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台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华大学(台湾)校徽

  国立清华大学英语: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清大,是台湾一所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校址位于新竹市。其前身可追溯至1909年利用美国庚子赔款退款成立的“游美学务处”。游美学务处几经更迭,至1949年时为位于北京的国立清华大学。

  1955年由校长梅贻琦于台湾新竹市主持国立清华大学在台复校。复校之初首设原子科学研究所,1964年恢复大学部,目前设有理学、工学、原子科学、人文社会、生命科学、电机资讯、科技管理7个学院,共17个学系、7个学院学士班、23个独立研究所、17个研究中心。至于位于北京的国立清华大学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更名为清华大学

  在学术研究上,国立清华大学与国立阳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及国立中央大学四校共同组成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整合各校资源,共同成立研究中心。此外,复校后的清大和相邻的交大于1969年开始固定于每年春季举办“梅竹锦标赛”,比赛项目包含球类、桥艺、棋类、田径、拔河等。

  清大与29国130所大学(2011年4月)保持校际合作关系,各国交换学生、外籍生、双联学位、交换教师、华语学习的互动热络。

  根据汤姆森路透重要科学指标(Thomson Reuters,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清大在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及临床医学等七学门被列为论文被引次数世界前1%之研究机构;台湾在22个评比学门中之5个学门有研究机构跻身世界百强,清大在“材料科学”排名世界第37名,居全台各校所有领域之首。在脑神经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DNA之父詹姆斯·杜威·沃森于2010年造访清华时誉为‘世界领先’。

  在两岸三地所有大学中,清大平均每位教师发表的SCI/SSCI论文数及被引用次数名列前茅,位居两岸三地高等教育第4名。在2010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大名列全球第107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以教师数量700人以内的大学做比较,清大是全世界第11名;在教师数1,000人以内的大学中,清大位居全世界第37名。

概况

校名

  本校校名“清华”二字乃自最早校址“清华园”得名。

  清华园原为圆明园属园(圆明园东,又称东园),康熙年间称为熙春园(道光年间再分成近春园、熙春园)。园中工字厅后方有荷池与古建筑,为着名胜景。古建筑物上有皇帝(一说康熙,一说为乾隆,待考证)亲题“水木清华”匾额。

  咸丰年间将熙春园改为清华园,并题于工字厅门额上。“水木清华”或称“水清木华”,典出东晋谢琨〈游西池〉:“……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形容山水草木之美,明清两代园林即常袭用“清华”二字为名。

  1909年清华大学前身游美学务处,获清华园设肄业馆,1910年依所在地改名为清华学堂(Tsing Hua Imperial College),1912年更名“清华学校”(Tsing Hua School),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拟改“清华学校”为“清华大学”,经罗家伦校长争取后,定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56年新竹建校后,即袭用“国立清华大学”校名(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校训

  本校校训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卦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缘民国三年冬,梁启超先生来校演讲,讲题为「君子」,即以此辞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愤图强,并把此二卦辞作了如下的诠解:

  「干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子世犹舟之航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顺风而后帆,登岸无日矣。」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然无所芥蒂,望之俨然,此所以为厚也,此所以为君子也。」

  接着,梁先生又引申勉励清华学生说,「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俊秀,为师为友,相磋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 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 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

  这次演讲以后,学校即以此八字为校训,作图制徽,永久流传。

  出处:《往事如绘 杨觉民教授遗作选集》(台湾:国立清华大学核子工程学系,1992)

校徽

  清华大学的圆形校徽由来甚早,雏型源于1916年,清华学堂为兵操训练营制作的军旗中央图案,1916年12月28日《清华周刊》中刊载: 「兵操军旗式现已绘定。旗系紫色,中间置白色圆圈,内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圈下绘枪两支,亦系白色。光彩夺目,颇壮观瞻。」此饼图案于 1917-1919年间清华著名刊物:《清华年刊》、《清华周刊》多次引用于封面,其后并嵌于大礼堂正中央墙面上。

  1926年11月25日,校评议会议决:「通过校徽之格式:圆形、斜十字」1,1928 年改制为清华大学后,似有意重新征求校徽的设计,是故有段时间并无正式的校徽。1934年6月1日《清华周刊》(第13-14期)向导专号刊登了清华大学 校徽图案,其基本形制沿用至今,最中心为五角星,内圈为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外层则为校名中英文字样。

  新竹清华的圆形校徽,除上述基本结构外,也保留了清华学校时期,校徽最外层的光芒状图案等细节。近来在公关宣传等文宣设计上,常搭配鸟形校徽做图形变化,但作为正式的校徽标志时,二者仍分开使用。

校歌

  清华建校之初,即制定了自己的校歌。第一首校歌词皆由外籍女教师 Miss Kathorine E. Seelye 所作,词为英文,题名 "Tsing Hua College Song" 但词谱均不出色,兹举其第一段的中文译词如下:

  同学少年肝胆相亲,荟萃一堂豪爽;
  我歌于斯汝其和予,斯校一时无雨。
  广播令闻,檥立荣名,群雄莫与争衡,
  谓予不信,请君来临,会当赞和同声。
  同声,同声,会当赞和同声。

  后来出现的《清华优胜歌》(Cheer for old Tsing Hua)则是很受师生欢迎的佳作,但不宜作为校歌。歌词为:

  Cheer for old Tsing Hua, Tsing Hua must win.
  Fight to the finish, never give in.
  You do your best, boys, we'll do the rest, boys.
  Fight for the victory, Rha, Rha, Rha!

  当时译的中文是:

  欢呼我清华,清华必胜。
  再接再励兮,无退有进。
  君尽全力兮,予图未竟功,
  同心同力争雄,攻,攻,攻!

