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杞县

删除72,761字节2018年1月1日 (一) 06:59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三级导航|0级=[[中华人民共和国]]|1级=[[河南省]]|2级=[[开封市]]|3级='''杞县'''}}  位于杞县金城大道中段的孔子庙,是杞县黉学的主体建筑,该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黉学亦称儒学,是尊孔儒师们“宣教化、育贤才、善民俗”的讲学内容,黉学记录着封建统治者如何培育人才的历史;这里是封建社会读书人藉以腾达的通道,记录着封建社会秀才们寒窗苦读的悲欢故事;这里是封建社会祭祀孔子的圣地,记录着生员们“金榜题名”时的喜悦心情。后来,杞县黉学成为民国时期新文化思想的传播阵地和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开展民主救亡运动的历史片段……  位于杞县金城大道中段的孔子庙,是杞县黉学的主体建筑,该建筑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黉学亦称儒学,是尊孔儒师们“宣教化、育贤才、善民俗”的讲学内容。  站在孔庙前,让我们穿越时空,翻阅这厚厚的600多年的历史,去聆听那不绝于耳的朗朗读书声,去观看那古代秀才们游泮及祭孔的盛大场景,去感受品味当年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杞县黉学折射了朱元璋的政治理念''' 据史载,[[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就帝王大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尊重贤才、爱才如宝。他认为,选用人才是治国的根本大计。为了能够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治理国家,朱元璋还对选贤规定了“得贤者赏,滥举及蔽贤者罚”的奖惩制度。朱元璋如此重视教育,各府州县相继开办学校。杞县县丞姚敏于洪武三年(1370年)创建了杞县黉学。   一、杞县黉学折射了朱元璋的政治理念 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都有它的必然性,杞县黉学的创建也遵循这一规律,它是时代的产物。据史载,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就帝王大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尊重贤才、爱才如宝。他认为,选用人才是治国的根本大计。他说:“举贤任才,立国之本。”又说:“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活。”“人君之能致治者,为其有贤人而辅也。”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1月1日,朱元璋经过南征北战,歼灭群雄,经过百官劝进,终于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同年8月,朱元璋派徐达率军攻克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统一了中国。接着他便向全国发布“求贤令”。令中强调指出:“贤才,国之宝也……天下之治,天下之贤共理之……天下甫定,朕愿与诸儒讲明治道。”   '''杞县黉学是进行儒家思想教育的官办学校''' “学校之设所以尊圣重道施教化厚风俗,自古圣帝明王率以此为国家首务,其典最钜,其意至深极厚。”立于杞县孔庙院内的《重修学宫碑记》概括了封建社会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并将“尊圣重道”列为首位。  为了能够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治理国家,朱元璋还对选贤规定了“得贤者赏,滥举及蔽贤者罚”的奖惩制度。他不但发展了中央的高级学府国子监,使在校学生增至8124人。对于府学、州学和县学,也设立教授、学政、教谕和规定生员人数,甚至在乡村也由国家设置礼学,开展初级教育。朱元璋如此重视教育,各府州县相继开办学校。杞县县丞姚敏哪敢怠慢,便于洪武三年(1370年)创建了杞县黉学。   '''杞县黉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 椐县志载,杞县黉学始建于明洪武三年,以孔子庙作为主体建筑,历明清、民国多次修葺、改建,规模渐趋完备,有棂星门、戟门、泮池、大成殿、东西庑廊、明伦堂、正气坊、志道斋、居德斋、讲堂、会馔堂、神厨、学仓、射圃等以及五状元祠、文昌祠、奎星祠、义学、启圣祠、敬一亭、尊经阁、名宦祠、乡贤祠等附属建筑,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变迁,杞县黉学的结构、布局变化不大。    二、杞县黉学是进行儒家思想教育的官办学校 “学校之设所以尊圣重道施教化厚风俗,自古圣帝明王率以此为国家首务,其典最钜,其意至深极厚。”立于杞县孔庙院内的《重修学宫碑记》概括了封建社会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并将“尊圣重道”列为首位。“尊圣重道”其实就是尊孔、宣孔的意思。自汉武帝确定“独尊儒术”以后,以孔子为正宗的儒学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不受改朝换代的影响,都开办学校,宣传儒家思想。有明一代,还在学校内设置孔庙,将尊孔活动搞得隆重盛大。    孔子讲“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把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所依托的宇宙结合起来,贯穿起来,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孔子自称不语怪力乱神,因而对于代表自然界的“天”,他的态度非常鲜明,也非常严肃,没有一点儿神秘气息。    正因为天大地大,所以孔子对自然一方面是敬畏,另一方面又如赤子一般,对大自然非常热爱,非常依恋,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关心生命,提倡保护动物,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本人在钓鱼时就只用一个鱼钩的钩竿,而不用大渔网;打猎时,只射飞鸟,不射在巢中歇宿之鸟。孔子这种“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行为和主张,是今天环保主义者的一个绝好样板。    三、杞县黉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 椐县志载,杞县黉学始建于明洪武三年,以孔子庙作为主体建筑,历明清、民国多次修葺、改建,规模渐趋完备,有棂星门、戟门、泮池、大成殿、东西庑廊、明伦堂、正气坊、志道斋、居德斋、讲堂、会馔堂、神厨、学仓、射圃等以及五状元祠、文昌祠、奎星祠、义学、启圣祠、敬一亭、尊经阁、名宦祠、乡贤祠等附属建筑,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变迁,杞县黉学的结构、布局变化不大。    从杞县黉学的结构布局情况,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对生员(秀才)的教育方式。明伦堂就如同现今学校的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生员们要在这里学习枯燥的四书五经。大成殿陈列孔子牌位及颜渊、子思等儒门先哲牌位,东西厢房陈列司马光、诸葛亮、范仲淹、董仲舒等儒门先哲牌位,五状元祠陈列宋准、宋庠、宋祁、孙贤、刘理顺等五状元的牌位,名宦祠陈列曹植、李公逸等杞县有作为的官员的牌位,乡贤祠陈列历史上杞县籍(如郦商、江允)有名人员的牌位,正气坊陈列祖逖、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牌位。以上陈列如同现今学校的校史馆一样,是杞县黉学的另一种教育形式,对孔子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四、杞县黉学曾是新文化思想的传播阵地 历史就是这样的无情,民国时期,与新文化思想决然对立的杞县黉学倒成了新文化思想的传播阵地。1920年前后,爱国民主人士孟昭朴利用其父为孔庙奉祀官之便,在杞县黉学内开办私塾,招收进步青年,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反对八股文,提倡白话文。在他的启蒙和鼓舞下,进步青年组织了以革除旧礼教、旧习惯为宗旨的“风俗改良会”,进行社会改革,后又转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科学和中国革命问题的学习和研究。   '''杞县黉学曾是新文化思想的传播阵地''' 1920年前后,爱国民主人士[[孟昭朴]]利用其父为孔庙奉祀官之便,在杞县黉学内开办私塾,招收进步青年,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反对[[八股文]],提倡[[白话文]]。在他的启蒙和鼓舞下,进步青年组织了以革除旧礼教、旧习惯为宗旨的“风俗改良会”,进行社会改革,后又转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科学和中国革命问题的学习和研究。    1932年秋,杞县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王毅斋先生,以留德博士声望,河南大学教授身份,在中共杞县地下党组织的支持下创立杞县私立大同小学(地址在杞县城小西关内天帝庙),旨在“挽国魂与童蒙”。1934年增设中学部。9月,迁移到黉学的明伦堂内,创办杞县私立大同中学。杞县私立大同中学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在中共地下党员、进步师生的带动下,曾建立了各种群众性的革命组织,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发动和组织全校进步师生在校内外出墙报,在城乡演出活报剧,师生自办刊物,创办《群鸥》杂志,宣传抗日救亡;开办“大同书店”,畅销全国进步书刊;举办民众夜校,向广大民众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政策。   1937年9月,中共杞县县委秘密设在校内。县委书记杜省吾与党员段佩明、徐宏九招收县城失学青年,在杞县东门里创办“长期抗战免费学校”。现代著名作家姚雪垠于1934年、1935年两次来这里讲学与写作,进步青年穆青等曾在此学习。20世纪30年代,杞县私立大同中学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了河南白色恐怖中的“红色阵营”。1938年6月,杞县沦陷,学校停办,师生在党员教师段佩明、杜省吾、谭志正、王静敏等同志的率领下,一部分参加了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后编入新四军第四师);一部分师生西上延安,北出雁门,奔赴抗日前线。   1932年秋,杞县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王毅斋]]先生,以留德博士声望,河南大学教授身份,在中共杞县地下党组织的支持下创立杞县私立大同小学(地址在杞县城小西关内天帝庙),旨在“挽国魂与童蒙”。1934年增设中学部。9月,迁移到黉学的明伦堂内,创办杞县私立大同中学。杞县私立大同中学在中共地下党员、进步师生的带动下,曾建立了各种群众性的革命组织,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五、杞县黉学的保护与管理 从杞县黉学创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600多年的历史中,杞县黉学的诸多建筑能够延续并保存下来,主要得益于封建统治者对它的保护。在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对为他们所享用的建筑物都是进行重点保护的。为封建帝王和各级官吏服务的宫殿、苑囿、衙署、园林、城垣、陵墓等谁也不敢破坏,劳动人民根本不能举步,偶有不慎,即将问罪甚至斩首。为他们进行思想统治的坛庙、道观、佛寺等都是帝王敕建,在寺内立下刻有“圣旨”的石碑,任何人都不能破坏。杞县黉学是封建统治者“课士育才”的官办学校,同样受到礼遇,并且不断对其修葺和增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文物工作非常重视,相继制定了关于文物保护的法规、文件、指示、通知等,对制止人为破坏文物起了很大作用。1959年,杞县人民委员会将杞县黉学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1959年至1982年的20多年里,杞县黉学在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中受到人为的破坏。1966年,在人性扭曲的“文革”中,杞县黉学内的棂星门被拆,大成殿顶盖、脊兽、走兽、檐饰被敲,庭院碑亭被推倒。   1937年9月,中共杞县县委秘密设在校内。县委书记杜省吾与党员段佩明、徐宏九招收县城失学青年,在杞县东门里创办“长期抗战免费学校”。现代著名作家[[姚雪垠]]于1934年、1935年两次来这里讲学与写作,进步青年穆青等曾在此学习。20世纪30年代,杞县私立大同中学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了河南白色恐怖中的“红色阵营”。1938年6月,杞县沦陷,学校停办,师生在党员教师段佩明、杜省吾、谭志正、王静敏等同志的率领下,一部分参加了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后编入新四军第四师);一部分师生西上[[延安]],北出雁门,奔赴抗日前线。   1986年,根据杞县黉学的历史价值及建筑艺术价值,河南省人民政府以“杞县私立大同中学旧址——孔子庙”的名称将其公布为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树立标志牌,建立了保护组织。1992年,杞县文化局对其建立了科学记录档案,从此杞县黉学(孔子庙)的保护纳入科学化管理轨道。上世纪90年代以来,省政府、县政府多次拨专款进行修缮,并将孔庙大成殿辟为文物展示馆,并在这里举办了“杞县革命党史展”、“杞县文物精品展”、“杞县故乡情书画大展”、“建国五十周年杞县成果展”,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为杞县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杞县黉学的保护与管理''' 从杞县黉学创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600多年的历史中,杞县黉学的诸多建筑能够延续并保存下来,主要得益于封建统治者对它的保护。在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对为他们所享用的建筑物都是进行重点保护的。杞县黉学是封建统治者“课士育才”的官办学校,同样受到礼遇,并且不断对其修葺和增建。1959年,杞县人民委员会将杞县黉学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1959年至1982年的20多年里,杞县黉学在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中受到人为的破坏。1966年,在人性扭曲的“文革”中,杞县黉学内的棂星门被拆,大成殿顶盖、脊兽、走兽、檐饰被敲,庭院碑亭被推倒。1986年,根据杞县黉学的历史价值及建筑艺术价值,河南省人民政府以“杞县私立大同中学旧址——孔子庙”的名称将其公布为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树立标志牌,建立了保护组织。1992年,杞县文化局对其建立了科学记录档案,从此杞县黉学(孔子庙)的保护纳入科学化管理轨道。上世纪90年代以来,省政府、县政府多次拨专款进行修缮,并将孔庙大成殿辟为文物展示馆。 *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建筑物、文物)*'''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建筑物、文物)**虎丘寺 杞县农民革命起义旧址,在县城南12公里邢口村,因建虎形土丘之上而得名。始建失考,毁于明代。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有山门、大殿及东西廊房。民国年间冯玉祥驻豫时拆毁,建国后重修,“文革”中又遭破坏。现仅存中殿、山门,占地1亩。民国15年秋,中共党员张海峰、何心榕集结部分农民自卫团于此,星夜奔袭设于睢县姬房李村的北洋军阀吴佩孚部招兵处,生俘敌首,缴获部分武器,粉碎了北洋军阀破坏农民运动阴谋。1963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虎丘寺''' 杞县农民革命起义旧址,在县城南12公里邢口村,因建虎形土丘之上而得名。始建失考,毁于明代。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有山门、大殿及东西廊房。民国年间[[冯玉祥]]驻豫时拆毁,建国后重修,“文革”中又遭破坏。现仅存中殿、山门,占地1亩。1963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乡大李庄村。1944年(民国33年)8月15日,中共冀鲁豫区水东抗日联防办事处将杞南办事处改组为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该村李家大院。现大院已毁,旧址尚存。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乡大李庄村。1944年(民国33年)8月15日,中共冀鲁豫区水东抗日联防办事处将杞南办事处改组为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该村李家大院。现大院已毁,旧址尚存。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党寨烈士墓 以建于杞县竹林乡庄林村老党寨上得名,又因由水东地区抗日军民共建,收葬水东地区抗日烈士而称水东烈士陵园。民国34年3月至7月7日建纪念亭及抗日烈士彭雪枫、吉鸿昌、韩达生、唐克威、马庆华等人纪念碑,安葬抗日烈士忠骨150具。同年12月5日国民党五十五军二十九师和太康县郭馨波部扒墓鞭尸,毁碑炸亭,陵园惨遭破坏,该部撤离后,当地群众拾骨重为掩葬。1987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示于县城西关另建水东烈士新陵。1989年竹林乡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重修墓葬,树碑建亭,岁时祭扫如前。**'''老党寨烈士墓''' 以建于杞县竹林乡庄林村老党寨上得名,又因由水东地区抗日军民共建,收葬水东地区抗日烈士而称水东烈士陵园。民国34年3月至7月7日建纪念亭及抗日烈士[[彭雪枫]]、[[吉鸿昌]]、[[韩达生]]、[[唐克威]]、[[马庆华]]等人纪念碑,安葬抗日烈士忠骨150具。同年12月5日国民党五十五军二十九师和太康县郭馨波部扒墓鞭尸,毁碑炸亭,陵园惨遭破坏,该部撤离后,当地群众拾骨重为掩葬。1987年4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示于县城西关另建水东烈士新陵。1989年竹林乡人民政府和当地群众重修墓葬,树碑建亭,岁时祭扫如前。**八路坟 在杞县城东北13公里西寨村西北,今称西寨烈士墓。为民国33年7月4日在攻克日伪杨城据点中牺牲的中共冀鲁豫军区“南下大队”18烈士兴墓。因该部属八路军系列,故群众称之为八路坟。其后又有一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葬此,坟地不断扩大。现有墓冢50个,占地14亩,墓区植杨树15行、柏 树10行。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路坟''' 在杞县城东北13公里西寨村西北,今称'''西寨烈士墓'''。为民国33年7月4日在攻克日伪杨城据点中牺牲的中共冀鲁豫军区“南下大队”18烈士兴墓。