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的世界遗产:明清皇家陵寝之清西陵

  清西陵汉语拼音:Qing Xiling),位于河北省易县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是清朝三处皇帝陵墓群之一。占地共达8300公顷。陵区内有泰陵、昌陵、慕陵、崇陵4座帝陵,3座妃陵,还有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陵墓,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以及王公、公主等76人。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陵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宫殿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靠近泰陵的大红门是陵区正门,门前有三座巍峨高大的石牌坊,与大红门构成了一个宽敞的四合院,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昌西陵的回音石、回音壁可与北京天坛相媲美。慕陵的金丝楠木雕龙殿在清代帝陵中独树一帜。光绪的崇陵地宫已对外开放。

  西陵所在地是一片丘陵,周围群峦叠嶂,树茂林密,陵区里遍布着2万余株古松,是华北最大的古松林。

历史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完工于1915年,时间长达185年,地处河北省易县城西7.5公里。1723年(雍正元年),清朝入关第三代皇帝世宗即位之后,追随其父亲和祖父在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的九凤朝阳山选择了陵址,但是因为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而被废掉。后来,雍正帝命王公大臣在全国各地卜择万年吉地,最后发现河北省易县太平峪一带“山脉水法条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堪称上吉之壤”,因此,于1730年(雍正八年)开始营建,到1737年(乾隆二年)完工。工程结束后,陵寝正式命名为“泰陵”。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一座皇帝陵寝。与此同时兴建的还有雍正皇帝21位妃摈的园寝——泰纪园寝。

  雍正皇帝的孝圣宪皇后,由于比雍正皇帝死得晚,按照清朝规制为她另建了陵寝。1737年(乾隆二年)开始兴工,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完工,历时40年,是标准规制的皇后陵寝。因为陵寝位于泰陵之东,故称为“泰东陵”。

  1796年(嘉庆元年),清朝入关第五代皇帝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即位,他遵循父亲的依昭穆次序在东陵、西陵界内分建陵寝的制度,在泰陵之西500米处选定了陵址,于当年开始兴建,到1803年(嘉庆八年)完工。工程结束后,陵寝定名为“昌陵”。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寝。与此同时兴建、同时完工的还有嘉庆皇帝17位纪摈的园寝——昌纪园寝。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死于道光末年,她的陵墓于1851年(咸丰元年)开始兴建,1853年(咸丰三年)完工,地址位于昌陵之西,故名为“昌西陵”。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清朝入关第六代皇帝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即位,按照制度,在遵化县清东陵的宝华峪选定了陵址,于翌年开始兴建,约六年完工。但是,后来发现地宫浸水,因此,将陵墓拆除,又在清西陵的龙泉峪重新选定了陵址,用了五年建成,陵墓名称为“慕陵”。这样道光皇帝的陵寝经历了兴建与拆迁的历史。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三座皇帝陵寝。与道光皇帝陵寝同时兴建,同时拆迁的还有他的16位妃摈的纪园寝,

  这座纪园寝由于后来埋葬了一位孝静成皇后,成为特殊的后、纪合葬的形式。并且由于皇后的埋入而提高了纪园寝的等级,因此,这组建筑名称也跟着升格,叫做“慕东陵”。

  清朝入关第九代皇帝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即位之后,在清西陵境内的九龙峪选定了陵址,但是当时没有兴建,直到光绪皇帝死后,宣统皇帝才命令大臣在原来选定的陵寝之处为光绪建陵。1908年(宣统元年)兴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陵寝还没有全部完工,因此,清室在逊位时与中华民国政府签订的八项优待条款之中特意提出:“清德宗祟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政府支出。”这样,光绪皇帝陵墓兴建经历了清朝和中华民国两个朝代,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四座皇帝陵寝。光绪皇帝的两个纪子——珍妃和理妃的崇纪园寝与此同时兴建,同时完工。

  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博仪曾在清西陵选址建陵,但由于清王朝的灭亡而中止。1995年博仪的骨灰移到崇陵北面的皇家华龙陵园内安葬。

  雍正皇帝第一子弘晖和第九子福惠,幼年早殤,后来被乾隆皇帝追封为和硕亲王。因此,也为他们在其父亲陵寝附近修建了坟墓——和硕端亲王园寝、和硕怀亲王园寝。两处园寝于1736年(乾隆元年)兴建,1737年(乾隆二年)完工。与此同时兴建的还有雍正皇帝第三子弘时的坟墓。弘时在雍正年间被削宗籍,乾隆即位后为其恢复宗籍,但是没有追封王爵,因此,坟墓叫做“阿哥园寝”。