  在这以后,又曾出现过几首歌唱学校的歌曲,如《清华爱国歌》《清华进行曲》(March Forward Tsing Hua)等,但也均不适合于作校歌用。

  民国十二年,公历一九二三年前后,学校公开征求校歌,当 时在清华教授国文与哲学课的汪鸾翔先生(字巩安,汪健君先生 的尊翁)以其佳作「西山苍苍」应征,经校外名人审定膺选,又 经本校英文文案处主任何林先生的夫人张丽真女士配曲,赵元任 氏编合唱,于是成为隽永流传,直深受历代师生欢迎的佳作,歌词共有三段,录之如:

  (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二)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就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锺,水木清华众秀锺,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无穷,无穷,赫赫吾校名无穷。

校花 NTHU Flower

  往昔关于清华的校花流传有几种说法,但似乎都未正式定案。早期有紫荆、丁香之说,新竹清华则普遍认为梅花可代表清华精神。关于紫荆与丁香,据杨 觉民教授所述,在来台建校前一般即「习惯把紫荆和丁香视为清华的校花(注一)但未见诸典籍,可能只是一种约定俗成」。(注二)其由来推测有二:一是紫荆与 丁香花色,与清华校旗、校色用色(紫白二色)相符;二是清华校园内种植许多紫荆及丁香,两者皆在春季盛开,正是清大校庆前后。1984年大陆出版的《清华 校友通讯》复9期中,34级陶瀛孙校友就曾为文建议,其中提到:「春天的清华园是极美的,到处是花,而以紫荆、丁香开得最盛。所以早就有人建议以紫荆或丁 香为校花。1931年春,校庆即将到来,夏坚白学长建议以丁香为校花,丁香花紫白二色、盛开季节正是校庆、丁香花一簇簇群放,正象征清华莘莘学子亲密相 处,共发芬芳」,(注三)因此早在30年代就有以紫荆或丁香为校花的提议。

  在中国古代,紫荆象征着和睦、团结之意,典出东汉田氏三兄弟分家,院中紫荆遂落花枯萎的故事。西晋陆机曾说:「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唐代 诗人李白叹道:「田氏仓促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皆是在指此事。最后三兄弟因紫荆凋萎之兆幡然悔悟,决定和睦共处,紫荆花才又恢复繁荣景象。现今清交 两校的梅竹赛,清华也多以紫荆为主题设计衣物,正彰显着紫荆所代表的团结精神。

  北京清华校园内的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属豆科紫荆属,花朵于春季四、五月先于叶开放,簇生于枝上,西方又称之为「红穗树」。而新竹清华校园中所见的洋紫荆(Bauhinia purpurea)、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e),以及两者自然杂交而生的艳紫荆(Bauhinia blakeana)皆属苏木科羊蹄甲属,与北京清华的紫荆品种相异,花形也不同。

  至于丁香花,属木犀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季开花,花期为四到六月。花为紫白二色,有所谓「紫丁香」与「白丁香」。花朵四瓣二蕊,集合成簇。由于花性怕热,无法适应新竹气候,在台湾亦只有高山地区能存活。

  抗日名将孙立人将军为1923级校友,曾于住所发现一种灌木树丛,名为「番茉莉」,别称为「变色茉莉」。春天开花,开时呈蓝紫色,之后逐渐转为 白色,在同一株上可呈现紫白二色花朵。孙校友欲献给母校作为礼物,在1989年亲自到校栽种以祝校庆,植于行政大楼后方「清华校门」两侧。(注四)有人觉 得亦可以表校花。(注五)

  现今新竹清华还有另一种代表花─梅花。2011年经「99学年度第4次校务会议」决议,新竹清华以梅花为校花。梅花成为清华的精神象征,缘起于 纪念两岸清华共同的大家长:梅贻琦校长。从北京清华、西南联大到新竹清华建校,梅贻琦校长半生皆与清华相系,奉献甚巨,1962年梅校长病逝,本校便于校 内兴建「梅园」为其墓园以兹纪念,内植梅花241株。每至一二月梅花盛开之际,园内游客络绎不绝,成为新竹清华著名校景。梅花不畏严寒与冰清玉洁的精神, 使其成为清华精神的象征。清华学子更于每年的梅竹赛前夕,固定在梅园举办祭梅仪式,以祈求比赛旗开得胜。

  「梅」成为清华的精神标志,也与梅竹赛的推波助澜有关。1969年,清交两校举办跨校锦标赛,当时以清大前校长梅贻琦之「梅」为标志,和交大前 校长凌竹铭之「竹」相呼应,举办「梅竹赛」。自此,「梅」便成为清华重要的象征图腾,广泛运用于清华纪念品、衣物的设计上,例如毕业纪念册,尤其是 2003年以后,频频以「梅」的意象,作为封面构图和主标的灵感来源。

  注一:1916年,清华中等科(闻一多编)以《紫荆魂》(Much Ado about Nothing)参与校内演剧竞赛,可能即是在赞颂紫荆。
  注二:杨觉民,《往事如绘──杨觉民教授遗作选集》(新竹:国立清华大学核子工程学系,1992),页99。
  注三:黄延复,《清华园风物志》(北京:清华,2001),页16。
  注四:杨觉民,《往事如绘──杨觉民教授遗作选集》(新竹:国立清华大学核子工程学系,1992),页99。
  注五: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陈信雄老师口述,校园间有此一说。

历史

1912年以前

  清华源于辛丑条约约定的庚子赔款。1904至1905年(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认为赔款已超过清廷可承受之范围。大清驻美公使梁诚从中斡旋,促成减免。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返还赔款基数定为一千余万美元,逐年退还。赔款用于人才培养和赴美留学。

  1909年(清宣统元年),美国开始退还庚款。为统筹考核留学生,外务部与学部上奏设立“游美学务处”并附设“肄业馆”。7月17日(六月初一)游美学务处正式建立,后任命外务部署左丞、左参议兼学部丞参上行走周自齐担任总办,学部员外郎范源濂和外务部候补主事唐国安,驻美公使馆参赞容揆任驻美学生监督,三年间共组织三批近200人赴美留学。

