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武昌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汉市武昌区:中央文化区夜景
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中秋夜

  武昌区汉语拼音:Wǔ Chāng Qū;英文:Wuchang District),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是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位于武汉城区东南部,长江南岸,与汉口、汉阳隔江相望。总面积81平方千米。总人口116万人(2011年末)。辖14个街道。

  境内属冲击平原,历史上山多水多,有九湖十三山之说。武昌古城内有蛇山、胭脂山、花园山、凤凰山、菱湖、长湖、紫阳湖等。蛇山横贯东西,将古城分为山南山北两部分。名胜古迹有东湖,中国历史上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国务院定为重点道教之一的长春观和重点寺庙宝通寺,以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和毛泽东旧居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在历史上曾作为一个独立的武昌市武昌府存在,后与汉口汉阳合并为今之武汉,现与汉口、汉阳并称武汉三镇。武汉三镇不仅各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而且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三镇在行政上已经合并接近60年之久,这种情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武昌城始建于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80多年,各类历史遗存众多,有起义门、红楼、放鹰台、无影塔等物质遗存1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38处,居武汉市之首。1911年,辛亥革命第一枪在这里打响,武昌也因此划时代事件名扬海内外。现代革命历史时期,毛泽东在这里创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解放后,毛泽东久居东湖梅岭,这里也成为建国后除中南海外,毛泽东工作、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武昌文化资源丰富,聚集了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广电集团、知音传媒集团、湖北剧院、田汉剧院等3000余家文化机构和活动场所。武昌科研院所林立,拥有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等一大批高等学府和科研、设计院所,是中国知名的智力密集区,堪称“中部设计之都”。武昌基础教育综合实力较强,是中国首批课改试验区、湖北省首批素质教育试验区和武汉市首批教育先进区。

  邮编:430061 代码:420106 区号:027

行政区划

  全区辖14个街道:积玉桥街道、杨园街道、徐家棚街道、粮道街街道、中华路街道、黄鹤楼街道、紫阳街道、白沙洲街道、首义路街道、中南路街道、水果湖街道、珞珈山街道、石洞街道、南湖街道。区政府驻积玉桥街道中山路307号。

历史

  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沙羡县,三国时属吴,仍隶沙羡县。吴黄武二年,孙权在武昌蛇山筑城,称夏口城。东晋夏口城属汝南县。南北朝时置郢州,又称郢城。隋开皇九年,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将治所从涂口(今金口镇)移至夏口。唐、宋、元、明、清各代夏口城均为郡、路、州、府、县治所。民国后,1913年改武昌县为寿昌县(今鄂州市),改江夏县为武昌县。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攻克北洋军阀统治的武昌城,废县建武昌市。1927年与汉口市同划为京兆区,同年合为武汉市。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为湖北省会市,1937年成立武昌市政府。

  武昌最早有城,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年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今蛇山)东北筑土石城,取名夏口城。该城方圆仅二、三里,实为地形险要的军事堡垒。武昌自古而今都是县、州、府、郡和省治所在地。历史上的古夏口城亦几经变迁。汉代设有沙羡(音夷)县,治涂口(今江夏区金口)。至晋武帝以后,沙羡县治移至夏口城,故武昌一度称为沙羡县。后来因辖区扩大又改称汝南县。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孝武帝在夏口设置郢州,并在夏口城的基础上进行城垣的修葺和扩建,这就是古郢州城,至今遗址尚存。武昌在那时又称为郢城。齐梁时期,梁将曹景宗(后任郢州刺史)攻打郢城,在紫金山与小龟山北筑土石城堡,此堡北临沙湖,南距郢城约二里,后世称为“曹公城”。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改郢州称鄂州,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州、县治所均设于城内。自此武昌又有鄂州、江夏县之称。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牛僧孺为武昌军节度使,改建鄂州城,原来的夯土结构改成甓砖结构[1] 。