  嘉庆皇帝的第五女慧安和硕公主、第九女慧憋固伦公主,幼年早逝,死后埋葬在清西陵境内,坟墓叫做“公主园寝”。园寝于1803年(嘉庆八年)兴建,同年埋入两位公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特别重视对清西陵的保护,多次拨款对清西陵古建筑进行维修,使其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驰名中外的文物保护区。

世界文化遗产

列入的理由

  清西陵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3座纪园寝、4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福寺、行宫)是中国陵寝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上辉煌壮丽的一页。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清西陵是中国清朝前期、中期、晚期陵寝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4座帝陵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宫殿辉煌、石雕精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后纪园寝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的规格建造,虽久经大自然的风雨剥蚀,其规模与原貌仍存。亲王、公主、阿哥园寝大部保存相当完好,行宫、永福寺虽历经沧桑,但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从而使清西陵成为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陵寝之一。清西陵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18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中国陵寝建筑艺术风格及皇家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对中国古代陵寝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清代以前各代陵寝建筑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

  中国的古建筑在中国这一特有的自然条件和民族文化影响下,经历了几千年的自然演变和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创造了无数优秀作品,并且对邻近国家的建筑发生过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清西陵的古建筑群的形成正处于中国古建筑艺术的最鼎盛时期,集中体现了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建筑最高水准。特别是其大木结构、斗拱、石雕、木雕、完善的排水系统等,实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精美杰作。

  清西陵4座帝陵附属陵寝的建筑无论在规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泰陵、昌陵完整宏伟的陵寝规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辉煌,慕陵建筑的裁减(清朝陵寝中第一个裁去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明楼、宝城等)、崇陵陵寝规模的减小,真实地记录了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亡,由封建社会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轨迹。而葬在清西陵崇陵及其纪园寝的清朝末期人物光绪皇帝和珍纪的命运,更记录了慈禧皇太后独霸朝廷、丧权辱国、祸国殃民的历史。而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博仪的寝宫工程由于清王朝的被推翻而终止,更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结束的实物例证。就保存状况而言,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陵寝之一。

  如泰陵作为典型的清式宫殿式建筑群,不但更注重以最完美的融山水环境、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中国“风水”相法为选址依据,形成山形河流作为“风水”中强调的靠山、案山、照山,龙脉和水口,建筑与整体布局也最为完整与巧妙,更加注重实用性;建筑风格与规制更加精美豪华,使之更具有观赏性。并由于雍正皇帝在西陵首建泰陵,从而产生了“昭穆相问的兆葬之制”。(由于世宗雍正皇帝首先在西陵建陵后,其子高宗乾隆皇帝认为如自己也随其父在西陵建陵,会使已葬于清东陵的圣祖康熙皇帝、世祖顺治皇帝受到冷落,如果在东陵建陵,同样又会使其父雍正皇帝受到冷落。为解其难,乾隆皇帝定下制度,即从乾隆以后各朝皇帝建陵须遵循“父东子西,父西子东”的建陵规制,如父亲葬东陵,则儿皇帝葬西陵,父葬西陵,则儿皇帝葬东陵,称之为“昭穆相间的兆葬之制”)这种墓葬制度形成了清东陵、清西陵现有的格局,也形成了清东陵、清西陵两大陵墓群与中国明朝以前历代皇家陵寝建陵制度的根本不同之处。

真实性及完整性

  清西陵14座陵寝及两座配属建筑群中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3座纪园寝、1座王爷园寝、l座水福寺、1座行宫等13座建筑群保存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3月4日清西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成立西陵文物保管所后,在日常维修保护中,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即尽最大努力保存文物的真实性)的原则,以确凿文献和档案资料为依据,其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方面均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未增加一座建筑,从主体建筑,大木结构、规制,甚至连门窗格扇等都保持原状,成为修缮、参观清代陵寝的样本。在对清西陵建筑主体进行保护的同时,亦注重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基本上没有改变其环境关系,15000余株古松柏林的完好保存又是清西陵环境风貌的真实写照。因此,从总体上看,清西陵这处古建筑群较好地保持了历史的规模、原状和风貌。

