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方剂汉语拼音:Fang ji),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中医处方。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其组成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

形成和发展

  方剂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在使用单味药治病的基础上,逐渐认识到将几种药物配合作用,其治病效果会更好 ,于是形成了方剂。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书中收载临床各科医方283首。后汉时期,张仲景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使方剂内容有所发展,共收载方剂314首。唐宋时期,出现了一些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的医学类书,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宋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剂局方》等,把方剂理论推到了一个新阶段。明清时期,不仅方剂专著大量涌现,方剂研究进一步深入,而且创制了大量在临床上行之有效,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的方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古代方书、民间秘方和验方进行了大量发掘、整理,并创制出许多有效的新方。

组成

  方剂由多味药组成,所选药物根据配伍的主从关系,一般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称为君臣佐使。君臣佐使的提法最早出现于《内经》。君药又称主药 ,是针对病因和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一般药味较少,药量相对较大。臣药又称辅药,是协助主药,以增强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针对兼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抑制君、臣药的峻烈性,或起反佐作用,消除寒热格拒的药物。使药是引导方中诸药到达病所的药物,或调和药性的药物。君臣佐使,是遣药组方的原则,但临床应用时,还需根据病情,以及患者的体质、年龄和生活习惯等不同,予以灵活化裁、加减应用。方剂的变化,大致有药味增减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和剂型更换的变化。

分类

  方剂的分类,历代医家拟订过多种分类方法,有以病分类,有以证分类,有以病因分类,有以各科分类,有以脏腑分类,有以治法分类,亦有综合各种分类于一编的 。现代临床采用以治法分类的较多,一般分为解表、清热、泻下、祛风湿、温里、理气、消导、驱虫、止血、活血、化痰止咳平喘、安神、熄风、开窍、补益、固涩及外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