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正街汉语拼音:Hanzheng Jie;英语:Hanzheng Street),得名于“古汉口之正街”,是一条延绵五百年的传奇街市。自明代成化年间以来,历经了时期的兴起繁荣和近代百年的沉浮变迁,创造了“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辉煌,见证了万商云集、江汉朝宗的盛况,被视为大汉口的“城市之根”、“商业之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正街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国第一个恢复开放小商品批发市场,率先将个体私营经济推上中国市场经济的舞台,成为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改革开放的风向标,赢得了“天下第一街”的美誉。如今,随着汉正街商贸旅游区的规划建设,汉正街已经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阶段。

  汉正街是古汉口镇的发祥地,因南临汉水、东接长江、得水独厚而商贸发达,形成著名商埠。

  汉正街也是武汉市硚口区所辖的一个行政街道。因辖区内有古老而著名的汉正街横贯全境而得名。位于硚口区东部,南临汉水,与汉阳区隔水相望;东至友谊南路,与江汉区接壤;北抵中山大道,与硚口区六角亭街相邻;西至武胜路,与硚口区汉中街毗连。

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汉正街境域设置有由义、循礼两坊。民国十五年(1926年),境域划为汉口市第二区。民国三十四年,境域划为武圣、宝善、汉正3个区公所。

  建国后,1952年境域内设立存仁、利济、三曙、老官、石码头、宝善、关帝、宝庆、板厂9个行政街道。此后,行政区划经过多次调整。1957年3月,存仁街并入利济街,老官街并入利济街、石码头街,板厂街并入宝庆街。1958年6月,三曙街并入宝善街。1959年3月,关帝街并入宝善街,石码头街并入宝庆街。至此,境域内行政街道减少至利济、宝善、宝庆3个街道。1960年6月推行人民公社化时,境域内成立利济、宝善、宝庆3个街道分社。1961年6月,街道人民公社解体,境域内行政街道增至5个(即利济、石码头、三曙、关帝、宝庆街)。1971年6月,石码头街并入宝庆街,关帝街改名为新安街。

  2000年7月,境域内利济、三曙、新安、宝庆4个街道合并,成立汉正街办事处,下辖26个社区,至今。

  目前,汉正街街道辖26个居委会:红燕、存仁、利济、共和、万安、竹牌、小新、旌德、燕山、安善、永茂、三曙、永庆、延寿、多福、新安、药王、全新、大新、石码、永宁、板厂、艺和、宝庆、紫阳、五彩。

历史

  汉正街历史悠久,是汉口城市之根。自明代嘉靖至清代咸丰的300余年间,一直为汉口镇的主脉街市,是汉口早期的商业中心。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街道之一,据《夏口县志》记载,这条街迄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明代初期,今汉正街境域为汉阳城外的芦荻漫滩,仅有少许流民居住。明成化初年(约1467年),汉水主河道由龟山之南改从龟山北麓汇入长江,形成江汉南北两岸,境域遂从汉阳析出,此后,汉水北岸被专称为汉口。由于汉水入江口一带港深水阔,便于泊舟,四方居户陆续移至水口两岸修房设铺,聚族而居,人烟渐至密集。至嘉靖七年(1528年),境域沿河岸边已初具河街雏形,此为汉口最早的街市。嗣后一百余年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汉口镇市井街坊逐渐由南向北、由沿河向内地逐步推进而形成,即由河街到正街(今汉正街,下同),又由正街到夹街(今大夹街),再由夹街到长堤街内侧,街与街之间则形成里巷。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汉口已形成了由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居民区连成一线的街市,这条街市即今汉正街的雏形,四坊中除居仁坊、大智坊外,其余两坊均在今汉正街域内。万历元年(1573年),汉口被朝廷定为漕粮交兑口岸,汉水沿岸码头及汉正街市场“八大行”开始兴起。万历二十六年,汉水南岸的崇信坊遭受重大火灾以后,汉阳的商民开始逐步移居汉水北岸的汉口,境域人口剧增。万历四十五年,汉口又被朝廷定为楚商行盐总口岸,数量巨大的粮、盐转输,加快了境域水上运输和商贸的发展。

  明崇祯八年(1635年),汉阳通判袁焻在汉口镇主修十里长堤,上起硚口、下止堤口(今王家巷),使堤内约26平方公里的街区消除了后湖水患,促进了汉口的发展,汉口镇一跃成为海内名镇。其中汉正街境域因地处汉口镇中心地带,亦成为汉口市民主要聚居地和汉口繁华商业区。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所部与明军在汉口交战,汉口镇损毁严重,汉正街市场随之凋零。

  清代初期,社会安定,汉口水运和工商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康熙元年(1662年),汉口巡检司由汉水南岸的崇信坊迁至汉水北岸的正街。雍正五年(1727年),汉口巡检司又细分为仁义、礼智两巡检分司,以管理汉口镇日见繁杂的民事、商务。至乾隆年间(1736—1795年)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汉正街已成为“汉口之正街”(或称“官街”),“两旁皆有房屋,中间街道,可容车舆”。汉正街沿河一带,码头林立,商铺鳞集,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居其货化之贾,比廛而居;转输搬运,肩相摩,踵相接”。汉口镇亦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名列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汉口有居民约934万人,其中约有六成居民居住在汉正街境域内。嘉庆十八年(1813年),汉口居民已达1292万人(据《续辑汉阳县志》),汉正街境域的居民人数约有77万人。至道光年间(1821—1850年),境域内已是“华居陋室密如林,寸地相传值寸金”的繁华街区。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汉口开埠后,英、法等西方列强,竞相在长江沿岸今武汉关以下地段辟租界、修码头、建仓库,形成新兴商业区,牵引着汉口商业中心由沿河向沿江转移。同治三年(1864年),汉阳知府钟谦钧在汉口长堤北侧修筑西起硚口、东抵沙包(今一元路江边),全长55公里的城堡,汉口城区向东扩展。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主修张公堤后,汉口城区范围再向北扩至张公堤内。尽管如此,汉正街作为农副产品和传统手工业商品的集散地,在出口贸易和农村市场中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正街交通 明成化初年汉水改道后,汉水入江口成为停泊大小船只的避风良港。位于汉水北岸的汉口镇,正当两江交汇之处,水路交通十分畅达。顺长江,西可达湘、川、黔,东可至江、浙、皖;循汉水,可上达襄阳、南阳,通往河南、陕西。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汉口商业重镇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正如《汉口丛谈》谓:“汉口之盛,由于小河也。”这里“小河”系指汉水,“市场精华”多集中于汉正街境域内汉水沿岸。万历年间(1573—1620年),汉水岸边始建码头,以便停泊漕船盐船和转运粮、盐。据《汉口小志》记载,至明末,“泊于小河之船只,总数不下两万四五千”。数量巨大的粮、盐转输和码头的兴建,推动了汉正街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清初,汉口镇商贸复兴,港口运输业突飞猛进,帆舻集于河港,商贾聚于河岸,汉水沿岸呈现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荣景象。乾隆年间(1736—1795年),境域内襄河(汉水)岸边,已有大水巷、典茂巷、五显庙、老官庙、沈家庙等码头,仅通过汉口港运销的淮盐,年吞吐量就达13亿至165亿公斤之多,被视为华中销盐第一口岸。据《湖北通志检存稿·食货考》记载:在襄河码头装运的商品有18大类、230余个品种,如湖北省内的棉花、布匹,江苏、浙江省的丝绸,山西、陕西省的牛羊毛皮,安徽的茶叶,云南、贵州省的生漆,四川省的桐油,江西、福建省的瓷器,广东、广西省(区)的日用杂货等,不仅本省“十府一州商贾所需于外埠之物无不取给于汉镇”,而且外省同湖北之间的商贸也大半通过汉口中转运往各地。道光年间(1821—1850年),境域内又兴建了鲍家巷、新巷、流通巷码头,码头数量达到10多个。同治年间(1862—1874年),境域内沿河码头趋向专业化,沈家庙为药材、酒类码头,小新巷为水果码头,宝庆码头主运大米,大水巷、永宁巷、五彩巷码头主运粮食、棉花,等等。据近代粗略统计,汉水沿岸泊船量常年达24万至25万艘次之多,其中多半泊船在境域内各码头。

  民国初期,汉江轮船运输兴起后,开辟汉口至蔡甸、汉川、天门、岳口等上水航线,境域内永宁巷、万安巷码头建有小火轮候船点。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今利济南路、江汉桥头等地设有长途汽车货运站。这些站点为境域的客货运输提供了便利。但由于历史原因,直至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初,境域内汽车运输业的发展仍比较缓慢。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汉正街市场迅速崛起,全国各地来汉正街采办货物的客流量猛增,促进了境域汽车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市场需要,1991年2月,汉正街市场货物托运处成立,及时开辟通往浙江、四川、河南、河北、陕西及湖北省内的货运线路12条。1994年12月,位于利济南路的汉正街客运中心开业,引进车辆140台,开辟客运线路57条,日发班车120个班次。尔后,境域内一些沿河码头使用单位,利用码头闲置场地,先后开辟了永宁巷、利济路、流通巷客运站及下河街、大水巷、石码头等货运站。同时,境域内三曙、新安、利济、宝庆4个街道办事处也将本辖区内的一些宽敞的庭院辟为停车场。至2000年,汉正街市场已开辟通往江西、浙江、四川、江苏、福建、山东、河南、湖南等10多个省的190条货运线路及通往河南、浙江、江苏、江西、安徽、山东等省的客运线路。各线路每天下午从汉正街发车,次日即可到达目的地。

  2001年后,为汉正街市场服务的储运业包括各个物流公司、托运公司逐步在境域兴起,这些物流公司,自备车辆,多数在友谊南路的晴川桥头两侧租用民房,设点承揽货运业务。同时,境域内的汉水沿岸,即流通巷至江汉桥地段,除个别军用码头外,先后被辟为客运、货运停车场。至2008年,汉正街境域共有客运中心、客运站7个、货运停车场9个;有物流、托运公司174家,其中开辟省外营运线路33家、省内营运线路141家,共有客运车辆300余辆、货运车辆500余辆。其货运线路已通达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客运线路已通达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辽宁、河北、山东等20多个省(自治区)。数百年来,汉正街两江交汇、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催生了汉正街市场的形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促进了汉正街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汉正街商贸 汉正街自明嘉靖年间成为汉口镇的主要街市后,商贸日渐繁盛。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以后,汉正街市场在数额巨大的漕粮、淮盐转输的推动下更加繁荣。至明末,汉口镇已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崇祯末年(1642—1644年),汉正街市场在战乱中遭到重创。

  清初,社会安定,全国各地富商大贾再度集聚汉正街设铺经商,汉正街市场快速复苏。自顺治十三年(1656年)起,外省商贾相继在汉口镇兴建药帮、岭南、徽州、金庭等公所、会馆,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汉正街沿街商铺林立,且多数商铺为两层楼房,白墙灰瓦,古朴别致。在汉正街两侧和周边地段的街巷,酒楼、茶馆遍布,清晨开业,夜半收市,宾客盈门,生意兴隆。据范锴《汉口丛谈》记载,汉正街市场西段以粮、棉、油、什货居多;东段以药材、参燕、金银、票号、典当为主,是汉口镇早期的金融中心;中段最为繁荣,密布百货、布匹、山货、海味、纸张等大小商铺。由西至东形成以武圣庙、沈家庙为集合点的两个中心市场。清代晚期,在汉正街市场内,尤以盐、茶、粮、油、药材、什货、棉花、牛皮八大交易行远近驰名。同治三年(1864年)汉口城堡修筑后,商民纷纷在废圮的长堤(袁公堤)两边建房设店、开辟市场,由此形成的长堤街成为仅次于汉正街的汉口又一闹市。长堤街的兴起使汉正街市场向北扩展,在汉正街与长堤街之间,逐渐出现铁器、铜器、竹器、木器、染坊、纺纱、织布、刺绣等众多手工作坊,形成前店后坊、产销结合的专业街市。至辛亥革命前,汉正街市场内,钱庄、商号、堆栈、店房鳞次栉比,酒楼、茶馆宾客盈门,络绎不绝,市场的商品贸易依然兴隆。

  此后,汉正街市场历经辛亥阳夏之战和抗日战争,由于遭到火焚与飞机轰炸,导致汉正街市场几起几落,骤荣骤枯,由经营粮、棉、油等八大行为主体的商业区,逐渐演变为经营农村乡镇及平民用品的小商品市场,在曲折坎坷中艰难前行。