列入遗产所依据的标准

清西陵是一件精美的艺术杰作

  清西陵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其建筑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在中国皇家陵寝建筑中绝无仅有。泰陵是清西陵中建筑最早、布局与形制最符合中国的“风水”观,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帝陵。泰陵前3座精美的石牌坊和大红门构成西陵的总门户。昌陵建筑与泰陵规制相同,但其隆恩殿内以花斑石漫地非常独特,有“满堂宝石”之誉;慕陵隆恩殿、配殿建筑木构架均为楠木,并以精巧的雕工技艺雕刻出1318条形态各异的蟠龙和游龙。祟陵殿宇木构架均为钢铁木,质地坚硬,被称为铜梁铁柱,其地宫内的石雕佛像精美无比。永福寺、行宫和亲王、公主园寝则是清陵建筑中完整保存的珍品。整个清西陵气势磅赡,雄伟壮观,实为中国陵寝古建筑中的精美杰作。

清西陵是中国陵寝建筑最具特色的例证

  清西陵402座古建筑,基本上是相沿明代帝后纪陵寝建筑样式修筑而成,它依据清宫式作法,在严格遵守森严等级制度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典制,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大红门前石牌坊一改历代皇家陵寝均设1架的规制而增加至3架,在用料、工艺上更细腻、精美;慕陵殿宇的楠木雕刻已突破了其他清陵油饰彩绘作法,采用在原木上以蜡涂烫,壮美绝伦。自道光始,在陵寝建筑上稍有衰落,但是裁撤石像生、圣德神功碑亭、明楼、方城等建筑和以石牌坊代替琉璃门,又形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新模式。昌西陵罗圈墙及宝顶前神道产生回音效果,隆恩殿内藻井独有的丹凤彩绘,又成为中国陵寝建筑的一个特殊例证。正由于清西陵拥有众多的独到之处,从而构成清代陵寝建筑最具特色的例证。

清西陵古建筑及环境具有一定脆弱性

  清西陵的古建筑以木、石、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大木结构易腐朽、易燃烧,砖石结构又易风化、侵蚀,围绕陵墓的高火险等级古松柏又对陵寝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另外,随着周边工农业的发展,如若控制不当,又会对陵寝造成人为不良损害:因此,清西陵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又存在明显的脆弱性。

清西陵体现了满清王朝信仰佛教的例证

  永福寺是一座专门为陵寝祭祀而修建的皇家御用喇嘛庙,是清代皇帝尊崇喇嘛教的充分体现。在中国2000多年的陵寝建筑史上,由于清东陵的隆福寺及明代帝王陵寝中的佛寺都已不存在,清西陵的永福寺成为明、清皇家陵寝御用寺庙的孤品。同时,水福寺的保存也为满清王朝尊重、信仰藏传佛教提供了实物例证。

  综上所述,清西陵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准Ⅰ、Ⅲ、Ⅳ、Ⅴ、Ⅵ。

遗产描述

  清西陵坐落在易县境内,16处古建筑群及15000余株古松分布在西陵镇和梁格庄镇。其中泰陵、昌陵、慕陵、崇陵、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泰纪园寝、昌纪园寝、妃园寝、端亲王园寝、怀亲王园寝、公主园寝、阿哥园寝、行宫、永福寺等各座建筑群各具特色和价值。

  泰陵 泰陵距易县县治15公里,海拔382米,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占地8.47公顷,内葬世宗雍正皇帝、孝敬宪皇后、敦肃皇贵妃。主体建筑自最南端的火焰牌楼开始,过一座五孔石拱桥,便开始了西陵最长的神路——2.5公里长的泰陵神路,沿神路往北至宝顶,依次排列着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大碑楼、七孔桥、望柱、石像生、龙风门、三路三孔桥、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东西班房、隆恩门、焚帛炉,东西配殿、隆恩殿、三座门、二柱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

  石牌坊 坐落在大红门前的三架巍峨高大的石牌坊,为西陵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三架石牌坊坐落在大红门前的宽阔的广场上,一架面南、两架各朝东西,成品字形排列,与北面的大红门形成一个宽敞的四合院,每架石牌坊高12.75米,宽31.85米,五间六柱十一楼造型,虽为青白石料的仿木结构,但却未用铁活,全部采用卯榨对接形式,楼顶雕有楼脊、兽吻、瓦垄、勾滴、斗拱、额枋等。坊身高浮雕的龙、凤、狮、麒麟和浅浮雕的花草、龙凤等图案相结合,使整个广场生机盎然。三架石牌坊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尚属孤品。

  大红门 大红门是清西陵总门户,建筑形式为单据庑殿顶,面阔34.8米,进深11.35米,高13.3米。大红门两侧有宽厚高大的风水围墙向东西延伸,长达21公里,把分布在广阔的丘陵沃野之中的陵寝建筑包容其中。

