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都城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都城汉语拼音míng dū chéng),,中国明代都城先后有京都南京、北京开封、中都凤阳、京都北京几处。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占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二十六年八月,拓应天府城,命刘基等在旧城东钟山之阳建新宫。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自南台旧内迁入新宫。同年三月,明军占领汴梁(今河南开封),改汴梁为开封府。八月,诏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府为北京。二年九月,朱元璋又以故乡临濠(今安徽凤阳)为中都,建造一如京师之制。中都的设置受到大臣的反对,加上役银劳费,遂于八年四月罢中都役作。后开封罢称北京,南京改称京师,正式成为首都。明成祖夺取帝位后,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改京师为南京,以北京为京师。

  京都南京 南京城的修建历时21年,洪武十九年始告完工。城周约33.5千米,开有13个城门,以聚宝门(今中华门)最为宏伟,城墙内有藏兵洞23个,可供3000士兵驻守。二十二年又在都城外围建外郭城,周长60千米。皇城位于城东,平面呈方形。内有宫城,即紫禁城。城中心建有钟楼、鼓楼。在鸡笼山和聚宝山分别设有观象台。鼓楼东南的国子监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玄武湖是存放明代全部黄册之处,湖心岛上建有库房,防守严密。由于水陆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周围地区经济发达,南京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商业区主要在秦淮河两岸。手工业以丝织、印刷、造船著称。永乐迁都后,南京成为留都。

  北京开封和中都凤阳 开封于洪武元年定为北京。十一年罢称北京,仍为开封府。中都凤阳建于洪武二年。所在地原为濠州,吴元年升为临濠府,洪武六年改称中立府,七年又改凤阳府。后因长期闲置,宫殿、衙署陆续拆除或倾颓,又经多次战火,建筑已全部被毁,仅剩遗址。

  京都北京 洪武元年,明军攻下元大都,改名北平府。朱棣夺取帝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顺天府,建为北京,并积极筹备迁都。四年,开始营建北京,十八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于此。明京都平面呈“凸”字形,面积约25.4平方千米。内城九门,外城七门。宫城在内城中央,又名紫禁城。宫城以午门——玄武门为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前三殿:奉天殿(后改皇极殿)、华盖殿(后改中极殿)、谨身殿(后改建极殿);后三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前者主要用于举行大典和重要朝会,后者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生活的场所。次要建筑配置在两侧,严格对称。宫城后以人工堆成万岁山(今景山),意在镇压前代的“风水”,故又名镇山。宫城前方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坛,宫城外筑皇城。皇城的正门承天门向南至大明门是一条宽阔的大道,东侧设礼、户、吏、兵、工五部等中央机构,西侧设五军都督府等衙署。大明门向南至大城的正阳门之间是商业中心,颇为繁华。还在南郊建筑了规模巨大的天坛和山川坛(后改名先农坛),又在东、西、北郊建日坛、月坛和地坛。皇城原是土墙,后逐步用砖包砌。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加强北京防卫,筑了包围南郊的外罗城,即所谓北京外城。七门名称也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