  新中国建立初期,武汉市和硚口区人民政府依照国家政策,对汉正街市场内私营工商户实行加工订货,并发放货款给予扶持,使市场有所回暖。1956年,国家对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市场内私营工商企业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或合作化。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商业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个体商业受到限制。“文化大革命”中个体工商户被全部取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个体商贩作为国营和集体商业补充的地位获得认同。1979年9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同年11月6日,硚口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新安、宝庆、三曙3条街道核发了第一批共103户小百货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拉开了汉正街市场复兴的序幕。自此,汉正街以全国开放最早而名噪天下,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而饮誉中外。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10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武汉召开了全国小商品市场现场会议,会上提出了对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一系列宽松政策。在舆论的引导和政策的推动下,国营、集体商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至1984年底,汉正街市场国营、集体商业门点已达308家,个体工商户从1982年上半年的209户,增加到1 063户,其中约有200余户先期成为“万元户”。市场的购销渠道已延伸到北京、天津、浙江、四川、广东、河南、山东等20多个省、市,年销售额达29亿元。1986年3月,汉正街市场开放夜市,不久又开放早市。夜市、早市均占道经营,范围界定在三曙街至安善巷、石码头正巷至安善巷路段(2000年取消)。1988年,武汉市和硚口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汉正街市场16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成立汉正街经济改革试验区。同时,开辟了连通汉正街的存仁巷、来祥里、合成里、上河街4个分市场。至1989年底,汉正街市场已有国营、集体商业网点381家,个体工商户3 215户。同年10月,描述个体工商户创业历程的电视剧《汉正街》(8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全国各地引起强烈反响,汉正街声名远扬。

  1990年至1998年,汉正街市场在武汉市和硚口区人民政府统一规划下,进行了第一、二、三期工程改造,相继建成汉正街小商品中心市场、老三镇服装城、华贸商城、多福商城、汉正街中心商城、金昌商城、新天地商业中心等大型商城,新增经营面积20余万平方米,商铺1万余个。在此期间,汉正街市场开始向综合型、专业化、商场(室内)化方向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服装、布匹、鞋业、袜业、箱包皮具、家电、厨具、塑料制品、文体用品、副食品、工艺礼品、日用化工品等46个专业市场。与此同时,汉正街市场交易额连续多年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名列前茅。至1998年底,汉正街市场已有国营、集体商业企业经营门点1 480个,个体工商户13万户,从业人员共约4万人,经营商品6万多种,日均人流量达15万人次,年销售额约100亿元。

  2000年后,汉正街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再次大规模对市场进行开发建设,至2007年,先后兴建了汉正街文化电子商城、浙江鞋城、暨济商城、既济电力商城、汉正街第一大道服装布匹商城、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广场等大型商厦,新增经营面积50万平方米、商铺7 500余个。同时,大力引进知名品牌入市经营,自主开发生产汉派品牌服装,相继建立古田、黄陂、汉川等汉派服装加工基地。2008年,汉正街市场范围已遍及汉正街辖区,达167平方公里(不含江汉区东汉正街市场),有各类专业市场73个,经营面积80余万平方米,商铺24万个,从业人员约10万人,日均人流量近20万人次,年销售额约240亿元,年税收额24亿元。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运行对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小商品市场建设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汉正街市场成为城乡经济交流的桥梁,为建立多渠道、少环节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商品经济流通体制、开拓城乡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汉正街市场已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小商品交易中心及物流中心。汉正街市场承东启西、引南接北,其营销渠道不仅遍及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且还远销欧洲、美洲和非洲。汉正街市场在全国享有盛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赵紫阳、乔石、田纪云、吴仪等曾先后到汉正街市场视察指导工作;国内各省市1 000多个代表团曾到汉正街市场参观交流;联合国货币基金组织及28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专家、国会议员、新闻记者曾到汉正街市场参观访问;国内外新闻媒体报导汉正街市场的新闻作品和电视专题片达2 000多篇(部)。1992年至1995年,汉正街市场连续4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国家级“文明市场”称号。

  汉正街文化 清代,境域内盛行由家族或个人开办的私塾教育,校舍由私人提供。同治六年(1867年),宝善初、高级学堂在大火路宝善堂开设,为境域内较早的义塾。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废科举、兴学堂,夏口厅在大观音阁(今和平剧场一带)开办高等小学堂,在大夹街开办初等小学堂,境域内始有近代小学。至清末,境域内有官办小学堂13所。

  民国元年(1912年),改学堂为学校。至民国九年,夏口县共在境域内开办初等小学堂3所、高等小学2所。至民国二十四年,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境域内共开办有不收学费的短期小学20所,招收6 000余人。民国二十七年10月武汉沦陷,各类学校停办。之后,日伪政府利用原公立小学校址开办6所小学。抗战胜利后,境域小学数量有所发展。至武汉解放前夕,境域内有公办小学9所、善堂办小学10所、私人办小学17所。

  1950年1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接管境域内公办小学,之后,对私立小学逐步进行改造。1956年,武汉市第三十五中学在永宁巷开设,境域内始有中学教育。同年,硚口区人民政府合并了一批善堂和私人开办的小学,使境域内小学数量达22所。1962年设立利济路中学。1971年,大庆、在险峰小学升格为武汉市第五十九、第六十中学后,境域内中学数量增至4所。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质量下降。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学校各项工作开始走上正轨,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80年至1985年,境域内中等职业教育和职工业余教育持续发展。1984年,武汉市财经学校在六水街开办,为境域内中等职业教育之始。

  1986年后,国家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境域内初等教育“四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不断提高,至1990年,境域内初中毕业合格率、升学率分别达95%和85%以上;小学毕业合格率、升学率达987%和100%,均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1991年至2000年,境域内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办学条件达标、学生体育达标和合格卫生学校创建活动,各中、小学的校舍普遍进行了改建、扩建,办学条件有了全面改善,学生的体质有所增强。2001年至2008年,境域内各中、小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期间,各个学校先后建立起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及特色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境域内有小学10所、中学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100%,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5%。

  境域内文化活动具有浓郁的汉口地方特色,并随着时代变化而创新。清代,随着商贸的繁盛,各地客商在境域内建会馆、公所之时,也开设茶馆、戏园,历经数百年,孕育了以汉正街市场为核心的商业文化。诸如坐茶馆、听说书、看戏、郊游等为清代境域内居民的休闲方式,由此也形成了汉口镇地方生活习俗。以汉口镇为创作素材的散文或诗词作品甚多,在清代以嘉庆年间范锴著的《汉口丛谈》和道光末年叶调元著的《汉口竹枝词》为代表,《汉口丛谈》为后人研究汉口城市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汉口竹枝词》被誉为“清代中叶汉口镇的社会风俗画册”。

  民国时期,境域内茶馆、戏院文化更具地方特色。民国十年(1921年),戏院始在境域出现,时兴汉剧、楚剧。民国二十二年,境内茶馆遍布,既是商业交易场所,亦是市民公共休闲娱乐之地,仅大火路就有汉江、龙泉等17家茶馆,时有民谣云:“大火路长又长,家家户户是茶房。”民国二十三年,境域内有戏院5家,茶馆百余家。抗日战争武汉沦陷期间,境域划为难民区,在日本侵略军的殖民统治下,民族文化遭到摧残。

  建国初期,喝茶、看戏、看电影、仍是境域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平剧场演出的京剧、汉剧、楚剧等各种戏曲时常爆满。“文化大革命”时期,茶馆被取缔,戏院演出传统剧目遭到禁止而一度衰落。自20世纪70年代末,街道文化站建立以后,境域内群众文化活动日渐丰富,尤其是春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

  20世纪80年代,武汉市和硚口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及境域内企事业单位加大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舞龙、舞狮、灯展、菊展、歌咏比赛等活动在境域内如火如荼地开展。90年代,舞厅、卡拉OK厅、游戏机室在境域内兴起,跳交谊舞、唱卡拉OK、打游戏机形成新的热潮;反映汉正街经商者生活风貌的电视剧《汉正街》、《还是汉正街》、《汉正街人》在全国热播;小说《养命的儿子》、《失踪的儿子》,报告文学《磁场效应》相继发表;小品《扁担》获全国群星金奖。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充分展现了当代汉正街人积极拼搏的精神面貌。2000年11月,汉正街办事处举办了街道文化艺术节,内容包括文艺演出、民俗文化汇展、摄影作品展等大型文化活动,其参加人数之多,影响之大前所未有。2003年后,街头文化,广场文化成为汉正街辖区新的文化特点,打麻将、打扑克牌、跳舞、玩游戏、打羽毛球、看报、读书、跳迪等都成为店主、店员、居民的业余文化娱乐方式,并且日渐多样化,个性化。

  境域是汉口中医事业和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端地。明崇祯十年(1637年),叶文机在鲍家巷开设叶开泰药室,为汉口见诸文字记载最早的药铺兼诊所。清同治三年(1864年),英国传教医师史密斯(中文名师维善)在汉正街金庭公店开设西医诊所,西方医疗技术自此传入汉口地区。同治十一年,境域内首设卫生检疫机构。至清末,境域内有中药铺10余家,中医诊所20余家,居民就医以中医为主。民国初期,私人开办的西医诊所逐渐兴起。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在药帮巷开办红十字会医院,为境域内首家医院,后撤销。至武汉解放前夕,境域内约有西医诊所30家、中医诊所20家,其医疗技术较清代有了很大的提高。

  建国后,境域内相继设立宝庆、利济两个街道卫生院,境域周边设有武汉市第一、第四医院。各街道卫生院更新医疗设施,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境域内各大企事业单位均建立内部医务室。60年代,街道建立红十字会卫生站(后改为群防群治站),开展传染病预防工作。70年代,企、事业单位在对职工实行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的基础上,对子女实行统筹医疗。80年代以后,随着汉正街市场的扩展,外来人口不断增多,私人诊所在境域内大幅增加,为外来人口就医提供了方便。1995年,为实现武汉市和硚口区人民政府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境域内各街道开始建立社区初级保健站。1998年,国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废除公费医疗制度后,市民的医疗费用大幅增加。2000年后,境域内各企事业单位开始实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各个社区均建立卫生服务站,对病人就诊实行“五免六减”、24小时应诊、上门应诊等优惠措施,医疗服务质量也有很大提高。至2008年底,境域内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家,药店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6个,私人诊所30所。各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均被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各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辖区年老体弱的病人建立了家庭档案,“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建置沿革

  汉正街境域是古汉口镇的发祥地。自明代中期汉口镇形成直至清末,境域一直隶属汉阳县、汉阳府管辖。

  明初,包括今汉正街属地在内的整个汉口地域只是汉阳县城外的一片芦滩,鲜见人迹。成化年初,汉水下游因水文情势的变迁发生改道,由汉阳郭茨口沿龟山北麓汇入长江,于是将汉阳城外的这片荒滩一分为二,汉口即从汉阳县析出。初时,水口两岸地域皆称为汉口(即汉水之口),尔后陆续有四乡居民移居此地,修房设铺,从事贸易;商船亦来此停泊,人烟渐至密集。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汉口镇初具雏形,在籍居户已达1 395户,约7 000余人。汉阳县将汉水北岸(汉口一侧)居民区划为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并在南岸汉阳一侧崇信坊设立汉口巡检司,管理汉水南北两岸事务。今汉正街境域分属由义坊(坊址不详)、循礼坊(坊址在今升基巷)两坊所辖,至此,境域始有建置,隶属汉阳县。

  清康熙元年(1662年),汉阳县将汉口巡检司由汉水南岸迁至北岸。由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联成的汉正街因驻扎汉口巡检司而成为汉口镇的正街(又称官街),汉水北岸地域亦成为汉口的专称。雍正五年(1727年),汉阳县将汉口巡检司划分为仁义、礼智两巡检分司,以汉正街为主线对汉口镇实行分区管理,从硚口到金庭公店(今汉正街中心商城处)归仁义司管辖,司署设于安定巷;金庭公店至茶庵(今人民前巷)为礼智司管辖,司署设在统一街万寿巷。雍正十年,汉阳县在两巡检分司之上,设汉口同知署,署衙设在四官殿。此时,境域内由义、循礼两坊分属仁义、礼智两巡检司管辖。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廷奏准,实行汉阳与汉口分治,新置夏口厅,其行政地位与汉阳县等同,辖汉水北岸涢口至滠口地区,隶属汉阳府。夏口厅仍设礼智、仁义两巡检分司,辖有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境域改属夏口厅管辖,含由义、循礼两坊不变。

  民国元年(1912年),改夏口厅为夏口县。民国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汉,废夏口县设汉口市,全市划为9个行政区,境域属汉口市第二区(辖区范围自花翎巷至鲍家巷)所辖。民国二十一年,当局以警察分署管辖区域建立保甲区,境域隶属未变。