  清华园,原名熙春园,建于康熙年间。道光二年时,分为春泽园(今近春园)、涵德园,分授皇四弟瑞亲王绵忻、皇三弟惇亲王绵恺。后奕誴继承涵德园,俗称“小五爷园”,咸丰帝为其亲书匾额,易名“清华园”。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外围,核心区后被同治帝拆卸修复圆明园,形成“荒岛”。奕誴长子载濂继承清华园后,因庚子之乱容纳义和团设坛,赐园为内务府收回,荒废。外务部选定清华园后,修缮工字厅、建造校门、一院、二院、三院、同方部、北院、校医院,1911年竣工,校园占地450亩。

  1911年2月,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由军机大臣那桐题写校名,会办范源濂、唐国安共任监督。3月30日(三月初一)暂行开学仪式(中等科),4月1日高等科开学,教师多从美国聘请,游美学务处也迁入工字厅办公。

  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挪用退还赔款弥补军费,学堂经费断绝,原定正式开学仪式取消,11月9日正式停课。

1912年—1928年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5月1日,学堂改名“清华学校”开课,裁撤游美学务处。唐国安为第一任校长,周诒春为教务长,在校生约500人,教员30余人,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培养“领袖人才”。1913年春将近春园、长春园、水磨村并入。1914年10月,美国建筑师墨菲与丹纳为学校指定校园规划,布置留美预备学校和综合大学。1916年至1920年,建成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大礼堂等早期建筑。

  此期间,经费充足、园林优美,学习环境十分理想。学校强调体育锻炼和强健体魄,设立体操课,午后“强迫运动”,开办童子军训练和军事训练(兵操)。发起清华、协和、汇文“三角运动会”,为北京最早校际大赛,参加菲律宾第一届远东运动会。

  学校不乏各界名人学者前来演讲,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发表演讲,勉励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完全人格。引述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清华学子给予厚望。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定为校训。

  1913年3月初,唐国安校长病逝,周诒春继任,任内勤勉,增加设备建筑,扩充留美名额,1918年1月辞职。此后直到1931年校长更迭频繁,史称“清华校长更迭风波”。早期先后有范源濂(美国驻华公使反对)、赵国材(代理)、张煜全、罗忠诒(学生拒绝)、严鹤龄(代理)、金邦正、曹云祥(代理)被任命校长。1924年5月,曹云祥成为正式校长,在任6年中,清华学术得到空前发展,1925年春成立国学研究院,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导师。从派遣留学逐步转为培养本国人才,始创四年制本科教育,分文、理、法三院。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城内十多所学校示威游行。清华学生组织演讲、会见公使、致电巴黎和会。9日,校内挂半旗,全体同学在体育馆举行“国耻纪念会”,并焚烧校内日货。共同宣誓:

  口血未干,丹诚难泯,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中华民国八年五月九日,清华学校学生,从今以后,愿牺牲生命,以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此誓。

  “五四”运动后,更多新思潮涌入清华,促进了清华学生的觉醒。1926年3月13日,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周年大会,李大钊、陈毅来校演讲。3月18日,北京民众为反日本入侵游行请愿,遭段祺瑞政府打压,清华学生韦杰三牺牲,是为三·一八惨案。

1928年—1948年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掌控北京后,任命罗家伦为校长,易名“国立清华大学”,任职期间,罗家伦对学校组织结构大加整改。

  1930年5月20日,学生代表大会驱逐罗家伦校长,后阎锡山所任乔万选遭学生护校纠察队阻挡,1931年,教育部所任校长吴南轩独揽大权、蔑视教授人格,携印入城,断绝学校资金并暗示武力解决,学生护校委员会和教授会迫使教育部将其撤职。10月14日,任命梅贻琦为校长,其在任17年中,对学校建设贡献巨大,确定了清华著名学府地位。其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而谓也,有大师而谓也”被广为推崇。

  1935年秋,在日军危及华北之时,校内成立学生自治会救国委员会,学生蒋南翔草拟《告全国民众书》,喊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清华大批学生参加了该运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平沦陷。清华奉令与北大、南开在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三校校长组成校务委员会,共治校务。10月25日,临大开学,清华学生、教职工占半数左右。1938年初,武汉危急,学校组织师生分海陆三路艰难到达昆明。临大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常务委员会,梅贻琦长期任主席。5月4日,联大开课,三校师生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期间学生参与青年从军运动,应征飞虎队翻译、入缅作战、参加印度远征军。

  联大期间,清华还单独设立昆明办事处、研究院和特种研究所。特种研究所依靠庚款基金利息,拥有农业、航空、无线电、金属、国情普查五个研究所,服务军事研究。日本占领期间,野战医院152病院等占据清华,清华园遭到破坏,建筑物、设备、图书损坏严重,留守教职工被害。

  1945年日本投降后,学校开始修缮清华园。次年联大结束,三校复员。清华在战争伤痕下努力恢复发展,到1948年,校园扩大,并扩充农学、气象学、法学、航空工程等院系。

  1948年11月2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下,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前来谈迁校事宜,并接走清华5位教师。12月13日,解放军进军至西郊,绕开圆明园和清华、燕大,占领丰台。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指示保护清华、燕京等校。解放军与国军战于学校墙外,不久后国军退守城内。15日,解放军进驻海淀镇,清华园成为华北地区最早被解放军占领并宣告解放的高校。12月18日,解放军第13兵团政治部张贴布告宣布严加保护学校,阻止抢掠。

