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丹白露画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枫丹白露画派代表作:《弗朗托瓦一世》,让·克卢埃,74cm×96cm,1525-1530,木板画,现藏巴黎卢浮宫

  枫丹白露画派汉语拼音:Feng dan bai lu hua pai;英语:School of Fontainebleau),法国美术流派。16世纪30年代以后活跃于法国宫廷。1528年,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开始扩建巴黎近郊的枫丹白露宫,并吸引意大利样式主义艺术家F.罗索和F.普里马蒂乔定居法国,为该行宫作装饰。他们把壁画、灰泥高浮雕人像与带状图案结合起来,使整个装饰具有更为乐观的特点。尤其在壁画中,突出地强调了线条的韵味和人物姿式的优雅,从而构成了枫丹白露派真正的独创精神,并被欧洲各国宫廷广为模仿。被称为枫丹白露第二画派的艺术家主要指A.杜布瓦、M.弗雷米内等人,他们的风格基本上是追随前人,作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因此最终未能超越罗索等人所创建的艺术范畴。

  • 名称:枫丹白露画派
  • 时间:16世纪
  • 地域:法国
  • 代表艺术家:罗索、普里马蒂乔、塞里奥、让·古赞、让·克卢埃等
  • 代表作品:《潘多拉魔瓶前的夏娃》、《普罗塞比娜被掠》、《弗朗索瓦一世像》、《埃丝特蕾姐妹》

产生背景

  枫丹白露画派是法国文艺复兴的产儿,15世纪时,政治、宗教动乱和英国的入侵使法国分裂为三部分:英国占领下的北部地区;以第戎为中心,佛兰德斯为领地的勃艮第;太子查理偏安一隅的布尔日。法兰西君主几乎无一例外的喜爱和庇护艺术,终使佛兰德斯文艺复兴浪潮沿塞纳河南下,并在第戎、里昂、阿维尼翁扩展开来。作为哥特艺术的故乡,法国早就在建筑上赋予过宗教艺术最崇高的表现力,此时,尽管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如痴如醉,法国的艺术家却能不忘传统,熔法国、佛兰德斯、意大利艺术的动人之处于一炉,造就出自己的杰出面目。1530年前后,酷爱意大利美术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将巴黎郊区原来那幢中世纪样式的猎苑居宅扩建为一套豪华的宫殿——枫丹白露宫。为此,来自意大利的样式主义画家罗索、普里马蒂乔和雕塑家切利尼等人与法国画家库新、卡龙、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宫廷内外的装饰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很强装饰风格和贵族气息的艺术流派。16世纪下半叶亨利四世登基,重修枫丹白露王宫时,法国艺术再次得到发展并出现高潮。此时出现了第二代枫丹白露画家。

艺术风格

  枫丹白露画派是16世纪活跃在法国宫廷的美术流派。是国际样式主义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以法王两次修建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宫为契机形成了两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第一代枫丹白露派画家由来自意大利的画家罗索、普利马蒂乔和雕塑家B.切利尼等人与法国画家库新、卡龙、雕刻家古戎和庇隆等人合作,在宫廷内外的装饰上形成了一个风格性很强的艺术流派。枫丹白露派画家融合了意大利样式主义与法国本土的哥特式传统,在宫廷内外形成很强的艺术潮流。他们重视线条的韵味,追求技艺的精巧完美,具有浓郁的贵族化气息,如佚名的代表作《狄安娜行猎》(约1550年,卢佛尔博物馆)。在样式主义雄伟风格的影响下,他们用离奇的人像柱饰或粗琢的石墙、灰泥布置宫内的庭园和卧室,表现出不同于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艺术理想的风尚,对北欧诸国的美术发展有一定影响。亨利四世执政时,曾一度中断的画派活动有所恢复,它同荷兰、弗兰德斯的浪漫主义美术汇合为一个画派,其艺术风格基本因袭前人,被称为第二枫丹白露画派。

画派影响

  枫丹白露派有一个共同特点:艺术为王宫服务,因而带有华丽与歌功颂德的特色。当然他们还有更为积极的一面,这就是为法国培养了艺术人才,促进了法、意艺术的交流。《埃斯特雷姐妹》是出自枫丹白露派没有留下作者姓名的作品,画中用手捏乳头暗示宠姬所期待的怀孕,这种象征性的静止姿势对17世纪欧洲绘画颇有影响。枫丹白露画派对法国美术的发展起过巨大影响,主要是在传布技法知识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意大利样 式主义美术家们及其法国追随者们的创作往往显得矫揉造作。他们更多的追求典雅的装饰趣味,而忽视了深刻的思想内容的表现。 德斯佩泽尔和福斯卡在他们合著的《欧洲绘画史》中对枫丹白露画派这一提法提出质疑,并援引路易?雷奥的话,将其讥为“荷兰与意大利绘画的大杂烩”。但如今的法国对样式主义绘画的喜爱却有增无减,卢浮宫更是将枫丹白露画派作为16世纪法兰西艺术的重要代表,陈列在显著的位置上,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枫丹白露画派的评价由于民族立场和审美观念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但法国艺术风格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性转变是由枫丹白露画派开始的,这点不容否定,它使一种新的美学和趣味逐渐深入到法兰西深厚的艺术传统中,使它在学识化的方向上得到巨大丰富,因此,它不仅是一个民族在自身艺术发展中所必然经历的决定性阶段,而且也是对自己和世界的重大贡献。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