  抗日战争武汉沦陷期间,境域被划为难民区(上起硚口下至新街),隶属日伪汉口特别市政府管辖。在此期间,民众饱受日本侵略军的欺压和蹂躏。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恢复汉口市建制,改保甲区为自治区,全市划为14个区公所。境域分属武圣、宝善、汉正3个区公所管辖。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同年6月,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明令废除旧有保甲制度。1951年底,境域开始筹建街道政权组织。至1952年1月,境域先后建立存仁、利济、三曙、老官、石码头、宝善、关帝、宝庆、板厂9个街道人民政府,均隶属武汉市硚口区。1954年3月,街道人民政府改为街道办事处,为硚口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57年至1959年,境域内街道办事处几经撤并后,设有利济、宝善、宝庆3个街道办事处。1960年6月,利济、宝善、宝庆3个街道办事处更名为硚口人民公社分社。1961年6月,恢复街道办事处建制,境域内共设有利济、三曙、关帝、石码头、宝庆5个街道办事处。1971年,街道办事处改名为街道革命委员会。1978年,撤销街道革命委员会,恢复街道办事处,境域共设有利济、三曙、新安、宝庆4个街道办事处。

  2000年7月,硚口区人民政府将境域内利济、三曙、新安、宝庆4个街道办事处与汉正街市场管委会合并,组建成汉正街办事处。与此同时,将位于汉正街西段的原汉正街办事处(解放初成立)更名为崇仁街办事处,至今。

街巷

  汉正街辖区,地处中山大道以南的古汉口镇老城区范围内,其特点是街巷狭窄、形成较早、人烟稠密、房屋比较陈旧。旧时,境域内寺庙、会馆、公所、善堂较多,地名多具封建迷信和商业色彩。

  境域街巷分布,与汉口镇的形成密切相关。嘉靖年间(1522-1566年),汉口镇已初现繁华。在汉水北岸(汉口一侧)的沿河地段,商民密集,搭建有一排排的吊脚楼,半倚河岸,半立水中,颇具水乡风光。楼楼相连,大小码头穿插其间,形成热闹的街市,即河街。明崇祯八年(1635年),汉阳通判袁焻主持修筑汉水北岸的袁公堤以后,汉口镇免除了后湖水患,商贸及各业得到迅速发展,市镇规模亦逐渐扩展。汉口镇街区初时只有沿河码头和河街,后由河街发展到正街(汉正街),再由正街、后街而夹街,由夹街而堤街、而里巷。至清代前期,汉口镇已形成以汉正街为主脉,两侧街巷纵横交错的沿河商业区。这个沿河商业区形如眠帚,“上直而下广”,其主体部分在今汉正街辖域内。

  据范锴《汉口丛谈》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汉口镇已是“坊巷街衢,纷歧莫绘”,“街衖重重,难以缕纪”,而称之曰街的有32条,称之为巷的有64条。其中,河街、正街、后街(泛指今日汉中路一带)、夹街、堤街等主干道与汉水大体平行,而以正街、堤街独长,其他则纵横交错。《汉口丛谈》中记载的当时街巷名称,有许多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街区空出留作防火通道的空间,后来也发展成大火路、小火路、新火路等街巷。

  乾隆四年(1739年),作为汉口镇商业中心的正街(汉正街),上自硚口,下至接驾嘴(今集稼嘴)铺设条石路面。沿街店铺鳞次栉比,市井繁华。在正街的两侧及周边里巷,聚居着汉口镇的大部分人口,遍布大街小巷的酒楼、茶肆,清晨开业,夜半收市,宾客盈门,经久不衰。同治三年(1864年),汉阳郡守钟谦钧主持在袁公堤北修筑汉口城堡,城堡筑成后,兼有御敌和挡水功能,袁公堤外涸出大片可居之地,形成众多小巷。由此,汉口镇城区再次向北扩至城垣(今中山大道一线)。

  清代,境内汉正街一带的街巷习惯以寺庙名称命名,如大王庙、五显庙、沈家庙等,而多数街巷则与商业行帮、商品名称有密切联系,以至于“街名一半店名呼”。诸如:药帮巷、砖瓦巷、板子巷等,与所在行业有关;淮盐巷、茶叶巷、茯苓巷等,均以商品命名。还有一些街巷以居住者的籍贯取名,如宝庆正街,徽州巷、广东巷等,宝庆正街一带即是湖南宝庆府籍在汉船民的聚居地。这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老街老巷,历史上曾名噪一时,也是汉口镇旧时繁华的见证。

  建国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汉正街一带不断进行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许多历史上的老街老巷在拆迁中消失,代之以现代造型的高楼大厦。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以前,境域内共有大街小巷328条,其中,老街老巷198条,至2008年,汉正街辖区内尚存自然街巷212条,其中老街老巷82条,多数不能通行汽车。

  汉正街 位于沿河大道以北,并与之大体平行。西与硚口路垂直相衔,东至集稼嘴与民族路交会,跨硚口、江汉两区,全长3,200米,宽5-7米。原为条石路面,后翻修为沥青路面,1990年后筑成水泥路面。该街兴起迄今已400多年。汉正街始称“正街”或“官街”。民国初年分段而称,由西而东有玉带门正街、杨家河正街、武圣庙正街、石码头正街、五彩正街、永宁巷正街、沈家庙正街等。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后,统称汉正街。1967年改称兴无街,1972年恢复原名。1979年汉正街辟为小商品批发市场。

  长堤街 位于汉正街以北,跨硚口、江汉两区,与之平行的南为沿河大道和汉正街,北为中山大道,西与硚口路相交,东与黄陂街相接,长约5公里,宽5-7米,水泥路面。该街由后湖堤(长堤)演变而成,故称长堤街。民国初年,堤街分段称为劝工院堤街、大通巷堤街、观音阁堤街。民国十五年(1926年)始,统称长堤街。1967年改名红安街,1972年复名长堤街,如常里、遗安里、天顺里、复善里、明德里、广安里、忠厚里、长堤巷并入。

  新安街 位于辖区东部,长堤街以南,南北走向。南起大夹街,北与六水街、晒台街相交。长约177米,宽5-6米,水泥路面,可行汽车。该街为清代老街,以旧有“新安书院”得名。康熙七年(1668年)由徽属六邑歙、休、祁、婺、黟、绩仕商合资,在此建“新安公所”。康熙三十四年改建为“新安书院”,创办学堂。雍正十三年(1735年),徽帮商贾在汉江边辟新安码头,建魁星阁、紫阳坊;乾隆四十年(1776年)修新安街。咸丰二年(1852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新安书院曾两次被毁,又复重修。民国时,此处曾为药材、参燕、百货诸行栈集聚之地,有新安市场之称。建国后,变为居民区,1967年改名文革街,1972年恢复原名。今仍存古街老巷旧貌,多砖木结构楼房,分布有商业服务网点。

  宝庆街 位于辖区东南隅。东南起于沿河大道,西北止于宝庆二街,长约188米,宽约5米,水泥路面,形成已300余年。清初,汉口镇商贸繁盛,湖南宝庆府(辖今新安、新化、邵阳、武岗等县)客商,将煤炭、木材、纸张、茶叶等土特产品,经洞庭湖水路运抵汉口。木船来汉后,多泊于汉水入江口北岸就地销售。因由汉口返回湖南,在长江逆水行舟,诸多不便,故运输货物多以简易木船,只来不返,货物销售后,木船拆毁,作木板出售。宝庆府商民来汉后纷纷在此搭棚建房定居,渐成街巷。咸丰年间,宝庆府在汉商人修建“宝庆五属同乡会”,俗称宝庆会馆。继而在汉水入江口北岸修建泊船运货码头,称宝庆码头,此街因此得名宝庆正街。附近街巷亦多由此派生得名,如宝庆二街、宝庆三街等。1967年曾改名大庆一街,1972年恢复原名。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此街房屋大多改建,居民仍多湖南籍,至今仍操湖南口音,乡土气息甚浓。

  全新街 位于利济路以东,长堤街与大夹街之间。北起长堤街,南至大夹街,长256米,北段宽约5米,南段宽约3米,水泥路面,系清代老街。此地旧有关帝庙,泛称西关帝庙(花楼街以东另有关帝庙,俗称东关帝庙)。民国时,命名为关帝街。1967年改为反帝街,1972年更名全新街。此街早年为雨伞、木屐作坊集中地,以制品耐用而著称。极盛时期,有三四十家雨伞、木屐店铺,以苏恒泰伞店最为著名。

  宝善街 位于中山大道南侧,利济路以东。南起长堤街,北至中山大道,长约117米,宽约8米,水泥路面,清代成街。该街旧有宝善善堂,街以此堂得名。1967年改名防修街,1972年恢复原名。20世纪90年代后,该街改为农贸市场。

  汉坊街 位于中山大道延寿巷口东侧,为延寿巷与自新巷之间的片状居民区,面积约4 000平方米。清末,在此设汉口镇驻防兵营。民国初期,汉口镇防守使在此设署,故泛称汉防营。撤署成街后,20世纪30年代始以谐音改称汉坊街。1967年改名恨帝一巷,1972年恢复原名。此街弯曲狭窄,宽约3米,可行非机动车辆,房屋大多陈旧,居民稠密。安徽街小学位于此街南侧。

  大夹街 西起广货巷,东至民族路,长925米,宽5~6米,水泥路面。此街已有300多年历史,因位于汉正街与长堤街之间,故名夹街,又因另有小夹街平行,故名大夹街。街面多建两层楼房,人烟稠密。1990年后,该街逐渐形成汉正街服装市场。

  三曙街 东起广货巷,与大夹街西端会合;西止利济路,长210米,宽10米。清末成街,因汉口市第三警察署驻此,故名三曙街。建国前为土路,20世纪60年代修沥青路面,90年代改筑水泥路面。现为汉正街市场内主要商业街之一。

  中山大道 西起硚口路,东至黄浦路,与京汉大道、解放大道平行,全长8 550米,是武汉市主要交通干道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拆除汉口城垣,沿城基修建后城马路自硚口至歆生路(今江汉路),民国十五年(1926年)北伐战争胜利后,更名为中山马路。武汉沦陷后,民国三十二年,汪伪汉口特别市政府将中山马路向东延伸,分3段分别命名为中山西路(今硚口至利济路)、中山中路(今利济路至江汉路)、中山东路(今江汉路起,跨一元路进胜利街至芦沟桥路)。民国三十五年,汉口市政府将中山西路、中山中路、中山东路合并,命名为中山大道。1951年,武汉市建设局为淘汰马车,新增公共汽车线路,该路东段加铺水泥路面。1953年,市建设局按路宽32米加宽路面。1958年,改水泥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宽增至36米,并加宽人行道。1970年,拆除隔离带,使行车道加宽4米,路宽达到规划要求的40米。1988年8月至11月,翻修硚口路至武胜路段,新筑30厘米厚路基和22厘米厚的混凝土路面,并在武胜路、利济路等处建人行天桥。2003年,该路段按国际标准进行修筑,拆除花坛拓宽路面;人行道设有盲道,建有电缆、通信光缆暗沟,铺石材地砖;路面铺沥青混凝土,设8车道。

  沿河大道 位于汉口城区西南隅,沿汉水北岸呈东西走向。东起大兴二路口武汉市水运公司码头,与沿江大道相接,西至建一路江汉二桥引桥头,全长7.2公里,宽30~40米,水泥路面,路南侧即沿河混凝土防水墙。该路以紧依汉水而得名,为武汉市区交通干线之一。

  大火路 位于大夹街与长堤街之间,南北走向。南起大夹街,北止长堤街,长约226米,宽约8米,两侧多旧式砖木结构房屋,人口稠密,禁行汽车。该路形成于清代,与东侧的小火路为打铁作坊密集之地,红炉当街,火光终日,且较小火路长,故名大火路。建国初期,此街仍以打铁作坊居多,叮当之声不绝于耳。1967年更名援越街,1972年恢复原名,渐为居民区。该路多老式平房,居民稠密,街道弯曲,车辆通行不畅,1998年修建多福路时消亡。

  多福路 位于利济路以东,北接中山大道,南抵沿河大道,长1 000米,宽40米,水泥路面。昔玉带河经此,河上有多福桥,清末河淤桥废,填基建房,形成居民区,泛称多福桥。20世纪50年代改名多福巷。1999年,武汉市和硚口区人民政府投资将此巷扩建成多福路,北起中山大道,南至汉正街。2003年,该路实施第二期扩建,拆除永宁巷两侧民房,将道路南延至沿河大道,2004年竣工。该路南段建有汉正街第一大道,中段建有汉正街中心商城、国体商城、多福商城、品牌服饰批发广场等大型建筑,现已成为汉正街市场内商铺最多、人流量最大的商业街。

