座U型星或天鹅座SS型星,现已发现250个以上;另一类称为鹿豹座Z型星,已发现30个以上,它们的变幅比双子座U型星小,平均2~3个星等,周期更短(10~20天左右)。许多矮新星也是双星,是由一颗黄矮星或红矮星和一颗白矮星或蓝亚矮星组成的密近双星系统,轨道周期约几小时。冷星充满临界等位面,通过内拉格朗日点将物质抛向热矮星,形成吸积盘和热斑。对双子座U的观测表明,爆发时随着亮度的增加,由食引起的变光深度越来越浅,食的开始时间越来越早,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光度极小时(正常阶段),矮新星光谱是连续谱加上强而宽的H、He和CaⅡ的发射带,并有氢的连续发射。光度极大时,强发射带消失,基本上是早型(B、A型)的纯连续谱,色温度比光度极小时明显增高。根据综合光谱和光度资料,可认为矮新星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冷星的变热,而冷星体积的变大和热星吸积盘的变亮则是次要原因。至于冷星表面温度突然增高,很可能是因为它的物质抛射率突然增加,外层大气很快脱离冷星而露出了温度较高的内层所造成的。特短周期矮新星的引力波问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

再发新星、类新星和矮新星的光度、光谱变化与新星有某些类似。值得注意的是,从1975年起发现一类称为X射线新星的天体,它们的X射线光变曲线与经典新星光学波段的光变曲线类似。这类天体有时又称作暂现X射线源,但它们的光学对应体并不是新星。此外,又发现某些老新星是X射线双星的光学对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