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外遗传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染色体外遗传汉语拼音:Ranseti Wai Yichuan;英语:Extrachromosomal Inheritance),染色体以外的遗传因子所表现的遗传现象。在真核生物中常称为细胞质遗传,又称核外遗传、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式遗传或母体遗传。

  植物正反杂交子代的某些性状都相同于母本,这是最早发现的染色体外遗传现象。这里性状相同于母本的原因是由于控制这些性状的遗传因子是在细胞质中,而高等植物的合子的细胞质又几乎全部来自雌性配子。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的细胞质中造成的,因此不属于染色体外遗传的范畴。

  染色体外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细胞器、内共生生物和质粒)传递的结果。

  染色体外遗传的判断依据有:①正反交结果不同。这是最早在高等植物中发现的判断染色体外遗传的依据。②不分离现象。多数微生物是单倍体,染色体基因在杂交子代中按1∶1分离。③性状随着染色体以外的细胞质成分的转移而改变。按照生物的特性,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把一个生物的细胞质转移到另一生物中,如果后一生物因此而获得前一生物的某些性状,说明这一性状的遗传方式属染色体外遗传。④性状并不随着染色体的转移而转移。这是反面的依据。⑤消除。某些性状可以由于一些环境因素的处理而被消除,这也是判断染色体外遗传的一种依据。染色体基因突变型可以通过回复突变而成为原来的野生型,可是被消除的性状不再重新出现,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依赖于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