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流痰,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结核性化脓性疾病。因其成脓后,可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见于清代余景和《外证医案汇编》一书。好发于儿童和青年,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发病部位以脊椎、髋关节为多,次为膝、踝、肩、肘关节。故因患病部位不同,又有龟背痰、鹤膝痰、附骨痰、环跳痰等。其病因多为先天不足,或久病肾阴亏损,骨髓不充,外邪乘虚而入,痰浊凝聚;或跌扑损伤,气血不和而诱发。病证初起局部酸胀微肿,不红、不热、不痛;久则漫肿疼痛成脓,周围肌肉萎缩;后期可伴有潮热、盗汗、乏力等阴亏火旺之证,且局部溃破流清稀脓液及败絮样物,久则形成窦道,不易收口。治疗初宜补肝益肾、温经化痰为主,用阳和汤加减,中期宜扶正托毒;后期疮溃脓成,当重扶正,气血亏损者,用人参养营汤;阴虚火旺者,用大补阴丸等。若窦道形成,应配合外用药如七仙条等,亦可采用手术治疗。护理上,注意增加营养,配合固定制动,以协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