名巷

  淮盐巷 位于汉正街中段北侧,南北走向。南起汉正街,北至武胜路,长约195米,宽约3米,水泥路面。明清时期,汉口盐号多设于此,专售淮盐,故名淮盐巷,盐商同业组织淮盐公所也设在巷内。史载,清咸丰元年(1851年)经此运销的淮盐达4亿斤。盐商们大获暴利后,将所居住的淮盐巷修成当时汉口最豪侈的里弄。该巷系清一色的雕花木结构过街楼,为当时汉口街巷独特的建筑风格。民国十年(1921年),外埠的久大、通益等公司的精制盐来汉倾销,淮盐贸易及淮盐巷自此衰落。1967年因为长江食品厂驻此,改名长江巷,1972年复名淮盐巷(怡怡里并入)。该巷房屋建筑均为老式两层楼房,巷道狭窄,仅可行人。1990年后,南端巷口建有汉正街副食品市场。

  大泉隆巷 位于汉正街与沿河大道之间,南北走向。南起沿河大道,北至汉正街,长约166米,宽2米,水泥路面。系清代老巷,由泉龙巷派生得名大泉隆巷。1967年改名江汉桥二巷,1972年恢复原名。该巷居民稠密,房屋均于20世纪40年代所建,建筑风格统一,为现存保持原貌较好的民宅。巷道狭窄,仅可行人。

  广东巷 位于长堤街与大夹街之间,大火路东侧,南北走向。南起大夹街,北端无出口,长约80米,宽约2米,水泥路面。清末成巷,当时因巷内有广东旅汉商户所建会馆,称粤东会馆,后又称岭南会馆和广东会馆,故名广东巷。1967年改名华新四巷,1972年恢复原名。该巷房屋低矮,大多陈旧,居民稠密,巷道狭窄,不通汽车,2002年在城建改造时消亡。

  燕山巷 位于宝善街东侧,南起长堤街,北至中山大道,长170米,宽3米。清代为玉带河流经之地,河上有燕山桥,清末河淤桥废,填基建房成巷,以原桥名为燕山巷。

  广福正巷 位于汉正街中段南侧,北起汉正街,南至新河巷。长约188米,宽约16米,沥青路面。临近汉水,地势低洼。相传此地早期居民多结棚而居,人丁不旺,孤寡居多,曾有寡妇巷之称。清末,居民增多,建房成巷,以谐音雅化而称广福巷。1967年改名大庆十巷,1972年恢复原名。该巷多老式两层楼房,居民稠密,巷道狭窄,仅可行人。

  广货巷 位于利济路以东,南北走向。南起大夹街,北至长堤街。长180米,宽约4米,水泥路面。民国初年形成里巷,广东籍商人在此建广货公所,故称广货巷。1967年改名星火三巷,1967年恢复原名。该巷多为两层砖木楼房,居民稠密,可通行小型汽车。

  保寿巷 位于长堤街北侧,东西走向,东交安徽街,西交多福路。巷道弯曲,面积约9 500平方米。清代,玉带河流经此地,河上有桥,始名玉麟桥,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修后改名保寿桥。汉口城堡筑后,玉带河废,渐成居民区,以桥得名保寿巷,沿用至建国后。1967年改名除帝一巷,1972年恢复原名。保寿桥残迹尚存,桥呈南北向,长10米,宽3米,石板桥面,两边青石栏高约1米,分别刻有“道光十四年孟秋,山陕水烟众号建修”和“保寿桥”字样。桥面现为通道,桥栏已砌成居民房基。此巷地势低洼,暴雨易渍,皆老式砖瓦平房,大多陈旧,居民稠密。巷道宽窄不一,宽处可通行非机动车辆。改革开放后,随着汉正街市场的发展,此巷辟为市场。

  药帮大巷 位于长堤街东段南侧,北起长堤街,南至药帮二巷,长约150米,宽约3米,水泥路面。明末汉口成市后,各地药帮来此竞相卖药。一些河南怀庆府的药农,携带自产药材来汉销售,因为汉正街不容,就在保寿桥附近摆地摊,从此各地药帮均在此扎堆,便形成药帮巷。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河南怀庆府属武陟、温县、孟县等县药商在此巷附近兴建怀庆会馆,亦称覃怀药王庙。因药王庙颇具影响,此巷形成之初,多泛称药王庙或药帮巷,盛时聚集药材行70余家,药铺100多家。药帮巷支巷衍生,先后有药帮一至三巷,故此巷又称药帮大巷,沿用至建国后。1967年改名抗美大巷,1972年复名药帮大巷(怀安南里并入)。

  金庭巷 位于汉正街中段南侧,北接汉正街,南至大水一巷。长136米,宽约15米,水泥路面。系清代古巷,昔有金庭会馆(金庭公店)位此,得名金庭巷。1967年改名大庆三巷,1972年恢复原名。清雍正元年(1723年),江苏吴县商人在此建同乡会馆,以其本乡山名金庭命名金庭会馆,前抵官街(今汉正街),后抵汉水(今沿河大道)。雍正五年,汉阳县在汉口设仁义、礼智两巡检司,以金庭会馆为界,分为上下“路”。叶调元《汉口竹枝词》云:“金庭店上属仁义,以下均归礼智司。”咸丰年间,会馆毁于兵乱,尔后法国传教士占建教堂。不久经乡人诉讼收回原业,转由旅汉之湖南长沙、湘潭、常德、益阳、宁乡5埠商人集资修复,改名“金庭公店”。1996年建金昌商城时,该巷消亡。

  升基巷 位于汉正街东段,南北走向。南起汉正街,北至大夹街,长100米,宽3米,水泥路面。清代成巷,名升基巷,名由不详。1967年改名灭帝一巷,1972年恢复原名。该巷房屋整齐,居民稠密,巷道狭窄,不通汽车。自清末至20世纪60年代,该巷是闻名全市的“餐饮一条巷”,巷道西面先后有老大兴酒楼、新大兴酒楼、锦阳酒楼、张汉记牛肉馆、爱雅亭粉面馆、芙蓉川菜馆、黄天兴酒楼以及煨汤馆、熟食店等在此经营,尤以老大兴酒楼的名菜“红烧鮰鱼”享誉武汉三镇。自1985年起,该巷辟为童装市场,2008年在旧城区改造时被拆除。

  永宁巷 位于汉正街中段南侧,南北走向。南起沿河大道,北至汉正街,长约650米,宽约38米,水泥路面。据《扬州府志》载:清代甘泉人李茂(字子容)在汉镇为官,曾居此。李因汉镇人烟稠密,多茅屋板房,易遭火灾,故以砖石筑屋,形成里巷,并取永居安宁之义,命名永宁巷。1967年改名大寨巷,1972年恢复原名。该巷两侧多老式两层砖木楼房,居民稠密,巷道狭窄,不通汽车。20世纪80年代,此巷辟为日用品批发集贸市场,发展迅速,设有摊位170多个,销售商品主要为服装、鞋帽、塑料制品,交易十分活跃。2003年,此巷拆除,扩建为汉正街第一大道。

  板厂巷 位于汉正街与沿河大道之间,永宁巷东侧。东北起板厂五巷南口,西南至永宁巷南段,长约180米,宽约9米,水泥路面。此巷兴于清同治年间,时多木材铺,故名板厂巷。1967年,改名正义巷,1972年恢复原名。两侧多两层砖木楼房,居民稠密。市第五十九中学分部和板厂街小学位于此巷南北两侧。

  大水巷 位于汉正街中段南侧,北起汉正街,南抵沿河大道。长约658米,北段宽约4米,南段宽约8米,水泥路面。该巷系百年老巷。汉口古为湖沼之地,地下水杂质多、水垢厚、硬度高、味涩质差,不宜饮用,故形成市镇以后,长期靠从汉江挑水,以明矾澄清饮用,少有凿井取水者。当时从长堤街、汉正街直到沿河一带,开辟了若干水巷,以便挑水、卖水者通过。在众多的水巷之中,此巷独宽,来往挑水者最为频繁,故称大水巷。《汉口丛谈》记载:此巷“以卖水者辘轳转运,所过之处,日无干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汉口始建水厂,宣统元年(1909年)水厂、水塔落成供水,但仅限于富户,窄街小巷居民仍挑水饮用。建国后,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自来水管网密布,大水巷以及其他曾为水巷的巷道,已改修成简易沥青道路。1967年改名红缨巷,1972年恢复原名。1997年该巷东侧建起金昌商城,2006年该巷西侧建起汉正街第一大道,现已成为市场密集地段。

  五彩正巷 位于利济路东侧,汉水街与沿河大道之间。北起汉水街,南抵沿河大道,长约354米,宽约4米,水泥路面。系清代古巷,始名五彩坊,一说该巷因多扎制纸人纸马作坊而得名。另说昔有凤凰栖于龟山,羽色艳丽,某财主贪其姿色,欲乘夜色朦胧擒之,凤凰惊起,展翅北飞,挣扎中脱落九根五彩缤纷的羽毛,落地后两根并排而列,七根纵横散落。居民依彩羽建房,遂成大、小巷道,故以五彩名巷。附近小巷,亦多由此派生得名。该巷为五彩诸巷中的最长巷,称正巷。1967年改名江汉正巷,1972年恢复原名。1996年该巷北端建起华贸商城,2006年该巷东侧建起汉正街第一大道,现已成为市场密集地段。

  石码头正巷 位于利济路东侧,汉正街与沿河大道之间。东南起自沿河大道,穿汉水街,西北至汉正街。长约476米,宽5~10米,水泥路面。形成于明清之际。据传清顺治年间,归元寺某和尚经此渡河,见河岸泥泞,商旅不便,遂四处化缘,采湖南丁字湾石材为料,在此筑成渡河码头,称石码头,因由十户捐资而成,故又名十码头。此巷以直通石码头而得名石码头正巷,沿用至建国后,1967年改名大寨八巷,1972年恢复原名。1996年该巷北端建成源强商城。1999年该巷形成汉正街工艺花卉市场。2006年该巷南端建起暨济商城。

  茯苓巷 位于利济路东侧,汉正街与汉水街之间。东起永宁巷,西至五彩三巷。长99米,宽2米,水泥路面。清末成巷,附近有罗田、英山、麻城等地药材商合建的同业会馆,称茯苓会馆,此巷由此得名。1967年改名燎原巷,1972年恢复原名,多旧式青砖房屋,巷道狭窄,不通汽车。谦祥益百货商店位于该巷北侧。2006年该巷被拆除。

  存仁巷 南起汉中路,北至长堤街,长330米,宽4米。清代中期成巷,名存仁巷。清代,该巷与附近的四官殿(原址在今居仁门一带河边,早毁)为汉口灯市集场,每当春节过后,汉口家家户户来此购买彩灯和玩赏。

汉正街人物

  范锴 字声山,号白舫,又号苕溪渔隐,浙江乌程(今吴兴)南浔镇人,工诗文,尤善词。清嘉庆、道光年间流寓汉口,经营盐务。闲暇之余,广泛搜集汉口地区史料,包括地理形势、建制沿革、街衢市井、名胜古迹、历史事件、物产和趣闻、不见经史而风靡一时的名人事迹及其诗人作品等,加以辑录整理,并加有按语,成《汉口丛谈》六卷刊行传世。此书作为汉口第一部乡土文献,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对后代学人影响很大。

  叶调元(约1799-?) 又名苕园,字鼎三,浙江余姚人,曾于7岁至16岁以及40岁前后,两度流寓汉口。他一生在功名上不得意,仅中过秀才。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叶第二次来到汉口,有鉴于“风气迥非昔比”,就其所见所闻,“托诸嬉笑怒骂”,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竹枝词,累计10年,积而成册,删去十之二三,存诗292首,集成《汉口竹枝词》,次年刊行,故被学术界称为“清代中叶汉口镇的社会风俗画册”。

  叶文机 安徽徽州人,武汉老字号“叶开泰”中药店创始人。店址位于境内大夹街。叶受家传影响,深谙医学术理,懂脉络,善针灸。明崇祯十年(1637年),叶氏一家迁来汉口行医,时值湖南岳州(今岳阳)一带瘟疫流行,他自告奋勇前去救治病人,因医术精湛,功绩显著,深得驻军简亲王赏识,并给予赞助。返汉后于同年十月在汉口大码头鲍家巷口觅一青砖瓦屋,设“叶开泰”药室。清乾隆年间,叶氏后人扩充业务,改药室为药店,并吸取祖上先人的传统经验,不断改进成药配方,创制出系列名贵成药,为民众所称道。清咸丰、同治年间,叶开泰药店已扬名海内。