  梅贻琦校长于12月14日因公入城,留在城内,后于21日乘飞机前往南京。12月17日,校务会议推举冯友兰为临时主席,代理主持校务。

1949年—1955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梅校长赴欧,后往纽约与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会商清华基金保管及运用事宜。自1951年开始以清华基金利息协助在美学人研究,并赠送学术书刊仪器给台湾专科以上学校。1955年,“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协定”正式签字,政府决定设立原子科学研究机构,发展原子科学之研究,乃电召梅贻琦校长返国筹议。并于同年12月,由行政院组设清华大学研究院筹备委员会,以教育部长张其昀,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国防、外交、财政、经济四部代表,暨蒋梦麟、浦薛凤、钱昌祚,陈雪屏、钱思亮、金开英、洪绅诸先生为委员。会中决定:

  • 校址设于新竹赤土崎。
  • 先设原子科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
  • 开办费及建筑费请政府核发,图书仪器费由清华基金支付。

新竹清华时期(1956— )

  1956年1月1日,清华大学正式于台北成立筹备处,迈出清华大学在 台建校的第一步。清华原先计划在台北南港和新竹两地间择一建校。但南港腹地较小,且当时新竹县长朱盛淇积极争取,因此清华决定在新竹赤土崎建校。起初由中 国石油公司提拨约40公顷(42甲)原属日本海军燃料厂的土地,但在原子炉开工后,校地已感不足,便由新竹县长朱盛淇同意再拨约33公顷(34甲)土地, 加上清华自身向周边民家收购者,此时校地共约86公顷(89甲)。

  1956年开始招生,因校舍尚未完工,故暂于台湾大学上课,至此清华大学校务在台正式运行。1957年,清华大学的办公大楼、教职员宿舍、学生宿舍皆已相继完工,学生遂从台北返回新竹上课。

  清华自1955年开始原子炉的兴建工作,至1961年落成。原子炉的土木工程由校友华泰建筑师张昌华设计,装置工程由清华自行设计施工。机 件装置时,由中国石油公司、台湾电力公司、台湾铝业公司分别派员操作,并得经济部联合工业研究所之协助,为国内工业界与学术界首次密切合作之成果。

  1962年5月19日梅校长病逝于台大医院后,清华校务暂由陈可忠教务长代理,1965年陈可忠正式担任校长。数学、核工、物理、化学系所皆于陈校长时期设置,清华的教学组织有了长足发展。1966年清华图书馆(红楼)启用,随后体育馆、大礼堂与新校门等相继落成

  1969年,举行首届「梅竹锦标对抗赛」。1969年7月陈校长退休,由阎振兴校长继任,1970年9月因阎校长调任台大校长,故由徐贤修 校长继任。1974年成立工学院、理学院、原子科学院。自此,新竹清华已从早期仅有原子科学所的规模,扩展成为理工大学。1975年9月徐校长奉命转任国 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张明哲校长继任。1980年大学部增设中国语文学系,新竹清华从此由理工大学迈向综合大学之路。

  1980年代正逢台湾经济起飞, 1981到1994年间在毛高文校长、刘兆玄校长与李家同代理校长领导之下,清华大学不论在软硬件设备、行政与教学政策以及校园文化上皆突飞猛进。 1982年,首创长期发展委员会并制订五年发展计划,展开有系统的校园规划。同年为鼓励教学与学术研究,设立杰出教学奖与杰出研究奖。1984年增设人文 社会学院。1988年成立艺术中心,定期举办各种艺文活动,开放校内师生与校外人士共襄盛举。1989年,将共同科目改为通识教育中心,树立台湾通识教育 之典范,是为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创举。1991年新竹市政府征收十八尖山南面约15.6公顷土地为学校用地,并在次年由本校以16亿余元购置为新校地,亦 即仙宫校地。1992年7月,增设生命科学院。

  1994年教育部修正通过的大学法中,正式规定国立大学校长由遴选产生,同年沈君山校长当选清华第一任遴选校长。1994年到2006年 间,依序由沈校长、陈信雄代理校长、刘炯朗校长与徐遐生校长出掌校务。因应时代需要,于1998年成立电机信息学院。2000年成立科技管理学院,至此清华七大学院之主要规模遂告完成。

  清华也在此时期与其它著名大学展开交流:1995年12月,沈校长率团访问北京清华大学,签定「海峡两岸清华大学交流合作备忘录」。 2001年2月,更加强推动两岸学术合作,除与北京清华签订多项合作合约外,也与北大、复旦、苏州、兰州大学合办「莙政学者」交换学生计划。在国内也与交 通大学、中央大学及阳明大学于2002年试办共组「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并于2008年1月奉教育部核定正式成立,结合四校之教学研究资源,发挥互补性。

  来自各方社会贤达的奥援亦为清华成长的重要助力,2000年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挹注新台币1亿5千万元与清华大学兴建「台积 馆」,以供科技管理学院教学研究使用。2001年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亦捐赠新台币3亿元与清华大学兴建「学习资源中心」,使得清华的教学设施更加充实。

  2006年,徐遐生校长卸任,由本校电资院资工系陈文村教授继任。任内清华大学第一年获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新台币10亿元补助,第 二年至第五年每年获12亿元,为补助款增长幅度最大的学校。此外,为缩小城乡差距,招收偏远地区学生而进行之「繁星计划」,也得到教育部的肯定,通令各大 学比照办理。2008年成立清华住宿学院,同年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捐赠新台币2亿2千万元与清华,兴建教学大楼「台达馆」。2010年11月完成贯 穿南北校园管线系统的共同管道。台积馆、奕亭与南大门陆续落成,启动清华迈向卓越的新纪元。

  2010年2月陈力俊院士接任校长。同年3月北京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率团访问新竹清华,共商百年校庆及双边合作事宜。5月,本校工程与系统 科学系(原核子工程系)第二届校友李伟德博士捐赠1亿5千万元协助兴建「绿色低碳能源教学研究大楼-李存敏馆」。9月,陈校长率团赴北京清华大学参访,并 商讨未来两地清华更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