因该部属八路军系列,故群众称之为八路坟。其后又有一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葬此,坟地不断扩大。现有墓冢50个,占地14亩,墓区植杨树15行、柏树10行。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傅集烈士碑亭 1966年建,位于县城南17公里傅集村北106国道(杞太段)西侧。有烈士亭2座。一为六角亭,内树三棱形碑,碑文综述了300余名傅集籍及在此工作过的外籍烈士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事迹;一为壁碑亭,树有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曹鼎新、段家让、马庆华、何复顺、郭杰、靳素芬6烈士纪念碑6幢。1986年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傅集烈士碑亭''' 1966年建,位于县城南17公里傅集村北106国道(杞太段)西侧。有烈士亭2座。一为六角亭,内树三棱形碑,碑文综述了300余名傅集籍及在此工作过的外籍烈士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事迹;一为壁碑亭,树有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曹鼎新、段家让、马庆华、何复顺、郭杰、靳素芬6烈士纪念碑6幢。1986年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板木烈士碑亭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村板木中学南侧,1967年1月修建 。碑亭呈壁碑型,阳面镶碑5幢,中间一幢刻有板木籍(含今板木、宗店两乡)183名烈士名单;左右各两幢,分别记述魏洪科、吴金科、马守训、史绍林4烈士的英雄事迹。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板木烈士碑亭'''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村板木中学南侧,1967年1月修建。碑亭呈壁碑型,阳面镶碑5幢,中间一幢刻有板木籍(含今板木、宗店两乡)183名烈士名单;左右各两幢,分别记述魏洪科、吴金科、马守训、史绍林4烈士的英雄事迹。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倪祥明烈士纪念碑亭 在县城隍庙内,落成于1954年2月。亭基六角形,周长20米,高1米许,南北两面各修石阶3级,上筑六角形亭,高8米。亭中央竖纪念碑一座,高3米 ,三棱形,上端3面各嵌五角红星,正面刻“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倪祥明烈士纪念碑”,另两面刻烈士事迹和修建单位名称。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9月迁水东烈士陵园。**'''倪祥明烈士纪念碑亭''' 在县城隍庙内,落成于1954年2月。亭基六角形,周长20米,高1米许,南北两面各修石阶3级,上筑六角形亭,高8米。亭中央竖纪念碑一座,高3米,三棱形,上端3面各嵌五角红星,正面刻“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倪祥明烈士纪念碑”,另两面刻烈士事迹和修建单位名称。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9月迁水东烈士陵园。**水东军区后方医院旧址 在县城南30公里东武旗村。民国27年中共水东军区创办军区医院于此,借用民房40间,为伤病员和群众治病并附设抗日干部子弟学校。医院最盛时医护人员多达40余人。1944年3月日伪军进犯该村,医院搬迁。现医院旧址仅存旧房2所,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水东军区后方医院旧址''' 在县城南30公里东武旗村。民国27年中共水东军区创办军区医院于此,借用民房40间,为伤病员和群众治病并附设抗日干部子弟学校。医院最盛时医护人员多达40余人。1944年3月日伪军进犯该村,医院搬迁。现医院旧址仅存旧房2所,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 古文化遗址 古墓葬*'''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孔庙 位于县府前街路北黉学(学宫)院内,为黉学的重要建筑部分。明洪武三年(1370)始建 ,永乐、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多次修葺。正面为大成殿(原名大圣殿,明万历二十三年知县马应龙改题),系庙内主体建筑,基台东西长23.3米,南北宽17.3米,殿高13.4米,面宽5间(21米),进深4架(14.56米),建筑面积305.76平方米,连同外檐覆盖面积共444平方米。全殿木质叠架而起,9脊4坡,殿顶广阔,坡度坦缓,滚龙琉璃脊兽。钻尖宝塔镇顶,翅檐歇山,凌空挑角,檐突7叠,重翘重昂。檐为立体云龙雕饰,正面雕大小龙头98个、云朵160片,刀工精绝,线条粗犷。檐下连间并列木质浮雕5幅,或人物,或鸟兽,或花草,或虫鱼,栩栩如生。正间檐下居中悬“大成殿”立式木匾,殿内和玺雕梁,云龙盘绕,9檩8搭描椽画栋,方砖铺地,藻井饰顶,梁下盈围朱柱26根。正间靠后有漆红木制神龛,中置“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滚龙鎏金神牌,左右有小神龛各二。龛门上方正中悬“万世师表”横匾,拓宋儒朱熹手笔,再上方悬 “中和位育”巨匾,龛前设供案,烛台分立,鼎炉居中。殿前为露台,东西长13.32米,南北宽11.78米,高1.2米,上植古槐、翠柏各1株。殿前两则有东西庑房5间,分置礼器、祭器及历代儒家名人木牌。其南为东、西碑廊各2间。祭孔大典例于农历二、八月之上丁日举行,夜半开祭,烛火如昼,香烟缭绕,唢呐、钟馨和鸣。民国16年冯玉祥主豫,拆庙打神,庙内诸神牌付之一炬。建国后曾加修葺,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文革”中,殿顶盖脊兽、走马、檐饰被毁,东、西庑房均破坏。孔庙现存大成殿5楹与东西庑房四合院及古柏、古槐。大成殿辟为县文化馆展览室,文物、书画等于此展出。又因该庙后院明伦堂为杞县私立大同中学旧址,1985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 位于县府前街路北黉学(学宫)院内,为黉学的重要建筑部分。明洪武三年(1370)始建 ,永乐、成化、弘治、嘉靖、万历年间多次修葺。正面为大成殿(原名大圣殿,明万历二十三年知县马应龙改题),系庙内主体建筑,基台东西长23.3米,南北宽17.3米,殿高13.4米,面宽5间(21米),进深4架(14.56米),建筑面积305.76平方米,连同外檐覆盖面积共444平方米。全殿木质叠架而起,9脊4坡,殿顶广阔,坡度坦缓,滚龙琉璃脊兽。钻尖宝塔镇顶,翅檐歇山,凌空挑角,檐突7叠,重翘重昂。檐为立体云龙雕饰,正面雕大小龙头98个、云朵160片,刀工精绝,线条粗犷。檐下连间并列木质浮雕5幅,或人物,或鸟兽,或花草,或虫鱼,栩栩如生。正间檐下居中悬“大成殿”立式木匾,殿内和玺雕梁,云龙盘绕,9檩8搭描椽画栋,方砖铺地,藻井饰顶,梁下盈围朱柱26根。正间靠后有漆红木制神龛,中置“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滚龙鎏金神牌,左右有小神龛各二。龛门上方正中悬“万世师表”横匾,拓宋儒朱熹手笔,再上方悬 “中和位育”巨匾,龛前设供案,烛台分立,鼎炉居中。殿前为露台,东西长13.32米,南北宽11.78米,高1.2米,上植古槐、翠柏各1株。殿前两则有东西庑房5间,分置礼器、祭器及历代儒家名人木牌。其南为东、西碑廊各2间。祭孔大典例于农历二、八月之上丁日举行,夜半开祭,烛火如昼,香烟缭绕,唢呐、钟馨和鸣。民国16年冯玉祥主豫,拆庙打神,庙内诸神牌付之一炬。建国后曾加修葺,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文革”中,殿顶盖脊兽、走马、檐饰被毁,东、西庑房均破坏。孔庙现存大成殿5楹与东西庑房四合院及古柏、古槐。大成殿辟为县文化馆展览室,文物、书画等于此展出。又因该庙后院明伦堂为杞县私立大同中学旧址,1985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庙 原称文昌祠,亦称文昌宫,在县黉学东院。清嘉庆六年(1801)移建县城文化街路北。现存大殿和西陪房,均3间。大殿与卷棚相连,四面砖墙,殿内梁柱木架,主柱10根,东西长12.6米,南北宽14.25米。现为县医药公司中药库房,院内存重修文昌庙碑2座。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庙''' 原称文昌祠,亦称文昌宫,在县黉学东院。清嘉庆六年(1801)移建县城文化街路北。现存大殿和西陪房,均3间。大殿与卷棚相连,四面砖墙,殿内梁柱木架,主柱10根,东西长12.6米,南北宽14.25米。现为县医药公司中药库房,院内存重修文昌庙碑2座。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云寺塔 俗称瓦岗塔,在县城南25公里瓦岗村东北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依宋初原塔旧迹补建而成,塔高21米,青砖迭砌,仿木结构,七级八角形,逐层内收,层层出檐。其后塔刹及第七层损毁,现高19.3米,塔基高0.85米,八面各宽1.9米 ,周长15.2米 ;第一级高4.75米 ,周长14.4米,叠涩出檐;第二级高3.4米,周长12米;第三级高3米,周长10.4米;第四级高2.85米,周长9.6米;第五级高2.4米 ,周长8.8米;第六级高1.6米,周长8米;第七级高0.45米(今高),周长7.2米。全塔(1-6级)内外壁现共存佛像砖51块(含塔心6尊)。195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云寺塔''' 俗称'''瓦岗塔''',在县城南25公里瓦岗村东北隅,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依宋初原塔旧迹补建而成,塔高21米,青砖迭砌,仿木结构,七级八角形,逐层内收,层层出檐。其后塔刹及第七层损毁,现高19.3米,塔基高0.85米,八面各宽1.9米 ,周长15.2米 ;第一级高4.75米 ,周长14.4米,叠涩出檐;第二级高3.4米,周长12米;第三级高3米,周长10.4米;第四级高2.85米,周长9.6米;第五级高2.4米 ,周长8.8米;第六级高1.6米,周长8米;第七级高0.45米(今高),周长7.2米。全塔(1-6级)内外壁现共存佛像砖51块(含塔心6尊)。195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竹林仰韶文化遗址 在县城南35公里竹林村北土岗上,文化层公布在土岗顶端南侧。曾出土泥质红陶壶口沿、加砂灰陶罐口沿、烧土、浇骨、鹿角及早期用手控制经慢轮修整泥制红陶、灰陶片、磨光陶片,其中加砂灰陶片外壁有制作时槽沟。文化层上部约30厘米为拢土层,中部沙灰土厚2米,下部为遗址,整个土岗相对高出土面3.5米。此遗址分东西两片,东片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50米;西片东西长70米,南北宽60米,总面积28200平方米。196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竹林仰韶文化遗址''' 在县城南35公里竹林村北土岗上,文化层公布在土岗顶端南侧。曾出土泥质红陶壶口沿、加砂灰陶罐口沿、烧土、浇骨、鹿角及早期用手控制经慢轮修整泥制红陶、灰陶片、磨光陶片,其中加砂灰陶片外壁有制作时槽沟。文化层上部约30厘米为拢土层,中部沙灰土厚2米,下部为遗址,整个土岗相对高出土面3.5米。此遗址分东西两片,东片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50米;西片东西长70米,南北宽60米,总面积28200平方米。196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段岗龙山文化遗址 在县城西南6公里段岗村北、黄岗沟南岸沙丘上。出土古斧、石凿、骨匕首,灰色、红褐色、泥质、沙质绳纹、条纹、附加堆纹之瓮、壶、罐、盘等残片和不完整的陶献、矮乳状鬲腿以及鹿角、兽骨等,属龙山文化遗存。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对该遗址重新进行发掘,出土了龙山、二里头、商周时期的大量陶器。**'''段岗龙山文化遗址''' 在县城西南6公里段岗村北、黄岗沟南岸沙丘上。出土古斧、石凿、骨匕首,灰色、红褐色、泥质、沙质绳纹、条纹、附加堆纹之瓮、壶、罐、盘等残片和不完整的陶献、矮乳状鬲腿以及鹿角、兽骨等,属龙山文化遗存。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对该遗址重新进行发掘,出土了龙山、二里头、商周时期的大量陶器。**鹿台岗古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东裴村店乡鹿台岗村西侧。遗址东西宽约120米,南北长约150米,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文化层一般厚3-5米,自下而上依次为龙山、岳石或先商、早商、晚商及东周等6个时期的文化堆积,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少量的青铜器,还发现了一些要房屋、灰坑和祭祀遗址,其中包括距今4000余年,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的两处祭祀遗址。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石代原始宗教的形成和发展,华夏、东夷两大集团分布范围的界定,探索商人的起源和夏、商两族的关系以及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类型划分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196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鹿台岗古文化遗址''' 位于县城东裴村店乡鹿台岗村西侧。遗址东西宽约120米,南北长约150米,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文化层一般厚3-5米,自下而上依次为龙山、岳石或先商、早商、晚商及东周等6个时期的文化堆积,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少量的青铜器,还发现了一些要房屋、灰坑和祭祀遗址,其中包括距今4000余年,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的两处祭祀遗址。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石代原始宗教的形成和发展,华夏、东夷两大集团分布范围的界定,探索商人的起源和夏、商两族的关系以及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类型划分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196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郭屯古战场遗址 位于县城南35公里郭屯、蔡寨、于堂、八里庙一带,南距竹林仰韶文化遗址2.5公里,北距圉城故址3公里,在俗称“十里长岗”的北端。建国后曾出土有矛、戈、剑、镞等青铜器,发现有乱放的人骨骼,个别骨骼间插有铜镞等兵器,鉴定为古战场遗址。1987年又挖出小型砖室墓10余座,出土了铜剑、戈及车马饰,并在郭屯村发现一大型砖室墓,出土玉猪、玉俑、玉壁等10余件珍贵玉器及大量汉代陶器。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以来该遗址多次遭盗掘,春秋战国及汉代数百座墓葬被毁。现已采取保护措施,对部分被毁文物进行了恢复工作。**'''郭屯古战场遗址''' 位于县城南35公里郭屯、蔡寨、于堂、八里庙一带,南距竹林仰韶文化遗址2.5公里,北距圉城故址3公里,在俗称“十里长岗”的北端。建国后曾出土有矛、戈、剑、镞等青铜器,发现有乱放的人骨骼,个别骨骼间插有铜镞等兵器,鉴定为古战场遗址。1987年又挖出小型砖室墓10余座,出土了铜剑、戈及车马饰,并在郭屯村发现一大型砖室墓,出土玉猪、玉俑、玉壁等10余件珍贵玉器及大量汉代陶器。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以来该遗址多次遭盗掘,春秋战国及汉代数百座墓葬被毁。现已采取保护措施,对部分被毁文物进行了恢复工作。**圉城旧址 在县城西南25公里,今圉镇及前城、后城村一带。春秋时先后隶属陈、郑,西汉为圉县治,唐贞观元年(627)废县为镇,为镇治。旧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墙基为红岗土和碎砂石搅拌夯筑而成。城址内外出土有春秋铜矛、剑、戈和汉绿釉瓷壶、陶鼎、瓮、尊、绳纹大筒瓦等文物。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圉城旧址''' 在县城西南25公里,今圉镇及前城、后城村一带。春秋时先后隶属陈、郑,西汉为圉县治,唐贞观元年(627)废县为镇,为镇治。旧址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5公里,面积3平方公里,墙基为红岗土和碎砂石搅拌夯筑而成。城址内外出土有春秋铜矛、剑、戈和汉绿釉瓷壶、陶鼎、瓮、尊、绳纹大筒瓦等文物。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郦生冢 在县城西南11公里高阳村西南隅,铁底河南岸。冢高15米,东西120米,南北250米,上有汉广野君郦食其及大将军曲周侯郦商墓。二墓东西并列,墓后有郦祠,建于东汉延熹六年(163),毁于民国28年(1939)。出土文物有小型砖室墓、绳纹筒瓦、五株钱等。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郦生冢''' 在县城西南11公里高阳村西南隅,铁底河南岸。冢高15米,东西120米,南北250米,上有汉广野君郦食其及大将军曲周侯郦商墓。二墓东西并列,墓后有郦祠,建于东汉延熹六年(163),毁于民国28年(1939)。出土文物有小型砖室墓、绳纹筒瓦、五株钱等。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土岗秦汉古墓群 在县城东北16公里黄土岗村西北岗地上,墓区高于平地1.6米,分为南北两区,占地66亩。1977年发现一座新莽时期砖石墓,出土随葬品有鼎、盒、尊、灶、鸡、鸭等陶器制品及铜墩、大泉五十币等,1982年3月又发现一座秦代墓葬,出土陶器40件、铜器3件、银箍3年、玉环12个、小铜铃(马饰)30个和方形料珠等。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土岗秦汉古墓群''' 在县城东北16公里黄土岗村西北岗地上,墓区高于平地1.6米,分为南北两区,占地66亩。1977年发现一座新莽时期砖石墓,出土随葬品有鼎、盒、尊、灶、鸡、鸭等陶器制品及铜墩、大泉五十币等,1982年3月又发现一座秦代墓葬,出土陶器40件、铜器3件、银箍3年、玉环12个、小铜铃(马饰)30个和方形料珠等。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碑碣*'''碑碣'''**林氏家谱碑 在苏木乡林寨村,清咸丰六年(1856)林氏后裔所立。碑高1.9米,宽0.59米,顶部雕刻精细花纹、二龙戏珠图案,形象生动逼真,正阴两面皆刻碑文,阴刻,真体字,记载林氏家族得姓之由及家族繁衍情况。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氏家谱碑''' 在苏木乡林寨村,清咸丰六年(1856)林氏后裔所立。碑高1.9米,宽0.59米,顶部雕刻精细花纹、二龙戏珠图案,形象生动逼真,正阴两面皆刻碑文,阴刻,真体字,记载林氏家族得姓之由及家族繁衍情况。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明状元刘理顺神道碑 原在县城西5公里花园村南。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碑分龙头、蛟座、碑身3节。碑额弧形顶,浮雕二龙戏珠,盘桓缭绕;蛟座龟头仰伸,栩栩如生;碑身高2.69米,宽0.69米,厚0.29米,四周精雕阴刻云龙纹边,边宽7公分;碑文竖行阳刻真体字,4行,满行15字。