  武昌城第二次大规模的改建并基本定型是在明洪武四年(1371年)。时任江夏侯的周德兴增拓武昌府城,周围二十余里,墙体为陶砖砌就,墙高二至三丈余不等。据《湖广图经志书》载,明代的武昌城,里巷阡陌,衙署丛集,府学、贡院、文庙等文化建筑遍布,文人学士荟聚,俨然是一座政治中心的城市景观,为当时南方的重要城垣。1927年武昌城开始拆除,保留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起义门一小段城墙,其余在1929年全部拆完。武昌是首义之地。近代中国进步的闸门从武昌开启。在新文化运动、国内北伐战争和抗战初等时期,武昌曾成为革命中心。

  1949年5月17日,武昌解放。5月22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同日,市政府发布政字第一号布告,宣布“划前汉口市、武昌市及汉阳城区所辖地区成立武汉市人民政府”。6月1日,遵照市军管会第一号布告和市人民政府第一号布告,武昌办事处于本日开始分批接管原武昌市政府机关及所辖的中正、邻湖、长春、雄楚、首义、武胜、武泰、挹江等八个区公所。6月11日,市人民政府武昌办事处举行接管签字仪式,宣布:解散原武昌市政府及所属各区公所,废除保甲制度。6月16日,组建市人民政府武昌办事处(同时行使市军管会武昌办事处职责)。

  1950年1月,武昌城区6个区调整为4个区,称武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区;郊区两个区调整为武泰、挹江、洪山3个区。1952年8月,第一区改称武昌区。1951年9月27日,粮道街地区召开街人民代表会议,选举成立第一区第一街人民代表办事处,乃武汉市第一个街办事处。1954年4月,武昌区人民政府撤销各街人民政府,改设19个街道办事处,作为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随后,按居民300至500户左右建立居委会,接受街道办事处指导。1955年10月,武昌区进行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三烈士街、积玉桥街两个街道办事处和公安派出所,原三烈士街办事处管辖地区分别划归解放路街办事处和保安街办事处管辖,积玉桥街办事处所辖地区分别划归凯字营街办事处和中山路街办事处管辖;另外,首义街办事处所辖的起义后街、石灰堰街划归明伦街办事处管辖。

  1957年3月,武汉市人民委员会调整全市街道办事处区划。武昌区撤销凯字营、黄鹤楼和西大街3个街道办事处,在纸坊3303工厂家属区设石洞街办事处。至此,武昌区共设15个街道办事处,简称堤街、徐家棚街、新河街、中山路街、民主路街、粮道街、棋盘街、大成路街、解放路街、首义路街、保安街、明伦街、八铺街、白沙洲街、石洞街。7月8日,根据市人委《关于市郊区界调整决定》,将洪山区的中南路、珞珈山、陆家街、水果湖、南望山等5个街道办事处及所辖27家大中小学校、机关、企业单位和青山区靠近徐家棚一带的16个单位纳入武昌区行政管辖范围。

  1959年6月11日,全区19个街道办事处合并为11个,即徐家棚街、积玉桥街、民主路街、解放路街、保安街、白沙洲街、洪山街、珞珈山街、南望山街、首义路街,原石洞街办事处改为石洞街工作组。1960年4月25日,中共武昌区委决定全区成立一个公社,以大厂为主建立分社和管理处。4月30日,中共武汉市委决定成立武昌人民公社委员会。区委和公社党委一套班子、两块牌子;5月13日,市委同意成立武昌公社白沙洲、保安街、解放路、积玉桥、徐家棚、石洞、首义、民主路等8个分社党委;5月,南望山、洪山、珞珈山、关山4个街道办事处及所辖地域划归洪山区领导。

  1963年4月25日,武汉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武昌区的花山和尤庙两个公社划归洪山区领导,白浒公社和沿江渔业公社划归青山区领导;将洪山区和平公社的12个生产大队与武昌区的余家头公社合并,改名为和平公社由武昌区领导。1964年7月24日,武汉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建立葛化街办事处,划归武昌区人民委员会领导。8月1日,中共武汉市委决定:将原武昌区领导的青菱、南湖、石嘴、和平4个农村人民公社划归洪山区领导;原洪山区所属珞珈山、水果湖、滨湖、武珞路、中南路、喻家山、关山7个街办事处划归武昌区领导。1968年9月4日,武昌区革委会成立。1971年3月26日,武昌区革委会将武昌区24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7个,建立14个相当于县一级的街道革委会和3个相当于公社一级的街道革委会。

