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制造系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柔性制造系统汉语拼音:Rouxing Zhizao Xitong;英语: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由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一组数字控制加工设备组成的,能适应加工对象变换的自动化的机械制造系统。英文缩写FMS。系统兼有加工制造和部分生产管理的功能,能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劳动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1967年,英国莫林斯公司首次根据D.T.N.威廉森提出的FMS基本概念研制“系统24”,主要设备是6台模块化结构的多工序数字控制机床。同年美国的怀特·森斯特兰公司建成Omniline I系统,由8台加工中心和2台多轴钻床组成。1976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展出了由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单元,为发展柔性制造系统提供了重要的设备形式。1982年,日本发那科公司建成自动化电机加工车间,由60个柔性制造单元(包括50个工业机器人)和1个立体仓库组成,另有2台传送毛坯机工件的自动引导台车和1个无人化电机装配车间,它们都能连续24小时运转。

  柔性制造系统一般由数字控制加工设备(如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等)、物料(如毛坯、工件、刀具、夹具、量检具、切屑等)贮运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如各种专用计算机和专门应用软件)、监视测量系统等组成。

  根据机床和搬运系统的相互关系,柔性制造系统有直线型、循环型、网络型和单元型等布局形式。其中直线型加工顺序不能改变,易于管理,多用于加工工件品种少、柔性要求小的制造系统。单元型柔性较大,易于扩展,但调度作业的程序设计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