  汪玉霞(?-1741) 女,原名蔡玉霞,“汪玉霞”老字号创始人。原是安徽休宁汪士良家中丫头,被汪士良收为妾,随夫姓,改为汪玉霞。清乾隆四年(1739年),她在汉正街灯笼巷开设一小店,并以自已的名字作为招牌,资本约一百两银子,店内设施简陋,柜台用泥土砌筑。初期只卖安徽茶叶,生意逐渐兴旺,又卖些甜食品,渐有名气,后专门生产糕点。乾隆六年,汪玉霞去世。汪士良因自己开设的恒升布店业务繁忙,遂将“汪玉霞”品牌顶给山东人戴某经营,订立合同约10年。乾隆十一年,汪士良的长孙汪国柱将其赎回,自己经营。从此,“汪玉霞”成为汪家世代相传的糕点品牌。直到建国后公私合营时,“汪玉霞”已传承9代人。

  刘木堂(?-1888) 湖北汉阳人,“老大兴园”酒楼创办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汉正街升基巷创办大兴园餐馆,因无子女,遂带吴云山、吴宝成两徒弟操持店面,仅卖熟食饭菜。光绪十四年(1888年),刘木堂病逝,其徒吴云山继承老店,吴宝成在其下首另办新大兴园餐馆。为显示自身的老牌正宗,吴云山将老店改名“老大兴园”,并聘请夏口县知事侯祖畲题写店名,制成“老大兴园”金字招牌悬挂。同时聘请鄂菜师傅掌厨,逐渐形成特色,生意蒸蒸日上。

  刘开榜(1892-1944) 湖北汉阳人,幼家贫,来汉口进餐馆当学徒。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起,先后在汉口武鸣园酒楼、德华酒楼掌勺,善烹制鮰鱼,挂“鮰鱼大王”牌匾。民国二十五年,汉口老大兴园酒楼以月薪50块银元聘他掌厨,主理高档鮰鱼菜肴和高档宴席。老大兴园酒楼以精制“鮰鱼大王”广告牌招徕顾客,刘开榜因此名扬三镇。他拿手名菜“红烧鮰鱼”,制作精湛。选1千克~2千克活鱼1尾,以高汤(经过过滤的清鸡汤)配齐佐料,一气烧成,火候独到,味鲜醇厚,质嫩如脂。民国三十三年,美军飞机轰炸驻汉日军,老大兴园酒楼被炸毁,他不幸遇难身亡。后人称其为老大兴园第一代“鮰鱼大王”。其后,其真传弟子曹雨亭秉承师艺,执勺主理“老大兴园”,成为第二代“鮰鱼大王”。

  苏文受(?-1890) 湖南长沙人,汉正街老字号苏恒泰伞店创始人。少年时学做纸伞。清同治元年(1862年),流浪汉口谋生,定居西关帝庙附近(今硚口区全新巷)。初在集稼嘴、沙河街一带修伞,后有少量积蓄便自购材料、租赁房屋办成作坊,自产自销,命名“苏恒泰”。根据修伞时积累的经验,他发现湖北蒲圻、潜江、黄陂、汉阳等地所产纸伞,在制作工艺上较粗糙,便参照湘伞的特点稍加改进:采用较粗的竹竿制伞骨,以3层郧县的皮纸糊伞衣,再涂3道桐柿油,伞衣纱边还增两圈围绳。改进后的纸伞防雨性能好,坚固耐用,购者日增,供不应求。清同治三年(1864年),苏文受改租关帝庙魁斗巷口门面,设立苏恒泰伞铺,雇工制伞出售。至同治九年,工人增至16人,月产纸伞600把,均销售一空。在经营中,他重视产品质量,特别注意进料环节,如伞骨采用湖南茶陵、益阳的冬竹,伞衣采用郧县的皮纸以及常德的桐油、湖北罗田的柿油,均派专人直接采购。在制作工艺上采用流水作业,改计时工资为集体计件工资,使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光绪十六年(1890年),苏文受病故。其经营的苏恒泰纸伞,在辛亥革命前已和叶开泰中成药、老九如梳篦、牛同兴剪子一起并称为当时汉口四大名优产品。

  昌智仁(1876-1909) 著名武汉小吃“面窝”的发明人。清光绪年间,昌智仁在汉正街集稼嘴一带卖烧饼,生意不好。为养家糊口,请铁匠打制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在油锅里炸,很快就炸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成为一个新的早点品种,称其为“面窝”。面窝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口感较好,很快就赢得市民喜爱,并流传至今百余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密昌墀(1852-1919) 字丹阶,号孑公,汉阳柏泉(今属武汉市东西湖区)人。幼年家贫苦读,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举进士,任山西徐沟知县。勤于民事,常轻骑简从下乡察访,因而有“密青天”之誉。光绪三十三年,张之洞下令拆除汉口城垣,修筑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硚口至江汉路一段),并将地基变价出售,用来赎买“比国租界”地皮。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密昌墀不畏权势,肩负绅商重托,先后向张上了“两禀一书”,表示反对,使张收回成命,另行筹款交付比利时,并将修筑后城马路事改为官商合办。随后,又赞助夏口厅同知冯,利用拆城旧砖,将堤街(今长堤街)外大观音阁改建为夏口厅高等小学堂(前硚口区文化馆址,今为普通民房),并亲自主持校务,成为硚口地区公办教育的创始人。宣统元年(1909年),他曾参与筹建夏口厅劝学所。同年,任湖广咨议局议员。时清政府与英、法等国银行团草签借款合同,将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送给外人,武汉各界群起反对。他与刘心源、张伯烈作为湖北商办铁路协会代表进京请愿。几经周折,使借款草约未能批准生效。两路收归国有后,由官商合办,密不占一席,也不荐一人。民国成立后,密昌墀囿于传统观念,不肯剪辫而在头顶挽一高髻,佯狂自恣,自号魋结老道,人称“密疯子”。民国六年(1917年),应聘为《夏口县志》审稿,不及看到该书印成,即于民国八年10月病逝于汉口。他长于诗文,底稿多随手散佚,传世仅有文2篇、诗89首,宦诲之将其置于所编的《汉上消闲集》卷首;上张之洞的“两禀一书”,则被收入《夏口县志》。

  宋炜臣(1866-1926) 字渭润,浙江镇海人,民族实业家。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为同乡大资本家叶澄衷所赏识,在上海助叶创办燮昌火柴一厂。光绪二十二年携资来汉,筹办新厂,其间结识湖广总督张之洞。次年,创办汉口燮昌火柴二厂,获10年专利权,投资30万银元,购排梗机38部,雇工达700人,日产双狮牌火柴150箱,当年即获利18万银元。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初,他联合湖北、江西、浙江三帮巨商11人集资300万元,在汉口发起筹办既济水电公司,在第一届股东会上,当选总经理。光绪三十四年8月,大王庙电厂建成供电,6个月内报装电灯2万余盏。在硚口宗关建水厂,宣统元年(1909年)7月建成送水,日出水500万加仑。辛亥首义时,清军与民军在汉口激战,水电两厂受到战争破坏。为使汉口迅速恢复水电供应,他不惜以价值50万元私有地产向日本正金银行抵押贷款。民国二年(1913年)日债到期,他又多次上北京求得财政部担保延期偿付,使公司幸免落于日商之手。民国五年,因既济水电公司添购机器扩大生产,他又向日商东亚兴业株式会社借款100万元,定期10年还清。民国九年,公司固定资产增至1,000万元,水厂日供水量增至8.6万吨。但因公司内浙江、湖北、江西3帮势力争夺大权,对他长期占据经理位置,却不开股东会、不发股息和账目混乱极为不满,掀起“索息保本查账清弊”风潮。后经官厅干预,召开股东大会,进行改选,宋乃辞去既济水电公司总经理职位,由股东万撝伯继任。晚年退职家居,不久去世。

  万撝伯(1875-1931) 名昭度,湖北汉阳(今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族实业家。其祖父为前清官员,长期经营食盐,积累家资,为当地首富。他继承祖业,善于经营,并于清末捐得道台衔,担任汉口淮盐公所总理,亦官亦商达数十年之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应宁波巨商宋炜臣之邀,投资创办汉镇既济水电公司。民国十一年(1922年),出任该公司总经理。辛亥武昌首义期间,与张仁芬等人组织汉阳商团,维持地方秩序,并将汉阳当地库存谷米3 000担捐赠民军。民国初年,投资兴办实业,计有万鹤龄药铺、源美酱园及豫丰、永丰隆匹头号、源顺米厂、源丰隆钱庄、万源通盐号等。历任汉阳县商会会长、汉口商务总会会董、汉口业主会会长等职。民国二十年在上海病故。

  邹静轩 号澄之,江西丰城人,其父邹绍韩为晚清落第秀才,以教塾馆为生。静轩幼时随父读书。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其兄沛之、济之已在汉口姑父熊长春开设的熊和兴银匠铺学艺。光绪三十四年秋,静轩亦来此伴学。宣统元年(1909年),兄弟4人相继满师,离开熊和兴店,以大哥沛之为首,以历年积蓄和家眷的饰物为资本,租汉口前花楼街杨恒源半边门面,开设邹协和银匠铺。至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银楼,搬至汉正街新街口,租赁整栋门面,正式挂出邹协和银楼的牌子,生意兴隆。民国七年(1918年),迁至汉正街永宁巷口。同年,为扩大业务,在汉口交通路口增设新号,取名邹协和银楼。时五弟润之也由江西来汉,至此,邹氏五兄弟和“邹协和”牌名名噪三镇。民国二十年(1931年),其父邹绍韩年事已高,继续维持“邹协和”大家庭已力不从心。因此兄弟五人分家,静轩分得汉正街永宁巷口的邹协和金号,后独资陆续在湖北樊城、洪湖新堤开设分号,不几年成为汉镇首富。

  谈志祥(?-1940) 谈志祥,湖北黄陂人,汉正街老字号“谈炎记煨汤水饺”创始人,谈艮山为其子。民国九年(1920年),谈志祥从乡下来汉谋生,肩挑小担,在利济路一带叫卖水饺,兼卖汤圆。那时水饺属夜宵食品,白天准备,夜晚卖,其水饺担子上挂有一盏煤油灯,灯罩的玻璃上横写“谈言记”,直写“煨汤水饺”,连起来就是“谈言记煨汤水饺”。后为图吉利,把“谈言记”的“言”字,改为“炎”字。“炎”字由两个火字组成,以示火上加火,越烧越旺,寓生意兴隆。民国二十九年谈志祥去世,其子谈艮山继承父业,与他人合伙摆起了水饺摊子,地点固定在利济路三曙街口,不久,谈艮山单独摆摊,恢复“谈炎记煨汤水饺”招牌。“谈炎记”水饺有独到的制作技艺,从选肉、配料、调味、制馅到包制、熬汤、煮熟等各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如以鲜猪腿、黄牛腿肉制馅,猪蹄熬汤,配上虾米、香菇、香菜、葱花等佐料,使水饺馅嫩、汤鲜、形美、皮薄,吃起来爽口润腹,余香满口,成为汉镇名小吃。

  贾明武(1931-1954) 湖北汉阳(今武汉市蔡甸区)人。自幼家境贫寒,靠做小生意、打短工维持生计。1951年参加武汉市硚口区清洁队,成为一名清洁工。1952年,被评为硚口区甲等劳动模范,并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6月28日,他与清洁队部分同志参加防汛,担任第三指挥部抢险大队组长。8月14日上午7时,汉正街762号房屋内发生险情,他奉命带领抢险队员赶到抢险地点,并带头跳入齐胸深的泥水中,到水下抢砌水下的围墙,然后探出头来吸一口气再钻到水下去……反复工作1个半小时,房屋内的险情终被解除。正在这个时候,附近平安里口水面出现碗口大的漩涡,他最先赶到险区,使劲抱起一个100多公斤的土包,连人带土包一起钻入水中准备堵洞。这时,堤下的土经过几天的冲刷已经松软,猛然承受重压,瞬间下水道崩塌,漏洞迅速扩大,洪水汹涌湍急地向洞口倾泄,将他及土包都吸入洞内,英勇牺牲。同年9月,武汉市防汛总指挥部追认贾为一等功臣,中共武汉市委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武汉市委追认他为优秀团员。

  陈经畬(1880-1967) 江苏南京人,回族,民族实业家。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进汉口盛成广货店管账。民国四年(1915年)集资在汉正街开办汉昌肥皂厂,到民国二十四年扩大经营更名为汉昌公司,同年开设义顺泰油行,经营桐油出口业务。民国二十二年选为汉口市商会会长,先后创办商业职业学校、《汉口商业月刊》、汉口江苏小学。抗日战争期间,任汉口抗敌后援会副会长,国民参政会第一、二届参政员。民国二十七年武汉沦陷,陈将工厂内迁重庆,遭日机轰炸而停产。抗日战争胜利后,汉昌公司等企业才分别复业。武汉解放前夕,参与组织汉口市人民和平促进会及武汉市临时救济委员会,参加反搬迁、反破坏、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城的活动。1949年9月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任武汉市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委、全国人大一至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一至四届委员、湖北省工商联主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委、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副省长等职。1967年5月因患肺癌在武汉病逝。

