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台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3年6月10日 (一) 20:06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华大学(台湾)校徽


  国立清华大学(英语: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清大,是中华民国一所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校址位于新竹市。其前身可追溯至1909年利用美国庚子赔款退款成立的“游美学务处”。游美学务处几经更迭,至1949年时为位于北京的国立清华大学。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播迁至台湾后,1955年由校长梅贻琦于台湾新竹市主持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复校之初首设原子科学研究所,1964年恢复大学部,目前设有理学、工学、原子科学、人文社会、生命科学、电机资讯、科技管理7个学院,共17个学系、7个学院学士班、23个独立研究所、17个研究中心。至于位于北京的国立清华大学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更名为清华大学。

  在学术研究上,国立清华大学与国立阳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及国立中央大学四校共同组成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整合各校资源,共同成立研究中心。此外,复校后的清大和相邻的交大于1969年开始固定于每年春季举办“梅竹锦标赛”,比赛项目包含球类、桥艺、棋类、田径、拔河等。

  清大与29国130所大学(2011年4月)保持校际合作关系,各国交换学生、外籍生、双联学位、交换教师、华语学习的互动热络。

  根据汤姆森路透重要科学指标(Thomson Reuters,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清大在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及临床医学等七学门被列为论文被引次数世界前1%之研究机构;台湾在22个评比学门中之5个学门有研究机构跻身世界百强,清大在“材料科学”排名世界第37名,居全台各校所有领域之首[2]。在脑神经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DNA之父詹姆斯·杜威·沃森于2010年造访清华时誉为‘世界领先’。

  在两岸三地所有大学中,清大平均每位教师发表的SCI/SSCI论文数及被引用次数名列前茅,位居两岸三地高等教育第4名。在2010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大名列全球第107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以教师数量700人以内的大学做比较,清大是全世界第11名;在教师数1,000人以内的大学中,清大位居全世界第37名。

概况

校名

  本校校名“清华”二字乃自最早校址“清华园”得名。

  清华园原为圆明园属园(圆明园东,又称东园),康熙年间称为熙春园(道光年间再分成近春园、熙春园)。园中工字厅后方有荷池与古建筑,为着名胜景。古建筑物上有皇帝(一说康熙,一说为乾隆,待考证)亲题“水木清华”匾额。

  咸丰年间将熙春园改为清华园,并题于工字厅门额上。“水木清华”或称“水清木华”,典出东晋谢琨〈游西池〉:“……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形容山水草木之美,明清两代园林即常袭用“清华”二字为名。

  1909年清华大学前身游美学务处,获清华园设肄业馆,1910年依所在地改名为清华学堂(Tsing Hua Imperial College),1912年更名“清华学校”(Tsing Hua School),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拟改“清华学校”为“清华大学”,经罗家伦校长争取后,定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56年新竹建校后,即袭用“国立清华大学”校名(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训

  本校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缘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讲题为「君子」,即以此辞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并把此二卦辞作了如下的诠解:

  「干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子世犹舟之航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顺风而后帆,登岸无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然无所芥蒂,望之俨然,此所以为厚也,此所以为君子也。」

  接着,梁先生又引申勉励清华学生说,「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 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 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

  这次演讲以后,学校即以此八字为校训,作图制徽,永久流传。

  出处:《往事如绘 杨觉民教授遗作选集》(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核子工程学系,1992)

校徽

  清华大学的圆形校徽由来甚早,雏型源于1916年,清华学堂为兵操训练营制作的军旗中央图案,1916年12月28日《清华周刊》中刊载: 「兵操军旗式现已绘定。旗系紫色,中间置白色圆圈,内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圈下绘枪两支,亦系白色。光彩夺目,颇壮观瞻。」此饼图案于 1917-1919年间清华著名刊物:《清华年刊》、《清华周刊》多次引用于封面,其后并嵌于大礼堂正中央墙面上。

  1926年11月25日,校评议会议决:「通过校徽之格式:圆形、斜十字」1,1928 年改制为清华大学后,似有意重新征求校徽的设计,是故有段时间并无正式的校徽。1934年6月1日《清华周刊》(第13-14期)向导专号刊登了清华大学 校徽图案,其基本形制沿用至今,最中心为五角星,内圈为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外层则为校名中英文字样。

