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制胜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核武器制胜论(victory decided by nuclear weapons,theory of),主张拥有并依靠强大的核武器力量能夺取战争胜利的军事理论。是随着核武器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军事核威慑理论,曾一度成为某些核大国制定军事战略的依据。随着核武器和远程火箭高技术的发展,1960年初,美国和苏联等核大国首先提出核武器决定战争胜负的理论。主张核武器制胜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国务卿J.F.杜勒斯、总统D.D.艾森豪威尔、空军部长T.K.芬勒特、战略空军司令C.E.李梅、军事理论家D.O.史密斯;英国陆军元帅B.L.蒙哥马利,以及前苏联共产党中央书记N.S.赫鲁晓夫、前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元帅等。论述核武器制胜论的著作有芬勒特的《实力与政策》、史密斯的《美国军事学说》、布罗迪的《导弹时代的战略》、索科洛夫斯基主编的《军事战略》等。核武器制胜论中心内容概括起来有4个方面:①未来的世界大战必然是火箭核战争。②未来战争中的主要武器是核武器及其投射工具。③强调在未来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实施战略进攻和突然袭击,速战速决。④核武器决定军队建设的方向。随着核武器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国处于核均势。有鉴于此,美国和苏联一些军事理论家认为,在全面核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核大战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甚至导致“核冬天”的到来;随着更多的国家掌握制造核武器技术,核武器将逐渐扩散和难以控制。因此,核武器的实战价值下降,而将起威慑作用。实践证明,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绝不是一两件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