碑楼为青砖砌筑楼阁式,5脊6兽,飞檐翘角,高大雄伟。“文革”中拆楼倒碑,碑体弃之三处。1986年刘氏宗族筹款予以修复,并仿原建形制,于花园村西侧刘氏茔内筑楼立碑。此碑是杞县保存较完整的蛟龙碑,雕工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阳刻碑文体刚柔相济,为书法珍品。1986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状元刘理顺神道碑''' 原在县城西5公里花园村南。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碑分龙头、蛟座、碑身3节。碑额弧形顶,浮雕二龙戏珠,盘桓缭绕;蛟座龟头仰伸,栩栩如生;碑身高2.69米,宽0.69米,厚0.29米,四周精雕阴刻云龙纹边,边宽7公分;碑文竖行阳刻真体字,4行,满行15字。碑楼为青砖砌筑楼阁式,5脊6兽,飞檐翘角,高大雄伟。“文革”中拆楼倒碑,碑体弃之三处。1986年刘氏宗族筹款予以修复,并仿原建形制,于花园村西侧刘氏茔内筑楼立碑。此碑是杞县保存较完整的蛟龙碑,雕工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阳刻碑文体刚柔相济,为书法珍品。1986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它文物*'''其它文物'''**枸脊骨树(狗杞古树) 在杞县城西南9公里金村西北隅土岗上,据传宋代即有此树。民国8年《杞县志·采访稿》记载:“金村村后有台,高1丈,纵横10步(5丈),台之周围树根盘绕,自成纹理,密不见土……上有狗脊骨树,大小20余株,高逾常树,枝干屈曲无一直者,暑季葱茏一色,荫阴亩许,村人乘凉者如市。”后因岗台水土流失,现仅存5株。此树属落叶乔木,每年春分前后始生孪生同体叶花,形似桑葚,挂满全树。十分美观。清明节前葚球绽开,一叶一花,各为一体,黄花雄蕊6瓣、微透清香;叶为互生,全边桃形,入夏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果实圆空如椒,初呈浅绿,渐变黑绿,至褐黑成熟,夏至多数坠地。因无胚,不具备繁殖能力,分枝、压条、掩根,挪动即死,故此树为此岗独有。1986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建红砖围墙加以保护。**'''枸脊骨树'''(狗杞古树) 在杞县城西南9公里金村西北隅土岗上,据传宋代即有此树。民国8年《杞县志·采访稿》记载:“金村村后有台,高1丈,纵横10步(5丈),台之周围树根盘绕,自成纹理,密不见土……上有狗脊骨树,大小20余株,高逾常树,枝干屈曲无一直者,暑季葱茏一色,荫阴亩许,村人乘凉者如市。”后因岗台水土流失,现仅存5株。此树属落叶乔木,每年春分前后始生孪生同体叶花,形似桑葚,挂满全树。十分美观。清明节前葚球绽开,一叶一花,各为一体,黄花雄蕊6瓣、微透清香;叶为互生,全边桃形,入夏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果实圆空如椒,初呈浅绿,渐变黑绿,至褐黑成熟,夏至多数坠地。因无胚,不具备繁殖能力,分枝、压条、掩根,挪动即死,故此树为此岗独有。1986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建红砖围墙加以保护。**柘桑古树 在县城西南35公里官庄乡路官庄村东地邢家坟内,始植年代不详。今高4米,主干胸径1米,枝叶茂盛。此树种原属丛生灌木,似此高大者实属罕见。1986年3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柘桑古树''' 在县城西南35公里官庄乡路官庄村东地邢家坟内,始植年代不详。今高4米,主干胸径1米,枝叶茂盛。此树种原属丛生灌木,似此高大者实属罕见。1986年3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杞县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生于夏末商初杞之空桑(今杞县葛岗镇空桑村,别称伊尹村)的伊尹擅烹调,称为“宰相厨师”,被尊称为烹调始祖。其“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的八定之规,更开中国烹饪之先河,铸中州风味之精髓。几千年来,杞地之能人在继承先人饮食习惯和烹调技术的同时,也在对饮食和烹调技术进行着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名厨高手,代有传人,特色小吃,千古飘香。  生于夏末商初杞之空桑(今杞县葛岗镇空桑村,别称伊尹村)的[[伊尹]]擅烹调,称为“宰相厨师”,被尊称为'''烹调始祖'''。其“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的八定之规,开中国烹饪之先河。  清朝末年由杞县人陈连堂在北京大栅栏内创办的以经营豫菜为主的饭店“厚德福”,虽几经战乱,却至今生易兴隆,以杞县特色小吃的独特风味闻名北京城;也是在清朝末年,杞县人许振江在太原创办了“林香斋馄饨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太原有名的“林香斋大饭店”。当代也有不少杞县人或在家、或在外继承并发展着杞县古老的烹调技艺将杞县特有的地方名吃传播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国家烹调技师,特一级烹调师杞县人宋新胜,2002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授予: “中国烹饪名师”称号。现任中国烹饪协会会员、陕西省烹饪教育研究会会员,陕西省烹饪协会理事,宝鸡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宝鸡烹饪专科培训学校校长。他培养学员上万名,个个会做“红薯泥”。  清朝末年由杞县人陈连堂在北京大栅栏内创办的以经营豫菜为主的饭店“厚德福”,虽几经战乱,却至今生易兴隆,以杞县特色小吃的独特风味闻名北京城;杞县人许振江在太原创办了“林香斋馄饨馆”,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太原有名的“林香斋大饭店”。国家烹调技师,特一级烹调师杞县人宋新胜,2002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授予: “中国烹饪名师”称号。  为弘扬杞县悠久浓重的饮食文化,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理,这里笔者特选介几例极富中原特色、名播神州大地的杞县特产或称特色小吃,以飨读者。  '''杞县红薯泥''' 在生活困难时期,杞县人曾经视红薯为生命,有谚语“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红薯泥是杞县的一道名菜。制作方法很讲究,需先把红薯煮熟,剥掉外皮,去其内丝,用干净的白布包裹起来轧压成泥。然后将白糖倒入锅内化成糖浆,再兑入香油、红薯泥不断搅拌,呈柿红泥状出锅。装盘时,分层放山檀丁、玫瑰片、青红丝、桂花糖。此菜味道甘甜,爽口开胃,色泽鲜艳,营养丰富。人称“三不沾”菜(即一不沾盘子、二不沾筷子、三不沾嘴)。红薯泥不仅是杞县的名产,也是中原地区粗粮细作的典型。杞县红薯泥  '''杞县酱红萝卜''' 取头茬胡萝卜洗净去外皮,置面酱中腌制两月。然后取出萝卜,放在面袋里滚一下,把粘有面粉的萝卜再放回酱里。腌成后,萝卜肉嫩香脆,甜咸兼备。其颜色像红玛瑙一样,晶莹透红。  说起红薯,实在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在生活困难时期,杞县人曾经视红薯为生命,有谚语为证: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然而,自古善烹调的杞县人却能将再普通不过的红薯做出百般花样来。其中红薯泥就是一例。  '''杞国忧皮肘''' 即“宗店肘子”。是由杞县宗店乡大张村一位姓张的先人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特色菜。以猪的前肘为主料,再配以大料和中草药用多年老汤精心烹制而成。与其它肘子的最大不同是它把猪的前肘骨和肉一块做。  红薯泥是杞县的一道名菜。它的制作方法很讲究,需先把红薯煮熟,剥掉外皮,去其内丝,用干净的白布包裹起来轧压成泥。然后将白糖倒入锅内化成糖浆,再兑入香油、红薯泥不断搅拌,呈柿红泥状出锅。装盘时,分层放山檀丁、玫瑰片、青红丝、桂花糖。此菜味道甘甜,爽口开胃,色泽鲜艳,营养丰富。人称“三不沾”菜(即:一不沾盘子、二不沾筷子、三不沾嘴)。每当贵客临门,杞县人会热情地端出这道风味菜。在品尝红薯泥的同时,人们还会给你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杞县蒸馍样''' 蒸馍样也叫“馒头”。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杞县“蒸馍样”早在清末已闻名周边各县,素有“杞县蒸馍有千层,睢县芹菜没有渣”这样有说法。《随园食单》论“千层馒头”:“杨参戎家制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层,金陵人不能也。”由于杞县蒸馍样具有“色白如雪,形似妇乳,揭之千层,麦香浓郁,嚼之味甘”的特点,因此,清末以来凡有人来杞县走亲访友,或游人旅客路过杞县,都要到县城寻找杞县蒸馍样以品尝,临走时还要多买几个带回去给家里的长辈们品尝。   据说,创制红薯泥的清末厨师蒋思奇不仅手艺高超,还有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有一年,袁世凯的部下来到杞县,闻听红薯泥为此地名食,便点名要尝尝这风味佳看,不然便觉得枉活一世。这天,宴会在县衙举行。鸡鸭鱼肉上完后,最后才上红薯泥这道菜。大小官员看此菜五光十色,如桃花盛开,似琥珀生辉。各个迫不及待狼吞虎咽起来。谁知,不大一会儿,有的张口流泪,有的伸脖子干呕。原来,蒋思奇不愿给袁世凯的部下做菜,但又不能推辞,便使了个花招。红薯泥本身质地细腻,热量大,密度小,散热很慢,蒋师傅又特意用滚油封顶,内中温度更不易散发。这些人迫不及待,故而被烫得丑态百出,狼狈不堪。   说到红薯泥的热量大、散热慢,还有一个传说:有一次,慈禧太后来到开封,听说杞县的红薯泥特别好吃,于是就吩咐开封府为她准备。而当时开封城里没有一个能做“红薯泥”的厨师,只好派人到杞县请人去做,做好之后再带回开封。办差的刚回来,早已等得不奈烦的西太后慈禧拿起筷子便吃,谁料却被烫得两眼流泪。开封距杞县50公里,当时的快马也得一个半小时才能跑一个单程,可见红薯泥的热量之大、散热之慢。   红薯泥不仅是杞县的名产,也是中原地区粗粮细作的典型。红薯从粗制到细作,从平常食物到宴席珍品,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也是我国食品制作技术的发挥和创造。 杞县酱红萝卜   以红薯和萝卜为主食、主菜的年代已经成为历史。偶尔吃上一次,大多是出于尝鲜的目的和对营养的需求,并不是裹腹充饥的需要。但是,杞县的能工巧匠们将红薯精制成红薯泥,把萝卜腌成酱红萝卜,其味道可就大不相同了。凡到过杞县,吃过这些地方风味的人,无不啧啧称赞杞人独具的匠心。   杞县的酱红萝卜堪称一绝,要说它的做法很简单,取头茬胡萝卜洗净去外皮,置面酱中腌制两月。然后取出萝卜,放在面袋里滚一下,把粘有面粉的萝卜再放回酱里。腌成后,萝卜肉嫩香脆,甜咸兼备。其颜色像红玛瑙一样,晶莹透红。据说,杞县的酱红萝卜之所以好吃,主要是胡萝卜本身的缘故。外地胡萝卜木质部大,芯黄外红。而杞县胡萝卜木质部小,外观呈纺锤形,紫红色,从芯红到皮。   胡萝卜品种不同的原因,当地流传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杞县有一位卖咸菜的年轻人叫莫春,一位种胡萝卜的年轻人叫吴坡。一个种萝卜,一个腌萝卜,二人友情深厚,像亲兄弟一样,谁也离不开谁。一天,吴坡暴病身亡,莫春痛不欲生,在坟前哭了三天三夜。第三天夜里,南海观音下凡,用金簪划了两亩地,嘱莫春精心耕种。莫春强忍悲痛,按观音的吩咐去做,结果种出的胡萝卜色泽鲜红,与外地的胡萝卜截然不同。被金簪划出的两亩地,就是现在杞县东北的东坡吴、西坡吴、前坡吴这三个村子。   后来,有人试图引进这一地区的胡萝卜品种,但不管怎样精心耕种,长出的胡萝卜仍不是原品种的口味;这大概是由于与坡吴三村的水土气候不同所致吧。 杞国忧皮肘   “杞国忧皮肘”也就是“宗店肘子”。是由杞县宗店乡大张村一位姓张的先人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特色菜,至今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没有人能够说得上来。它以猪的前肘为主料,再配以大料和中草药用多年老汤精心烹制而成。与其它肘子的最大不同是它把猪的前肘骨和肉一块做。新上桌的宗店肘子,看起来金黄透亮,用筷子夹起来富有弹性,吃到嘴里香而不腻,肘骨酥香。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当时正在宗店乡财政所工作的张兴峰在吃透党的政策的前提下,毅然辞去舒适安逸的政府机关工作,重新操起祖辈传下来的杀猪卖肉煮肘子的老行当,一干就是二十几年。二十多年来,张兴峰在继承先人烹制肘子工艺的基础上,四处拜访、求教于有名的老中医,在原来的烹制配料当中又加入了大枣、蜂蜜、枸杞等20多味中药材,使烹制出来的肘子不仅具有美容养颜功效,而且还具有益肝润肺、滋阴补阳的作用。于是宗店肘子常被戏称为“美容菜”和“保健菜”。   由于宗店的“杞国忧皮肘”色鲜味美,使许多人到宗店必吃“忧皮肘”,到宗店吃不到宗店的肘子就是一种遗憾。许多客居他乡的宗店人(或称杞县人),听说有家乡人去探访必定要求带宗店肘子过去。不仅仅是杞县人钟情于宗店肘子的色鲜味美,就连与宗店乡相邻的睢县、太康各乡镇的众多食客也不断闻香而来。不但他们来吃,并且还带客人来。于是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喜欢上了宗店肘子。   为了扩大经营,以满足更多食客的需求,张兴峰几年前已把家里的肘子店搬到了宗店集,起名“三义大酒店”,三,是张兴峰排行老三;义,就是义气好客的意思。当前的三义大酒店淡季每天要卖几十个肘子,旺季特别是逢年过节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火,平时酒店的十几个雅间天天爆满,食者除少部分杞县人相约而去的外,其中大部分则为邻县各乡镇的客人。 杞县蒸馍样   蒸馍样也叫“馒头”,在介绍杞县蒸馍样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馒头”的来历:   《三国志》:“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馒头刚开始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替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当初馒头都是带肉馅的,而且个儿很大。唐宋以后,馒头也有无馅者。《燕翼诒谋灵》:“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元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当时馒头的发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先以酵一盏许,于面内跑(疑是“刨”之误)一小窠,倾入酵汁,就和一块软面,干面覆之,放温暖处。伺泛起,将四边干面加温汤和就,再覆之。又伺泛起,再添干面温水和。冬用热汤和就,不须多揉。再放片时,揉成剂则已。若揉搓,则不肥泛。其剂放软,擀作皮,包馅子。排在无风处,以袱盖。伺面性来,然后入笼床上,蒸熟为度。”   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   不管有馅,还是无馅,馒头一直都是作为祭祀用品而存在,祭祀完了之后才可食用。蒸馒头直接供食用则始于清代以后。馒头的形状也开始演变为圆形、方形等多种,方形馒头在我们这里称作“卷子”,圆形的则称作“蒸馍样”。   杞县“蒸馍样”早在清末已闻名周边各县,素有“杞县蒸馍有千层,睢县芹菜没有渣”这样有说法。《随园食单》论“千层馒头”:“杨参戎家制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层,金陵人不能也。”由于杞县蒸馍样具有“色白如雪,形似妇乳,揭之千层,麦香浓郁,嚼之味甘”的特点,因此,清末以来凡有人来杞县走亲访友,或游人旅客路过杞县,都要到县城寻找杞县蒸馍样以品尝,临走时还要多买几个带回去给家里的长辈们品尝。   据家住县城东关现年85岁高龄的张宏起老先生介绍,解放前杞县城大约有四五十家馍店,且多为父子店或夫妻店。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所限,都是早上和上午出去卖馍,下午用卖馍得来的钱去籴麦、磨面,晚上发面,连夜加工蒸熟天微亮就出去卖馍。由此可见开馍店的辛苦程度,难怪当时有这样的俗言:宁肯闺女扔河里,也不嫁给卖馍的。张先生讲,杞县馍样之所以好吃关键在它的制作工艺:以10斤面为例,先用白面二斤半,在其中间刨一个小窠,然后再将事先用一酒盅活酵子泡好的酵汁倒入,和就一块软面,用干面盖上,放到温暖处。等到面发了以后,再用干面加水和就后再盖上。等再次发起,将所剩面粉加水和成面块,不须多揉。再放片刻,揉成剂子,性发后上笼蒸熟则成。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一是掌握好用水量,一般1斤干面做成1.2斤熟馍;二是掌握好水温,水太凉了面不发,水太热了做好的馍表面上起泡泡,影响美观;三是掌握揉剂技术,揉好了做成的馍一层一层的,而且很暄,否则做成的蒸馍坚硬难吃。   几百年来,杞县蒸馍样一直以其独特的工艺和色香味征服着杞县本地各阶层人士以及全国各地来杞做客的人们。虽说目前县城里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馍店(指以蒸馍样为主),仅剩的三两家却仍就保持着原先蒸馍样的制作工艺和特色,如果买个尝尝,兴许会勾起你童年的不少回忆。  穆青,男,河南杞县人,回族,生于1921年3月15日。1937年12月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考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   '''伊尹''' 名挚,夏末商初人,生于杞之空桑(今葛岗乡空桑,别称伊尹村)。  1942年8月进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区报》从事新闻工作。9月穆青与张铁夫同志一道采写了《人们在谈说着赵占魁》、《赵占魁同志》。   1943年8月发表《雁翎队》。   1945年10月随解放日报社、新华社先遣队离开延安,前往东北解放区。    1946年2月调入东北日报社。3月采写了长篇报告《一部震天撼地的史诗——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斗争史略》。年底任《东北日报》编委、兼采通部部长。   1948年7月发表长篇通讯《工人的旗帜赵占魁》。8月深入长春前线采访。9月至10月发表《空中飞来的哀音》、《哀音更加低沉》、《月夜寒箫——记长春城外中秋夜》、《一枪未放的胜利——记解放长春的经过》等新闻作品。   1949年4月从《东北日报》调回北京新华总社任特派记者,随第四野战军南下采访。5月至12月发表《狂欢之夜——长沙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速写》、《记湖南的和平解放》、《衡宝之战》等几十篇通讯、特写,写汇集为《南征散记》出版。   '''郦食其'''(?—前204),秦代雍丘县高阳里(今杞县高阳镇)人。  1950年7月任新华社编委会委员,农村编辑组组长。   1951年11月任新华社结东总分社第一副社长。   1954年7月任新华社华东总分社社长。   1955年4月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在华东总分社和上海分社近7年的领导工作中,穆青很重视结合实践进行新闻业务研究、组织记者采写新闻佳作、培养年轻记者。所写业务论文《在分社领导岗位上》等,总结了他在这方面的体会。   1958年6月任新华社国内部主任。   1959年8月任新华社副社长。在这一期间,穆青很重视组织采写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作品。在他的组织并参与修改下,新华社先后发出了一批新闻精品,在社会在产生了广泛的效应。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合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8月被造反派打倒。   