  1980年2月1日至4日,武昌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设武昌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撤销区革命委员会重新恢复区人民政府。1982年,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7月1日零时武昌区人口数为774564人,户数为183284户。1986年7月2日,部分调整武昌、洪山区划。原武昌区内狮子山街、关山街、葛化街、珞珈山街等街办事处所辖51平方千米地域、41075户、25万人口划归洪山区管辖;9月2日,接交工作基本结束。1990年,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7月1日零时武昌区人口总数为770471人。

  1996年,武昌区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约78.4万人。辖14个街道:杨园街道、徐家棚街道、新河街道、积玉桥街道、中华路街道、粮道街道、黄鹤楼街道、紫阳街道、白沙洲街道、首义路街道、中南路街道、水果湖街道、珞珈山街道、石洞街道。区政府驻中华路街。1998年末,全区人口821115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武昌区总人口976303人(包括外来常住、不包括常年外出人口),其中:积玉桥街道37580人,杨园街道86765人,徐家棚街道97308人,新河街道41689人,粮道街道61917人,中华路街道37125人,黄鹤楼街道52069人,紫阳街道63005人,白沙洲街道58490人,首义路街道77980人,中南路街道136178人,水果湖街道161477人,珞珈山街道57513人,石洞街道7207人。

  2004年,武昌区面积82.2平方千米,总人口932682人。辖14个街道:杨园街道、徐家棚街道、新河街道、积玉桥街道、中华路街道、粮道街道、黄鹤楼街道、紫阳街道、白沙洲街道、首义路街道、中南路街道、水果湖街道、珞珈山街道、石洞街道。共有198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

2005年末,武昌区辖14个街道:积玉桥街道、杨园街道、徐家棚街道、新河街道、粮道街街道、中华路街道、黄鹤楼街道、紫阳街道、白沙洲街道、首义路街道、中南路街道、水果湖街道、珞珈山街道、石洞街道。共有203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

  2006年,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武昌区对部分街道办事处进行了调整,具体是:将积玉桥、新河两街合并设立为新的街道办事处,名称定为“积玉桥街道办事处”。同时,新设立武昌区“南湖街道办事处”。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武昌区常住总人口1214287人,其中:积玉桥街道60323人,杨园街道109485人,徐家棚街道123918人,粮道街道64704人,中华路街道44262人,黄鹤楼街道60909人,紫阳街道61135人,白沙洲街道76226人,首义路街道69562人,中南路街道216216人,水果湖街道178628人,珞珈山街道75128人,石洞街道6664人,南湖街道52596人,东湖风景区街道(武昌)14531人。

  2011年末,全区总面积100.7平方千米(实际管辖面积74.96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111.99万人。辖14个街道,187个社区、2个行政村。(武汉年鉴2012数据)

地理

  武昌区位于武汉市的中东部,东、南与洪山区接壤,西与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毗邻,北与青山区相接。长江位于武昌区西岸。地形以平原为主,有蛇山、凤凰山、洪山、小洪山、珞珈山等残丘,区内有沙湖、东湖、晒湖等湖泊塘堰。

  武昌的地形属于典型的残丘性河湖冲击平原。历史上,武昌山多水多,岗岭起伏,湖河交错,“外扼地理要冲,内依地势险阻”,为兵家必争之地。原武昌城内的山丘,民间有十三山之说。这十三山为:蛇山的5个山段黄鹄山,黄龙山,殷家山,高观山,棋盘山;炮架山,崇福山,凤凰山,胭脂山,一字山,朱石山,梅亭山,肖山。现武昌辖区北有紫金山、凤凰山、小龟山,南有蛇山、洪山、珞珈山平行而立,另有花园山、胭脂山、梅亭山、肖山、双峰山等镶嵌在蛇山山脉的前后。武昌诸山之中尤以蛇山、洪山、珞珈山驰名于世。

