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油泥塑汉语拼音:Younisu),以油泥为原料,运用浮雕等技法塑成的雕塑工艺品。油泥塑因产于中国浙江温州(旧称东瓯),故又称瓯塑。将各种矿物颜料与白泥混合,调入油料,捣捶均匀,即成为各种色彩的油泥。油泥塑始于宋代。古代温州的油泥塑主要应用于寺院、庙宇的佛像、门神以及家具、嫁妆、礼品果盒等上面的附属装饰,工艺粗糙,色彩单调。有的油泥塑贴金银箔,施以金漆彩绘。1950年以后,温州油泥塑艺人谢香如等创制各种色彩鲜艳的油泥,具有坚固、不易退色等优点,并且吸收其他造形艺术的长处。油泥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独立的新的工艺美术门类。谢香如等的和平之春、雁荡山和周锦云等的西湖天下景、雁荡秋色油泥塑均为优秀作品。油泥塑既有传统雕塑、绘画的艺术特色,又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构图讲究疏密得当,远近有致,大多采取多层次的重叠置景的表现手法,运用浮雕以及堆、刮、压、挑、线刻等传统技法,将彩色油泥堆塑成各种画面,轮廓清楚,形象突出,层次丰富,立体感强,意境深远。油泥塑的品种较多,除了挂屏、壁塑等陈列品外,还应用在家具、工具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