1972年9月任新华社副社长、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1975年10月穆青与朱穆之、李琴同志联合写信给毛主席,反映江青9月在大寨讲话中的严重问题。   1976年4月姚文元把新华社几位负责人向毛主席反映情况的正当行动,诬蔑定性为“紧跟邓小平大刮右倾翻案风,分裂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反党阴谋活动”。4月至9月,穆青与朱穆之、李琴同志一道始则被停职检查,继而接受小会大会批判。这就是著名的“朱穆李事件”。   1977年1月任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0月兼任新华社总编辑。   1978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穆青与陆拂为、廖由滨合写的长篇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1979年4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陆拂为合写的长篇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介绍了植树模范潘从正的先进事迹。   1980年6月穆青兼任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社长。   1981年1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郭超人、陆拂为合写的长篇通讯《历史的审判》。   1982年4月任新华社社长。7月任新华社党组书记。9月在党的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83年3月穆青的《新闻工作散论》出版。   1984年7月《穆青散文选》出版。   1987年10月在党的十三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   1988年10月穆青的《九寨沟》摄影集出版。   1989年6月穆青的国际散文和摄影集《彩色的世界》出版。   1990年7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合写的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   1991年6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孟宪俊同志合写的长篇通讯《风帆起珠江》。12月从新华社社长岗位上卸任。   1993年11至12月,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深入河南采访,写出了通讯《潮涌中州》、《赶着黄牛奔小康》。   1994年2月发表长篇报道《两长闪光的照片》,介绍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的先进事迹。5月发表长篇报道《情系人民》,介绍河南省辉县原县委书记郑永和的先进事迹。7月新华社播发穆青与冯健、袁养和合写的长篇报道《苏南农村第三波》。   1995年12月《经济参考报》连载穆青与冯健同志合写的长篇报道《中原“金三角”纪行》。  杜祥宛  '''郦商''' 食其之弟,秦末陈涉起义时曾聚众数千人屯陈留一带。秦二世三年,沛公进军至高阳,商率部归刘。刘邦称帝,他被封为右丞相,赐爵列侯,封于涿郡,称涿侯。后又随汉帝征服陈豨、黥布,改封曲周侯,死后谥号景侯。     1938年4月生,河南开封市杞县柿园乡万寨村人。应用核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1964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曾主持核试验诊断理论和中子学的系统性研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和微波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主持研究、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目标、重点与技术途径等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在有关物理规律和关键技术研究中获重要成果;提出并成功主持了综合实验研究,解决了多项单元技术衔接与总体集成的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氧碘化学激光等新型强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宣'''(前31—43),字少平,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杞县圉镇)人。光武年间被大司徒侯霸举荐为高第,历任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等职,以为政清廉、不畏权势而著称于世。  '''蔡邕'''(132—192),字伯喈,东汉陈留郡圉县(杞县圉镇)人。中平六年(189),灵帝驾崩,董卓专权,自任相国,强令蔡邕入朝,三日历职三台,拜为侍中;初平元年(190)又拜中郎将,封高阳乡侯,食邑500户。初平三年董卓被诛,蔡邕受株为囚,“下狱论死”。临难前,他请求“黥首刖足,续成汉史”。王允不准,遂死狱中,终年60岁。张 武(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核心设计者)  '''蔡琰''' 字文姬,幼受其父蔡邕家教,博学多识,精通音律,擅长书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幼年时因父受诬获罪,全家充军,在外流浪12年。兴平二年(195),嫁给河东卫仲道,不久夫亡,无子女,寡居娘家。初平三年,天下大乱,琰被匈奴骑兵掳至南匈奴(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改嫁给匈奴左贤王,滞留胡地12年,生2子。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统一北方,怜蔡邕无后,便派人出使匈奴,以黄金千两、白璧一双、锦绢百匹赎回蔡琰。琰归汉后,再嫁同郡(陈留)屯田都尉董祀。之后,应曹操之命,忆写旧日所藏之书400余篇,“文无遗误”。所作《悲愤诗》108句,540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五言长诗。所著《胡笳十八拍》收入宋人朱熹所编《楚词后语》,为后世广为流传。   张武,河南杞县人。1980年毕业于开封一中,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商业美术系。1992年,他与郭春宁等一批大学校友创建了北京始创国际企划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同时他还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首都经贸大学的客座教授、河南大学兼职教授、亚太CI联盟常务理事、北京广告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商银行、海尔集团、燕京集团等企业的标志都是他的公司设计的。   '''江统'''(?—310),字应元,西晋圉县(今杞县圉镇)人。成年后继承其父江祚之爵位,被任命为山阴县令。因荐贤举能有功,被提升为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兼国子博士。永嘉四年(310)避乱逃成皋,不久病逝。江统死后,乡人在圉镇为他立祠,与董宣、蔡邕合祀,称三贤祠。   2001年获北京2008年奥运申办标志设计金奖;2001年获全国昆仑杯广告银奖及最佳平面设计奖;还曾获全国公益广告大奖。肖 红(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设计者)  '''[[张巡]]'''(709—757),唐代河南邓州南阳人。于开元末年考中进士,以太子通事舍人身份出任清河(今河北南宫东南)县令。任满还朝,改任真源县(今鹿邑县)令。 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唐,张巡率军西进“勤王”。至德元年(756)叛军[[杨朝宗]]攻陷东平,继攻宁陵,断绝巡军后援。时雍丘城多处残破,储备已空,又无外援,于是巡率部众3000人、战马300匹转战宁陵,大破杨军。至德二年正月,叛军尹子奇又率兵13万围攻睢阳,太守许远求救,巡与之合兵一处,同数十倍于已的叛军抗衡。十月,城陷,巡被俘,骂贼而死,年48岁。安史之乱平定后,[[唐肃宗]]追封张巡为杨州大都督。唐宣宗大中年间绘张巡像悬凌烟阁,并在睢阳建祠,与许远合祀。明代,杞人追念张巡忠烈,建庙于县城禹王庙东侧,与铁铉合祀,题为“张铁二公祠”。     肖红,河南杞县人,男,1960年9月生,工艺美术专家。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系工艺美术专业,同年留校任教;曾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系主任。2000年9月至今在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任教,现任艺术教育中心主任。2010年10月任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河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开封市政协常委、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公安部特邀监督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研究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目前在北方工业大学任教,为艺术学院教授。  '''孔维'''(约927-991),字为则,雍丘人。宋太祖乾德四年(966)进士,开宝年间任考试官,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升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又任职国子监《周易》博士、《礼记》博士。太平兴国七年(982)他代表宋王朝出使高丽国(今朝鲜),是继宋准之后杞县籍官员第二个出使外国的使官。雍熙三年(986)升任国子司业。再后,又升任国子祭酒,奉命校定《五经疏义》。淳化元年(990)兼任工部侍郎,第二年病逝,享年64岁。     '''宋准'''(937-989),字子平,雍丘(今杞县)双塔村(1928年划归民权)人。[[北宋]]太祖开宝三年(970)考中进士第一名,任秘书省秘书郎、直史馆。开宝八年受命修定诸道图经,不久又受命出使契丹,圆满复命,成为杞县人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使官,回国后出任南平军长官。太平兴国四年(979)先后升任著作郎、梓州通判,继任左拾遗,参与撰修许多著作,并于太平兴国八年参加主持全国考试后升任河北转运使。雍熙三年(986)以原职务兼知制诰再次任主考官,不久又任大理寺判官。雍熙四年因病辞去知制诰职务,改任为金部郎中。端拱二年(989)病逝,享年52岁。项广强  '''宋庠'''(996-1066),字公序,宋代人,初名郊,为避“宋交”之讳改名宋庠。祖籍丰邑,曾祖宋骈迁雍丘,居双塔村。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他与弟祁同赴京参加进士考,礼部定庠为第三,祁为第一。章献太后改庠为第一,召试后授职直史馆,同修《起居注》,再升左正言,因争论郭皇后被废不当事,被罚款并改任审判院长官。仁宗感其忠直,将他提升为知制诰、翰林学士,委以重任。宝元年间先后任右谏议大夫、参加政事。皇祐年间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继位,改任镇武军,改封郑国公,加衔司空,于治平三年(1066)病逝,享年70岁。皇帝追赠他为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篆其碑曰“忠规德范之碑”。    项广强,男,1974年9月出生,杞县葛岗镇楚寨中村人,1989  年9月入伍,现任空降兵95900部队营长。是新时期涌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他把想“打赢”、谋 “打赢”、钻“打赢”作为人生最高追求,潜心探索,开战场侦察网上传输之先河,并革新器材6件;他带领连队完成了全军科技练兵成果展示汇报等重大任务,结合实践,撰写了16篇有价值的军事学术论文;他精通全连的几十种高新装备,能准确辨认、熟知110多种外军装备及性能,胜任本级二十多个课目教学,带出了一支空中随时能降、地面侦打一体的特种作战分队。受到江泽民主席和军委、总部首长的亲切接见,所在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他个人荣立一等功,先后被空军树为“科技练兵之星”、“精武模范连长”、“十大学习成才标兵” 。还被评为 全国劳动模范。其妻王娟捷(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区公安分局警员。)也被评为全国百名好军嫂。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宋庠之弟,与庠被时人并称为“大小宋”,后世以兄、弟一科两状元传为佳话。宋祁中进士后,经皇帝召试,任职直史馆,继任太常博士,参加撰修《广业记》。书成,升任工部员外郎、国子监直讲、同修《起居注》,后任权三司度支判官。后,其兄被罢参加政事,祁亦被外调,出任寿州长官。明道元年(1032)奉诏还朝,任殿中丞,知制诰,皇帝召试后又改任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唐书》、后官至谏议大夫、群牧使。后又出任亳州长官十余载,携带《唐书》稿,勤奋著述。改任定州长官后,他将有关边防事宜写成《御戎论》七篇上奏当朝。皇帝感其忠心,提升他为三使司、御使中丞。嘉祐五年(1060)《唐书》成,他被封为左丞、知制诰、继而升任工部尚书。因体弱多病请求休养,皇上封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令入直(在皇宫上班),并准其一子随侍汤药。后又改任群牧使。嘉祐六年病逝,享年63岁,皇帝赐谥号景文。  '''孙贤'''(?-1478),字舜卿,明代杞县傅屯(今苏木乡傅屯)人,家世失考,代宗景泰五年(1454)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参与撰修《寰宇通志》,书成,改侍讲学士。英宗天顺初年(1457)任左中允,为太子师傅,官拜侍读、侍讲。宪宗即位,授职为太常少卿。参与撰修《英宗实录》,书成,升任太常寺正卿兼翰林院学士。成化十四年(1478)五月病逝。宪宗特命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宋有文奉御制祭文致祭,追赠他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赐谥号襄敏。著有《鸣盛集》二卷。伊 尹   '''李可大''',字汝化,生于明嘉靖年间,杞县荆岗(今圉镇乡荆岗村)人。名医。被皇帝召入太医院授修职朗,卒年68岁,葬荆岗李氏祖茔。     伊尹,名挚,夏末商初人,生于杞之空桑(今葛岗乡空桑,别称伊尹村),成年后在有莘(别作莘野,今开封县陈留镇东南古莘城即其地,东距空桑20里)耕作。当时商汤住在亳(今安徽省亳县),是夏王朝的诸侯,他仰慕伊尹的才能,备礼品去聘伊尹当助手,伊尹慷慨应允。汤派伊尹去夏部落考察,以决定辅夏或伐夏的策略。伊尹至夏,见桀王自比太阳,荒淫无道,民怨沸腾,都咒骂“太阳赶快殒落”、“宁愿与太阳一起灭亡”。伊尹回到亳,向汤如实汇报,汤遂起兵伐桀。在伊尹的策划下,先攻打桀的友邦韦、顾、昆吾等国,进而与桀战于鸣条(今山西安邑县北),桀败逃南巢而死,夏亡。汤代夏为君,改国号商,尊伊为尹(尹,正也,史称阿衡)。汤死后,其孙太甲继位无道,伊尹将其放之于桐(今山西荣河县一带),令其守汤墓思过。3年后太甲悔改,被迎归于亳为君,仍尊伊尹为阿衡。至沃丁继位,伊尹死,年130岁。   '''李际春'''(约1536-1583),字应元,明代杞县青龙岗村(今西寨乡黄土岗村)人,20岁考中嘉靖丙辰科进士,授职行人司行人。时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县)为中国的属国。其君主中山王奏明王朝派员前去赐封号。际春自告奋勇受命前往。3年后他还朝复命,嘉靖帝念其忠勤报国,不辱使命之功,先后提升他为尚宝寺丞、通政使司,位列九卿。万历十一年(1583)病逝,年47岁。 郦 食 其 郦 商   '''李茂春''',际春之弟,万历庚辰进士,官至雁门兵备道,镇守边疆,因补修长城200余里,节银5万余两,全数上缴国库,被提升为参政。其辖区振武卫原马场土地8万亩长期为当地豪绅侵占,历任官吏均不敢过问,茂春却不避豪强,下令丈量边界,全数收归国家。不久,告老还乡。著有《盐梅志》等。     郦食其(?—前204),秦代雍丘县高阳里(今杞县高阳镇)人。出身贫寒,聪颖好学,足智多谋,成年后屈任里监门吏,很有威望。因性情放荡不羁,常借酒发泄不平,人称“狂生”,自称“高阳酒徒”。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沛公刘邦进军至高阳,食其闻刘雄才大略,胸怀坦荡,早有归顺之意,便委托同乡一骑士求见。刘素轻儒生,食其入见,刘踞坐床上令二女子给他洗脚,十分傲慢。食其斥责他慢待长者,非求贤之道。刘急忙赤脚下床道歉,请食其上座,并请指教。食其说:“足下纠合乌合之众,以不足万人的散乱之兵攻打强秦,等于以卵击石。依我之见应先占领陈留,再向外扩展,必能取胜。因陈留为天下要冲,又积存许多粮食,我与陈留令是故交,可以劝他投降;如不成,再举兵攻打,我作内应”。刘邦依计而行,率兵攻下陈留城。刘邦念其功劳,封他为广野君,委为说客,驰使各国联合抗秦。 汉高帝三年(前204年)秋,项羽乘刘邦大将韩信攻齐之机,发兵攻荥阳,屡败汉军。刘邦欲放弃成皋(今荥阳汜水镇),屯兵巩洛以拒楚。食其急献计说:“臣听说民以食为天,今楚军攻荥阳而不守廒仓(粮食仓库,在成皋西),引兵东去,乃天助我也。请足下速进兵收取荥阳,占领廒仓,据成皋之天险,断太行之通道,控飞孤之口(直隶蔚县东南60里),扼白马之津(河南滑县北),必能反败为胜。今燕、赵等地已经平定,尚有齐国未攻下,我愿前往说服齐王归降。”刘邦连声称好,遂命食其出使齐国。齐王田广在食其的劝说下归汉称臣,解除战备,整日与食其饮酒作乐。韩信见食其不动一兵一卒,凭三寸不烂之舌得齐国72城,十分嫉妒,便调遣大军攻齐。齐王认为食其欺骗了他,遂将食其下油锅烹炸而死。   郦商,食其之弟,秦末陈涉起义时曾聚众数千人屯陈留一带。秦二世三年,沛公进军至高阳,商率部归刘。其后攻长社、征缑氏、定汉中,累立战功。刘邦为汉王,封商为信成君、陇西都尉。汉王称帝,他因参与平定燕王臧荼反乱有功,被封为右丞相,赐爵列侯,封于涿郡,称涿侯。后又随汉帝征服陈豨、黥布,改封曲周侯,死后谥号景侯。 东汉延熹六年(163)县人在高阳西南侧为二郦建祠修墓,春秋致祭。   '''侯于赵'''(1536-1598),字宗度,明代杞县焦喇村(今泥沟乡焦喇村)人。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进士,初授平阳府推官。继任户部主事。隆庆初(1567)改任兵科给事中。万历三年(1575)升任兵科都给事中。万历九年(1581)调任山西左布政使。万历十一年他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山西巡抚。晚年服孝归里,多次谢绝官方聘请,安居穷乡僻壤13年,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卒,享年62岁。次年皇帝遣河南布政使司分守大梁道袁奎致祭。 董 宣    '''杨新朝''',字泰阶,明代山西阳城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以进士身份来杞任知县。万历三十四年(1606)到京城任职,杞县百姓夹道挽留。朝廷下令督催,百姓送其至杞西葛岗,垂泪道别。他走后,百姓感其恩德,为其立生庙于葛岗以示纪念。   董宣(前31—43),字少平,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杞县圉镇)人。