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发汉语拼音lǐ jīn fà),(1900年11月21日-1976年12月25日),中国雕塑家,现代雕塑先驱。原名李淑良广东梅县人。毕业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巴黎帝国美术学校。代表作品有《林风眠胸像》、《黄少强胸像》、《孙中山胸像》、《伍廷芳铜像》等。

  李金发的雕塑创作集中在1925年回国后至1941年供职于外交部之间的十几年中。在这些有限的作品中,大部分是应某些单位或个人要求而制作,因而在题材和形式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就现存资料看,写实性是李金发雕塑的首要特征。有研究者称其作品“造型严谨写实,笔法(雕塑的笔法不知作何理解)细腻逼真,强调一种纪念碑式庄严、肃穆的效果”。写实性似乎成了李金发雕塑的标签,而且与其自己的艺术主张也颇契合。李金发的创作体现了他的艺术主张,着重写实性,但仅仅以写实来概括他的雕塑作品无疑过于简单。在如何如实地表现人物的问题上,李金发特别强调雕塑作品的精神面貌。

  从个人的艺术风格上看,时代风气也促成了李金发的前后期作品的一些变化。李金发最早有记载的作品创作于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学习期间,留法期间,或许是受到法国艺术大环境的直接影响,他的雕塑作品更为灵动,处理上生动大气,极具生命力。这大概就是为取悦时代趣味,过分注重写实效果而受其束缚的结果。

  在杭州国立艺专任职期间是否创作过作品似无资料确证,但此间他却在上海与何永乾合开了一家雕塑公司,并创作了一些作品:《马祥斌铜像》、《李平书铜像》、《南京戏院浮雕》等。这几件作品的创作时间大抵为1928年至1930年间,这些作品大多严谨到位且注重微妙的表情,但是这个时期的作品都略微有点偏重细节,而致使在整体上有一种紧张感,在处理上略显僵硬,少了些原先的大气。大抵从《邓仲元像》开始,这种情况有所好转,直至《伍廷芳像》才完全克服了这个问题,能很好地把技艺与感觉统一起来,而又不失生动大气。

  1931年至1932年,李金发辞去杭州国立艺专教职,到广州为伍廷芳塑像,该作品现立于广州越秀公园内,其照片曾登载于《美育》第四期。这尊雕塑可视为李金发写实风格成熟、技艺已臻高峰的代表。人物表情及精神面貌一如既往的到位而生动,衣纹的处理有着很明显的受欧洲传统雕塑的影响,对形体的塑造十分到位,整座雕塑一气呵成,顺畅而生动,非常大气。可惜原作在大炼钢铁时期被投入熔炉变成一堆废铁,现在立着的是后人的仿制品,形体较以前的略微偏小,但完全按照李金发原来的作品制作,基本能反映其艺术内涵。

  在伍廷芳像完成后,李金发又做了邓仲元铜像,放置于广州火车站门前,照片也刊登于《美育》第四期。这是李金发的雕塑艺术日趋完美的另一力作。在邓仲元铜像中,胸腔、盆骨、手部、脚部几大空间的次序摆放得当,衣纹的控制收放自如,细节微妙而具体,只是整体上稍显琐碎。期间还为陈济棠的父亲做了一座半身像。1933年至1934年间,在南京做了五六尊蒋介石铜像。1934年,应南京市国民党党部之征,花了两年时间创作孙中山头像,但因为没有被选中而未翻成铜像。据《李金发传》载,他在广东期间还做过陈友仁、黄少强、唐海安夫人、古应芬、陈氏等半身像或铜像。

  自1925年回国起至1936年出任广州美术学校校长时止,是李金发创作雕塑作品较多的时期,尤其是1931年至1934年,他是以雕塑为职业的,期间创作的作品虽不尽合本意,但几乎代表了李金发雕塑的最高水平。此后20几年,李金发几乎与雕塑无涉,直到1960年在美国经营农场和服装店失败后,又重操旧业,加入纽约雕刻师公会,此间都做过哪些雕塑已不得而知。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