  孙保基(1907-1968) 字君植,又名宝基,江苏无锡人,民族实业家。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后赴英国曼彻斯特电机厂深造。民国二十六年7月,宋子文在汉口设立扬子电气公司,兼并汉镇既济水电公司,委孙接管水电两厂并主持日常工作。抗日战争武汉沦陷前夕,孙受命将6 000千瓦发电机组迁往重庆,安装在宜宾电厂继续发电。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川返汉,时既济公司水电厂曾遭日机轰炸,厂房设施损失惨重,他组织员工恢复生产。武汉解放前夕,国民党南逃溃兵企图破坏汉口水电设施。他即从香港返汉,参加护厂斗争。武汉解放后,武汉市人民政府继续委派其为既济水电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1951年10月,升任武汉电业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53年调上海任华东电业设计分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55年调北京任基建总局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贺衡夫(1888-1968) 名良铨。汉阳(今武汉市蔡甸区)黄陵人。16岁到汉口汉正街荣昌油行当学徒,满师后当“跑街”。清宣统三年(1911年)在汉口汉正街一带开设衡昌仁记油盐零售店,后发展为3家油盐店和1家桐油行,并在湖北老河口设庄收购桐油。从民国十八年(1929年)起,先后担任汉镇既济水电公司、裕大华纺织公司等6家企业和汉口商业银行等4家银行董事或常务董事。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二十二年任汉口市总商会会长。民国二十年武汉大水成灾,贺任湖北水灾急赈会常委兼筹赈股主任,在汉口各同业公会中募捐,并通电全国救援,先后收到上海工商界赈灾面粉1万袋、湖北旅沪同乡会捐款1万元和美国红十字会捐款10万美金。灾后,出资银20万两投入各钱庄转货,还筹办汉口孤儿院,任董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任汉口市商会代主席,发动各业捐款慰劳抗敌将士,参加查禁日货、收容流亡同胞等活动。武汉沦陷前夕,通过外国教会,将大量现款和粮食转交未撤走的慈善团体,继续救济难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汉口市商会理事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参与湖北知名人士张难先、李书城及工商各界代表组成的汉口市人民和平促进会和武汉市民临时救济委员会,开展“反撤迁、反破坏、保护城市”活动,迎接解放军进城。后遭武装暴徒袭击,被迫离汉赴香港。武汉解放后,贺在香港报纸上得知自己已被任命为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不久毅然返汉。历任中南财经委员会委员、武汉市人民代表、市人民政府委员、市财经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及第二届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筹委会主任委员等职。

  彭仰钦(1902-1977) 湖北孝感人,13岁在孝感县公信永布店、汉口立新机器厂当学徒。民国十二年(1923年)去甘肃陇西机械局学技术,民国十八年考入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宗关水厂。民国二十七年,武汉沦陷,回家避难务农。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回宗关水(电)厂当钳工。民国三十七年春,结识王伯谦、冯百诚等中共地下党员,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冯百诚等发展一批新工人协会会员和新民主主义建设协会会员,使党的外围组织不断壮大。他团结工人群众,组织护厂队。同时派人出面用200块银元买通国民党政府军一营长,预先弄到在水(电)厂四周埋设地雷的分布图,从而保证了水(电)厂安全。1950年,任宗关水(电)厂厂长,成为武汉第一名工人厂长。1958年后,历任湖北省电业局、武汉市冶电局、武汉供电局副局长,为第—、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7月病逝。

  王振武(1939-1987) 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家住石码头正巷44号,歌词家和剧作家。1974年起,在武汉歌舞剧院从事歌词和剧本创作。1980年开始发表小说,1981年发表于武汉《芳草》文学月刊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篓春茶》,荣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为武汉作家首次在全国评奖中获奖。之后,他不断发表作品。1984年,他突然中风,在病中仍坚持写作。1987年2月病逝后,《文艺报》发表了关于他生活和创作的报告文学以示纪念,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小说集《新姑娘上路》。

  黄巧云(1920-1993) 女,湖北汉阳人(今武汉市蔡甸区)。1958年,响应中共硚口区委“街无闲户、户无闲人”的号召,组织10名家庭妇女白手起家,在新安街创办了“二五”食堂,时在食堂搭伙的人数达1 200多人。食堂还无偿照顾10名孤老、6名孤儿。食堂多次被评为省、市、区的先进单位。1959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来汉时,亲切接见了她。1960年3月,食堂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单位;同年4月,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并在“五一”节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师维善 英国人,英国医学士,基督教传教士。受英国基督教危斯理会(Wesleyan Mission,后中译名循道会)派遣,1864年(清同治三年)5月17日,以传教医生身份抵达汉口,为华中地区第一个传教医生。随后在汉开办诊所“普爱医院”,对民众施治。以后,普爱医院成为湖北各地区循道会所办医院之通称。1867年,用中文编写医书《褓免拦除》,谈的是疾病防治方法;还用英文出版《中国药材与博物学的知识》一书,介绍了600余种中国药物与合成药物的性能与使用方法,并将药名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列出。此外,还以木刻八开本出版了同治五年至六年、同治八年的《医院录要》,首次将西方医术介绍到武汉,同治九年回国。

  杨格非(Griffith John,1832-1912) 英国人,原名杨约翰,又名杨笃信,牧师。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6月,与威尔逊牧师一同到汉口,在汉正街金庭公店租屋建立基督教堂。同治五年(1866年)在汉口居仁巷创办武汉地区第二所西医院——仁济医院。同治九年休假返英,讲述在华15年布道情况,鼓励传教士来华布道。次年返汉,向老河口、宜昌以及四川西北地区扩展传教基地。光绪二年(1876年),在汉口创办圣经会、英汉书馆,自任会长,专门编印布道单张和小册子,供外出传教散发,以补外国传教士运用汉语不便之弱点(据光绪二十五年统计,全国基督教所用的街头布道文字材料80%以上为该会印刷)。光绪八年以后,他在汉口扩大仁济医院、在黄陂开办仁济医院、皂市修建仁济医院,在应山、黄陂、汉阳蔡甸、京山及荆州等县镇增建教堂。光绪三十年创办英文《楚报》,开外国传教士在汉口外文办报之先河。光绪三十一年,在汉举行来华传道50周年纪念。民国元年(1912年)病逝于故乡英国威尔士。

大事记

明朝

  天顺年间(1457—1464年)

  汉阳城北一片芦滩上,始有零星居民迁入,择墩台、高地筑室定居。

  约成化三年(1467年)

  汉水下游连年大水,主河道于汉阳排沙口以下、郭师口(今郭茨口)以上决堤东下,改从龟山之北注入长江。自此,原汉阳县龟山北麓地域劈成汉水南北两岸,北岸为今之汉口。嗣后,渐有各处商民在水口两岸建房造屋,商船也来此停泊,市场开始出现。

  嘉靖四年(1525年)

  汉水北岸(汉口一侧)已有居民张添爵等630户,房基1 035间。

  嘉靖七年(1528年)

  汉水北岸(汉口一侧)渡口集舟为市,河街市场初具雏形。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居仁、由义、循礼、大智四坊居民区连成一线,成为汉水北岸的主要街市(即汉正街)。此街始名“正街”(意为汉口之正街),今汉正街地域大致分属由义、循礼两坊所辖。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汉阳府设置汉口巡检司,管理汉口镇行政、商务,司署驻汉水南岸崇信坊。

  是年,汉口镇居民达1 395户,约7 000人。

  万历元年(1573年)

  朝廷规定,湖广诸粮产区漕粮均由城陵矶改在汉口交兑,汉水沿岸码头及正街市场“八大行”兴起。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汉水南岸的崇信坊遭受重大火灾,损失惨重。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大水,崇信坊及汉阳县城全部被淹。此后,汉口镇商业重心逐渐转移到汉水北岸一侧。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朝廷推行淮盐转输制,即在国家控制下,由商人按朝廷规定的限额和指定的口岸运销淮盐。汉口定为楚商行盐总口岸,后设淮盐公所于正街。

  崇祯八年(1635年)

  汉阳通判袁焻主修汉水北岸长堤。此堤后称袁公堤,位于汉水与长堤间的正街成为汉口沿河商业区之主脉。

  崇祯十年(1637年)

  安徽籍中医叶文机在正街鲍家巷首开叶开泰药室,悬壶应诊,以医荐药,声誉渐隆。

  崇祯十五年至十七年(1642—1644年)

  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张献忠所部与官军左良玉部队在汉口镇交战,正街市场店铺毁损严重。

清朝

  顺治十三年(1656年)

  正街市场于战乱后复苏。河南怀庆府药材商在正街结帮经销,修建药帮公所。

  康熙元年(1662年)

  汉口巡检司由汉水南岸崇信坊移驻汉水北岸的正街。从此,汉水北岸地域专称为汉口,南岸称为汉阳。

  康熙七年(1668年)

  安徽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邑商人在汉口建新安公所(遗址在今新安街)。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扩建为新安书院。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山西、陕西旅汉商人在循礼坊夹街后(今全新街)建山陕会馆,亦称西关帝庙。嗣后,该馆于咸丰四年(1854年)遭毁,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历时25年建成。重建后的山陕会馆“雅冠众构”,成为汉口规模最大的会馆。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河南怀庆府及武陟、温县、孟县等地药材商在药帮公所旁建药王庙,亦称覃怀会馆或怀庆会馆。

  雍正元年(1723年)

  江苏吴县籍商人在正街中段(汉正街金庭巷)建金庭会馆。咸丰年间,会馆毁于兵乱,后转由湖南商人修复,改名金庭公店。

  雍正五年(1727年)

  汉口巡检司划为仁义、礼智两巡检分司,其中仁义分司署设于正街安定巷。

  乾隆元年(1736年)

  正街天宝巷码头形成。随着商贸的发展,汉口沿河自上而下,相继出现杨家河、老水巷、五显庙、老官庙、大王庙、沈家庙等众多码头。

  乾隆四年(1739年)

  正街铺设条石路面,并建成汉口第一条长达数里的有窨井的排水暗沟。

  汪玉霞食品店在正街灯笼巷口开业,初期以经销安徽茶叶为主。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汉口镇居民达33 209户、93 381人,其中正街一带客商和居民占大多数。

  嘉庆元年(1796年)

  浙江绍兴籍商人在正街石码头附近建绍兴会馆,清末毁于火。

  嘉庆、道光年间

  正街永宁巷文雅堂、三元堂、文升堂3家书坊刊行木刻本《新镌楚曲十种》。

  道光八年至十二年(1828—1832年)

  正街沿河新辟鲍家巷码头、新码头和流通巷码头。

  道光十四年(1834年)

  山西、陕西在汉水烟商号捐资,重修玉带河上的保寿桥。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

  湖南新化籍商人何元崙主持在正街南侧、汉水岸边建宝庆会馆。

  咸丰二年(1852年)

  太平天国起义军首克汉口,杨秀清、李秀成等部驻扎正街山陕会馆等处。

  咸丰十一年(1861年)

  汉口开埠。英国在长江沿岸一带辟建租界区。

  夏,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首次来汉,在正街金庭公店布道,成为华中地区第一个外国传教士。

  同治三年(1864年)

  5月,英国基督教循道会传教士师维善夫妇在正街金庭公店开设西医诊所。第三年,改名为“普爱医院”(今武汉市第四医院前身),此是外国教会在武汉最早设立的西医院。

  是年,汉阳知府钟谦钧修筑汉口城堡;正街沿河新筑万安码头、小新巷码头。

  光绪二十年(1894年)

  山东章邱籍富绅孟春轩,在正街永宁巷口开设谦祥益衡记绸布店;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在正街合成里下首开设谦祥益西号店。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朝廷改汉口镇为夏口厅获准。自此,汉口始有单独建制,与汉阳分开治理。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地方名绅密昌墀赞助夏口厅同知冯,将居仁坊堤外观音阁改建为夏口厅高等小学堂,此是汉口第一所近代小学。

  光绪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1907—1908年)

  汉口城堡拆除,沿城基修筑硚口至歆生路(今江汉路)的后城马路(今中山大道之一段),此是汉口华界第一条近代市政道路。

  宣统三年(1911年)

  10月31日至11月4日,清军冯国璋部在汉口纵火打击民军,正街沿街商铺焚毁殆尽。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

  夏口厅易名夏口县。

  民国二年(1913年)

  夏口县在今汉坊街设汉镇防守使署,此地泛称汉坊营。

  民国三年(1914年)

  湖北省邮政管理局在正街大王庙、硚口设立邮政支局,此是硚口地区最早的近代邮政机构。

  郑大有药房在新安街开设分店,主营西药,兼营参燕。

  民国五年(1916年)

  8月,中国红十字会在药帮巷设立汉口分会。

  民国九年(1920年)