光武年间被大司徒侯霸举荐为高第,历任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等职,以为政清廉、不畏权势而著称于世。   '''刘理顺'''(1582-1644),字复礼,号湛六。明代人,原籍山西,明初迁尉氏,二世祖迁杞县花园村(今城关镇花园村)。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考中河南乡试丙午科举人。其后27年间,连续9次参加进士考落榜。崇祯七年(1634)甲戌科,他第十次赴京应试,文中所论皆治国安民之良策,主考官却不解其意,将其列入下等(第二百七十三名)。崇祯帝复查考试卷时,对他的论断和忧国忧民之心十分赞赏,遂亲自批准他为第一名状元,封为翰林院修撰,负责《起居注》,管理六曹奏章,纂修《明会要》。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陷京师,刘与妻妾家仆12人投缳俱死。刘死后,南明王朝赐谥号文正,追封为詹事;清顺治四年(1647)家人迎其棺尺归杞;顺治十年(1653)清王朝追赐谥号文烈,遣使臣来杞安葬、致祭,祀于杞县乡贤祠、忠义孝悌祠;康熙二十五年(1686)为其建专祠于县城大西关官道北侧,赐祭田70亩,永免赋役;后又祀于五状元祠,位列第五。著有《文集》十二卷,由其长子孙刘菖石刊行。    董任北海相时,当地有一豪强公孙丹迷信卜者之言,在营造家园时令其子杀路人祭宅。董闻报后,将公孙丹父子处以死刑,又命部下水丘岑把为公孙丹“鸣冤叫号”、围攻官府的宗族亲党30余人杀死。青州太守以滥杀罪弹劾董宣,董宣被判死刑。他在狱中日夜吟诵诗书,处之泰然,并无惧色。临刑,光武帝派使者至刑场,特诏免死,给他改为降职处分。后来,大盗夏喜在江夏作乱,他被调任江夏太守,夏喜慑于他的威望,不战而降。时,皇后阴丽华母家子弟任郡都尉,董宣认为借外戚关系做官并非真才,对其轻慢而被罢官。不久,董宣又被任命为洛阳令。有人状告光武帝之姊妹湖阳公主的家奴杀人后藏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搜捕。于是董宣亲自带人在夏门亭守候,乘该家奴做陪乘随公主外出时,拉住公主的车,高声数落公主的错,并宣布凶手的罪恶,当场将凶手用棍打死。公主回宫后即向光武帝哭诉董宣欺侮了她。帝大怒,立即将董宣召到殿上,准备用棍打死。董宣愤然说:“由于陛下的圣明,才使汉室中兴,可是现在您却纵容公主的家奴随意杀人,还怎么治理天下?我不要您打了,让我自己去死吧。”说罢以头撞柱,头破血流。光武帝连忙命人拉住,对董宣说:“你向公主赔个礼算了!”董宣不从。帝命人按住他的头强迫磕头,他两手撑地,坚决不低头认错。光武帝无奈,只好说:“强项令出宫去吧!”又赏他钱30万,他却把钱全部散给了小吏。     此事传扬出去后,京师达官豪强无不震慑,骄横气焰大为收敛,百姓们一齐称赞说:“现在没有人击鼓鸣冤了,因为有董少平这样的好官啊!”     董宣任洛阳令5年,建武十九年(43)卒于任上,享年74岁。光武帝派人吊唁,见董宣破被覆尸,妻子在一旁号哭,家中只有大麦数斛,破车一辆。光武帝听了汇报,十分感伤地说:“董宣如此廉洁,可惜直到他死后我才知道!”于是下诏赐以艾绶,葬以大夫礼,录用其子为郎中。     董宣家乡人后来在圉镇修一座三贤祠,将他和本乡的蔡邕、江统合祀其中。   '''李岩'''(?-1644),原名信,杞县人,明天启七年丁卯(1627)举人。出身官宦门弟,为人行侠仗义,乐善好施,人称“李公子”。崇祯十三年(1640)投奔李自成起义军。李自成大喜,亲自改“信”为名“岩”。由于李岩多谋善断,带兵履创官军,战无不胜,很受李自成的器重。崇祯十六年李岩被封为中营制将军。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李自成于是年四月十三日仓促东征,李岩与牛金星留守北京。北京失陷,李岩随李自成撤离北京,吴三桂与清军前锋兼程急追。六月,起义军退至平阳,李自成闻河南明旧部大举逐杀其任命的地方官吏,急召部将研究对策。李岩主动请兵2万去河南平乱,李自成犹豫不决,私与牛金星商议。牛素忌李岩名高望重,乘机进谗言,谎说李岩欲分兵据河南,与自成争雄天下;又以童谣“十八子(李)主神器”煽惑自成,劝自成借机除掉李岩。于是李自成以“饯行”为名将李岩及其弟讨北将军李牟杀害。 蔡 邕 蔡 琰   '''步金门'''(1839-1904),字梦莲,号荣诏,杞县步大楼村人,居县城西门大街。生于世宦之家。20岁考中秀才,知县黄见三十分器重,将他收为弟子。后乡试不中,家道中落,遂以增贡生资格步入仕途,先后任灵宝、修武、济源等县儒学教谕。热心地方文献,光绪末年曾撰写《杞县志》,著有《杞县节孝录》。     蔡邕(132—192),字伯喈,东汉陈留郡圉县(杞县圉镇)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少时以“博学能文、精音律、善鼓琴”而闻名郡县。成年后隐居书斋,“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曾拜当代大儒胡广为师,专心致志做学问。其间他辞过陈留郡的聘请,拒绝过朝廷的征用,因而得免于两次“党锢之祸”,为他治学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奠定了基础。灵帝建宁三年(170),他步入仕途,官至议郎,受命到东观著作,参与编纂国史《后汉书》,因祸中辍。但他仍时刻关心朝政,不顾祸患,建议废“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交互为官”之禁令,改行以法治吏。熹平四年(175)他受命校定六经文字,用篆隶体书写,镌碑立于太学之侧(即后世所传“熹平石经”),学者均以此纠正当世文字流传之误。熹平六年七月,他又上书,提出“敦明教化、广求得失、奖擢谏臣、肃清吏治、区判人才、考绩官吏、杜绝诈伪”等7条建议,剀切陈词,切中时弊。光和元年(178),灵帝下诏询问灾异及消除办法,并特旨蔡邕尽言,不许有所避讳。他“出命忘躯,不顾后害”,揭露当朝权贵为“亡国之怪”。庸主刘宏忠奸不辨,蔡邕遭诬陷流放朔方。但他忠心不改,仍将花费多年心血所著《十意》奏献朝廷。灵帝嘉其才高,又逢当年大赦,于光和二年(179)将其赦还原郡。途经五原郡时,五原郡太守王智为其饯行,失礼于邕,邕拂袖而去,王诬奏他“怨于囚放,谤讪朝廷”。他自度不免灾祸,“乃亡命江海,浪迹吴会(吴郡、会稽郡)”,开始了长达12年的流亡生活。在衣食无着、穷困潦倒的艰苦环境中仍坚持撰写《上汉书十字疏》及许多赋、铭、诗、赞,较集中的反映了他的文人气质和艺术家情操。     中平六年(189),灵帝驾崩,董卓专权,自任相国,强令蔡邕入朝,三日历职三台,拜为侍中;初平元年(190)又拜中郎将,封高阳乡侯,食邑500户。初平三年董卓被诛,蔡邕受株为囚,“下狱论死”。临难前,他请求“黥首刖足,续成汉史”。王允不准,遂死狱中,终年60岁。     蔡邕一生著作颇丰,有《蔡中郎文集》、《独断》等流传后世;所书“熹平石经”被后代奉为书法瑰宝;所创“飞白”书体为后代书法界所推崇;其碑铭流传极广,尤其是抒情小赋更在文学史上占居一定地位。 蔡邕死后,乡人念其功勋,哀其无辜株连被祸,于圉镇建“三贤祠”,将他与董宣、江统合祀其中。唐初,圉镇并入雍丘(杞县),县人又将其祀于“乡贤祠”。   蔡琰,字文姬,幼受其父蔡邕家教,博学多识,精通音律,擅长书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幼年时因父受诬获罪,全家充军,在外流浪12年。兴平二年(195),嫁给河东卫仲道,不久夫亡,无子女,寡居娘家。初平三年,天下大乱,琰被匈奴骑兵掳至南匈奴(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改嫁给匈奴左贤王,滞留胡地12年,生2子。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统一北方,怜蔡邕无后,便派人出使匈奴,以黄金千两、白璧一双、锦绢百匹赎回蔡琰。琰归汉后,再嫁同郡(陈留)屯田都尉董祀。之后,应曹操之命,忆写旧日所藏之书400余篇,“文无遗误”。蔡琰一生坎坷,感时乱离,追怀悲愤,作《悲愤诗》108句,540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五言长诗。所著《胡笳十八拍》收入宋人朱熹所编《楚词后语》,为后世广为流传。   '''步凤鸣'''(1859-1904),又名翔藻,号翰高,杞县步大楼村人,生于世宦之家,10岁能文,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13岁补博士弟子员,14岁食凛,16岁中举。曾佐理山西及两湖考务,为国家选拔了一批人才。光绪二十一年(1895)他与三弟凤苞、四弟凤书赴京应试(此次他考中进士),参与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公车上书”。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录取36人,为其他房管所不及。不久,他遭诬陷外放福建漳州府云霄同知加知府衔,息讼兴学,政绩卓著。光绪三十年病逝,享年45岁。 江 统   '''步凤藻'''(1874-1933),步凤鸣之五弟子,字章五,(别作彰五、章武),号翰青,自号杞人、林屋山人。自幼功读诗文,学业出众,参加童子试名冠诸生。光绪二十三年(1897)先拔贡,入国学,与祥符靳志(仲云)、孟津许鼎臣(石衡)并称为“中州三杰”。光绪二十九年考中顺天府乡试弟十二名举人。时,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他应聘任北泮书局总纂督练处总文案、北洋军管学校文衡等职,后又以知县官阶分配到直隶省藩、臬两司任文案兼统计处事宜及房山高线铁路会办。袁世凯当大总统后聘他为总统府秘监、清史馆协修,与袁次子袁克文(寒云)结为金兰之好,克文视他为同胞,亲书“无著天亲”相赠;袁氏谋帝制,他极力劝阻;民国5年(1916)袁氏称帝,他愤然辞职,去上海与袁克文同入济生会,寓集云轩行医济世,以治愈总统冯国璋之妻奇症而名噪京沪。其间他还经常为《晶报》撰文,鞭挞时弊。后独办《大报》10年,深受各界欢迎。民国22年7月病逝于上海,归葬帮里步大楼村。著有《林屋山人集》十三卷,收入所作诗文861篇。    江统(?—310),字应元,西晋圉县(今杞县圉镇)人。生于世宦之家,性情冷静沉着,志向远大。成年后继承其父江祚之爵位,被任命为山阴县令。时,陕西、甘肃边境不断遭到氐、羌族的侵扰,为防患计,他作《徙戎论》上奏,为皇帝出谋划策,未被采用。他改任太子洗马,很受太子信任。后太子被废,迁许昌,江统送其至伊水泣别,因此受株连下狱洛阳,不久获释。太子死,他作词悼念,文辞悲切,催人泪下。再后任齐王司马芃冏参军,曾对齐王骄奢荒淫多次忠劝。继任廷尉正、成都王司马颍记室,政绩显著。母亲病故,他去职奔丧。服丧期满后任左长史、东海王司马越别驾,曾推荐郄鉴为贤良、阮修为直言、程牧为方正。他因荐贤举能有功,被提升为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兼国子博士。永嘉四年(310)避乱逃成皋,不久病逝。   '''徐本善'''(1860-1932),号伟樵,道号乾乙真人,杞县人。少时曾随父朝拜武当山,谒遇真宫,武当山气象万千的景色,金碧辉煌的建筑,精湛绝世的拳术使他为之倾倒,遂起弃世出家之念。20岁由家经南阳,入武当,拜龙门派王复邈、刘复宝为师,研经习武。光绪十五年(1889),他监修武当山神道,劳绩卓著,被襄阳府尹熊斌命为武当山全山道总。1931年春,贺龙率红三军由洪洞撤退,经襄阳、谷城、均县、郧阳折至武当山,派部下郭凡先行拜徐。农历4月20日,徐率道徒50人于紫霄宫东天门外迎接贺龙及其部下,并亲自安置。将父母殿作为贺龙卧室兼司令部办公室,他与精与武功的弟子冷合斌、水合一、李合起等暗中护卫贺龙;又腾西宫道院为后方医院,安置伤员,派道徒协助护理;再尽出仓库资财以助军需。江统死后,乡人在圉镇为他立祠,与董宣、蔡邕合祀,称三贤祠。   '''侯意园'''(1860-1936),名汝诚,杞县焦喇村人,居县城西门大街。生于世宦之家,青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喜画爱诗,以县考、府考、院考皆第一名考中秀才。其后科考不遂人愿,出外交游。光绪十三年(1877)在归德知府文仲恭处客居时,曾在莲池书院山长吴挚父主持的庠生考试中替人捉刀取得第一名,吴深服其才,收他为弟子。光绪二十五年(1899)他代理直隶省布政司理问职务。民国元年(1912),北洋政府委任侯为军政执法处发审官。民国3年,侯利用职务之便保释被捕之国民党员(传为于右任)。后见国事日非,遂退位隐居,以文会友,创作诗画,研究金石。民国23年,他由北平移居开封,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邀其至南京叙旧,数月始返。民国25年4月5日病逝开封,年76岁。著有《意园诗勼》、《意园印石录》及国画山水、花卉多幅,南京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去台人员携去,曾在台湾中原文化展览会上展出。美国东方文化研究所将侯收入《东方画家列传》。 张 巡   '''胡诗昕'''(1870-1958),字雍甫,号庸铁,祖籍河北荣城,先世迁杞县裴村店。胡生于杞,一岁丧父,出继于叔父。18岁考取县学秀才,24岁考中光绪二十年甲午科河南乡试举人,授职拣选盐大使,未就职,在家设塾授徒。其间先后加入衡门诗社,梁苑诗社,与诗友唱和酬答,被传为文坛佳话。民国初,他出任县公立学校教员、讲演所长。民国8年(1919)应聘修《杞县志》,任副总编辑,因时局不定,10余年修志无成。1933年起先后应聘到开封国学专修馆、尚志高中任教。1937年冬返杞,再次设塾授徒,有教无类,培养人才。1958年7月病逝开封,享年88岁。著有《庸铁诗草》、《胡石泉公年谱》等。    张巡(709—757),唐代河南邓州南阳人。兄弟数人“皆以文行知名”,他本人不但“博通群书,晓战阵法”,“读书不过三复,终身不忘”,而且以“气志高迈,不与庸俗合”为时人所敬重。他于开元末年考中进士,以太子通事舍人身份出任清河(今河北南宫东南)县令。任满还朝,适逢杨国忠把持朝政,他耻于趋炎附势,被调离京师,改任真源县(今鹿邑县)令。   '''蒋潘'''(1871-1944),字恢吾,号蓼庵,祖居睢县,后迁杞,住县城大南门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补行庚子、辛丑(1900、1901)恩正并科河南乡试举人,朝考大挑一等,授职拣选知县(未任),是晚清及民国年间河南著名学者一。 1915年7月、1938年6月,他曾受聘纂修《杞县志》《河阴县志》,任总纂,著有《杞县志稿》(未刊)、《河阴志》。其间还受聘河南通志局(亦称河南通志处、通志馆)任纂修,授八等嘉禾章,著有《金石考》。一生著作颇丰,已刊行的有《梧荫楼诗钞》二卷、《梧荫楼文钞》六卷、《梧荫楼骈体文钞》一卷、《求愧怍斋笔记》三卷、《蓼庵笔记》一卷;未刊行的有《梧荫楼诗话》、《河南金石目》、《杞县金石考》、《河阴金石考跋》、《随唐金石考跋》、《笃雅堂文集》、《四书求心录》、《梧荫楼家书》、《梧荫楼日记》等。方志理论文章除《方志浅说》外,还有《河阴修志意见书》、《河阴志稿编纂细则》、《河阴文征序》、《河阴县志凡例》、《杞县商例》、《通志首列圣制议》等;在给好友胡巽青、步彰五等的书信中也阐述了一些对编纂方志的意见。他在从事修志工作的同时,又费尽心血收藏河南志书一百七十余种,日伪时期悉数为河南省伪省长李敬斋掠去,后辗转流徙,存失莫知。     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唐,迅速攻占河南,雍丘县令令狐潮投敌。张巡率军西进“勤王”,与单父(今山东单县)县尉贾贲所率两千人马会合,乘令狐潮外出淮阳之机入城,将潮妻、子杀死于城头。令狐潮大怒,向安禄山求兵4万围攻雍丘,贾贲出战而死。巡乘令狐潮恃众轻敌,立足未稳之机,率部众千人突袭,叛军大败。次日叛军重整旗鼓再次攻城,巡于城墙上设楼巡栅,令军土束草灌油焚而投下,叛军不敢近前。之后叛军攻城不休,持续两月余,大小数百战,巡军“裹创复战,卧不解甲”坚守城池。     次年,长安失陷,玄宗逃四川,天下动摇。令狐潮一面于雍丘城西3里筑新城(今城西孟一带),断绝巡军粮援;一面乘攻城间隙数次以“天下大势已去,孤军守城无益”诱巡出降。巡召集部将商讨对策,将主降的6人斩杀示众,以示守城决心。     不久,城中粮尽,恰逢叛军运粮船经汴河(今惠济河)至雍丘。巡令军士乘夜出击,截获米、盐数千斛,焚船而归。隔日,城中箭尽,巡令军士扎草人数千,外着黑衣,乘夜自城头吊下。叛军以为夜袭,发箭狙击,城中得箭10万支。正当令狐潮懊恼之际,巡却令精锐军士500人乘夜缒城。叛军以为又是前计,全不为备。巡军突然冲入叛军营,焚垒杀人,叛军溃逃,巡军追杀10余里后回城。隔日,城中柴尽,张巡假意撤兵,令狐潮破城心切,答应退兵两舍(60里),巡军乘机出城伐木取柴而归。叛军再围城,巡又“请令狐潮赠骏马30匹换取城池”,得到允诺。次日,巡选骁勇将士30人,乘叛军不备,乘骏马突然杀出,俘叛将14人,斩叛军100余人。令狐潮屡战屡败,自知不敌,遂退走陈留。   至德元年(756)叛军杨朝宗攻陷东平,继攻宁陵,断绝巡军后援。时雍丘城多处残破,储备已空,又无外援,于是巡率部众3000人、战马300匹转战宁陵,大破杨军。至德二年正月,叛军尹子奇又率兵13万围攻睢阳,太守许远求救,巡与之合兵一处,同数十倍于已的叛军抗衡。十月,城陷,巡被俘,骂贼而死,年48岁。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肃宗追封张巡为杨州大都督。唐宣宗大中年间绘张巡像悬凌烟阁,并在睢阳建祠,与许远合祀。明代,杞人追念张巡忠烈,建庙于县城禹王庙东侧,与铁铉合祀,题为“张铁二公祠”。   '''刘云行'''(1872-1911),杞县竹林人,清末黄道军起义领袖之一。家贫,幼入私塾,学业超众。成年后两次赴考皆因病中辍,遂云游四方,广结朋友。宣统三年(1911)6月,黄道军在尉、扶、通、杞一带起义,刘与同村挚友刘清祥等联合周围村庄贫苦农民500余人起兵响应。孔 维   '''刘伯泉'''(1876-1939),名广潭,杞县城人,生于医家,自幼刻苦读书,成年后考取县学生员。民国初加入中国国民党,拥护新三民主义。1927年任杞县清理庙产委员会副主任,用庙产收入开办学校,动员热心教育的教师义务教课,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32年爱国民主人士王毅斋创办私立大同学校,他被聘为校董,积极协助校长筹措资金、校舍,延请进步教师,并多次要求国民党杞县当局及县城工商各界出资捐款,解决办学经费。1938年1月,中共杞县党组织倡导建立“杞县各界抗敌后援委员会”,刘与中共代表、各界名流等18人任委员,与中共杞县地方组织共同开办“抗日民运干部训练班”,组织抗日宣传队,募捐钱物,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12月19日夜,日军第二次占领杞县城时将他逮捕,1939年1月20日(农历1938年腊月初一)被日军刺杀于县城西南城头,年63岁。 1982年,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国家民政部批示,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孔维(约927-991),字为则,雍丘人。宋太祖乾德四年(966)进士,开宝年间任考试官,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升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又任职国子监《周易》博士、《礼记》博士。太平兴国七年(982)他代表宋王朝出使高丽国(今朝鲜),是继宋准之后杞县籍官员第二个出使外国的使官。高丽王向他询问中国礼仪,他讲述了儒家学说及其君臣父子之道,高丽王听后十分佩服,称赞道:“我今天又见到中国的孔圣人了。”雍熙三年(986)孔维升任国子司业,皇上赏赐他金紫之服,他整理了从周代至唐代的政治沿革、典章制度,著书献给皇上,众人皆佩服他的博学。再后,他又升任国子祭酒,奉命校定《五经疏义》。淳化元年(990)兼任工部侍郎,第二年病逝,享年64岁,临终他还口授遗书,以未完成《五经疏义》校定感到遗憾。     '''孟昭朴'''(1881-1961)字墅垣,杞县傅集人,生于士绅家庭。幼读诗书,清宣统元年已酉(1909)拔贡。1913年起,他在杞县、开封、淮阳、兰考、扶沟等地任教26年,培养很多人才。“五四”运动前后利用其父孔庙奉祀官之便,在杞县黉学开办私塾,招收进步青年,传播新思想、新文化。1939年由扶沟弃教返里,日伪政权邀其出任伪职,他断然拒绝。建国后,他历任杞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副主席、县一、二届人大代表、政协一届副主席、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副县长;又曾任省一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文史馆员,对地方兴革提出很多有益建议,为团结各阶层人士作了大量工作;1958至1960年以近80高龄参加纂修《杞县志》,完成志稿数十万言。1961年7月8日孟昭朴病逝于杞县,终年81岁。 宋 准  '''蒋士奇'''(1885-1946),杞县城内北老集街人,幼习烹饪,20岁成名。后为生活所迫到军阀孙殿英处当小灶厨师,因不满孙的作为,借故返杞。