历任校长

北京清华时期历任校长

1911-1913 唐国安

  唐国安,男,广州香山县(今中山县)人。1873年,被曾国藩选派为第一批留美幼童生赴美留学,肄业于耶鲁大学。1909年7月由外交部候补主事充任游美学 务处会办,1911年2月兼任清华学堂副监督。1912年4月任清华学堂监督。10月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仍任校长。唐国安在任清华学校期间,资送高等科毕业生留美两届共59人;清华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开学后,10月因发生辛亥革命停课。1912年5月,他主持其好学习重新开学。同年10月呈文外交部,将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1913年8月病逝。

1913-1918 周诒春

  周贻春,男,汉族,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湖北汉口。1907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秘书。5月任清华学校校长,1918年1月去职。1958年8月在上海病逝。周贻春任清华学校校长4年多,他着眼于民族教育独立,最先提出把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改办成完全大学的计划,于1916年4月,呈文外交部。 请逐渐扩充学程,设立大学部,并得到批准。他筹划并主持修建了清华园内著名的早期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和大礼堂。为清华发展成为大学初创基 础。在教育方面他倡导"着重德智体三育"的方针,推行「端品励学」和体育「强迫运动」,「素以养成完全人格为宗旨」。

1918-1920 张煜全

  张煜全,男,汉族,字昶云,广东南海人。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后赴美留学,获耶鲁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民国成立后,任北洋政府大总统府秘书,外交部参事、秘书。1918年任清华学校校长。张煜全出任清华学校校长期间,对筹办大学,曾作了一些工作,1920年1月他呈文外交部「陈报筹设大学」,决定逐年停办中等科,「而以办中 等科之力量与经费,改办大学」。他任职2年,极少与学生见面。「五四」运动以后,1919年12月学生会召开成立大会,他派巡警干涉,还把电灯关灭,引起 学生公愤,罢课抗议,1920年1月底,张煜全被迫辞职。

1920-1921 金邦正

  金邦正,男,汉族,字仲番,安徽黟县人。1909年9月由游美学务处录取赴美留学,获康奈尔大学林科硕士学位。1920年8月至1922年4月出任清华学校校长。金邦正担任清华学校校长一年多,在此期间,1921年6月11日,清华高年级学生(1921级和1922级)因支持北京八校教师索薪斗争, 举行了「同情罢考」。金邦正协同清华学校董事会压制学生,竟罚全体参加罢考的学生留级一年,引起学生强烈反对。1921年秋开学时,全体学生拒不出席开学 典礼。10月13日金邦正作为出席太平洋会议的中国代表团随员赴美,校务由教务主任王文显代理。学生会去信,「请其不必作卷土重来之梦想」。金邦正被迫辞职。

1922-1928 曹云祥

  曹云祥,男,汉族,字庆五。浙江嘉兴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获得哈佛大学商业管理硕士。1921年任北洋政府外交部参事,1922年任清华学校校长,1928年去职。曹云祥担任清华学校校长5年多,实现了将清华由一个中等程度的留美预备学校改办为完全大学的计划。报请北洋政府外交部批准了《清华大学工作 及组织纲要(草案)》,将清华学校改组成大学部、留美预备部、研究院三部分。1925年5月大学部正式成立,设17个系。这是清华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清华的教育和学术独立向前跨了一大步。同时他主持办起了清华国学研究院,延致通儒,如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使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沟 通,大大提高了清华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1928-1928 温应星

  温应星,男,汉族,字鹤孙,广东台山人。毕业于南洋大学,后赴美留学,入维吉尼亚兵工学校,西点陆军士官学校。1928年任清华学校校长。温应星是1928年奉系军阀进入北京时从保定军警执法处处长被派来任清华学校校长的,不二月,国民政府控制北京,北洋军阀政府倒台,温应星就此去职。

1928-1931 罗家伦

  罗家伦,男,汉族,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文科。1920年赴美留学。1922年起,又相继留学英、德、法等国。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9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长校期间,增聘 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作 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

1931-1931 吴南轩

  吴南轩,男,汉族,原名冕。江苏仪征人。1919年复旦大学预科毕业,后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教育心理学,1923年获硕士学位,1929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31年任清华大学校长。吴南轩到校就任清华大学校长,仅过月余,由于任用私人为教务长、秘书长,拒不承认由教授会选举院长的惯例等引发师生「驱吴」风潮。教授会通 过决议致电教育部要求"另简贤能"。吴5月29日离校,在北平使馆区利通饭店设立「国立清华大学临时办事处」,后被迫于6月5日离平南下辞职。

1931-1948 梅贻琦

  梅贻琦,男,汉族,字月涵。著名教育家。天津人。1909年考取游美学务处选派的首批留学生赴美留学。1914年毕业于吴士脱理工学院电机系,获工学士学位。1915年到清华学校任教,后任教务长,暂代校务,清华大学留美学生监督处监督等职。梅贻琦于1931年10月起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到职后多次阐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 素"等办学至理,并积极延聘国内国际著名学者来校执教。他认为: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在他的主持下,清华大学发展为一所在 国内外颇有影响的学府。八年抗战期间,梅贻琦仍是清华大学校长,并主持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务(任联大常委)。西南联大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重要篇 章。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回到北平,梅贻琦继续担任校长,直到1948年12月离开大陆。在他长校的17年里,清华大学得到长足发展,全校设有文、理、 工、法、农等5个学院26个系,在校师生2400多人。

