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逻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正名逻辑(logic of rectification of names),中国古代关于名实关系的一种逻辑思想,要旨是论证并强调概念要有确定性、概念和认识对象要相符等问题。

正名逻辑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造成“名实相怨”的情况,一些思想家把社会动乱的原因归结为名实悖谬,认为通过正名便可以达到别同异、明是非、明贵贱、审治乱的目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正名逻辑的发轫者。他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主张通过正名以正政。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提出,“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反对“谓彼而彼不唯乎彼”,“谓此而此不唯乎此”。后期墨家在肯定名要有确定性的同时,对名作了分类,从外延方面把名分为达名、类名和私名。儒家主要代表之一荀子集前辈正名逻辑思想之大成,作《正名》篇。他比较系统地讨论了名、辞、说、辩,即语词和概念、语句和命题、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形式,形成了正名逻辑体系,从而达到中国古代正名逻辑的高峰。法家的韩非提出“形名参同”,强调“审名”和“明分”,从中含有定义和分类的一些朴素思想。

关于正名逻辑的内容和范围,中国学术界有不同说法。有的把儒家的逻辑思想称为正名逻辑,有的把古代所有关于名的思想都包括在正名逻辑之内,有的则把中国古代逻辑称为正名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