1927年蒋在县城中山大街创办大同饭庄,亲任掌厨。1931年春他与县城内魁成轩饭庄名厨师黄恩魁等7人为首成立杞县饮食业公会,带头反对国民党杞县政府开征筵席税,被当局逮捕。他不为所屈,据理力争,导致县城全业罢市,各界人士积极声援,国民党当局迫于形势,遂将其释放。蒋氏无子,一生收徒数十人,悉心援技。杞县著名厨师胡诗俊、韩觉露、周凤春、杨秉仁等均出自他的门下。   宋准(937-989),字子平,雍丘(今杞县)双塔村(1928年划归民权)人,生于世宦之家,自幼受至良好的家教。北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宋准考中进士第一名,贡士徐士廉控告主考官,翰林学士李昉徇私舞弊,考选不公。太祖大怒,令宋准于便殿复试,见宋准身材魁伟,神情丰茂,答辩敏捷,学识出众,仍定为第一名(状元),并任命他为秘书省秘书郎、直史馆。开宝八年受命修定诸道图经,不久又受命出使契丹,圆满复命,成为杞县人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使官,回国后出任南平军长官。太平兴国四年(979)先后升任著作郎、梓州通判,继任左拾遗,参与撰修许多著作,并于太平兴国八年参加主持全国考试后升任河北转运使。雍熙三年(986)以原职务兼知制诰再次任主考官,不久又任大理寺判官。雍熙四年因病辞去知制诰职务,改任为金部郎中。端拱二年(989)病逝,享年52岁。皇帝念他一生忠勤,特赐钱百万作为丧葬费用。   '''胡诗俊'''(1906-1978),杞县城关人。12岁拜名厨师朱培兰为师,在杞县明升楼饭庄当上了掌锅小师傅。1927年到大同饭庄操业。建国后,他在杞县国营第一食堂任第一任红案厨师。  宋准风度儒雅,为文清丽,善于谈论。做官多年,多有政绩,且不避权贵,敢于直言。当宰相卢多逊获罪流放时,其门生李穆受株连罢官,满潮官员不敢相救,唯宋准从容据理面奏皇上,为之开脱。太宗感悟,遂令李穆官复原职,宋准因此受到从人钦佩。 宋准死后,杞人将其祭祀于乡贤祠,后又祭祀于五状元祠,位列五状元之首。   '''曹鼎新'''(1887-1932)又名留柱,杞县傅集人。幼家贫失学,成年后以卖馍为生。1926年初,经萧人鸹、张海峰介绍加入中中共产党。是冬由中共河南党组织派遣到前苏联东方劳动大学学习。1927年冬毕业回国,分配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1929年4月,中共河南省委派他到许昌任党的特支书记。1931年初,中共河南省委派他作为党的巡视员到信阳帮助工作。1932年6月,蒋介石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叛徒出卖,他在信阳十里河被捕,惨遭杀害,时年45岁。 宋 庠 宋 祁   '''吴钦堂'''(1887-1979),字焕章,杞县赵村(今傅集乡赵村)人,年少时读塾兼习中医,成年后行医乡里。1927年其子吴芝圃领导杞县农民暴动,他以家才助。不久,大革命失败,吴芝圃被通缉流亡。1938年5月,吴芝圃回杞任中共豫东特委书记。以其家为基础地召纳爱国志士,组建抗日武装。不顾年过半百,投身革命,任随军医生。后吴芝圃历任支阴副司令员、师政治部主任、豫皖苏区党委书记等要职,随部队转战豫皖苏区8年。建国后,吴芝圃担任省级党政领导职务。他积极参与河南中医学院的筹建工作,担任妇科产任、中华医学协会河南分会理事。著有《验案手稿》,“文革”中被抄家没收;所制木香调经丸为妇科奇,多次在北京在北京全国医药成果展览会上展出。   宋庠(996-1066),字公序,宋代人,初名郊,为避“宋交”之讳改名宋庠。祖籍丰邑,曾祖宋骈迁雍丘,居双塔村。   '''何心榕'''(1892-1935),杞县何寨村(今邢口何寨)人,生于殷实农家,弟兄3人,居长。1925年冬,中共豫陕区农运负责人萧人鹄来杞开展农民运动,发展何氏3兄弟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杞县最早的4个党支部之一 ——何寨党支部,支部设于何家,何心榕任支部书记,在杞县特支领导下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2月1日,当选为杞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兼武装部长。同月,在何寨召开杞县农民自卫团成立大会,被选为总团长。1927年3月,杞县农民自卫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河南别动队第二路纵队杞县支队,于5月23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集结何寨举行武装暴动。在支队司令、党代表吴芝圃和军事指挥员萧人鹄带领下,何心榕以联队指挥官身份和张玉敬等7个团万人武装,持刀、矛、土炮、步枪参加暴动。1931年后,何心榕带领联防队在邢口,傅集一带剿匪,先后惩处了鲁国庆、刘根督、李振荣、李发营等匪徒,联防队活动地区基本上消除了匪患,而国民党杞县当局及土匪却对何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1936年9月21日夜,在国民党杞县党部负责人裴志纯阴谋策划下,指派惯匪李振国(李五林)等匪徒数十人夜袭何寨。何率家人据宅抗击至拂晓,最后何氏兄弟3人及眷属2人遇难,1人重伤,匪徒焚掠而去。建国后,何氏兄弟被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庠出生于世代名宦之家,家教优越。北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他与弟祁同赴京参加进士考,礼部定庠为第三,祁为第一。章献太后改庠为第一,召试后授职直史馆,同修《起居注》,再升左正言,因争论郭皇后被废不当事,被罚款并改任审判院长官,时密州地霸王澥违反禁令私自酿酒,其邻父子4人去其家搜查,王指使家奴诬邻为盗,将其父子杀害。因宰相陈尧左袒护王家,州官只将其家奴绳之以法,王澥却逍遥法外。宋庠不畏权势,排除干扰,将王澥依法处死。仁宗感其忠直,将他提升为知制诰、翰林学士,委以重任。其间李淑多次对他毁谤中伤,仁宗不但不为所动,反而于宝元年间先后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参加政事。由于他执政处事沉着果断,是非分明,遭到宰相吕夷简的忌恨和诬陷,被 外调任扬州长官。庆历末(1047年前后)参加政事范仲淹去世,仁宗思念宋庠,根据宰相章得象的提名,将他召回任参知政事。一次,仁宗令二府(中书省、枢密院)大臣至资政殿作《时务策》,宋庠认为将资深功高的大臣与新考进士同等对待属非礼,奏请仁宗把群臣召集到中书省议论国事。大家一致评价宋庠所论“识大体,顾大局”。皇祐年间,宋庠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谏官包拯以“兄与弟并为中枢大臣不当”弹劾他,他以刑部尚书衔被调任开封长官,再任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枢密使,封莒国公。其间他多次奏请“按上代旧制,京师驻兵40万,轮流防守京城”,得到采纳。英宗继位,他改任镇 武军,改封郑国公,加衔司空,不久退休,于治平三年(1066)病逝,享年70岁。皇帝追赠他为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篆其碑曰“忠规德范之碑”。   宋庠严于家教,从不因私枉法,并经常告诫子孙力学笃行,谦谨处世。其子充国,在家中举后赴京应进士考,时宋庠任参加政事,恐考官碍情徇私,即令子罢考回避。后为仁宗提得知,召充国至学士院单独考试,赐进士出身,官至太常礼院。其孙乔年, 官至龙图阁大学士,曾孙升,官至显谟阁学士,均为一代名臣。   宋庠自应举即与弟祁以文学闻名于世,读书至老不倦。著有《别集》四十卷、《国语补音》三卷、《纪年通谱》十二卷、《尊号录》一卷、《从书》十三卷、《掖垣丛志》三卷、《谈苑》十五卷、《宋元献集》三十六卷。     宋庠死后,县人将其祭祀于乡贤祠,后又祭祀于五状元祠,位列第二。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宋庠之弟,与庠被时人并称为“大小宋”,后世以兄、弟一科两状元传为佳话。   宋祁中进士后,经皇帝召试,任职直史馆,继任太常博士,参加撰修《广业记》。书成,升任工部员外郎、国子监直讲、同修《起居注》,后任权三司度支判官。当时国家用兵陕西,经费拮据。他向皇帝指出当朝官吏人员冗滥,工作效率低下;僧道日多,不劳而食;厢军空耗粮饷不会打丈,以及边防虚支滥报,不务实效等弊端,建议“去三冗,节三费”,表现出他的过人智慧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后,其兄被罢参加政事,祁亦被外调,出任寿州长官。明道元年(1032)奉诏还朝,任殿中丞,知制诰,皇帝召试后又改任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唐书》、后官至谏议大夫、群牧使。仁宗景祐年间(1034-1037)下令群臣提建议,献良策。宋祁奏请“强君威,别邪正,急先务”,直陈“与贤人谋而与不肖者断,重选大臣而轻任之,大事不急小事图”等“三患”,切中实弊,受到皇帝的重视。后又出任亳州长官十余载,携带《唐书》稿,勤奋著述。任成德军长官时,曾奏请开放河东、陕西马市,复行唐代“驮幕”制度。改任定州长官后,他将有关边防事宜写成《御戎论》七篇上奏当朝。皇帝感其忠心,提升他为三使司、御使中丞。谏官包拯以“兄既报政,弟不可复任三司”弹劾他,于是他以龙图阁学士衔改任郑州长官。嘉祐五年(1060)《唐书》成,他被封为左丞、知制诰、继而升任工部尚书。因体弱多病请求休养,皇上封他为翰林学士承旨,令入直(在皇宫上班),并准其一子随侍汤药。后又改任群牧使。嘉祐六年病逝,享年63岁,皇帝赐谥号景文。     宋祁以文著名,著有《宋景文集》百卷、《唐书》百五十卷、《大乐图》一卷、《明堂通义》三卷、《摘粹》一卷及《籍田志》、《集韵》等;又擅词,所著《木兰花》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名句,人称他为“红杏尚书”;所著《唐书·列传》,是《唐书》中的精粹作品,在著述过程中他参考了《大唐新语》、《巫山记》、《邺侯家传》、《国史补》等历史典籍和诏令奏章,在汗牛充栋的文献中筛选考证,写就了《公主》、《蕃将》、《奸臣》、《宗室宰相》等人物传记,塑造了魏征、李泌、李绛、刘曼、高骈、高力士等呼之欲出的历史人物形象,为后世史学家所推崇。   宋祁死后,县人将他祭祀于乡贤祠,后又祭祀于五状元祠,位列第三。   '''王毅斋'''(1896-1972),原名子豫,杞县文化街人,生于小手工业者家庭。初入私塾、小学,14岁入开封中学,未毕业又插班考入河南高等学堂,1915年以甲等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校长推荐到嵩岳军统领刘镇华家任家庭教师。1917年起先后在长葛县中学和开封一中任教。1921年在陕西省长公署任译电室副主任。1923年起,先后在德国、奥地利留学,1928年底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刘镇华(时任第十一路军总指挥,驻防河南)派他任济源县长。1930年他到河南大学经济系任教授。为实现“挽国魂于童蒙”的愿望,他于1932年创办私立杞县大同小学。两年后增设中学,自任校长,自聘教师,自筹经费。“七·七”事变后,王毅斋到豫北师管区司令张轸处任总参议兼政治大队长。1940年被聘任河大(时在嵩县潭头)经济系主任。1947年3月,民盟总部决定王毅斋为河南民盟负责人,中旬,他在开封主持成立了河南民盟地下省支部。建国前夕和建国后,他历任中原大学筹委会副主任、河南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文委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53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任河南分团副团长。“文革”中受到迫害,下放封丘县农村劳动,1972年9月因病回到新乡,是月14日含冤逝世,终年76岁。中共河南省委于1979年7月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孙 贤   '''穆青''' 杞县人,回族,生于1921年3月15日。1937年12月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7月考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1954年7月任新华社华东总分社社长。1955年4月任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1959年8月任新华社副社长。1977年1月任新华社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0月兼任新华社总编辑。1980年6月穆青兼任新华社解放军总分社社长。1982年4月任新华社社长。7月任新华社党组书记。  孙贤(?-1478),字舜卿,明代杞县傅屯(今苏木乡傅屯)人,家世失考,代宗景泰五年(1454)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参与撰修《寰宇通志》,书成,改侍讲学士。英宗天顺初年(1457)任左中允,为太子师傅,官拜侍读、侍讲。宪宗即位,授职为太常少卿。不久请假回家探亲,宪宗念其辛苦,给予丰富赏赐,并特命沿途驿站迎送护卫。还朝后参与撰修《英宗实录》,书成,升任太常寺正卿兼翰林院学士。后来他返乡办理母亲丧事,将家产全部让给两个弟弟,受到乡领称赞。守孝期满还朝,任翰林学院掌院学士,向宪宗提出“早立皇子”等多项忠言后,当即请救退休。成化十四年(1478)五月病逝。宪宗特命河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宋有文奉御制祭文致祭,追赠他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赐谥号襄敏。著有《鸣盛集》二卷。   '''杜祥宛''' 1938年4月生,杞县柿园乡万寨村人。应用核物理与强激光技术专家。1964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贤死后,县人将其祭祀于乡贤词,后又祭祀于五状元祠,位列第四。   '''张武'''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核心设计者。杞县人。198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商业美术系。李可大   '''肖红'''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设计者。杞县人,1960年9月生,工艺美术专家。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系工艺美术专业,同年留校任教;曾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2000年9月在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任教,现任艺术教育中心主任。2010年10月任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目前在北方工业大学任教,为艺术学院教授。    李可大,字汝化,生于明嘉靖年间,杞县荆岗(今圉镇乡荆岗村)人。幼习诗书,颇有成就。因其母多病,家人屡受牵累,遂弃儒习医,投拜多家名医为师,博采众长,潜心研读医学名著,将理、法、方、药理论及辨症施治原则运用于实践,不断丰富临床经验,终成一代名医。   他医德高尚,凡求医者,不论贫富亲疏,不计日夜寒署风雨,随请随到。他诊断细心,用药精当,以真知灼见多次治愈奇难大症:一青年诉说其母40岁,忽然拇指肿大,猝倒在地,昏迷不醒。李至其家,确诊为“月经至而忽为冷水所激”,令服当归甘遂汤,立愈。又一妇女产后大喘不止,众医会诊,均主张戒用参,而李却诊为“孤阴绝阳之症”,使服“参遂加苏木汤”,立见奇效。某官员有子刚周岁,日夜啼哭不止,李隔墙听其哭声,用桔梗汤调乳香、没药灌之立愈。某县尉伤寒体冷,口流清水,李诊为“阴毒已极”,仅用附子一味,药到病除。董某发热口干,咳血、众医诊为虚症,李诊其脉,断为实症,用苏子、香附、益智仁之而愈。李之族母,年70余,中酒昏迷呼吸停止,其子认为已死,准备埋葬。李往视,见眼未塌陷,心有余温,急用黄连葛根汤灌之,又用井底泥涂其心上,不多时病者复苏。因此,人称李能“起死回生”,名声远扬,许多青年慕名前来学医。后来他被皇帝召入太医院授修职朗,卒年68岁,葬荆岗李氏祖茔。   '''项广强''' 1974年9月出生,杞县葛岗镇楚寨中村人,1989年9月入伍,任空降兵95900部队营长。是新时期涌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李际春 李茂春   李际春(约1536-1583),字应元,明代杞县青龙岗村(今西寨乡黄土岗村)人,20岁考中嘉靖丙辰科进士,授职行人司行人。时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县)为中国的属国。其君主中山王奏明王朝派员前去赐封号。因地隔大海,倭奴骚扰,道路艰险,所以行人司可当此任的30多人纷纷设计脱身,不肯应命。际春对此十公愤慨,于是自告奋勇受命前往。他带领随员乘船刚入海,即遭飓风,一时波涛汹涌,天日无光,几乎将船摧裂,众随员伏船颤抖,际春却镇定自若,端坐船上,处之泰然,待风息浪静又继续前进,直至目的地,圆满完成任务,国威远扬海外。3年后他还朝复命,嘉靖帝念其忠勤报国,不辱使命之功,先后提升他为尚宝寺丞、通政使司,位列九卿。时张居正为宰相,满朝官员畏其权势,多依附他。唯际春光明磊落,不为所屈,常遭张的报复。际春见权臣当道,国事日非,遂长叹到“大丈夫以堂堂七尺之躯,怎能学那些无耻小人靠巴结权贵去做官!”即请求罢职归乡。万历十一年(1583)病逝,年47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李茂春,际春之弟,万历庚辰进士,官至雁门兵备道,镇守边疆,因补修长城200余里,节银5万余两,全数上缴国库,被提升为参政。其辖区振武卫原马场土地8万亩长期为当地豪绅侵占,历任官吏均不敢过问,茂春却不避豪强,下令丈量边界,全数收归国家。不久,告老还乡。著有《盐梅志》等。 [[Category:文化]][[Category:中国文化]]侯于赵   侯于赵(1536-1598),字宗度,明代杞县焦喇村(今泥沟乡焦喇村)人。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进士,初授平阳府推官。继任户部主事,去河西考察税务,发现征收的税额隐匿甚多,上报不过十之一二。他查证落实后惩处了那些贪污肥己的税务官员,将税款厘清全部上缴国库。回朝后,户部长官握住他的手说:“你真是个清官啊!”隆庆初(1567)他改任兵科给事中,曾详奏漕运之利弊,很受皇帝的赞赏。时逢灾异,皇帝命群臣献计献策,他无所讳忌,直陈“势要侵夺及编审、免役、驰驿、供张过滥”等弊端,所言多指皇帝亲近权臣。因此,每当于赵议事,朝中奸佞小人无不坐卧不安,唯恐牵涉自己。万历皇帝继位,适逢久旱不雨,于赵借机奏请施行宽恤政策以救民于水火。不久,他又上奏《近幸招权恣意疏》,指出近幸权臣以权谋私,肆无忌惮欺虐平民的罪行。万历三年(1575)他升任兵科都给事中,时皇帝舅父自恃皇亲之尊,要皇帝给银3万两营造生墓,皇帝碍于情面应允。事为于赵所知,即上书批评皇帝滥赏无度,破坏国家法制,危害社稷。满朝文武均为他捏一把汗,而他却淡笑自如,将福祸置之度外。皇帝感其忠直,也未怪罪他,并妥善收回成命。时黄河常有淤塞,宰相张居正指使漕务大臣奏请开挖泇河。于赵认为不妥,众臣也赞同他的意见,但又惧怕张居正之权威,只好奏请“派员勘察再议”。于赵受命往勘,绘图具文上报,挖河之议遂止。张居正大为不满,施计将于赵逐出京城,派往江西任参政,再后又调他到张的家乡任湖广按察使、右布政使、代理左布政使等职,置于张的党羽监视之下,致使他3年中与京都音信断绝。万历九年(1581)于赵调任山西左布政使,将清理豪绅地霸隐瞒的土地实行“均田”,公平百姓负担,大快民心。万历十一年他又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山西巡抚,成为一省最高长官。时,当地赋重,历年积欠数十万,征收者实行“带征法”,新旧一并清理,百姓怨声载道。于赵上书,指出此举绝无异于驱民逃亡,导致人去地荒,赋源枯竭。皇帝准奏,酌免历年积欠,万民欢腾。   于赵晚年服孝归里,多次谢绝官方聘请,安居穷乡僻壤13年,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卒,享年62岁。次年皇帝遣河南布政使司分守大梁道袁奎致祭。 杨新朝   杨新朝,字泰阶,明代山西阳城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以进士身份来杞任知县。他在任期间除典祀、拜谒、会客、审理公事穿朝服外,平时皆穿夫人做的粗布衣;饮食粗淡,不食肉食白面;夫人自带纺花车纺棉织布,如同农妇。