  新竹清华的圆形校徽,除上述基本结构外,也保留了清华学校时期,校徽最外层的光芒状图案等细节。近来在公关宣传等文宣设计上,常搭配鸟形校徽做图形变化,但作为正式的校徽标志时,二者仍分开使用。


历史

1912年以前

  清华源于辛丑条约约定的庚子赔款。1904至1905年(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认为赔款已超过清廷可承受之范围。大清驻美公使梁诚从中斡旋,促成减免。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返还赔款基数定为一千余万美元,逐年退还。赔款用于人才培养和赴美留学。

  1909年(清宣统元年),美国开始退还庚款。为统筹考核留学生,外务部与学部上奏设立“游美学务处”并附设“肄业馆”。7月17日(六月初一)游美学务处正式建立,后任命外务部署左丞、左参议兼学部丞参上行走周自齐担任总办,学部员外郎范源濂和外务部候补主事唐国安,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任驻美学生监督,三年间共组织三批近200人赴美留学。

  清华园,原名熙春园,建于康熙年间。道光二年时,分为春泽园(今近春园)、涵德园,分授皇四弟瑞亲王绵忻、皇三弟惇亲王绵恺。后奕誴继承涵德园,俗称“小五爷园”,咸丰帝为其亲书匾额,易名“清华园”。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外围,核心区后被同治帝拆卸修复圆明园,形成“荒岛”。奕誴长子载濂继承清华园后,因庚子之乱容纳义和团设坛,赐园为内务府收回,荒废。外务部选定清华园后,修缮工字厅、建造校门、一院、二院、三院、同方部、北院、校医院,1911年竣工,校园占地450亩。

  1911年2月,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由军机大臣那桐题写校名,会办范源濂、唐国安共任监督。3月30日(三月初一)暂行开学仪式(中等科),4月1日高等科开学,教师多从美国聘请,游美学务处也迁入工字厅办公。

  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挪用退还赔款弥补军费,学堂经费断绝,原定正式开学仪式取消,11月9日正式停课。

1912年—1928年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5月1日,学堂改名“清华学校”开课,裁撤游美学务处。唐国安为第一任校长,周诒春为教务长,在校生约500人,教员30余人,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培养“领袖人才”。1913年春将近春园、长春园、水磨村并入。1914年10月,美国建筑师墨菲与丹纳为学校指定校园规划,布置留美预备学校和综合大学。1916年至1920年,建成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大礼堂等早期建筑。

  此期间,经费充足、园林优美,学习环境十分理想。学校强调体育锻炼和强健体魄,设立体操课,午后“强迫运动”,开办童子军训练和军事训练(兵操)。发起清华、协和、汇文“三角运动会”,为北京最早校际大赛,参加菲律宾第一届远东运动会。

  学校不乏各界名人学者前来演讲,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发表演讲,勉励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完全人格。引述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清华学子给予厚望。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定为校训。

  1913年3月初,唐国安校长病逝,周诒春继任,任内勤勉,增加设备建筑,扩充留美名额,1918年1月辞职。此后直到1931年校长更迭频繁,史称“清华校长更迭风波”。早期先后有范源濂(美国驻华公使反对)、赵国材(代理)、张煜全、罗忠诒(学生拒绝)、严鹤龄(代理)、金邦正、曹云祥(代理)被任命校长。1924年5月,曹云祥成为正式校长,在任6年中,清华学术得到空前发展,1925年春成立国学研究院,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导师。从派遣留学逐步转为培养本国人才,始创四年制本科教育,分文、理、法三院。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城内十多所学校示威游行。清华学生组织演讲、会见公使、致电巴黎和会。9日,校内挂半旗,全体同学在体育馆举行“国耻纪念会”,并焚烧校内日货。共同宣誓:

  口血未干,丹诚难泯,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九日,清华学校学生,从今以后,愿牺牲生命,以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此誓。

  “五四”运动后,更多新思潮涌入清华,促进了清华学生的觉醒。1926年3月13日,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周年大会,李大钊、陈毅来校演讲。3月18日,北京民众为反日本入侵游行请愿,遭段祺瑞政府打压,清华学生韦杰三牺牲,是为三·一八惨案。