  汉口出现建房热潮,歆生路(今江汉路)、六渡桥一带新房林立。汉口商业中心逐渐由汉水沿岸下移至长江沿岸地段。

  民国十五年(1926年)

  9月6日,北伐军光复武汉。10月,废夏口县,改设汉口市。同时,后城马路改名中山马路(1946年命名为中山大道);正街由此前的分段而称,统称为汉正街。

  民国二十年(1931年)

  8月,汉口遭遇历史罕见的大水,汉正街市场店铺、居户房屋均被淹。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10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汉口,汉正街及长堤街一带被圈入汉口难民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汉正街聚仙巷口的元昌参号大楼辟为“黄金大戏院”。

  民国三十年(1941年)

  汉正街公安巷口三镇茶楼下开设专营日用品的三镇市场,位于黄陂街的原帝主宫日用品市场的商贩转移至此,形成汉正街小商品专业街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

  12月18日,美国援华空军出动大批飞机轰炸汉口日军,汉正街三镇市场被炸毁。后经修复,重新开业。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8月,日本侵略军投降,汉正街逃难商民陆续返回家园。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汉正街三镇市场小百货批发商达52家。汉正街市场共有商家1 158户,资本额76亿元(旧法币)。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

  5月16日,武汉解放。

  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前汉口市、武昌市和汉阳城区归入武汉市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是日,境域人民群众纷纷集会、游行,欢庆新中国诞生。

  1950年

  1月,汉正街及周边街巷划归武汉市第二区(后于1952年6月改称硚口区)管辖。

  6月,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国民党时期的保甲制度。

  是年,汉正街一带少数私营工商大户归口于国营工商单位。三镇市场部分店铺组建复隆小百货批发商店。

  1951年

  4月1日,中山大道硚口路至六渡桥地段公共汽车通车,同时禁止马车通行。

  1953年

  1月,硚口区街道民主建政工作完成。今汉正街境内成立利济、三曙、老官、存仁、板厂、石码头、宝善、宝庆、关帝9个街道人民政府。

  1954年

  3月,街道人民政府改为街道办事处,为硚口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夏,武汉遭遇百年未见的特大洪水,汉水下游水位暴涨,长江武汉关水位最高达2973米。汉正街沿河岸坡土质虚软,险象环生。武汉市和硚口区人民政府组织防汛大军,奋力抗洪抢险,历时近百天,终于平安度汛。

  1955年

  12月31日,江汉桥建成并举行通车典礼。

  1956年

  2月,境域内私营工商业户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个体经营者及手工业劳动者实现全行业合作化。

  1957年

  4月,硚口区人民政府调整行政街道区划。其中,境内存仁街并入利济街,老官街并入利济街和石码头街,板厂街并入宝庆街。

  1958年

  8月,硚口区组织10万人“大办钢铁”,境域内各单位抽调人员投入土法炼钢热潮。

  11月,三曙街并入宝善街。

  是年,汉正街条石路逐步改建为沥青路面,部分砖木结构店铺改建为楼房;谦祥益绸布店改建成百货商场,久康、源成彰等食品店合并为国营硚口食品厂;汪玉霞“为记”、“雨记”合并,改名为新华食品厂;大部分商店归口管理后迁出汉正街。

  1959年

  3月,石码头街、关帝街两个街道办事处撤销,分别并入宝庆街和宝善街。

  1960年

  6月,硚口区推行城市人民公社化,境域内成立利济、宝庆、宝善3个分社。次年6月,撤销分社,恢复成立利济、三曙、石码头、关帝、宝庆5个街道办事处。

  1961年

  中共硚口区委、区人民政府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恢复区内部分手工业合作社和个体手工业,允许部分原个体工商户从国营和集体企业中退出,单独生产经营。汉正街市场一度趋向活跃。

  1966年

  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个体经营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遭到冲击。汉正街市场内30%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自动停业。

  12月,境域内各街道办事处纷纷更改街名,冠以“革命”色彩。利济街改称江汉桥街,三曙街改称反修街,石码头街改称大寨街,宝庆街改称大庆街,关帝街改称反帝街。

  1967年

  2月,上海“一月风暴”波及武汉,各级政权机关受到严重冲击。境域内各街道办事处党政机构逐步陷入瘫痪。

  1968年

  12月,境域内各中学毕业生响应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开始上山下乡。至1976年底,境域内共有2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至1978年,除极少数知青在农村安家外,其余通过招工等途径返回城市就业。

  1969年

  一些私下进行买卖的个体经营者,被当作“投机倒把分子”受到批判、处罚。有的甚至被遣送农村。

  1971年

  5月,大庆、大寨两个街道合并为大庆街。至此,境域内设有江汉桥、红政、大庆、红路4个行政街道。

  是年,武汉市革命委员会批示市商业局,决定停止对个体手工业和商贩发证,对原有个体经营户采取“逐步安排出路”的政策,重新安排就业。至此,汉正街市场个体经营基本消失。

  1979年

  9月,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武汉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市恢复、发展个体经济,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11月,硚口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在新安、宝庆、三曙3个街道进行恢复、发展个体经济的试点,核发了郑举选等首批共103户小百货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允许他们在汉正街摆摊设点从事个体经营,汉正街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小商品市场。

  1981年

  10月1日,武汉市税务局硚口区分局对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个体工商户恢复征税。

  1982年

  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同日,《长江日报》刊登题为“搞活管好小商品市场”的评论员文章。

  10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硚口区召开全国小商品市场武汉现场会。会上,对个体户提出了允许批量销售、允许长途贩运、允许价格随行就市的宽松政策。

  12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58户,全年销售额达1 600万元。

  1983年

  1月,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陶鲁笳视察汉正街市场。

  2月,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敞开城门、引客入室、储存服务”的政策精神,硚口区工商部门特许省内外个体工商户到汉正街升基巷、金庭巷、石码头正巷设摊经营。

  3月,汉正街个体工商户宗贤滔当选为武汉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成为全市第一位个体工商户人大代表。

  12月,硚口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理所。

  汉正街市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911户,全年销售额达14亿余元,其中国营、集体企业销售额11亿元,个体、私营工商户销售额3 275万元。

  1984年

  4月,硚口区人民政府成立汉正商业一条街管理委员会,对汉正街的经营、税收、治安、交通、卫生等进行综合治理。

  5月11日,国务委员张劲夫视察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7月9日至13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举办首届大型商品订货会,成交额达1 000多万元。

  8月26日,美国国务卿助理隆伯格一行3人参观汉正街市场。

  9月15日,全国第一家城市信用社——汉正街城市信用社成立。

  10月5日,日中青年友好访华团一行700人参观访问汉正街市场。

  11月,硚口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个体工商户首次核发全国统一的营业执照,实行规范管理。

  12月,汉正街市场个体工商户达1 129户。全年销售额达291亿元,其中国营、集体企业销售额21亿元,个体、私营工商户销售额8 143万元。

  1985年

  3月13日,参加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的近300名代表参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4月8日,《瞭望》周刊发表新华社记者杨正文采写的《小商品的河流——汉正街》一文,全面介绍了汉正街市场。

  4月21日,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视察汉正街市场,商业部部长刘毅等随同视察。

  国家物价局局长成致平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视察汉正街市场。

  6月2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专题新闻《汉正街连接五洲四海》。

  7月26日,由武汉话剧院编演的4幕话剧《万宝街》首次在武汉中南剧场公演。该剧反映汉正街个体工商户勤劳致富的经历,歌颂中国共产党的富民政策。

  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任重、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宋平先后视察汉正街市场。

  10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视察汉正街市场。

  10月,日本新闻代表团参观、采访汉正街市场。

  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参观、采访汉正街市场。回国后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小贩盖起了新楼房》一文,介绍台属个体工商户王春枝的致富情况。

  11月,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等20余位专家、学者视察汉正街市场,肯定了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

  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安志文视察汉正街市场。

  1986年

  3月,《加拿大周刊》发表记者南希·德海姆采访汉正街的专文《个体户的春天》。

  世界银行代表团考察汉正街市场。

  4月13日至15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首届经济发展研讨会召开。

  7月,加拿大广播公司记者雷平江摄制的汉正街市场专题片在加拿大电视台播放。

  9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视察汉正街市场。

  是年,境域内企业开始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1987年

  2月,硚口区人民政府成立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理委员会,同时撤销汉正商业一条街管理委员会。

  3月16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正式开放夜市。

  4月,硚口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理所荣获“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7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义务消防队成立。

  10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广播站正式开播。

  11月,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硚口区成立武汉市汉正街改造指挥部。

  12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

  以埃尔萨·马尔西卡诺为团长的乌拉圭青年代表团参观汉正街市场。

  1988年

  3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第一个室内专业市场——汉正街小商品大楼开业。后改为紫阳布匹专业大楼。

  4月20日,武汉市汉正街个体工商户学校正式开学。这是全国第一所由个体工商户创办的私立学校。

  6月,中共硚口区委、硚口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汉正街市场经济改革试验区。

  9月至10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先后开辟了存仁巷、来祥里、上河街、合成里4个分市场,有400余集体、个体工商户办证经营。

  10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荣获“全国文明市场”称号。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保安服务大队成立。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第一期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个体工商户第一阶段集资建设金额达269万元。

  1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视察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11月,硚口区律师事务所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办事处挂牌开业。

  1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任中林视察汉正街市场。

  1989年

  4月,由汉正街个体工商户王仁昌创作的全国第一部反映个体工商户生活的长篇小说《风流巨贾》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10月,罗马尼亚新闻代表团参观汉正街市场。

  是年,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个体工商税收首次突破1千万元,达到1 183万元。

  1990年

  1月,由硚口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武汉电视台联合录制的8集电视连续剧《汉正街》在中央电视台开播。随后,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和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等地陆续播映。

  4月24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第一幢专业大楼——服装交易大楼落成开业。

  6月,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税收管理技术援助小组一行4人考察汉正街市场。

  8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个体工商户刘志祥作为武汉市个体工商户代表,出席全国税法宣传教育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1991年

  1月,中央纪律检察委员会副书记陈作霖、常委傅杰等视察汉正街市场。

  2月12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保安综合服务部货物托运处成立,开辟通往浙江、四川、河南、河北、陕西以及湖北省内各地的货运线路12条。

  4月1日,硚口区交通局利济南路长途汽车客运站开业,共开辟通往湖北省内各地营运线路15条,每日17个班次。

  4月23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荷兰五国10家新闻机构的驻京记者参观汉正街市场。

  4月,湖北电视台《中华之最》栏目播放专题片《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汉正街》。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李长久视察汉正街市场。

  汉正街个体工商户李菊丽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体劳动者。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白文庆视察汉正街市场和汉正街城市信用社。

  6月,前苏联老新闻工作者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汉正街市场。

  8月,武汉电视台《经济新闻》栏目播放上、下两集专题片《天下第一街之“谜”》。次年5月,该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连续播放。

  1992年

  1月,公安部副部长俞雷视察汉正街市场。

  2月1日,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栏目播放专题片《汉正街》。

  4月27日,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陈锦华视察汉正街市场。

  5月,波兰记者协会代表团访问汉正街市场。

  6月,日本读卖新闻社记者访问汉正街市场。

  8月28日,汉正街小商品中心市场大楼建成开业暨汉正街1992年秋季交易会开幕。

  8月,《中国汉正街》一书发行。

  9月,美国《远东经济评论》记者慕亦仁采访汉正街市场。

  10月,8集电视连续剧《还是汉正街》在中央电视台首播。

  澳门传媒文化界访问团一行11人参观访问汉正街市场。

  古巴经济考察团访问汉正街市场。

  1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刘敏学及参加第二次全国小商品市场现场会议的全体代表参观汉正街市场。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被授予“1991、1992年度全国文明集贸市场”称号。至此,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已连续3年获此殊荣。

  12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全年销售额达12亿元,其中国有、集体企业55亿元,个体工商户65亿元;上缴个体工商税2 500万元、个体工商管理费800万元。

  1993年

  2月,美国《新闻周刊》香港站记者和英国《独立报》记者分别采访汉正街市场。

  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夏大江视察汉正街市场。

  5月,水利部部长钮茂生视察汉正街市场。

  香港7家新闻机构的老总访问团、日本商业考察团以及荷兰《新鹿特丹》记者,分别到汉正街市场参观或采访。

  6月,日本名古屋NHR电视台《人与长江》摄制组到汉正街市场采访。

  7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公安派出所正式挂牌。

  8月,香港无线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江汉行》摄制组到汉正街市场拍摄、访问。

  法国《人道报》记者、原阿尔及利亚共产党政治局委员亨·萨莱姆采访汉正街市场。

  9月,匈牙利记者及香港有线电视台、香港《星岛日报》、《香港快报》记者联合采访汉正街市场。

  英国《泰晤士》杂志高级摄影记者汤姆·斯托达特到汉正街市场参观访问。

  参加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个体劳动者协会联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个体工商户子女教育研讨会的代表到汉正街市场参观。