  武昌地处长江侧畔,现武昌除滨临长江外,辖区还有东湖、沙湖、水果湖以及南湖的部分水域。

气候

  武昌的气候特征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侯,由于隔江而踞,与汉阳、汉口略有差异,温差一般为1-2度。武昌的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分,雨热同季,夏热冬冷,无霜期较长。春秋短各约60天,冬夏长分别约为110天和135天。

文化、旅游

  辛亥革命博物馆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总建筑面积22142㎡,博物馆门内设有5个基本展厅、1个多功能展厅,另设有学术报告厅、办公、服务、藏品库房、设备用房和地下车库等。平面布局为变形的三合院形式,与同样三合院形式的红楼遥相呼应 。上部岩石象征着封建的桎梏,中部玻璃象征着革命的新兴力量,下部基座象征着革命的基石。隐喻新旧势力的交锋,象征着冲破封建桎梏的革命精神,体现了推翻封建顽石、求新求变的首义精神。建筑造型提取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双坡屋顶”飞檐”、“翘角”等造型元素,表达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意味。以“破土而出”的气势,体现了求新求变、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武汉市武昌区:起义门

  起义门 原名“中和门”,是武昌城十大古城门之一。20世纪初,武昌还有完整的城墙,方圆足有数十里,墙高三丈有余,城外护城河深达二、三米。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爆发后革命党占领并打开中和门,迎接城外部队入城,在城楼布定大炮轰击总督府。武昌首义胜利后,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1912年,改名“起义门”。但1913年,段祺瑞任湖广总督时,又恢复了“中和门”原名。1926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后,为拓展市区,决定拆除武昌城墙和城楼,“中和门”因在辛亥首义中的重要作用而得以保留下来。“中和门”城楼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毁,城门在解放前也濒于倒塌,仅存门洞而已。新中国成立后,“起义门”的名称得以恢复。1956年省人民政府公布起义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991年、2001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拔专款进行重建和维修。现起义门高7.1米,宽5米。城楼分为上下两层,建筑面积约为280平方米。城楼为重檐歇山顶式仿木结构。楼额上刻有“起义门”三字,是叶剑英元帅1981年在80多岁高龄时所题。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校舍由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组成。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当初为张之洞创办的武昌北路小学堂,1927年改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距农讲所200米远的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82年武昌农讲所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博物馆 筹建于1953年,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属国家旅游局 4A 级旅游景区(点)。湖北省博物馆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 1953年3月16日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学馆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处位于武昌水陆街,1956年迁至水果湖,1960年迁至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1963年1月,湖北省博物馆正式成立,3000平方米的陈列楼建成并对外开放;1999年1月,建筑面积5717平方米的编钟馆建成开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馆建成开放;2007年9月,新馆综合陈列馆建成开放。

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

  黄鹤楼,国家5A级景区。位于武汉市城区中心,武昌蛇山西端的黄鹄矶头,面临大江,背倚青山,交通便捷。黄鹤楼属建筑与设施类综合人文旅游地。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史上屡建屡毁,现今的黄鹤楼于1980年开始重建,1985年落成并对外开放。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雄浑古朴的荆楚文化的现实载体。黄鹤楼最初为军事瞭望哨,自唐以后逐步成为文人雅集的游憩之地。黄鹤楼临江负险,景色壮丽,千年流传的名篇佳句更为黄鹤楼赢得了“诗楼”的美誉。黄鹤楼公园占地535亩,是具有典型江南园林风格的古典式园林。园内建成名胜区、文化区、植被区和首义区四大景区大小景点60多个,集观光、购物、休闲、文化于一体,人文与自然景观兼备。

