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阙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望阙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诗题与背景:

  《望阙台》是明代著名抗倭英雄戚继光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阙台:戚继光在守卫福建时,将福建省福清县的一座山峰命名为“望阙台”,用来表明自己身在远方而不忘国家的重托。戚继光在《福建福清县海口城西瑞岩寺新洞记》中记道:“一山抱高处,可以望神京,名之曰望阙台。”

  明嘉靖中,戚继光抗击倭寇,打击海盗,转战于闽、浙、粤之间,十年间屡立战功。先后调任浙江参军,福建总督,这首诗是他任福建总督时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逐句释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十年征战海疆(同倭寇周旋),海面呈现的景色充满了寒意,(在这里作战的)一位孤独的臣子我(登上望阙台)遥望京城宫阙。
  十年,指作者调往浙江,再到福建抗倭这一段时间。从嘉靖三十四年调浙江任参将,到嘉靖四十二年援福建,前后约十年左右。
  驱驰:策马快跑,比喻奔走效力。
  海色:海面呈现的景色。
  寒:冷。
  孤臣,远离京师,孤立无援的臣子,此处是自指。
  宸銮(chén luán):皇帝的住处。宸,指帝王住的地方,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銮:皇帝车驾上有銮铃,借指皇帝的车驾。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多次的秋霜洒过万千山峰,使得霜叶红于二月花,就像自己的点点心血,染遍山川,浸透红叶。 表明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和不计个人得失的满腔热血。
  繁霜:浓霜;或解:多次的秋霜。
  丹:红色。

  【注】“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所引用,讲话原文是:“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8日)


望阙台 题图


作品赏析:

  此诗概括了作者在浙江福建沿海抗倭的战斗生活,暗寓抗倭斗争的艰难困苦。表达了自己远离京师、孤立无援,但仍然期盼抗倭斗争能得到朝廷的充分支持。既表达了自己有抗倭报国的一腔热血,也蕴含了对朝廷的忠贞。

  头两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是说,同倭寇周旋十年,征战海疆,海面呈现的景色充满了寒意,一位孤独的臣子我登上望阙台,遥望着京城宫阙。首句总括了作者在苍茫海域东征西讨的卓绝战斗生活。“寒”,既指海色苍茫清寒,同时暗示了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困苦,与“孤臣”有呼应关系。第二句写登临望阙台,“望宸銮”,交待出登临望阙台的动机。“孤臣”,不是在写登临人的身份,主要是写作者当时的处境和登阙台时复杂的心情。战斗艰苦卓绝,而远离京城的将士却得不到来自朝廷的足够支持,但仍然对朝廷仍寄予厚望。所以,他渴望表白自己的赤诚,希望得到朝廷的支持。

  后两句“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是说,浓厚的秋霜,全都是我心中的气血凝成,洒向千山万峰把秋叶都染红了。这两句借景抒情,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的爱国将领忠君爱国的典型精神境界。在长达十来年的抗倭战争中,作者所以能在艰苦条件下,不停懈地与倭寇展开殊死较量,正是出于爱国和忠君的赤诚。作者借“繁霜”、”秋叶”向皇帝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虽然,王朝对自己海上抗战支持甚少,但自己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虽凝如繁霜,也要把这峰上的秋叶染红。由于作者有着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爱国情怀,尽管是失意之作,也使这首诗具有高雅的格调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用拟物法,以“繁霜”比喻自己的“心头血”,形象生动,在艺术表现上极富感染力。读其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愧为千古传颂的名作。


试题精选:

  1.请分析首句中“寒”包含的意蕴。

  参考答案:“寒”,既指苍茫清寒的海色,同时也暗示旷日持久的抗倭斗争是多么艰难困苦。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要写全“寒”两方面的意思。


  2.请分析三、四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及抒发的情感。

  参考答案:借景抒情。表达作者抗击倭寇的坚定决心和矢志不渝的忠君爱国之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抗击倭寇的坚定决心和忠君爱国之情。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1588年),明代军事家,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本贯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时年17岁,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21岁奉调戍守蓟县,25岁,升任都指挥佥事,回山东抵御海上倭寇,之后他又率领“戚家军”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明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病逝。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