  12月,经连续一周在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4个地段进行测试,统计市场人流量为:全年日均人流量为15万人,旺季日均人流量为155万人,日最高人流量为20.6万人。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全年销售额达26亿元,实现税收3 400万元。

  1994年

  3月,武汉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被评为1993年全国日用工业品市场十强之一。

  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视察汉正街市场。

  6月,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党支部在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建立。

  9月,日本总务厅青年友好访华团参观汉正街市场。

  10月,俄罗斯电视台记者到汉正街市场采访。

  11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商品市场中率先探索开展社区教育的途径。

  汉正街小商品中心市场党支部试行“党员挂牌经营”制度。

  12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全年销售额达48亿元,实现税收4 300万元,市场经营户发展到11万余户。

  1995年

  1月24日,武汉市第一座大型室内停车场——汉正街客运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1月,汉正街市场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召开。

  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全国文明市场”称号。

  5月,湖北省首家个体妇女委员会——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妇女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

  6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郝建秀一行视察汉正街市场。

  7月1日,汉正街小商品中心市场党支部第一批30名党员挂上“党员经营户”的牌匾,首开全国市场上共产党员挂牌经营的先河。

  9月,汉正街老三镇服装城建成开业。

  10月,华贸商城地下箱包市场在汉正街658号开业。这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箱包专业市场。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委会主办的《汉正街市场》报举行首发式。

  11月,汉正街市场推行收费“明白卡”制度。

  美国《华尔街日报》社长一行采访汉正街市场。

  12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全年销售额达65亿元,实现税收5 600万元。

  1996年

  2月5日,第三部反映汉正街市场个体工商户生活的13集电视连续剧《汉正街人》首映式在硚口路西虎宾馆举行。

  2月,由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委会组建的中国贸促会汉正街行业支会和汉正街市场国际商会经硚口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其性质为民间经贸团体和民间国际商业组织。

  3月,香港贸易发展局一行4人访问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委会,并就发展双方贸易进行洽谈。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委会修改审定《汉正街组歌》创作文稿。

  5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春季交易会暨老三镇服装城童装大世界开业典礼隆重举行。

  硚口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汉正街市场管理处正式挂牌。

  汉正街市场税费征收中心正式启动,在国内市场中率先推行税、费征收“一条龙”管理模式。

  6月,全国各大晚报总编采访团采访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7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委会主办的汉正街市场伦理道德和文化建设研讨会召开。由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委会编写的全国第一部《个体劳动者道德读本》在会上首发,引起与会专家的兴趣。

  9月25日,汉正街市场总商会成立。宝庆、新安、三曙、利济4条街道的商会同时成立。

  10月,华中地区最大的服装、辅料市场——汉正街金昌轻纺城竣工。

  华贸小商品市场、万合家电市场、华镒副食品市场、海通证券汉正街经营部开业。

  汉正街市场社区教育中心正式挂牌。

  在重庆召开的1996年全国社区教育年会上,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阎福桓宣读论文《汉正街商贸社区教育模式探讨》。

  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视察汉正街市场。

  11月,汉正街市场个体工商户学校新校舍落成。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委会率市场管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共12人,参加武汉市贸易促进分会组织的出国访问和商务活动,行程15天,途经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马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12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全年完成税收7 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7%;销售额突破80亿元,比上年增长3333%。

  1997年

  10月2日,位于汉正街690号的“谦祥益”床上用品专业市场发生特大火灾,过火面积1 500余平方米,7名消防官兵奋勇排火而受烟熏中毒,1人负伤,无群众伤亡。

  10月,汉正街中心商城竣工。

  11月14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委会收到由国家商标局局长白大华签发的18本《商标证书》。自此,“汉正街”正式成为国家注册商标。

  11月,《汉正街市场志》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

  12月20日,江汉三桥(晴川桥)开工典礼隆重举行。

  12月,汉正街多福商城竣工。

  1998年

  2月18日,多福路(北段)拓建工程举行开工典礼。8月18日,该路段竣工通车。

  6月26日,位于多福路的宝善堂室内集贸市场落成开业。该市场总投资249万元,建筑面积4 005平方米,设摊位517个。

  1999年

  5月1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早市自即日起撤销,全部迁入多福商城经营,以还路于民。

  9月29日,历时6年、投资2亿余元的沿河大道改造工程竣工并全线通车。此次改造,东起民族路,西至江汉二桥,全长73公里。该路段改造拓宽后,汉正街市场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11月2日,国务委员吴仪视察汉正街市场。

  2000年

  7月6日,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利济、三曙、宝庆、新安4个街道办事处合并,组建汉正街办事处,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同时,位处汉正街上段的原汉正街办事处更名为崇仁街办事处。

  9月13日,汉正街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成立,街辖区内93家私营企业和2万余个体工商户成为工会会员。

  11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市场学会、经济日报社、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长江日报社、《学习与实践》杂志社和硚口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汉正街市场跨世纪论坛召开。会上,全国社区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学会等单位20余位专家、学者均作专题发言。

  11月20日,“广货巷名品一条街”隆重开街营业,这是汉正街市场第一条名品街。

  12月,汉正街市场全年税收达到101亿元,首次突破1亿元大关。

  是年,鉴于汉正街市场成交量在全国批发市场中的排位呈逐年下滑趋势,硚口区委、区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制定汉正街市场“十五”期间发展规划,要把汉正街建设成现代商贸旅游区,并提出“进行第二次创业”的口号。自此,汉正街市场进入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

  2001年

  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在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陪同下视察汉正街市场。

  10月24日,首届中国汉正街市场小商品博览会开幕。

  11月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视察汉正街市场。

  11月18日,汉正街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全国第一个街道博物馆,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时有馆藏物品千余件。

  12月21日,汉正街市场文化体育用品同业商会成立。

  2002年

  1月8日,武汉市旅游局授予汉正街市场为武汉地区旅游定点单位。

  2月4日,韩国商务考察团成员KBD(国际)株式会社行政总裁李钟来一行来汉正街考察,并就投资销品茂和广货巷名品街等项目进行洽谈。

  4月8日,中国汉正街市场商品推介会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举行,为期7天。

  6月3日,汉正街参加全国第二届舞龙舞狮比赛获第五名。

  6月30日,汉正街市场第一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应城市义和镇在汉工商业者党支部在汉正街华贸5号楼挂牌成立。

  8月25日,在《人民日报》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发表20周年之际,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中共硚口区委联合主办、主题为“市场取向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的汉正街市场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人民日报》总编辑王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及京、汉两地18位著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8月28日,2002年中国汉正街秋季交易会开幕式在多福路汉正街中心商城门前隆重举行。

  9月10日,汉正街市场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中共武汉市雅德汇龙电器有限公司支部成立。

  2003年

  3月21日,汉正街国体商城开业,为当时湖北省内规模最大的国家级体育用品专业市场。

  6月28日,汉正街首家以社区为主体的行业联谊会——汉正街燕山服装加工行业联谊会成立,这是服装加工业户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民间组织。

  8月28日,2003年汉正街秋季商品交易会隆重开幕。

  9月10日,汉正街多福南路贯通工程正式动工。

  12月16日,第四届中国汉正街艺术文化节开幕。

  12月28日,由武汉金阳光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 000万元、整体开发汉正街军威商城的“军威文体市场”正式开业。

  2004年

  3月26日,武汉徐东房地产有限公司以358亿元竞得汉正街九如片4公顷土地的开发使用权,拟在此新建专营汉派服装的大型商贸市场。

  4月12日,汉正街市场总商会成立化妆品行业商会。

  4月30日,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发文,授予汉正街“市级文明街道”称号;授予汉正街辖旌德、竹牌、艺和、石码、安善、三曙、延寿、共和、全新9个社区“文明社区”称号。

  5月30日,汉正街市场总商会成立塑料商会和鞋业商会。至此,该市场已有13个行业建立了商会组织。

  6月6日,汉正街市场成立党校,这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市场党校。

  8月28日,广货巷童装名品一条街开街,同润大厦女装市场、盛合大厦开业。

  10月2日、4日,汉正街新安社区和紫阳社区分别发生火灾,导致2人死亡。随即,汉正街地区防火领导小组在汉正街开展大规模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2005年

  3月15日,汉正街市场总商会成立山西晋商平遥商会。

  4月18日,由中共硚口区委、硚口区人民政府与长江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汉正街论坛在长江大酒店举行。此次论坛议题是:汉正街整体改造,兼议汉江经济带开发暨商贸发展新格局。

  4月20日,奥地利圣伯尔腾市市长蒂亚斯·施达勒率经济代表团一行15人,参观汉正街东方艺品、翠园礼品等礼品市场及汉正街博物馆。

  5月25日,汉正街商情网(http://wwwihzjcom)全面开通。该网由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管委会、汉正街市场总商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维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6月14日,武汉市商品市场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包括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内的首批会员单位有90余个。

  9月23日,联合国难民署武汉采购信息中心在汉正街正式挂牌,这是联合国难民署在中国定点设立的第二个采购信息中心。

  10月2日,汉正街重点开发项目国际礼品城所在地——永茂里片的房屋拆迁工作开始。

  11月18日,汉正街博物馆正式列入武汉市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命名授牌。

  12月19日,汉正街农民工服务中心在汉正街市场管委会挂牌成立。该服务中心下设劳动、青年、妇女、党员、经商、法律、社区7个农民工服务站和26个农民工社区服务点。至此,汉正街市场内近万名农民工如遇到侵权行为可及时投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2月20日,汉正街永安巷81号一小型服装作坊发生火灾,造成4死2伤。随即,市场管理部门在汉正街进行逐家逐户普查,开展为期3个月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12月23日至26日,2005年中国·武汉汉正街商品博览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是年,汉正街被全国社会工作协会城区(街道)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据悉,湖北省共有4个街道获此殊荣。

  是年底,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痛下决心,将遍布汉正街一带的6 600多家服装作坊、近10万人集体迁出汉正街,到武汉近郊和周边的汉川、黄陂等地建立生产基地。此举使汉正街市场消防安全环境大为改善。

  2006年

  3月,汉正街针织行业商会成立,有会员1 000余户。

  4月28日,汉正街“第一大道”(多福路南段)举行开街通车仪式。“第一大道”是实施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建设规划的标志性项目。大道北接汉正街,南抵沿河大道,系在原永宁巷旧址上拓宽改造而成,全长560米,宽36米,双向4车道。改造工程由武汉龙腾置业公司投资15亿元,历时3年余完工。大道两侧共建有2栋30层商居楼和4栋4层商业裙楼,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

  9月6日,汉正街建立全市首支消防摩托车应急车队,并集资20万元购置3辆特制消防摩托车及配套设备,为及时扑救汉正街老城区狭街窄巷发生的火险火灾探索新途径。

  11月2日,武汉市正式公布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共62个项目,旧时汉正街的店铺招牌列入其中。

  2007年

  4月18日,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视察汉正街农民工工作。

  7月18日,由湖北省总工会、武汉市总工会和硚口区总工会联合举办的汉正街万名商户倾情金秋助学活动在汉正街举行。8月21日,在汉正街办事处10楼会议室举行捐赠仪式。

  8月28日,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广场开业。

  9月9日,2007年中国汉正街论坛在武汉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中部崛起与汉正街商贸旅游区建设。

  12月18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合主办的1978—2008市场改变中国大型纪念典礼暨主题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汉正街市场被大会授予“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杰出贡献奖”牌匾。

  2008年

  1月,湖北省汉川市汉正服装工业城商会成立。

  4月28日,中国汉正街电子商务网正式开通,这是目前全国唯一拥有“电话钱包”网上即时交易系统知识产权的网络平台。中国农业银行、华厦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与汉正街电子商务网签订了“电话钱包”服务协议。

  7月7日,汉正街市场捐出2873万余元善款,汇入硚口区红十字会设立的专门账户,用于援建汶川地震灾区汉源一中。

  9月8日,2008年汉正街秋季交易会隆重开幕。此次交易会展销的商品包括服装、皮具、布匹、辅料、鞋子、塑料制品、日用化妆品、工艺饰品等十大类。

  10月12日,新华社发表通讯:《天下第一街的30年变迁》,对汉正街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建设成就给予充分肯定。

  12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坐标》系列专题片《汉正街——社会结构的变迁》,引起武汉市民强烈反响。该片通过讲述郑举选、杨占芬、王仁昌兄弟等汉正街第一代商人社会地位变化,解读社会结构的变化,见证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非公有制经济从“必要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历程。据悉,汉正街是湖北省唯一被列入中央电视台《坐标》系列报道的十大选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