  更衣殿 专供后代皇帝及后纪等遏陵祭祖时更换素服之所,又称具服殿。位于大红门内神道左侧,独成一院。

  圣德神功碑楼 记述皇帝生平功绩的主要建筑,俗称大碑楼。清西陵四座帝陵中只有泰陵和昌陵建有大碑楼。楼高26.05米,四面辟门,重循九脊歇山顶,楼内有两统高大的品屃驮石碑,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皇帝生前的丰功伟绩。碑楼坐落在94米×94米的广场正中,四角各有一很高约12米的华表相衬,显得碑楼庄严、肃穆、雄伟、壮观。 望柱雕刻精美,为神路的主要建筑之一。

  石像生 指安设在陵墓神道两侧的五对精美的石像生,分别是文臣、武将、马、大象、狮子。清西陵只有泰陵、昌陵建石像生。

  七孔石拱桥 坐落在大碑楼与石像生之间,是陵区所有桥梁中唯一的一座七孔桥,桥长107米,宽21米,是清西陵最大的一座桥梁。

  龙风门 神道上门式建筑之一,为六柱三门四壁三楼顶形式,周身用黄绿琉璃构件嵌面,壁心画面是鸳鸯荷花图案。

  小碑楼 又叫溢号碑亭,是放置溢号碑的亭式建筑,(溢号是中国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含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四面有门,为双循歇山顶,楼内竖龙蚨碑一通,碑阳镑刻着雍正皇帝的庙号、溢号和徽号。

  朝房、班房 坐落于隆恩门前。其中,东朝房是为祭祀准备奶茶和瓜果的地方,又名茶膳房;西朝房是为祭祀准备面食点心的地方,又名鋍饽房;班房为护陵官兵值班的驻地。

  神厨库 小碑楼东面过龙须沟有一座坐东朝西的小院叫神厨库,(是专为祭袍时制作、存放供品的地方)内有东神厨一座面阔五间,南北神库两座各面阔三间,省牲亭一座,除省牲亭外,其余几座建筑均为黄瓦覆顶悬山式建筑。

  井亭 黄瓦秃顶式,四柱飞檐,亭顶露天,露天的洞口与亭内水井口垂直,井口直径1.5米,是祭祀制作供品的水源。

  隆恩门 隆恩门是陵区前后两大部分的分界和门户,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隆恩门前面的建筑分别坐落在神道正中与神道两旁的广场上,隆恩门后面的宫殿式建筑群则由一道宽厚高大的朱红围墙包围起采,形成了结构严谨的两层院落。进入隆恩门的第一层院是一个砖石漫地的庭院,有大小不等的五座建筑,整齐地排列在广场的正中和东西两侧,最前边两座矮小的建筑是焚帛炉,北面是东、西配殿,再北是隆恩殿,隆恩殿是陵区主体建筑之一。

  焚帛炉 又叫燎炉,是祭记时用来焚烧金银锞子(金银箔制成的小锭)和五彩纸的炉式建筑。燎炉全高4米,长3米,宽2.13米,周身用黄色琉璃预制件构制成,歇山顶,炉基为黄琉璃须弥座。

  东、西配殿 东配殿为放置视板的地方。[“视板”为一块一尺多长的长方形木板,上面按祭祀时令(“时令”在此指每年帝后忌辰、清明、中元、冬至、岁暮的五大祭和每月初一、十五的两小祭)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着祭奠死者的文字,在举行祭袍仪式时朗读板上的满语]西配殿为一年一度帝后忌辰祭把时喇嘛念经的地方。东、西配殿各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前附走廊。

  隆恩殿 又称享殿,是陵寝祭记时的主要场所。整座建筑建筑在巨大的汉白玉基座上,重檐九脊歇山式顶,黄琉璃瓦覆顶,面阔五问,进深三间。殿内有三间暖阁,中暖阁设神龛,供奉帝、后的牌位;西暖阁内安置宝床,床上设檀香宝座,供奉皇贵纪牌位;东暖阁为佛楼,上下两层供奉金银佛像。殿内四根明柱沥粉贴金,天花板上的彩绘鲜艳夺目,地面以“金砖”铺漫,仍保持着原初风貌。

  三座门 又称三座琉璃花门、陵寝门,是前朝后寝的分界。陵寝门内由南向北依次有二柱门、石五供、祭台、方城、明楼,高大的方城明楼是陵寝的最高点,明楼内有石碑一统,是皇帝的庙号碑,(“庙号”即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碑正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着“世宗宪皇帝之陵”七个大字。方城后边是雍正皇帝的坟墓。绕墓一周的高大城墙,叫宝城,宝城里面的土丘叫宝顶,泰陵宝顶面积为3600余平方米,宝顶下边是巨大的地宫。

