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朗士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法朗士(1844~1924)(汉语拼音:Fa lang shi;英语:France,Anatole),法国作家。原名阿纳托尔-弗朗索瓦·蒂波。法兰西学院院士。1844年4月16日生于巴黎,1924年10月12日卒于圣西尔。中学毕业后参加帕尔纳斯派的活动。在德雷福斯事件中,他与左拉并肩战斗,并从此倾向于社会主义。他的小说反映了他反对教权主义、揭露社会现实的激进人道主义思想,主要有《苔依丝》、《诸神渴了》和一些幻想小说及哲理小说。1921年初加入新成立的法国共产党,同年因“辉煌的文学成就,它的特色呈高贵的风格、深厚的人类同情、优雅和真正高卢人的气质”,获诺贝尔文学奖

  早期代表作《波纳尔的罪行》,写老学者波纳尔在寒冷的冬天曾帮助过孤苦无依的邻居科格斯夫人,后来她不知去向。若干年之后,意外地得到了科格斯夫人的报答。后来波纳尔巧遇当年爱过的克雷蒙蒂娜的外孙女让娜,见到她已失去一切亲人而被坏人折磨,便冒着“拐带幼女”的罪名把她救出虎口,后来还卖掉自己的藏书为她办嫁妆。小说塑造了波纳尔乐于助人的善良形象,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苔依丝》讲一个修道士感化妓女的故事。4世纪时埃及沙漠里有一个苦修了10年的修道士巴福尼斯,忽然想去拯救当年见过的美貌放荡的女演员苔依丝的灵魂。在他用花言巧语把苔依丝送进女修道院之后,却发现自己再也不得安宁。作品对基督徒的苦行和忏悔,作了无情的嘲弄。《诸神渴了》主要描写法国大革命后期雅各宾专政的恐怖情景。革命法庭处死许多无辜的人,主人公加默兰本是个心地善良的画家,当了法官之后逐渐变成了一个冷酷的魔鬼,最后自己也被送上了断头台。作品在歌颂马拉等英雄的同时,指出雅各宾派在策略上的错误,表明革命一旦坠入宗教式的狂热或偶像崇拜便必然走向失败。

  法朗士是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尤其善于以丰富美妙的想象表现寓意深刻的哲理,他的作品文笔生动流畅,具有高雅脱俗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