1928年—1948年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掌控北京后,任命罗家伦为校长,易名“国立清华大学”,任职期间,罗家伦对学校组织结构大加整改。

  1930年5月20日,学生代表大会驱逐罗家伦校长,后阎锡山所任乔万选遭学生护校纠察队阻挡,1931年,教育部所任校长吴南轩独揽大权、蔑视教授人格,携印入城,断绝学校资金并暗示武力解决,学生护校委员会和教授会迫使教育部将其撤职。10月14日,任命梅贻琦为校长,其在任17年中,对学校建设贡献巨大,确定了清华著名学府地位。其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而谓也,有大师而谓也”被广为推崇。

  1935年秋,在日军危及华北之时,校内成立学生自治会救国委员会,学生蒋南翔草拟《告全国民众书》,喊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清华大批学生参加了该运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清华奉令与北大、南开在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组成校务委员会,共治校务。10月25日,临大开学,清华学生、教职工占半数左右。1938年初,武汉危急,学校组织师生分海陆三路艰难到达昆明。临大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常务委员会,梅贻琦长期任主席。5月4日,联大开课,三校师生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期间学生参与青年从军运动,应征飞虎队翻译、入缅作战、参加印度远征军。

  联大期间,清华还单独设立昆明办事处、研究院和特种研究所。特种研究所依靠庚款基金利息,拥有农业、航空、无线电、金属、国情普查五个研究所,服务军事研究。日本占领期间,野战医院152病院等占据清华,清华园遭到破坏,建筑物、设备、图书损坏严重,留守教职工被害。

  1945年日本投降后,学校开始修缮清华园。次年联大结束,三校复员。清华在战争伤痕下努力恢复发展,到1948年,校园扩大,并扩充农学、气象学、法学、航空工程等院系。

  1948年11月2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下,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前来谈迁校事宜,并接走清华5位教师。12月13日,解放军进军至西郊,绕开圆明园和清华、燕大,占领丰台。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指示保护清华、燕京等校。解放军与国军战于学校墙外,不久后国军退守城内。15日,解放军进驻海淀镇,清华园成为华北地区最早被解放军占领并宣告解放的高校。12月18日,解放军第13兵团政治部张贴布告宣布严加保护学校,阻止抢掠。

  梅贻琦校长于12月14日因公入城,留在城内,后于21日乘飞机前往南京。12月17日,校务会议推举冯友兰为临时主席,代理主持校务。

1949年—1955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梅校长赴欧,后往纽约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会商清华基金保管及运用事宜。自1951年开始以清华基金利息协助在美学人研究,并赠送学术书刊仪器给台湾专科以上学校。1955年,“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协定”正式签字,政府决定设立原子科学研究机构,发展原子科学之研究,乃电召梅贻琦校长返国筹议。并于同年12月,由行政院组设清华大学研究院筹备委员会,以教育部长张其昀,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国防、外交、财政、经济四部代表,暨蒋梦麟、浦薛凤、钱昌祚,陈雪屏、钱思亮、金开英、洪绅诸先生为委员。会中决定:

  • 校址设于新竹赤土崎。
  • 先设原子科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
  • 开办费及建筑费请政府核发,图书仪器费由清华基金支付。

新竹清华时期(1956— )

  1956年1月1日,清华大学正式于台北成立筹备处,迈出清华大学在 台建校的第一步。清华原先计划在台北南港和新竹两地间择一建校。但南港腹地较小,且当时新竹县长朱盛淇积极争取,因此清华决定在新竹赤土崎建校。起初由中 国石油公司提拨约40公顷(42甲)原属日本海军燃料厂的土地,但在原子炉开工后,校地已感不足,便由新竹县长朱盛淇同意再拨约33公顷(34甲)土地, 加上清华自身向周边民家收购者,此时校地共约86公顷(89甲)。

  1956年开始招生,因校舍尚未完工,故暂于台湾大学上课,至此清华大学校务在台正式运行。1957年,清华大学的办公大楼、教职员宿舍、学生宿舍皆已相继完工,学生遂从台北返回新竹上课。