新竹清华时期历任校长

1956-1962 梅贻琦

  梅贻琦先生,字月涵,天津市人。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12月29日生。1908年(光绪卅四年)以第一名自天津南开中学毕业,保送保定高等学堂。宣统 元年(1909年)考取「游美学务处」第一批留美学生,入美国吴士脱工业大学,攻读电机工程,民国三年(1914年)获学士学位,次年返母校任教。十一年 任物理系主任,1926年兼任教务长。1928年赴美任清华留美学生监督。1931年12月任清华大学校长。1940年接受吴士脱大学荣誉工学博士学位。对日抗战期间,清华、北大、南开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梅校长以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身份主持联大校务。1945抗战胜利,联大解散,清华 于北平市重新开学。1949年北平沦陷,梅校长为国府接往南京,后赴美处理清华基金相关事宜。1953年任教育部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55年梅校长奉召返台,筹办清华在台复校事宜,梅校长决定先筹设原子科学研究所。1958年7月,为当局邀请出任教育部长,但仍兼清华校长一职。1959年兼任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副主席。1960年5月患病入台大医院疗养。1961年2月奉准辞教育部长,仍兼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1962年2月当选中研院院士,同年5月19日上午11时病逝台大医院。

1962-1969 陈可忠

  陈可忠先生,福建闵侯人,生于1898年10月25日。清华学校1920级毕业,获公费资送美国留学。1924年获耶鲁大学学士学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任国立编译馆馆长、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1957年起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62年5月梅校长因病逝世,先生 代理校长至 1965年真除。在校期间恢复大学部,设核子工程、数学、物理和化学四个学系。1969年退休。1992年2月17日安然瞑逝于美国宾州兰得斯维镇,享寿 九十有三岁。

1969-1970 阎振兴

  阎振兴,字光夏,河南汝南人,国立清华大学1943级土木系毕业,后赴美于爱荷华州立大学取得水利工程博士,曾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滇缅公路工务局正工程师,黄 河堵口复堤工程局工务局长、清华大学教授、河南大学工学院院长。来台后,曾任高雄港务局总工程师、台湾大学工学院院长、台湾省教育厅厅长、成功大学校长、教育部部长、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1969年起任清华大学校长,1970年辞校务后,历任中山科学院院长、国立台湾大学 校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原子能委员会主任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职。为清华校友通讯名誉发行人。阎先生献身教育,致力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在教育部长任内负责将国民教育由六年改为九年,仅一年之筹备即付诸实施。并发展专科职业教育,荣获二 等景星勋章。担任中山科学研究院院长任内扩充设备,加速国防科学研究及发展,蒙颁莒光甲种勋章。在历任成功大学、清华大学及台湾大学校长任内为国育才,对提高学术水平,以及促进国际学术之合作及文化交流,均竭智尽力,贡献颇多。

1970-1975 徐贤修

  徐贤修,浙江永嘉人,国立清华大学1935级算学系毕业,美国布朗大学数学博士,曾任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教授,普渡大学工程科学系系主任。1970年起 任清华大学校长,在校期间,创设大学部的三个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和原子科学院。工学院设动力机械、材料科学、工业化学、工业工程四系。任内也推动了大型研究发展计划如:电动车的研制等。1975年辞校务后曾任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业技术研究院董事长等,在其任职国科会期间,对于在新竹设立科学工业园区一事居功厥伟。退休后,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2001年6月,徐前校长获本校颁赠荣誉博士。11月17日,徐前校长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病逝,享年89岁。

1975-1981 张明哲

  张明哲,湖北汉川人,国立清华大学1935级化学工程系毕业,美国麻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硕士,曾任工业研究所所长,中国石油公司高雄炼油厂厂长。1975年接掌清华 大学,任内清华成立电机工程学系、中国语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1981年辞校务后,曾任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于1998年在美逝世,享年八十四岁。

1981-1987 毛高文

  毛高文,浙江奉化人,国立台湾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化工硕士、卡内基美隆大学化工博士,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工程师、国立清华大学工业化学系 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国立工业技术学院院长。在清华工学院院长任内,曾主持电动车的研制计划。1981年起接掌清华大学,任内创办人文社会学院及增设人文 社会相关科系,为今日清华打下人文学风,功不可没。1987年辞校务后,任教育部长。1993年任考试院副院长。1996年10月2日-2002年7月12日驻哥斯达黎加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1987-1993 刘兆玄

  刘兆玄,湖南衡阳人,1943年5月10日出生,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后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刘校长多才多艺,年少时曾与其兄弟共同以「上官鼎」笔名 合着武侠小说,为金庸所称道,至今依旧脍炙人口。归国后历任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教授、理学院院长,行政院国科会副主任委员,1987年8月出任清 华大学校长。1993年2月27日赴新职交通部部长。1996年任行政院国科会主任委员。1997年底出任行政院副院长。1999年12月7日获颁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杰出校友奖。2000年卸下行政院政务后,现任清华大学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召集人,中国国民党智库副董事长。

  刘校长任内较重要之事迹如次:

  1.在解严后率先动员全校教职员生以民主方式完成新的清华大学组织规程,为清华校园之民主及教授治校奠立可大可久之基础。
  2.改善学术环境,大幅提升清华之学术水平。
  3.推动弹性学程,与导师制度相互结合,兼收教学与辅导双重教育之功。
  4.重新规划校园,使各系所之工作空间倍增,而使校园自然之美得以保持,并增加宝山路新校地二十七公顷,为清华未来之发展预留相当之空间。

1993-1994 李家同

  李家同,1939年1月5日生。安徽合肥县人,台湾大学电机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电机及计算器系博士。曾任职美国NCR公司、美国国家卫生总署及 美国海军研究所。1975年返国后,即进入清华大学任教,曾任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电机所所长兼系主任、工学院院长、教务长,1993年3月起代理校务,身兼校长与教务长两职。在教务长任内推动简化注册手续、加强学生英文能力、以及计算机能力鉴定考试等均具新意。1994年1月,卸下代理校长一职后,于1994年2月至1999年6月,担任静宜大学校长。1999年7月至11月,担任国立暨南国际大学校长。现任清华大学及暨南国际大学教授。