  武汉长江大桥(一桥),位于龟蛇二山之间,1957年10月15日大桥的贯通,使人们数千年盼望长江“天堑变通途” 的梦想成为现实,也使长期分割的武汉三镇连为一体,从此打通了被长江隔断的京广线,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跨越长江天堑的伟大胜利。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全长1670米,正桥部分为1156米,两岸引桥共514米。桥梁跨度每孔128米,桥梁宽度:18+2X2.5米,上层公路路面宽达18米,可以并行行使六辆汽车、两侧设有人行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在长江大桥的建设中,工程技术人员第一次采用大型管柱基础和管柱钻孔施工方法,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以后各地大桥采用大型管径的管柱基础提供厂宝贵经验。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精湛的技艺。八个巨型桥墩矗立在大江之中,米字形桁架与菱格带副竖杆使巨大的钢梁透出一派清秀的气象; 35米高的桥台耸立在两岸,给大桥增添了雄伟气势。从晴川阁、龟山、大桥到莲花湖、蛇山、黄鹤楼,绵亘连接,相得益彰,组成一片宏大连绵、美丽动人的景点群。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在江城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武汉市武昌区:长春观

  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黄鹄山中部,它以悠久的历史,深邃的文化,古朴的建筑而成为道教著名丛林之一。长春观的道教古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乃“江楚名区,道子云集之处,黄冠皈依之旷”,是道教文化的荟萃之所。相传古时长春观一带是一个被水环绕的长长小岛,岛上茂林修竹,环境清幽,人称长松岛。据《长春观志》记载,春秋时期,老子曾云游至此讲道,遂建有“老子宫”。秦汉以后,先后建有先农坛、太极宫。据传,元世祖时邱长春真人来此修真布道。约在1280年前后,其弟子来此建观,取名长春观,距今约700多年。历史上的长春观规模庞大,东起卓刀泉,南含宾阳门,北盖白鹤观,西连黄鹤楼,数十平方公里皆有其宫观、茅庵,其殿宇大多依山而建,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是闻名遐迩的“江南洞天福地”。

  宝通禅寺,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有16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420-479),初名东山寺。唐贞观年间(627-649)易名弥陀寺;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更名为崇宁万寿禅寺,是武汉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净土宗、禅宗、密宗,多宗会聚,在历史上曾得到唐文宗等十位皇帝和六位王侯的大力护持,是最具典范的皇家寺院。寺内殿宇楼阁依山而建,层叠有致,隐现自然,古朴庄严,方圆150亩,面积最大。文物荟萃,宋钟、元塔、须弥座、明狮;古迹繁多,摩崖石刻,洪山八景,最具佛教文化内涵。我国近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创办的武昌佛学院1994年在宝通禅寺复办,是近现代最重要的僧伽教育基地。唐代宝历二年(826年),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开元寺善庆和尚云游到随州大洪山修建了“灵峰寺”。善庆和尚圆寂前,毅然割了自己的双足留在寺内,表示升天之后也要为乡人利益奔走,这双“佛足”成为灵峰寺历代相传的镇寺之宝。皇帝为此赐给善庆“慈忍大师”的法号,还御书了“幽济禅院”的匾额送给灵峰寺。北宋末年,改名为“崇宁万寿禅寺”。元末万寿禅寺毁于战火。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改名为“宝通禅寺”,成为武汉四大丛林之一。明朝末,宝通寺又遭毁坏。清康熙年间对宝通寺进行重修和增建,规模宏大。咸丰末年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多是清末保存下来的建筑。

  东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区,武汉东湖每年接待游客达数百万人次,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风景游览地,2014年前曾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2014年因武汉中心城区扩大,东湖居武汉市江夏区的汤逊湖之后,是中国第二大城中湖。东湖因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部,故此得名,现为中国水域面积最为广阔的城中湖之一,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其位于长江南岸,是由长江淤塞而形成,100多年前曾和武昌其他湖泊相通并与长江相连,水患频繁。1899年至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下令在长江与东湖之间修建了武金堤和武青堤,并在堤防上修建了武泰闸和武丰闸。在人工干预下,从此东湖及其周边的湖泊与长江分离。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由听涛、磨山、落雁、吹笛和湖北省博物馆五个片区组成,楚风浓郁,楚韵精妙。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顷,青山环绕,岛渚星罗,素有九十九湾之说。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东湖湖畔,成为一道绝佳的风景线。

  昙华林,位于武昌区昙华林正街,老武昌的东北角,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