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文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浪漫主义文学(Romanticism literature),一种基本的文艺创作方法和创作倾向。在人类早期的文艺创作、尤其是文学的口头创作阶段便已存在,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自觉的创作方法。但作为一种美学和文艺思潮,指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席卷欧洲的文艺运动。“浪漫主义”一词来源于“浪漫传奇”(romance)即当时盛行的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抒情诗。这类传奇和抒情诗是用由拉丁文演变而来的中世纪方言roman而写的。后来,许多作家以这类作品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的题材和风格为典范进行创作,引发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潮流。

欧洲浪漫主义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个性解放要求。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但法国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遍及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结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表现。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也同这一时期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包括美学)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德国古典哲学强调天才、灵感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张人是自在自为、绝对自由的。这提高了人的尊严感,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了对美、崇高、悲剧、创作自由、天才等美学问题的研究和重视;另一方面,德国古典哲学宣扬宗教思想和神秘主义,将个性提升到绝对高度,也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浪漫主义在文学上则是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对。18世纪,一些怀有启蒙思想的作家开始打破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反对盲目崇拜古希腊罗马文学,于是出现了像J.-J.卢梭的《新爱洛绮丝》那样追求情感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作品。18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感伤主义诗歌和小说,为小农破产唱挽歌,诅咒城市的奢华腐化,歌颂自然风景。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则继承和发扬启蒙运动的传统,响应卢梭“回到自然”的口号,产生了 J.W.von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威廉·迈斯特》等富有浪漫主义激情的作品。与古典主义相对立的浪漫主义概念,便是歌德和J.C.F.von席勒首次提出的。席勒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1796)一文中,以历史发展的观点,探讨了古典主义(“素朴诗”)与浪漫主义(“感伤诗”)的起源和差异,认为前者是“对现实尽可能完美的模仿”,而后者则是“把现实提升为理想或理想表现的高度”。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浪漫主义从德国和法国蔓延到整个欧洲,成为一场普遍的文学运动。

作为一个具有共同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文艺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有以下共同特征:

①着重表现内心世界,抒发个人情感。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作家们把精神生活视为与卑俗的物质追求相对立的唯一崇高价值,因而着力描写个人的心灵世界,以及对外部现实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他们力图摆脱古典主义所崇尚的理性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想象和情感置于首要地位。②表达对大自然的歌颂,对城市文明的厌恶。出于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反感,浪漫主义作家热衷于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自然的感受。在他们笔下,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形成对比。此外,许多人受泛神论的影响,把大自然看作无处不在的神,突出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沟通,将景物拟人化或作为精神境界的象征。③重视民间文学,主张“回到中世纪”。德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都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由于中世纪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语言通俗,浪漫派作家大多将其视为楷模。此外,民间文学有助于唤醒民族意识,因而被普遍倡导。这对于革新当时文学的内容和形式起了重要作用。④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上,喜欢用夸张的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和奇特的艺术效果。与古典主义追求肃穆、宁静、和谐、朴素的审美理想相反,作家们强调从生活的瞬息万变、精神的动荡不安以及具有神秘色彩的现象中揭示美。大胆的想象、奇异的情节、夸张的人物形象、神话色彩和异域情调同平凡的日常景象交织在一起。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具体表现和发展也不尽相同。在德国,它出现较早,声势也较浩大。由于经济落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软弱,哲学家和诗人只能在精神世界中寻找个性解放的出路,他们对法国革命的失望和对社会现实的厌恶往往表现为缅怀过去,向往神秘美好的中世纪。因此,德国浪漫派的唯心主义和神秘色彩较为浓厚。以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和J.L.蒂克为代表的早期浪漫派(或称“耶拿浪漫派”),在J.G.费希特和F.W.J.von谢林哲学的影响下,提出了个性解放、创作自由、反对传统束缚和打破各艺术门类界限的美学主张。1802年以后,由于拿破仑占领德国,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以B.von阿尔尼姆、C.布伦塔诺、J.von艾兴多尔夫为首的一批作家(即“海德堡浪漫派”)把注意力转向民间文学,他们深入民间搜集民歌和童话,并将其整理出版,给德国文学,特别是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1813年,德国掀起了反拿破仑的民族解放战争,A.von沙米索、L.乌兰德、E.T.A.霍夫曼、H.von克莱斯特等后期浪漫派作家加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讽刺,显示出浪漫主义风格和现实主义因素相结合的创作倾向。

英国浪漫主义兴起于18世纪末。第一代代表作家是“湖畔派”诗人W.华兹华斯、S.T.柯尔律治和R.骚塞。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否定技术进步,试图以中世纪的生活方式来抵制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其作品远离城市现实,着力描写农村田园生活和自然风景。此外,他们努力发展民间诗歌的传统,主张用民间日常语言来代替“诗的辞藻”,强调诗人的想象力。第二代浪漫派诗人G.G.拜伦、P.B.雪莱、J.济慈等人,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革新,丰富和发展了诗的形式和格律,加强了诗歌的形象色彩和语言的音乐性。他们诗歌中的主人公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和矛盾、复杂的心理,时而愤世嫉俗,与旧世界势不两立;时而悲观失望,陷入“与世界和解”的温情梦幻。“拜伦式的英雄”一度风靡欧洲文坛。与此同时,W.司各特在叙事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他把历史事件与文学虚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始了欧洲的历史小说。

法国浪漫主义形成于1820年前后。其早期代表人物是F.-R.de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前者的小说《阿达拉》创造了“世纪病”的形象,对后来的浪漫派作家影响甚大。后者在一系列著作中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僵死的古典主义规范,要求文学扎根于本民族土壤,为法国浪漫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一时期主要的浪漫派作家有A.de拉马丁、A.de维尼等。1830年后,浪漫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后期浪漫主义”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其杰出代表有V.雨果、乔治·桑、欧仁·苏。雨果的诗集《惩罚集》、《观照集》和《凶年集》以及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乔治·桑的小说《康素埃洛》,苏的小说《巴黎之神秘》均为浪漫主义的优秀作品。

在德、英、法三国的影响下,在南欧、东欧及俄国也于19世纪初出现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潮流。意大利作家A.曼佐尼和G.莱奥帕尔迪、波兰诗人和小说家A.密茨凯维奇、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俄国诗人A.S.普希金和M.Yu.莱蒙托夫等讴歌爱国主义,向往民主和自由,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创作出一批富于激情和民族特色的佳作。

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在总体上显露出与现实主义相融合的趋势,但一些浪漫派作家也逐渐走上了单纯追求形式的唯美主义道路,最明显的是提出“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法国帕斯卡尔派诗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些国家出现的“新浪漫主义”便是这一倾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