  李代校长极为关怀弱势学生,是最早在大专校院推动增加残障学生就读机会、创造无障碍环境者。清华各学系全部开放招收视障学生;成立「盲友有声书 籍服务委员会」等均为其重要事绩。李代校长不仅是盲友会的创办人,也一直是该会的义工与赞助者,并且长期于德兰中心从事义工服务。代理校长近一年期间的努力,使清华校誉日隆,在教育部初步完成的十二所国立大学中程校务发展计划评鉴中,清华大学表现最为优异,在九项考评项目中,囊括七项「最优」。

1994-1997 沈君山

  沈君山,1932年8月29日生,浙江余姚人,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马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博士,曾任职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太空总署太空研究所及普度大学。 1973年归国后,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理学院院长,后曾担任行院政务委员,并于1993年当选第一届遴选校长(1994年2月就任)。

  沈校长就学台大期间,曾是台大足球队队长,篮球队队员,赴美求学期间又连续三年获得美国围棋冠军本因坊头衔,回国后曾经代表国家赢得两次世界桥牌赛亚军,当选七次国家桥牌选手,十大杰出青年。沈校长文武兼备,加上家世显赫,故曾被赞誉为「四大公子」之一。

  1956年本校初复校时,沈校长即担任梅贻琦校长之助理及吴大猷教授之助教。为当时全校四位专职人员之一。1973年返国,先后担任本校理学院 院长(1973-1979,1984-1987)、人文社会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82-1984)、生命科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7-1988)、共同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87-1988)等职,本校由一理工学校发展成注重通识,并具人文气息之完全大学,沈校长厥功甚伟。

  在其主持清华理学院期间,所属各系经教育部评鉴为国内最优秀之学院,其后任校长期间,清华大学每年之学术评鉴均领先群校,与台大相颉,互有所 长,并为台湾最具学术声望之大学。在此期间,适逢台湾校园民主运动的高潮期,清大校园发生不少民主抗争运动,幸赖沈校长的温和开明处理,使清华校园并未受 到太大冲击。

  沈校长归国后,除于1988年短暂入阁出任政务委员外,皆在清华校园度过。然长期关注国事,对民主发展及两岸关系皆有独特之贡献。1980年代,台湾仍处于戒严时期,沈校长以其声望热忱,沟通朝野,保释林义雄等因美丽岛事件系狱人士,并长期担任中央选举委员,于族群融谐,厥功甚伟。1990年代初,两岸解冻,沈校长出任国家统一委员会委员,提出两岸分治之观念,并三次与中共领导人江泽民晤谈,对于和缓两岸,启动交流颇有贡献。

  沈校长于1998年春退休后,仍居于幽静的清华校园,担任科技管理学院咨询委员会召集人,校友会理事长等职,并积极参与艺文公益活动。

1997-1998 陈信雄

  陈信雄,1944年9月10日生于台湾省台南县。1966年毕业于成功大学电机系,1970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电机博士。1972年到校任教,曾担任物理系 所主任兼所长、理学院院长、总务长、教务长等职。教务长任内,配合大学法大学自主之精神,大幅修订教务章则。积极推动教学意见调查、网络选课、跨院系学 程,并开放社会人士修读本校课程。1997年11月4日至1998年2月3日担任代理校长。1999年11月荣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目前仍任教于物理系。

1998-2002 刘炯朗

  刘炯朗,广东番禺人,1934年生,幼年时期在澳门就学,后因为父亲在台湾担任军职,遂前来台湾就学,并考入当时的台南工学院电机系(成功大学)就读,获工 学士。大学毕业后,刘校长从军担任陆军少尉预官。退伍后报考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获得正取,但因同时取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奖学金,所以便只身负笈留 美,顺利取得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硕士、博士。之后曾经执教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大学、清华大学等,并担任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助理副校长一职。1998年,经 过本校及教育部甄选后,出任本校第二任遴选的校长一职。

  刘校长不但行政经历卓越,同时在学术荣誉上,亦获得相当肯定,先后当选美国电子电机工程师学会院士、美国计算器协会(ACM)杰出会员,并于2000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2002卸下校长一职后,刘校长依旧于清华大学信息系、香港科技大学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刘校长掌校初期,虽然校园屡有波折,但是经过刘校长以爱心及耐心处理下,都能化险为夷。对于学校校务及研究的发展气氛都能有所激励,遂使清华大 学曾于1998、1999两年连续夺下全国声望排名第一的美誉。同时,刘校长平易近人,常与同学在小吃部、校园内等一同进食聊天,并在梅竹赛及校园活动中 多次引吭高歌,因此赢得同学们对他的尊敬与喜爱。

  此外,刘校长任内,因教育部政策致使学校经费日渐短缺,幸赖刘校长大力募款成功,共从台积电、旺宏、台达电、威盛、凌阳、合勤、台湾应用等诸多 公司募得大笔捐款,让本校建设可以不至于落后。同时,与友校交通大学、中央大学、阳明大学等合作方案,更是在刘校长的大力促成下,颇具进展。而两岸清华及 与北大、复旦、苏州、兰州大学的交流及成果,亦颇可观。

2002-2006 徐遐生

  徐遐生

  学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学博士(196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学士(1963)

  经历:美国加州大学「大学教授」(1999-2002)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天文系校长讲座教授(1996-1999)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天文系系主任(1984-1988)

  荣誉:美国哲学学会院士(2003)
     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师研究讲座(2001)
     美国物理和天文学会共同颁发Heineman奖(2000)
     美国天文学会 Brouwer 奖(1996)
     荷兰 Leiden 大学 Oort 讲座教授(1996)
     美国国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2)
     中央研究院院士(1990)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7)
     美国天文学会 Warner 奖(1977)

2006-2010 陈文村

  陈文村

  学历:国立清华大学核子工程学士(1970)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电机工程与计算器科学硕士(1973)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电机工程与计算器科学博士(1976)