  清华自1955年开始原子炉的兴建工作,至1961年落成。原子炉的土木工程由校友华泰建筑师张昌华设计,装置工程由清华自行设计施工。机 件装置时,由中国石油公司、台湾电力公司、台湾铝业公司分别派员操作,并得经济部联合工业研究所之协助,为国内工业界与学术界首次密切合作之成果。

  1962年5月19日梅校长病逝于台大医院后,清华校务暂由陈可忠教务长代理,1965年陈可忠正式担任校长。数学、核工、物理、化学系所皆于陈校长时期设置,清华的教学组织有了长足发展。1966年清华图书馆(红楼)启用,随后体育馆、大礼堂与新校门等相继落成

  1969年,举行首届「梅竹锦标对抗赛」。1969年7月陈校长退休,由阎振兴校长继任,1970年9月因阎校长调任台大校长,故由徐贤修 校长继任。1974年成立工学院、理学院、原子科学院。自此,新竹清华已从早期仅有原子科学所的规模,扩展成为理工大学。1975年9月徐校长奉命转任国 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张明哲校长继任。1980年大学部增设中国语文学系,新竹清华从此由理工大学迈向综合大学之路。

  1980年代正逢台湾经济起飞, 1981到1994年间在毛高文校长、刘兆玄校长与李家同代理校长领导之下,清华大学不论在软硬件设备、行政与教学政策以及校园文化上皆突飞猛进。 1982年,首创长期发展委员会并制订五年发展计划,展开有系统的校园规划。同年为鼓励教学与学术研究,设立杰出教学奖与杰出研究奖。1984年增设人文 社会学院。1988年成立艺术中心,定期举办各种艺文活动,开放校内师生与校外人士共襄盛举。1989年,将共同科目改为通识教育中心,树立台湾通识教育 之典范,是为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创举。1991年新竹市政府征收十八尖山南面约15.6公顷土地为学校用地,并在次年由本校以16亿余元购置为新校地,亦 即仙宫校地。1992年7月,增设生命科学院。

  1994年教育部修正通过的大学法中,正式规定国立大学校长由遴选产生,同年沈君山校长当选清华第一任遴选校长。1994年到2006年 间,依序由沈校长、陈信雄代理校长、刘炯朗校长与徐遐生校长出掌校务。因应时代需要,于1998年成立电机信息学院。2000年成立科技管理学院,至此清华七大学院之主要规模遂告完成。

  清华也在此时期与其它著名大学展开交流:1995年12月,沈校长率团访问北京清华大学,签定「海峡两岸清华大学交流合作备忘录」。 2001年2月,更加强推动两岸学术合作,除与北京清华签订多项合作合约外,也与北大、复旦、苏州、兰州大学合办「莙政学者」交换学生计划。在国内也与交 通大学、中央大学及阳明大学于2002年试办共组「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并于2008年1月奉教育部核定正式成立,结合四校之教学研究资源,发挥互补性。

  来自各方社会贤达的奥援亦为清华成长的重要助力,2000年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挹注新台币1亿5千万元与清华大学兴建「台积 馆」,以供科技管理学院教学研究使用。2001年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亦捐赠新台币3亿元与清华大学兴建「学习资源中心」,使得清华的教学设施更加充实。

  2006年,徐遐生校长卸任,由本校电资院资工系陈文村教授继任。任内清华大学第一年获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新台币10亿元补助,第 二年至第五年每年获12亿元,为补助款增长幅度最大的学校。此外,为缩小城乡差距,招收偏远地区学生而进行之「繁星计划」,也得到教育部的肯定,通令各大 学比照办理。2008年成立清华住宿学院,同年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捐赠新台币2亿2千万元与清华,兴建教学大楼「台达馆」。2010年11月完成贯 穿南北校园管线系统的共同管道。台积馆、奕亭与南大门陆续落成,启动清华迈向卓越的新纪元。

  2010年2月陈力俊院士接任校长。同年3月北京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率团访问新竹清华,共商百年校庆及双边合作事宜。5月,本校工程与系统 科学系(原核子工程系)第二届校友李伟德博士捐赠1亿5千万元协助兴建「绿色低碳能源教学研究大楼-李存敏馆」。9月,陈校长率团赴北京清华大学参访,并 商讨未来两地清华更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