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世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桂世镛(1934—2003),浙江湖州南浔镇人,著名经济学家。 20世纪50年代初,他从玉门油田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工业经济”。1956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属社科院),得到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的悉心指导,他的学术研究和经济理论得到长足进步,短短几年就拿出了一系列符合经济运行规律,又有独到见解的论文。他曾作为马洪的助手,根据薄一波的要求编写了《工业七十条》的权威性很高的《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一书。他没有盲从苏联政治经济学中那种忽视经济体制的倾向,提出所有制解决之后,经济体制就是最大的问题,并且最早提出了明确企业内部层层责任并使之同奖惩挂钩的必要性等观点。

  “文革”期间,因追随孙冶方进行经济研究,桂世镛同孙尚清刘国光等被打成张闻天、孙冶方“反党联盟”的所谓“八大金刚”,还被污蔑为孙冶方培养出来的“修正主义苗子”,受到批斗,历经坎坷。1969年,他被下放到湖北潜江“五七干校”劳动,直到1977年才重见天日。

  桂世镛是中共第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届中央委员。1987年3月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1988年3月起,先后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兼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党组成员。从“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起步,桂世镛开始参与宏观经济决策。改革开放以来,他多次参与或主持起草党中央、国务院、国家计划委员会的报告和文件。如1993年,他协助朱镕基总理负责全国宏观经济调控,具体策划宏观经济调控举措。在其后一年时间里,平息了1993年全国物价狂涨,抑制了通货膨胀,为中国经济成功“软着陆”作出了贡献。1998年3月至2001年2月,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党组书记,其间主持过有关国有企业问题、社会保险问题、财政体制问题、物价税收改革、加速转化科技等十分重大的经济改革课题的研究。他笔耕不辍,在政治经济学体系研究、宏观经济管理、经济体制改革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管理实践方面成绩显著,在经济界、理论界和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2001年3月,增补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同年9月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任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桂世镛尽管长期在外工作,但对家乡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非常关心湖州、南浔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家乡人民的生活。1998年,他在南浔与企业负责人一起座谈,并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1999年春节,他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南浔镇史馆。这一天,正是该馆历时一年多筹建,建成后的第一个开馆日,他当即挥笔写下了“水乡明珠,有史为证”八个大字,寓意深长。

  桂世镛于2003年11月2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