驿丞见他清苦,赠送丝稠、肉食,被他谢绝。有行贿求情者,他将所送礼品悬于县衙大堂梁上,弄得行贿者十分尴尬,闻者也以此为戒,百姓都赞他有“悬鱼之操”,后来他离职回原籍竟无路费,借杞县秀才阎纾银10两,回家后变卖田产,本息还清。   万历三十四年(1606)他提升到京城任职,杞县百姓夹道挽留。朝廷下令督催,百姓送其至杞西葛岗,垂泪道别。他走后,百姓感其恩德,为其立生庙于葛岗以示纪念。 刘理顺   刘理顺(1582-1644),字复礼,号湛六。明代人,原籍山西,明初迁尉氏,二世祖迁杞县花园村(今城关镇花园村)。刘出生1个月丧父,随母亲长大成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考中河南乡试丙午科举人。其后27年间,连续9次参加进士考落榜,贫病交困,仍砺志苦学,不作伪诈,不随流俗,因此被乡邻讥之为迂阔,不通世故。杞县何寨豪富何登云见刘志向不凡,勉励他坚持学习,并资助他读书及生活费用29年。崇祯七年(1634)甲戌科,他第十次赴京应试,文中所论皆治国安民之良策,主考官却不解其意,将其列入下等(第二百七十三名)。崇祯帝复查考试卷时,对他的论断和忧国忧民之心十分赞赏,遂亲自批准他为第一名状元,封为翰林院修撰,负责《起居注》,管理六曹奏章,纂修《明会要》。时,刘已52岁,获此殊荣,众人纷纷恭贺。刘决心勤奋供职,报答崇祯帝的知遇之恩,他历任南京司业、右谕德、经筵讲官,为皇帝讲述儒家安民治国之道,所言多被采纳。刘兼任东宫讲官时,皇帝又加封他侍读、侍讲之职,对他十分器重。时兵部尚书杨嗣昌之父病故,按当时礼俗,杨应停职守丧,但杨眷恋名利,出任督师征剿李自成起义军。刘弹劾他“夺情非礼”,又说他“如战不胜,则进退失据”。扬因此怀恨在心。唆使刘之上司将刘罢官。后来皇帝思念刘之忠勤,再次起用他主讲经筵,兼知制诰。他秉笔直书,在其撰著中,对忠良之臣大加颂扬,满朝文武都以能得到他的赞誉为荣,以“此鼎元刘公之笔”相诩。按明制,任修撰9年即应提升职务,而刘因不肯贿赂权贵,延至10年才升任左春坊左中允。时李自成在中原屡败官军,诸将帅争相贿赂上司,掩饰败绩,逃避罪责,刘对此忧心忡忡。李自成围汴,刘陈述防御之策,被当权者斥为庸论,不予采纳。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陷京师,刘与妻妾家仆12人投缳俱死。义军制将军李岩系刘的同乡,至刘宅欲加保护,见刘等已死,遂令军士守护,禁止抢掠,叹息而去。   刘死后,南明王朝赐谥号文正,追封为詹事;清顺治四年(1647)家人迎其棺尺归杞;顺治十年(1653)清王朝追赐谥号文烈,遣使臣来杞安葬、致祭,祀于杞县乡贤祠、忠义孝悌祠;康熙二十五年(1686)为其建专祠于县城大西关官道北侧,赐祭田70亩,永免赋役;后又祀于五状元祠,位列第五。著有《文集》十二卷,由其长子孙刘菖石刊行。李 岩   李岩(?-1644),原名信,杞县人,明天启七年丁卯(1627)举人。出身官宦门弟,为人行侠仗义,乐善好施,人称“李公子”。   明代自万历以来,官府加派“三饷”,横征暴敛,民力枯竭。崇祯年间,水、旱、蝗、风交替肆虐,豫东大地歉收连年。其间督师杨嗣昌又率兵来杞,苛求供应,纵兵扰民,致使杞境饿殍遍野,斗栗千钱。李信目睹此状,挺身而出,请求县府“停征赈济”,知县不允,李信便拿出家粮200石救济灾民。官府以“散财收买人心,图谋不轨”罪名将其逮捕入狱。饥民群起营救,在卖艺女红娘子率领下,攻破县城,救出李信,于崇祯十三年(1640)一起投奔李自成起义军。李自成大喜,亲自改“信”为名“岩”。由于李岩多谋善断,带兵履创官军,战无不胜,很受李自成的器重。李自成积极采纳李岩“勿滥杀、济贫苦、招人才、收人心、据河洛以争天下”的建议,倡导“均田免赋”,整顿军纪,使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崇祯十六年李岩被封为中营制将军。   崇祯十七年起义军攻占北京,李岩与刘宗敏等分居明勋戚府第,拘捕明官吏“追饷”。刘等酷刑毙死千人,追银千万两;李岩执行宽松,不忍刑讯,追银不及其半,及与弟李牟及部下另筹银400两上交。当时起义军将骄兵惰,军纪涣散,戒备松弛。李岩及时提出“清六官,择日即帝位;分等处置降官,惟贪污抗拒者严惩;移军城外,不与民众混居;招降吴三桂,妥善安置明太子”等建议,自成不听。李岩则身体力行,与李牟各率部下秩序井然地移居城外,绝不扰民。   不久,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李自成于是年四月十三日仓促东征,李岩与牛金星留守北京。二十二日李自成兵败“一片石”,二十六日退回北京。李岩与刘宗敏合兵迎敌,二十八日大败明总兵金某。三十日局势骤变,北京失陷。李岩随李自成撤离北京,吴三桂与清军前锋兼程急追。六月,起义军退至平阳,李自成闻河南明旧部大举逐杀其任命的地方官吏,急召部将研究对策。李岩主动请兵2万去河南平乱,李自成犹豫不决,私与牛金星商议。牛素忌李岩名高望重,乘机进谗言,谎说李岩欲分兵据河南,与自成争雄天下;又以童谣“十八子(李)主神器”煽惑自成,劝自成借机除掉李岩。于是李自成以“饯行”为名将李岩及其弟讨北将军李牟杀害。 步金门   步金门(1839-1904),字梦莲,号荣诏,杞县步大楼村人,居县城西门大街。生于世宦之家,家财万贯,出生8日而母亡,随父长大成人,自幼天资聪明,读书不倦,又擅书法,兼习兵略,平日习拳自卫。20岁考中秀才,知县黄见三十分器重,将他收为弟子。后乡试不中,家道中落,遂以增贡生资格步入仕途,先后任灵宝、修武、济源等县儒学教谕。   步金门热心教育,任教职多年,始终坚持先做人后做学问、后做官的信条,以身作则,率先躬行。由于当时学风败坏,人品扫地,任职者不求尽职,只计较礼品多寡,他深以为耻,,慨然以“兴教化、讲廉耻,力行励学”为已任,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因而遭到同行的忌恨;他一再教育子女努力求学,砥砺品节,堂堂正正做人,在他的严格教育下,长子中进士,二子中秀才,三、四、五子考中举人,人称“五子登科”、“五凤齐飞”。   步金门任侠好义,求危扶贫,热心公益事业。光绪 三年(1877)杞县遭旱灾,百姓大批死亡流离。外省捐赠救济粮运至浚县通知杞县领 运,他自费带领牛车数百辆,跋涉千里,两渡黄河将粮运回,救济灾民。时,杞县徭役繁重,官史每年又加派漕运丁银2万余两,贪污中饱,民怨沸腾。知县黄见三委任步金门成立社会所办理徭役,以革此弊,未及执行,黄被调离。继任知县恐此举影响其财路,便向省及开封府诬告步金门。步申明原委,省、府欲加罪诬告者,步乘机建议官府体恤民力,减轻百姓负担,不再追究知县责任。知县愧悔不已,登门谢罪。步大楼村北临惠济河,群众深受往来涉水之苦。步带头捐款,亲自督工建英障桥一座(今英庄桥)群众称便。知县聘步总领县儒学修缮事宜,他精心调度,一年告竣。他对贫苦人的借贷求助无不应允,对孤苦无依者常给以衣食,计六七十人之多。   步热心地方文献,光绪末年曾撰写《杞县志》,著有《杞县节孝录》。 步凤鸣 步风藻   步凤鸣(1859-1904),又名翔藻,号翰高,杞县步大楼村人,生于世宦之家,在其步金门的熏陶下,10岁能文,参加童子试名列第一,13岁补博士弟子员,14岁食凛,16岁中举。主考官爱其才华,曾题赠“惟藻耀而高翔,乃文中之鸣凤”,暗嵌其名为赞,一此主持学政者认为他有前途,争相把他揽于自己门下,当时著名学者福建黄心源、荣城孙佩南把他比为“今之贾谊”。   步凤鸣曾佐理山西及两湖考务,为国家选拔了一批人才。其间他曾周游大江南北,登临泰山,放眼渤海,鼓楫江汉,扬帆洞庭,写下了许多豪情奔放的诗篇。光绪二十一年(1895)他与三弟凤苞、四弟凤书赴京应试(此次他考中进士),参与了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公车上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受到了光绪帝的赞赏。庚子(1900)之役,八国联军进占北京,光绪、慈禧逃西安,他奔赴“行在”,受命担任侍读、典籍厅主稿。光绪二十八年(1902)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录取36人,为其他房管所不及。不久,他遭诬陷外放福建漳州府云霄同知加知府衔,息讼兴学,政绩卓著。光绪三十年病逝,享年45岁。   步凤鸣著有《别录》二卷、《鸡肋集诗》二卷、《肋编篇诗词》二卷、《甄余篇》一卷、《书启》十二卷及《兰穆斋骈文》等。     步凤藻(1874-1933),步凤鸣之五弟子,字章五,(别作彰五、章武),号翰青,自号杞人、林屋山人。自幼功读诗文,学业出众,参加童子试名冠诸生,后到信陵明道书院学习,受到师长的器重。光绪二十三年(1897)先拔贡,入国学,与祥符靳志(仲云)、孟津许鼎臣(石衡)并称为“中州三杰”。光绪二十九年他考中顺天府乡试弟十二名举人。时,袁世凯在小站练兵,他应聘任北泮书局总纂督练处总文案、北洋军管学校文衡等职,后又以知县官阶分配到直隶省藩、臬两司任文案兼统计处事宜及房山高线铁路会办。辛亥革命后,他到洹上(安阳)劝说袁世凯参加共和;袁当大总统后聘他为总统府秘监、清史馆协修,与袁次子袁克文(寒云)结为金兰之好,克文视他为同胞,亲书“无著天亲”相赠;袁氏谋帝制,他极力劝阻;民国5年(1916)袁氏称帝,他愤然辞职,去上海与袁克文同入济生会,寓集云轩行医济世,以治愈总统冯国璋之妻奇症而名噪京沪。其间他还经常为《晶报》撰文,鞭挞时弊。后独办《大报》10年,深受各界欢迎。     步凤藻热爱自已的祖国,时刻盼望祖国的统一和独立富强。从甲午战争签定《马关条约》起,到“九·一八”事变后的30余年间,他以诗歌、民谣、醉客、短评、答客问等多种形式痛斥清政府丧权辱国、民国初军阀混战、蒋政权恬颜事敌,呼吁当局尊重民心,团结御敌,写下了许多激昂悲壮的名篇。甲午之战,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把台湾割给日本,出卖国家主权。他借用时人悼念京剧名丑杨三所作挽联“扬三死后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痛骂卖国贼,直指李鸿章。民国19年,他的义女、名演员曹艳秋在台演出时,他特地寄诗一首:“版籍殊方俗,衣冠祖国风, 何时罢歌舞,一吊郑成功”,表达了他对台湾人民的深切怀念和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的爱国之情。特别是他晚年困居上海,中风卧床,濒于病殁之际,目睹祖国大好河山沦入敌手,乃愤然写下:“有来袭,无反攻,安怪敌虏日汹汹!有退守,无进占,安怪边境为敌陷,……塞上屯兵三十万,风吹不度受降城。”严辞斥责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并呼吁停止内战,派兵应敌。民国21年他又寄诗给曾和他一起在小站随袁世凯练兵的李应谦中将,劝他“转战入东洋”,把日军赶出国境。   步凤藻曾在《山人醉语》一文中写到:“奴隶俳优,世人所鄙,食力作苦,何鄙之有?若夫执政奸政,执法枉法,文也舞弊,武出黩武,虽居权贵,吾亦谓之下流矣!”十分同情下层群众,深恶军阀政客。他精通乐曲,当时上海的名演员有100余人拜他为义父,经常在一起唱和酬酢,欢洽异常,但他对权贵却不屑一顾。他曾在保定军校任教,他的学生许多人当时已位居将帅,每年都给他寄来大量汇款以示敬意,他从未向任何人回信,并将所寄之钱随手散给穷人。 民国22年7月他病逝上海,归葬帮里步大楼村。著有《林屋山人集》十三卷,收入所作诗文861篇。 徐本善   徐本善(1860-1932),号伟樵,道号乾乙真人,杞县人。少时曾随父朝拜武当山,谒遇真宫,武当山气象万千的景色,金碧辉煌的建筑,精湛绝世的拳术使他为之倾倒,遂起弃世出家之念。20岁由家经南阳,入武当,拜龙门派王复邈、刘复宝为师,研经习武。 徐本善性情忠厚,聪敏过人。随师诵经,过耳不忘。数年后被明了真人纳入灵门弟子,授以武当内功、拳术。在老师的严格指教下,他勤学苦练:夜行曲径定时往返,暮夜置身深谷野岭,砺志练胆;平日于庙堂立桩,跃行其上;继练独臂取水、足趾行走、手指挂物、悬空击袋;又于双臂套铁环各5只,每只1斤,抖臂发射,直出横飞,环环中的。他从师习艺10余载,深得武当拳术奥秘,坚持闻鸡起舞,风雨不辍,武功日臻上乘,却深藏不露。   光绪十五年(1889),他监修武当山神道,劳绩卓著,被襄阳府尹熊斌命为武当山全山道总。宣统元年(1909)拟扩建紫霄宫十方丈环廊大院,均州香客200余人寻衅闹事,为首者自侍膂力过人,出言污秽,蛮横无理。知客、监院规劝无效,徐本善不得已示艺震慑。他顺手操起一根粗6寸,长丈5的过木梁,舞动生风,吼到:“谁敢上来!”闹事者个个吐舌缩颈,伏地求饶。自此,武当道众及百性始知徐道总武功高强,遂有徐武侠、徐大侠、徐教师之称。     1931年春,贺龙率红三军由洪洞撤退,经襄阳、谷城、均县、郧阳折至武当山,派部下郭凡先行拜徐。农历4月20日,徐率道徒50人于紫霄宫东天门外迎接贺龙及其部下,并亲自安置。将父母殿作为贺龙卧室兼司令部办公室,他与精与武功的弟子冷合斌、水合一、李合起等暗中护卫贺龙;又腾西宫道院为后方医院,安置伤员,派道徒协助护理;再尽出仓库资财以助军需。农历5月,侦知敌范士贞部自老河口经水路向郧阳运送弹药,贺龙派部下化装截取,另派小分队于土关垭设伏接应。徐本善要求相助,被贺龙婉言劝阻。入夜,徐暗率弟子3人飞行山路200里,拂晓到达老河口,在群众帮助下,配合红三军截获敌人子弹50万发。贺龙对此十分感激,代表全体指导战员表示感谢,并拜徐为师,演练武当拳法。入秋,红三军作战略转移。行前,贺龙特留黄金2斤修缮武当,并亲作一联赠徐:“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西去云腾霄”,首嵌“伟樵”,尾嵌“紫霄”,借喻徐为紫霄宫之首,以示推崇。留下的500多名伤病员在徐本善及其道徒的调户下渐次痊愈,由徐分批护送至房县大木场归队。   贺龙赠金,被均州民团团长马老七侦知,于1932年秋率匪徒强索,遭徐严辞拒绝。匪徒蜂拥扑来,徐飞脚踢倒石栏杆一根,又将700斤重的望桩连同云板一齐抛出丈外,众匪徒骇然逃窜。马老七贼心不死,数日后乘徐单身下山之机将其暗杀于万松亭山垭口。众道徒将徐葬身于紫霄宫东天门陈沟湾。 侯意园   侯意园(1860-1936),名汝诚,杞县焦喇村人,居县城西门大街。生于世宦之家,青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喜画爱诗,以县考、府考、院考皆第一名考中秀才。其后科考不遂人愿,出外交游。光绪十三年(1877)在归德知府文仲恭处客居时,曾在莲池书院山长吴挚父主持的庠生考试中替人捉刀取得第一名,吴深服其才,收他为弟子。光绪二十五年(1899)他代理直隶省布政司理问职务。次年(1900)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人民惨遭蹂躏,他写下“飞鸿乱影家何在,谈虎色变气不豪……侯生不是寻常血,可有英雄百炼刀!”的诗句,痛斥清朝统治者不战而逃的行径,抒发了爱国志士不忍外辱的愤懑之情;同时在北京全力创办同善堂,收养避难妇女儿童1400余人,供应食宿;又数次与联军司令瓦德西交涉,要他下令禁止联军杀掠,保证妇幼安全。是年9月,清政府为讨好洋人,下令直隶地方官吏大肆逮捕“拳匪”(义和团),侯因任职理问,参与审讯。他虽多方斡旋,竭力为之开脱,但仍有许多人难免监牢之苦。他满腔悲愤,借洒浇愁,作诗哀叹无力救助同胞:“惊魂无定欲何之,日坐法庭权理司,枭首难平诸国恨,存心自有上天知”,遂以老母年迈为由辞职,此时,李鸿章主持和议,将支持义和团抗击联军的直隶布政司(侯的上司)罗延雍处死,侯闻知悲痛万分,泣作“腥风吹血剑光寒,匝地黄云万马盘,……飞磷几处添新鬼,未吏无能救长官”,以志哀悼,并辗转寻觅,将罗之遗金千两送交其家属。   民国元年(1912),北洋政府委任侯为军政执法处发审官。民国3年,侯利用职务之便保释被捕之国民党员(传为于右任)。后见国事日非,遂退位隐居,以文会友,创作诗画,研究金石。民国23年,他由北平移居开封,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邀其至南京叙旧,数月始返。民国25年4月5日病逝开封,年76岁。著有《意园诗勼》、《意园印石录》及国画山水、花卉多幅,南京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去台人员携去,曾在台湾中原文化展览会上展出。美国东方文化研究所将侯收入《东方画家列传》。 胡诗昕   胡诗昕(1870-1958),字雍甫,号庸铁,祖籍河北荣城,先世迁杞县裴村店。胡生于杞,一岁丧父,出继于叔父。因叔父为县学秀才,博学多识,胡受家教影响,自幼勤奋好学,学业超群,18岁考取县学秀才,24岁考中光绪二十年甲午科河南乡试举人,授职拣选盐大使,未就职,在家设塾授徒。其间先后加入衡门诗社,梁苑诗社,与诗友唱和酬答,被传为文坛佳话。   民国初,他出任县公立学校教员、讲演所长。民国8年(1919)应聘修《杞县志》,任副总编辑,因时局不定,10余年修志无成。1933年起先后应聘到开封国学专修馆、尚志高中任教。1937年冬返杞,再次设塾授徒,有教无类,培养人才。1942年日伪杞县知事王朗山以师生关系(王幼年从师于胡)聘他纂修县志,他以年老昏聩为借口婉言拒绝,尽管他当时淡饭布衣,生活难以自给,也不愿献媚事敌。   建国初,他先后到女儿工作的郑州、咸阳休养。1953年6月,被聘为河南省文史馆馆员,为整理古籍做出贡献。1958年7月病逝开封,享年88岁。著有《庸铁诗草》、《胡石泉公年谱》等。 蒋 藩   蒋潘(1871-1944),字恢吾,号蓼庵,祖居睢县,后迁杞,住县城大南门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补行庚子、辛丑(1900、1901)恩正并科河南乡试举人,朝考大挑一等,授职拣选知县(未任),是晚清及民国年间河南著名学者一,有“南有李敏修,中有张开促孚,北有蒋恢吾”之誉。   蒋博览群书,学力深厚,其居室“梧荫楼”藏书数千卷,平生潜研经史,文宗昌黎、诗法少陵、史尊班马,造诣颇深,尤擅于史志,精于金石考证。1915年7月、1938年6月,他曾受聘纂修《杞县志》《河阴县志》,任总纂,著有《杞县志稿》(未刊)、《河阴志》。其间还受聘河南通志局(亦称河南通志处、通志馆)任纂修,授八等嘉禾章,著有《金石考》。在多年的实践中他编纂了许多志书,总结了志书篇目、体列、编纂、校注及资料搜集、整理、鉴定等方面的经验,对研究和发展方志理论和纂修志书做出了很大贡献。他重视资料的搜集,强调“采访之要,心思、耳目、手足一一皆到,方能称职,盖考索之精确,阅见之祥审,手书足履之频烦劳苦,举无可少者,大忌以耳代目,以目代足”。谈到采访与编纂时,他又指出:“采编之与编纂,文字虽有繁简,纪录虽有先后,而责任实无重轻。”特别强调了采访作为编纂基础的重要性。1932年他撰写了《方志浅说》,实为修志指南,文中就“方志之原始与其变迁”、“方志与国史之异同”、“通志与通史之异同”、“省志与一统志、郡县志之异同”、“修志三要(人才、钱财、史材)”、“修志三长(才、学、识)”、“修志二纲(采访、编辑)”、“采访四术(躬亲、专治、择要、耐劳)”、“编纂四则(体例精、材料丰、去取审、文字洁)”、“成书三期(校理旧志、开纂长编、刊成定本)”等方面,根据他的实践作了精辟阐述和独到的见解,对今日编修新地方志仍富有借鉴价值。   抗日战争期间,他回杞整理旧志,潜心研究学问,或以文会友,或指导门生习作,乐此不疲,尤其晚年仍为登门求教的青年答疑解惑,诲人不倦。   他一生著作颇丰,已刊行的有《梧荫楼诗钞》二卷、《梧荫楼文钞》六卷、《梧荫楼骈体文钞》一卷、《求愧怍斋笔记》三卷、《蓼庵笔记》一卷;未刊行的有《梧荫楼诗话》、《河南金石目》、《杞县金石考》、《河阴金石考跋》、《随唐金石考跋》、《笃雅堂文集》、《四书求心录》、《梧荫楼家书》、《梧荫楼日记》等。方志理论文章除《方志浅说》外,还有《河阴修志意见书》、《河阴志稿编纂细则》、《河阴文征序》、《河阴县志凡例》、《杞县商例》、《通志首列圣制议》等;在给好友胡巽青、步彰五等的书信中也阐述了一些对编纂方志的意见。他在从事修志工作的同时,又费尽心血收藏河南志书一百七十余种,日伪时期悉数为河南省伪省长李敬斋掠去,后辗转流徙,存失莫知。 刘云行   刘云行(1872-1911),杞县竹林人,清末黄道军起义领袖之一。家贫,幼入私塾,学业超众。成年后两次赴考皆因病中辍,遂云游四方,广结朋友。他目睹清政府腐 败无能,丧权辱国,每每长吁短叹。后受“康梁变法”影响,秘密传抄研读《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禁书,常常爱不释手,尤其对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进步思想推崇倍至。每外出归来同邻里相聚,必大声宣讲救国安民之道,绘声绘色,如痴如狂,不理解他的人都说他看书中了邪。   宣统三年(1911)6月,黄道军在尉、扶、通、杞一带起义,刘与同村挚友刘清祥等联合周围村庄贫苦农民500余人起兵响应。临行前,刘与母亲泣别,说:“儿造反合天意,顺民心,若大功告成,母亲与天下穷苦人同享太平;若不成,儿定杀身成仁!”并嘱胞弟云鹏“替兄行孝,侍奉高堂”,言毕毅然离家。10月19日,他率众攻克南洼、豆寨、闪庄,将没收财主的骡马充作军用,粮食、衣物运至竹林集上,发给四乡穷苦农民。他借机发表演说,振臂高呼“穷人起来夺天下”,一时应者云集,义军迅速壮大。是月21日,他率部与进入杞境的黄道军曹金川、马玉珩部组成联军,3日内连破圉镇、安岭、常庄、孟庄、石陵岗等寨,重创地主武装。     是年12月,义军在官庄一带遭清政府地方武装及开封巡防营大炮队残酷镇压,伤亡惨重。刘浴血奋战,冲出重围,率余部退至太康县芝麻洼村。该村寨主张允芝佯献殷勤,将刘等骗至马洼村财主马培厚家中设宴“款待”,暗设伏兵,并乘机将刘等兵器藏匿。