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卫星鸟瞰图

机场( airport; airfield; aerodrome ),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停放、维修,并有专门建筑物和设施保障飞行活动的场所。按场基,有陆地机场(含冰上机场、盐湖机场)和水上机场;按用途,有民用机场、军用机场、军民合用机场;按机场海拔高度,分为平原机场、高原机场。军用机场按设备的齐全和用途,分为永备机场和野战机场。中国的民用机场的法定名称叫“机场”,航空港是其别称,航站、民航站是民航小型机场的称谓。

各国对民用机场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美国联邦法律将民用机场分为商业用和非商业用机场。商业用机场又分为主要机场和非主要机场。从事公共航空运输的主要机场,系指年旅客始发运输量超过1万人次的机场;非主要机场,多从事取酬的通用航空飞行活动。按旅客始发运输量的不同比例,美国运输部又将主要机场分为大型航空枢纽、中型航空枢纽、小型航空枢纽和非航空枢纽。此外,美国运输部还将非商业用机场分为调节机场、私用及通用航空机场等。美国民航约有1.7万个机场,其中1.2万多个为私用及通用航空机场,开放的商业运输机场约6 000个。2007年,美国大型航空枢纽——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8 938万人,货邮吞吐量72万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7 616万人,货邮吞吐量152万吨。

中国民航将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运输机场依据所处地位及旅客吞吐量分为大型航空枢纽、地区航空枢纽及省会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等。通用机场包括供飞行作业用的通用航空机场、供培养训练飞行人员用的航空学校机场,以及供航空俱乐部使用的体育运动机场等。2007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5 361万人,货邮吞吐量141万吨;上海市是中国唯一有两个大型民用机场的城市。

依据《芝加哥公约》第87条的规定,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于1951年5月29日首次通过了公约“附件14”,对民用机场及其设施的物理特性和障碍物限制面、运行程序等提出了标准和建议措施,提请各缔约国参照执行。

民航运输机场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飞行区。机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跑道、滑行道、机坪和各种保障飞行的设施。跑道是陆地机场经整备建设后供航空器起飞着陆用的一块划定的长方形场地。跑道分非仪表跑道和仪表跑道:非仪表跑道,即供航空器用目视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属低等级机场的跑道;仪表跑道是供航空器用仪表进近程序飞行的跑道。跑道两端设安全区,跑道两边有道肩。跑道的长度、厚度和宽度受航空器类型、载重、机场标高和气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民航将运输机场按机场跑道长度(飞行区指标Ⅰ)、飞行区的各类飞机最大翼展或最大主起落架外轮外侧的间距(飞行区指标Ⅱ)的不同,对机场跑道进行分类。飞行区指标Ⅰ,由短至长分为1、2、3、4四个等级;飞行区指标Ⅱ,由小至大分为A、B、C、D、E、F六个等级,两者取其较高等级。跑道道面的承载强度,即道面质量、厚度产生的道面等级系数,以PCN值表示。滑行道是航空器在机场滑行的专用通道,主要指航空器进出跑道、机坪间的滑行专用道。机坪是供航空器上下旅客、装卸货物行李邮件、加油、短停维修之用的场地。保障飞行的设施包括无线电设施(仪表着陆系统、雷达和灯光助航设施)、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及指挥系统等。在机场、飞行区及其邻近地区上空,为保证飞机的安全起飞、着陆,根据机场起降飞机的性能,规定若干障碍物的限制面,这些限制面以上的空域称为净空区。为机场及其紧邻地区发生飞行事故时能实施紧急救助,机场还应设立救援和消防设施。为保障安全运营,防止非许可人员及动物进入机场,机场周边还应设置围栏等防护设施。为了给飞机驾驶员提供飞行活动信息,机场内还应设立各类标记牌。②客货运输服务区。又称航站区。包括候机楼、机坪、停车场等。其主要建筑是候机楼,旧称航站楼,它是机场的标志性建筑。货运量较大的机场还专设货运站或货运楼。③生活区。供机场员工和家属居住生活的地区。为便于管理,多数机场均单独设立生活区。④机务维修区。一般包括维修机坪、机库、车间或工厂、器材库等,为飞机、发动机、机上设备及零附件提供维修服务。此外,航空油料的储存、输送和加油设施,以及平面通信、水电和热冷气供应、污水污物处理、地面交通等公用和市政设施,均是运输机场必不可少的。但有些支线机场,有些设施交市政当局兼顾或从简建设。

2007年中国民航148个运输机场中,有26个能起降波音747型飞机的4E级机场,38个能起降波音767、波音757型飞机的4D级机场,58个能起降波音737型飞机的4C级机场,供运七等支线飞机起降的3C级机场26个。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有3条跑道,分别为东跑道3 800米×60米,西跑道3 200米×50米,新建跑道3 800米×60米,属Ⅱ类精密进近跑道,标高35.3米。西藏昌都邦达机场,标高4 334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机场。

机场是城市和社区的公用基础性设施,以促进地区和城市社会发展及对外交往增加为主要管理目标,兼顾其经济效益。因此,各国政府和地方当局普遍对机场实行政策性支持和财政扶助。对一些资本积累较丰的大型机场,有些国家开始实施私有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运输机场规模越来越大,管理模式越来越多,机场的功能由单一的提供飞机起降、旅客保障服务向多功能、商业化的综合方向发展。美国亚特兰大机场、芝加哥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和中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等,与城市间建设了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形成便捷快速的综合交通网;另外建设了机场商业中心、物流园区、会展中心、宾馆餐饮游乐中心等,形成公众商业区或临港经济区。一些国家将中央政府管理的机场下放州县政府管理,有的还采取委托管理、共同管理等模式,有的还组建机场管理集团或实施股份化、私有化。中国民航曾长期实行统一管理全国民航机场的模式,自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经多次推进机场属地化和产权制度改革,至2004年,除北京首都和西藏自治区的机场归民航总局管理外,其他均下放地方省或市政府管理,并有北京首都、广州白云、深圳等机场推行股份制和股票公开上市,还允许外商入股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