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衡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秉衡(1830-1900),字鉴堂。祖籍山东乾隆年间由福山县迁至奉天(今辽宁)海城。捐资县丞出身,历任直隶(今河北省)完县、枣强、宁津知县,蔚州(今蔚县)、冀州(今冀县)直隶州知州,永平府知府和山西平阳知府。每到一地均精心吏治,深入了解下情,百姓“口碑载道”,称为“北直廉吏第一”。后被擢升为广东高廉道员、浙江按察使。未到浙江上任,于光绪十年(1884年)调补为广西按察使,奉命前往镇压思恩莫梦弼起义。

  光绪十一年(1885年),暂任护理广西巡抚,不久兼任布政使。中法战争时负责龙州西运局,与冯子材分任战守,功绩卓著。光绪十四年至十九年1888-1893年),因病离任回乡。

  光绪二十年(1894年),李秉衡受任安徽巡抚,未到任,即调任山东巡抚。任鲁抚五天,即八月十八日(9月17日),黄海海战发生。他驰赴烟台、威海等地,统率陆军守御胶东半岛,并命令登莱各县举办团练,以防日军入侵。在省城济南也采取了精简机构、减少官府开支、招募营勇、添办军火、严明纪律、杜绝循私等筹防御敌措施。因对敌情判断失误,造成威海失守,受到朝廷谴责。

  在山东任内,每年二月到五月,都出驻河工,奔走于黄河各险口,勤加防察,排除积弊,许多隐患得以解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巨野教案发生后,力主增兵青岛,抗拒德军侵略,引起德国公使海靖的嫉恨。清政府迫于压力,将李秉衡降二级以示惩处,徙任四川总督。海靖再次施压,李秉衡被免去四川总督之职,寓居河南安阳。后得刚毅举荐,奉诏巡阅整饬长江水师。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八国联军进攻大沽时,李秉衡由江苏统兵北上,极力主战。受命帮办武卫军事务,统率四军保卫北京。8月在杨村(今武清县治)战败,退至通州(今通县)自杀。清廷赐谥“忠节”。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