  经历:国立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教授(1976/03、1977/07)
     国立清华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副教授(1977/08、1979/09)
     国立清华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教授(1979/08-)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电机工程与计算器科学系访问学者(1980/10-1981/04)
     国立清华大学资讯工程研究所所长(1983/08-1988/07)
     国立清华大学自强科学研究中心综合计划处处长(1988/-08-1989/07)
     工业技术研究院计算机与通讯研究所访问专家(1989/08-1990/07)
     教育部顾问室主任(1992/08-1996/01)
     国立清华大学计算机与通讯科技研发中心主任(1994/-08-2004/02)
     国立清华大学电机信息学院院长(1998/02-2004/01)
     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副校长(研发)(2003/11-2006/01)
     国立清华大学校长(2006/02-2010)
     清华特聘讲座教授(2006/08-)
     行政院科技顾问(2006/07-)
     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常务委员(2007-)

  以下非职务兼任:
     信息工业策进会技术咨询委员(1979/08-1996/05)
     信息工业策进会信息工业技术研讨会主持人(1987-1991)
     教育部顾问室科技顾问(1988/07-1992/07)
     交通部电信技术研究评估委员(1988/11-1995/06)
     经济部「主导性新产品开发计划」、「业界开发产业技术计划」暨国科会「关键性零组件及产品开发计划」技术审查委员会共同召集人(1990/11-2001/12)、召集人(2002/01-2005/03)
     教育部大学院校中程校务发展计划审查委员(1993-2004)
     工业技术研究院计算机与通讯研究所顾问(1993/08-1996/06)
     教育部科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咨询委员(1994-2005)、指导委员(2006-)
     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1995-1996、1997-1998、 2005-2006)
     国科会「电信国家型科技计划」宽带因特网召集人(1998/08-2001/12)、总计划共同主持人(2002/01-2003/12)
     教育部「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计划」总主持人(2000/04-2004/03)
     信息工业策进会创新前瞻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10-2004/12)
     经济部科技项目绩效考评委员会委员(2003-2006)、召集人(2007-)
     中央研究院聘任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数理科学组)(2003/10-2005/09)
     国科会「大学学术追求卓越发展延续计划」总主持人(2004/04-2008/03)
     经济部技术处顾问(2005-)
     行政院科技顾问组顾问(2005/01-2006/06)

  荣誉:
     第一届杰出信息人才奖(1984)IEEE Computer Society杰出巡回演讲人(Distinguished Visitor,主讲「区域计算器网络」,1984-1985)
     国科会76年、77年、78年优等研究奖(1987-1990)
     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技术发明奖(1989)
     国科会79年、81年、83年杰出研究奖(1990-1996)
     IEEE Computer Society杰出巡回演讲人(主讲「宽带通讯网路」,1994-1997)
     IEEE Fellow (1994)
     教育部学术奖(工科) (1994)
     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杰出人才讲座(1996-2001)
     国科会特约研究人员(1996-2002)
     IEEE Computer Society,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1999)
     潘文渊文教基金会研究杰出奖(2000)
     第五届教育部国家讲座(2001-2004)
     国科会杰出特约研究员奖(2002)
     国立清华大学「清华电机信息讲座」教授(2003)
     中华民国信息学会2003年信息荣誉奖章
     IEEE Computer Society杰出巡回演讲人(主讲「无线通讯网路」,2004-2006)
     台湾集成电路设计学会特殊贡献奖(2004)
     中华民国科技管理学会院士(Fellow,2004)
     第八届教育部国家讲座(2004,终生荣誉)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计算器科学与工程杰出校友奖(2006)
     国立清华大学「清华特聘讲座」教授(2006/08)

现任校长

  陈力俊

  现职:
     国立清华大学校长(2010-)
     国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系教授(1979-)

  学历: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物理学博士(1974)
     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学士(1968)

  经历: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副主委(2008-2010)
     台湾联合大学系统副校长(2006-2008)
     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1999-2005)
     国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系系主任兼所长(1982-1984)
     国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系教授(1979-)
     国立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系副教授(1977-1979)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材料系研究员(1974-1977)
     国际期刊「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主编(1992-2003)
     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第二副会长(1999-2001)
     中华民国显微镜学会理事长(1999-2001)
     材料科技联合会创会会长(1998-1999)
     中国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1995-1999)

  所获之学术荣誉、奖项:
     美国电化学学会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ECS) 电子与光子学门奖 (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 Division Award) (2010)
     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 (Member,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TWAS) (2009)
     美国矿冶与材料学会(The Mineral,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ociety, TMS) William Hume-Rothery Award (2008)
     中央研究院院士 (2006-)
     清华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2006-)
     教育部第二与第五届国家讲座 (1998-2001, 2001-2004,终生荣誉)
     杰出人才发展基金会讲座 (1998-2003,2006-2011)
     清华大学工程讲座 (2003-2006)
     美国真空学会(Fellow, American Vacuum Society, AVS) 会士 (2001)
     亚洲太平洋先进材料学术院(Member, The Academy of Asia-Pacific Advanced Materials, APAM) 院士 (1998)
     国科会杰出特约研究人员(2001),国科会特约研究人员(1995-2001)
     国科会杰出研究奖(1985-1995)
     教育部年度工科学术奖 (每年一人,1986)
     中山学术奖 (1991)
     清华大学第一届杰出研究奖 (1983)
     中国材料科学学会会士(2009),有庠基金会奈米科技讲座(2006),东元科技奖-高级材料类(2001),潘文渊基金会研究杰出奖(1999),侯金堆基金会材料科学类杰出研究奖(1993),中国材料科学学会陆志鸿奖章(1993)
     新竹中学杰出校友奖(2007),台湾大学物理系杰出系友奖(2009)

  研究领域:
     低维奈米材料制程、检测与应用
     奈米材料原子动力学
     原子分辨显微镜学
     集成电路金属薄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