刘知中计,徒手与伏兵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刘父子三人、刘清祥叔侄五人及部下刘合、程玉生、刘虎、丁头、张显、任保兴等数十人同时遇难。尔后,张允芝又指派张继冉带领百余人武装星夜奔袭竹林寨,将刘家房屋、财产焚掠一空。其弟刘云鹏在亲邻帮助下,携带老小逃跑他乡,幸免一死。 刘伯泉   刘伯泉(1876-1939),名广潭,杞县城人,生于医家,自幼刻苦读书,成年后考取县学生员。民国初加入中国国民党,拥护新三民主义。“五卅”惨案发生后,他组织杞县各界人士募捐,支援上海工人斗争。1927年任杞县清理庙产委员会副主任,用庙产收入开办学校,动员热心教育的教师义务教课,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32年爱国民主人士王毅斋创办私立大同学校,他被聘为校董,积极协助校长筹措资金、校舍,延请进步教师,并多次要求国民党杞县当局及县城工商各界出资捐款,解决办学经费。   1938年1月,中共杞县党组织倡导建立“杞县各界抗敌后援委员会”,刘与中共代表、各界名流等18人任委员,与中共杞县地方组织共同开办“抗日民运干部训练班”,组织抗日宣传队,募捐钱物,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12月19日夜,日军第二次占领杞县城时将他逮捕,对他威胁利诱,逼他供出共产党员、抗日分子、抗敌后援会委员名单,遭到严辞拒绝,1939年1月20日(农历1938年腊月初一)被日军刺杀于县城西南城头,年63岁。   1982年,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国家民政部批示,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孟昭朴   孟昭朴(1881-1961)字墅垣,杞县傅集人,生于士绅家庭。幼读诗书,清宣统元年已酉(1909)拔贡。   1913年起,他在杞县、开封、淮阳、兰考、扶沟等地任教26年,培养很多人才。“五四”运动前后利用其父孔庙奉祀官之便,在杞县黉学开办私塾,招收进步青年,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在他的启蒙和鼓励下,学生组织以革除旧礼教、旧习惯为内容的风俗改良会,进行社会改革;组织读书会,阅读《饮冰室文集》、《天演论》等,后又引进共产主义运动文献及马列著作。当时从学的张海峰、吴芝圃、杜孟谟、韩达生等,后来都是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并领导了豫东农民革命运动,建国前后担任过中共地、省以至中央级的领导职务。   大革命时期,他赞同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仍和革命人士保持联系。1939年由扶沟弃教返里,日伪政权邀其出任伪职,企图以其资望笼络人心,他断然拒绝。国民党河南十二专署专员韦品方、杞县党政要人裴志纯、张子立皆其乡邻,因政见不合,与之断交,但他对革命事业却积极赞助。为支持抗日,与弟昭枢卖地百余亩,购回机枪1挺、掷弹筒1支、手枪2支、手提式枪1支及子弹,送交共产党员吴芝圃领导的豫东抗日游击三支队;在本村以开药店行医为名,为党领导的抗日组织提供联系地点和药品;以后又出任冀鲁豫边区参议员、豫东中学名誉校长。建国后,他历任杞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副主席、县一、二届人大代表、政协一届副主席、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副县长;又曾任省一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文史馆员,对地方兴革提出很多有益建议,为团结各阶层人士作了大量工作;1958至1960年以近80高龄参加纂修《杞县志》,完成志稿数十万言。   他为人廉介自持、谦谨温厚。建国后任县级领导职务十余年,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住孟氏宗祠,不占机关公房;节省工资购买公债,支援国家建设;自费赴省开会,不支公款;1953年任河南文史馆员,月应领补助费42员,他说不宜兼薪,全部上交国家;工作之暇有求教者,乐为指导,有求医者尽力诊治,每奏奇效。   1961年7月8日孟昭朴病逝于杞县,终年81岁。 蒋士奇     蒋士奇(1885-1946),杞县城内北老集街人,幼习烹饪,20岁成名。后为生活所迫到军阀孙殿英处当小灶厨师,因不满孙的作为,借故返杞。   1927年蒋在县城中山大街创办大同饭庄,亲任掌厨。此时他已从业数十年,谙熟汉、满数十道名菜制作工艺,烧、烤、炖、溜、煎、炸、蒸、扒诸技得心应手,无一不精。但他仍勤学苦练,不时拜访名师,殷殷求教,常以“艺无止境,天外有天”自勉,所以他制作的菜肴既有众家之常,又独具风格。其名菜“炒肉丝”细不逾分,厚薄均匀,长短一致,刀工精绝,色艳味鲜,脆嫩爽口;所制清蒸丸子、盐煎丸子、四喜丸子、生氽丸子、清蒸鸡、广东肉、氽十菜、氽三鲜、荷叶肉、干蒸莲子、冰糖烩莲子,八宝布袋鸡等,皆工艺精湛,色味俱佳;其拿手菜不下百余种,萦素俱有,高中低档齐全,能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他创制的红薯泥,堪称烹饪一绝,不仅色泽鲜艳、香甜爽口、营养丰富、口味悠长,而且不沾筷、不粘盘、不沾牙,号称“三不粘”;且制成半小时后,不论冬夏,温热不减,色香不变,凡食者无不交口称奇。1934年《河南政治月刊》记者如英因公来杞,品尝此菜后,特著文盛赞杞县红薯泥为“特殊食品……极为著名,如有异县友人初履斯土,则不可不尝试之”。从此,蒋氏红薯泥声名远播,慕名前来品尝者日众,大同饭庄生意兴隆。   蒋为人忠厚正直,重友谊,不畏权势。1931年春他与县城内魁成轩饭庄名厨师黄恩魁等7人为首成立杞县饮食业公会,带头反对国民党杞县政府开征筵席税,被当局逮捕。他不为所屈,据理力争,导致县城全业罢市,各界人士积极声援,国民党当局迫于形势,遂将其释放。   蒋氏无子,一生收徒数十人,悉心援技。杞县著名厨师胡诗俊、韩觉露、周凤春、杨秉仁等均出自他的门下。  胡诗俊  胡诗俊(1906-1978),杞县城关人,自幼聪明勤快,垂髫之年即帮母亲烧火做饭,与烹饪结下了不解之缘。12岁拜名厨师朱培兰为师,在杞县明升楼饭庄当上了掌锅小师傅。     1927年他到大同饭庄操业,受其舅父、名厨师蒋士奇点拨,红白两案诸技日臻成熟,尤其精于蒸、溜、炸、扒和清汤制作,被众人誉为“胡小匠”,蜚声全镇。他所制菜肴工艺严谨,师古而不泥古,不断推出新品种:清汤制剂料全味鲜,洁净清澈;油花卷松软别致,赏心悦目,食之可口;芙蓉鸡片状如水莲花,晶尝欲滴,品尝者拍案叫绝;冰糖肘子如堆银砌玉,素雅剔透,甜香不腻,余味无穷;红薯泥在旧工艺的基础上佐以山楂丁、玫瑰片、青红丝等辅料,更加香甜可口,气味芬芳;油炸品酥香松脆,长时不皮软……。     建国后,他在杞县国营第一食堂任第一任红案厨师,先后制作多种名菜,获得好评。1959年在商丘市举行的全专区烹饪比武大赛中,他精心制作的油花卷、芙蓉鸡片获得一等奖。1961年河南省委书记何伟来杞县视察工作,吃了他做的饭菜后赞不绝口,连向他敬酒三杯,以示鼓励。     胡在职数十年,资深艺精,肯为国家培养人才出力,对某些名厨“挟技自重,秘不传人“的自私行为深恶痛绝。他除随身带徒数我名外,1956年还在开封地区举办的厨师培训班上与开封地区特级厨师苏永秀、一级厨师李春芳同堂执教,培训学员多人。晚年犹不时到食堂示范表演,传授技艺,为培养杞县饮食业后继人才作出了贡献。 曹鼎新    曹鼎新(1887-1932)又名留柱,杞县傅集人。幼家贫失学,成年后以卖馍为生。   1925年,曹鼎新常给傅集开智小学师生送馍,结识了该校教师、中共杞县特支书记张海峰和在杞作农运工作的豫陕区党委委员、豫东特派员萧人鸹,开始接受革命教育,当年加入农民协会,投身农民运动。1926年初,经萧人鸹、张海峰介绍加入中中共产党。是冬由中共河南党组织派遣到前苏联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受到列宁夫人的接见。他努力学文化、学政治、学军事,成绩优异。1927年冬毕业回国,分配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   1928年1月曹鼎新到中共郑荥密特别支部担任特别训练员,他认真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总结第一次大革命换失败的教训,在特支书记李品一领导下,以长工身份作掩护,利用白天下地干活的机会串联、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武装。晚上以破窖洞作农民武装训练场,用仅有的一支破汉阳造步枪教射击技术,并教唱《国际歌》和《少年先锋队歌》,给大家上政治课,讲列宁、斯大林领导革命的故事。他说:“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要发展农民武装,夺取政权,照着列宁指示的道路前进。”又说:“毛泽东同志指出,今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语言朴实感人,深受群众尊敬与爱戴,这一地区的农民武装在3个月就发展到300多人。郑荥密特支领导农民武装攻打荥阳杨寨区公署时,他把步枪让给别人,自已持大刀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1929年4月,中共河南省委派他到许昌任党的特支书记。他扮作乞丐领着父母妻儿以作零活、打短工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后来他挑起货郎担走乡串村,啃干馍,喝凉水,住牛棚,宿野地奔波于许昌、西华、临濒、郾城、长葛、叶县、扶沟、洧川等地,往来与郑州、许昌之间,为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农民武装历尽艰辛,他的妻子和儿子都是党的地下交通员。1931年初,中共河南省委派他作为党的巡视员到信阳帮助工作。1932年6月,蒋介石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叛徒出卖,他在信阳十里河被捕,惨遭杀害,时年45岁。 吴钦堂    吴钦堂(1887-1979),字焕章,杞县赵村(今傅集乡赵村)人,年少时读塾兼习中医,成年后行医乡里,乐善好施,很受群众敬重。   1927年其子吴芝圃领导杞县农民暴动,他以家才助。不久,大革命失败,吴芝圃被通缉流亡,次年因重病潜回家中,经精心调治才转危安。   1938年5月,吴芝圃回杞任中共豫东特委书记。以其家为基础地召纳爱国志士,组建抗日武装。他全力支持儿子,出私财购买枪械,代供应食宿,并不顾年过半百,投身革命,任随军医生。后吴芝圃历任支阴副司令员、师政治部主任、豫皖苏区党委书记等要职,他仍任普通军医,尽职尽责,随部队转战豫皖苏区8年。   建国后,吴芝圃担任省级党政领导职务,而他仍是一名普通医生,并与儿子分居,绝口不言功绩及与吴芝圃的父子关系;他积极参与河南中医学院的筹建工作,担任妇科产任、中华医学协会河南分会理事。著有《验案手稿》,“文革”中被抄家没收;所制木香调经丸为妇科奇,多次在北京在北京全国医药成果展览会上展出。 何心榕   何心榕(1892-1935),杞县何寨村(今邢口何寨)人,生于殷实农家,弟兄3人,居长。幼年在家读书,后入私塾,成年后佐父料理家务。父何祖泗略通文墨,思想倾向维新,二弟心桐于1922年前后就读于县城昭朴私塾,接受进步思想启蒙胧教育。每返里,父子4人常在一起研读《饮冰室文集》、《开演论》等书刊,留意时局发展。   1925年冬,中共豫陕区农运负责人萧人鹄来杞开展农民运动,发展何氏3兄弟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杞县最早的4个党支部之一 ——何寨党支部,支部设于何家,何心榕任支部书记,在杞县特支领导下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年底,在何寨建立区农民协会。1926年2月1日,何当选为杞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兼武装部长。同月,在何寨召开杞县农民自卫团成立大会,何被选为总团长。是年3月,他在中共杞县地委委员、农运部长张海峰率领下,与孔寅初、孔泽文、靳豫九等领导的农民自卫武装千余人,排除劣绅孟子义等的阻挠,开入县城,受到群众夹道欢迎。自卫团义正辞地向县府提出“承认农民协助会和农民自卫团、取消苛捐杂税、停止预征、改革陋规、惩办贪官、保障人民四大自由”等10项要求。当局承诺了部分要求,并答复其余条件待向上级请示后解决,自卫团于当夜秩序井然地撤出县城。9月,何心榕率何寨自卫团与傅集张玉敬自卫团在邢口村虎丘寺集合,由张海峰、萧人鸹率领,星夜奔袭睢县姬房李村北洋军阀招兵处,生俘敌首刘培堂等10余人,缴获战马3匹,步枪10余支,粉碎了北洋军阀诱骗睢杞农民入伍,破坏农民运动的阴谋。10月,太康县轩丙均部红枪会绑架杞南边境群众,他与中共杞县地委委员吴芝圃带领少数武装,以杞县农民自卫团名义前往交涉,轩部蛮横无理,竟开枪打伤吴的随员1人。吴、何返杞后,立即集结何寨、傅集、赵村等自卫团分团武装于瓦岗,准备反击。轩部慑于声威,立即派人前来赔情道歉,放回绑架的群众,并保证永不再犯。   1927年3月,杞县农民自卫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河南别动队第二路纵队杞县支队,于5月23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集结何寨举行武装暴动。在支队司令、党代表吴芝圃和军事指挥员萧人鹄带领下,何心榕以联队指挥官身份和张玉敬等7个团万人武装,持刀、矛、土炮、步枪将县城包围。24日拂晓,萧人鹄率何心榕部首破东门;北门、南门相继攻克,守城奉军及地方武装警察队缴械投降。农民军代表会同地方名流建立了杞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焚烧了县衙钱粮征册和公文司法案卷,没收劣绅财产分给群众,以严明的军纪获得群众称誉。   是年秋,大革命失败,杞县党组织和农民自卫团被迫解散,只有个别党员在外地活动或在狱中斗争。何心榕带领部分武装以看家防匪为名改编为联防队,保存力量,伺杞再起。并以联防队名义向国民党杞县政府提出“凡土地在15亩以下的农民免交苛捐杂税,赤贫户优先享受政府救济”等要求。1928年底张海峰被捕入狱,他四出活动,设法营救,其父何祖泗多次前往监狱探望,送钱送物。1929年秋,他在共产党员吴金科的协助下,于李店(今属傅集乡)李清林家秘密建立造枪局,改善联防队武装装备。从此联防队声威大振,何心榕成为县南一带众望所归的人物。   是年冬,国民党高阳区区长勾结土豪劣绅肆虐一方,何即与高阳朱允功(共产党员)商议,让朱父出面到国民党县政府控告,弄得伪区长惶恐不安,扬言“找机会惩治何心榕”。何闻讯遂带警卫人员到高阳区部,面斥该区长鱼肉乡里、中饱私囊的罪行,然后示意警卫员以枪威逼,挟持该区长“送出”高阳东门。区众震慑,未敢轻举妄 动。   1931年后,何心榕带领联防队在邢口,傅集一带剿匪,先后惩处了鲁国庆、刘根督、李振荣、李发营等匪徒,联防队活动地区基本上消除了匪患,而国民党杞县当局及土匪却对何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1936年9月21日夜,在国民党杞县党部负责人裴志纯阴谋策划下,指派惯匪李振国(李五林)等匪徒数十人夜袭何寨。何率家人据宅抗击至拂晓,最后何氏兄弟3人及眷属2人遇难,1人重伤,匪徒焚掠而去。   建国后,何氏兄弟被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王毅斋   王毅斋(1896-1972),原名子豫,杞县文化街人,生于小手工业者家庭。初入私塾、小学,14岁入开封中学,未毕业又插班考入河南高等学堂,1915年以甲等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校长推荐到嵩岳军统领刘镇华家任家庭教师。1917年起先后在长葛县中学和开封一中任教。1921年在陕西省长公署任译电室副主任。1923年起,先后在德国、奥地利留学,1928年底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29年回国后,刘镇华(时任第十一路军总指挥,驻防河南)派他任济源县长。他到任后革除弊政,严禁烟赌,因此不到3个月便被撤职。   1930年他到河南大学经济系任教授。“九·一八”事变后,他满怀爱国热情写出慷慨激昂的《泣告河大同学书》,倡议组织“抗日救国敢死团”他常被邀请到公共场所作抗日救国演讲,受到广大爱国青年的热烈拥护,因而引起国民党河南当局的仇视,学校遂以思想左倾罪名于1935年暑假将他解聘。   为实现“挽国魂于童蒙”的愿望,他于1932年创办私立杞县大同小学。两年后增设中学,自任校长,自聘教师,自筹经费。他被河大解聘后,为维持学校正常上课,他变卖了仅有的家产,不得已又去求助刘镇华(时任国民党安微省主席),谋到合肥烟酒税务局长职务,他一人在外,省吃俭用,把节余的钱全部献给学校。他聘任的教师都是进步知识分子,不少是中地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有时讲到国难深重,国家民族危如垒卵时,慷慨悲歌,声泪俱下,师生无不深受感动。为培养学生的革命意志,他又聘请了军事教官和武术教员,要求学生学文习武,随时准备保卫祖国。每逢国耻纪念日或国民党丧权辱国的消息传来,他总是亲自领着学生到街头宣传,游行示威,而且总是走在队伍的最面前,不顾可能被迫害的危险,赤着臂膀,敲着铜锣,激昂愤慨地高喊抗日救国口号,为此,他曾被人称为“王疯子”。1935年后,随着国家民族灾难日益深重,大同学校的抗日救亡运动更加深入,杞县国民党当局采取各种手段禁止宣传抗日,而大同学校一进门的影壁上就有他手书的“坚决对日抗战”6个醒目大字。为此,国民党杞县党部曾多次派人来校寻衅闹事,甚至给学校戴上“赤化”帽子,但在他正义凛然的斗争下,县党部也无奈何。   “七·七”事变后,王毅斋到豫北师管区司令张轸处任总参议兼政治大队长,负责收容和训练平、津流亡学生,在训练班里他宣传抗日,反对妥协投降,并将学生送到延安。因此他于1938年春节被国民党十三军军长汤恩伯扣押在许昌,后转押到鲁山农村。释放前汤企图拉拢他,遭到他的严辞拒绝。是年6月开封沦陷前夕,省会各机关学校纷纷迁往豫西山区,他担心大同学校师生的安全,当他得知学校师生已由中共党员教师段佩明、王静敏等带领参加了抗日武装,他才放心到镇平任留守处负责人。   1940年,他被聘任河大(时在嵩县潭头)经济系主任,对进步学生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文艺笔会等积极支持,常为之题词、写文章、作演讲;他还费尽心血筹集《资本论》、《反杜林论》等一批进步书刊创办了资料室,供师生查阅,一次他在社会科学研究会作演讲,知道在场有国民党特务,仍慷慨陈词,揭露国民党腐败无能,并说:“是我王毅斋说的,随便你们去告吧”,因此不到一年他便被解除了系主任职务。   1947年3月,民盟总部决定王毅斋为河南民盟负责人,中旬,他在开封主持成立了河南民盟地下省支部。5月22日,河南大学学生自治会组织全校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游行示威,并欢迎河大学生赴京请愿代表团。23日,王毅斋与马辑五教授被推选为河大教授会代表赴京请愿,回来后他再次被解聘。吴芝圃知道后托人给他送去500元钱,他说“现在革命斗争需要钱,钱应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去”,坚持不收;刘镇华的儿子、国民党师长刘献捷送钱给他,也被他退了回去。   建国前夕和建国后,他历任中原大学筹委会副主任、河南大学教授兼秘书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文委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他对党交给的任务总是尽职尽责,圆满完成。1951年5月,他参加郑州地区农村工作检查团,深入农村检查工作;1953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任河南分团副团长,回国后在《河南日报》发表了《最可爱的人和最可爱的事》等文章;1953至1956年河南农村多次受灾,他虽年近6旬,仍多次率领慰问团深入农村视察、慰问,亲到田间、农舍,带头捐款物;1957年1月,他带病参加省慰问团,顶风冒雪赴鸡公山慰问解放军休养员。   是年,他被错划为“右派”,送新乡师范学院监督劳动。“文革”中再次有受到迫害,下放封丘县农村劳动,1972年9月因病回到新乡,是月14日含冤逝世,终年76岁。中共河南省委于1979年7月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Category:中国]][[Category:历史]][[Category:历史学]][[Category:中国历史]][[Category:河南百科]][[Category:杞县]]
2,813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