  石五供 祭台位于明楼宝顶前,是皇帝、皇太后、皇后及妃摈、公主等祭祀的地方。祭台分上、下两部分。下为供座,两块巨石雕成的须弥座,宽6.43米,厚1.砧米,高1.47米;台上居中置香炉一樽,两侧各有花瓶、蜡台分列,计三种五件供品,称为“石五供”。

  方城、明楼 方城即宝顶前的方形城堡式建筑,长宽各20.55米,高15.4米。方城上建有明楼,明楼内竖石碑一统,明楼后即为埋葬皇帝的地宫宝顶。

  昌陵 昌陵位于泰陵西1公里,修建于1796年—1803年(嘉庆元年到八年),内葬仁宗嘉庆皇帝和孝淑睿皇后。昌陵的建筑规模与规制和泰陵基本相同,唯隆恩殿地面独具特色。昌陵隆恩殿地面铺墁采用的是珍贵的紫花石(天然花斑石),每块62厘米见方,磨光烫蜡,不滑不涩,砖缝如线,平亮如砥,石面呈黄色,缀以天然形成的紫色花纹图案,其状如竹笋、似春蚕、若芙蓉、像绒球,在阳光照耀下,似满堂宝石铺地。另外,朝房、圣德神功碑楼、隆恩门、隆恩殿、配殿、明楼、宝城、宝顶等较泰陵更为宏大。

  慕陵 慕陵始建于1831年(道光十一年),1836年(道光十六年)竣工。内葬宣宗道光皇帝、孝穆成皇后钮枯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咸丰皇帝的生母)。其隆恩殿、东西配殿三座建筑木构架均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做成,殿内外均不施彩绘,而以楠木本色为基调,其天花、群板、绦环板、雀替等处用高浮雕和透雕手法雕刻上千条云龙、游龙和蟠龙(仅隆恩殿内就有木雕龙714条),三殿共有木雕龙1318条,成为清代帝王陵寝中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品。隆恩殿后增设玉带河一道,石桥三座,卡子墙中央建石级,其上改一般的琉璃门为石牌坊一座及石栏杆。其北方台上直接建圆形宝顶,无二柱门及方城明楼。陵园外无圣德神功碑楼(从此陵开始清帝陵中不再建大碑楼,其原因是由于道光皇帝当朝时国力不足,为提倡节俭,道光皇帝在修建自己陵墓时,下谕旨裁去了圣德神功碑楼等建筑,其后代皇帝也就再没建圣德神功碑楼)。神道无石像生、无望柱(清帝陵惟一无望柱之例)。隆恩殿、配殿、宝城等均比其他陵狭小。围墙采用磨砖对缝的手法砌筑,(“磨砖对缝”为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高级建筑工艺,即将毛砖砍磨成边直角正的长方形等,砌筑成墙时,砖与砖之间干摆灌浆,墙面不挂灰、不涂红,整个墙面光滑平整,严丝合缝)墙顶覆黄色琉璃瓦,颇为素雅。清陵罗锅墙一般为半圆形,惟此陵用弧线。隆恩殿平面略近方形,中央明间与东西两侧问之间各施隔扇,外绕走廊,这在清代九座帝王陵寝中是独一无二的。屋顶为高脊单檐歇山式,与其他帝陵的双檐歇山顶不同。

  崇陵 祟陵是中国最后一座帝王陵寝,始建于1909年(宣统元年),完工于1915年。内葬德宗光绪皇帝和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该陵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隆恩殿构架用质地坚硬的铜藻、铁藻木建成,有铜梁铁柱之称;特别是殿内四根金柱采用沥粉贴金的盘龙装饰,为清帝陵的独到之处;檐下增设了通风孔;殿外四周散水既宽又陡;明楼和三座门前分别挖砌了御带河,地宫内凿有14个水眼与龙须沟相通,为地宫排水之用;隆恩殿本身月台三面无石栏;陵前建木石混合牌坊。

  崇陵虽建于清末民初,建筑规制仍壮观宏伟,在众多的建筑物中,地宫工程最为浩大,祟陵地宫如同其他帝陵地宫一样,为拱券式石结构建筑,整个地宫有隧道1条,石门4道,券9道(隧道券、闪当券、罩门券、明堂券、穿堂券、金券各l座,门洞券3座),金井l眼,龙须沟2条,漏眼14个,墓道全长63.19米,面积349.95平方米,空间2170.61立方米。地宫内金券是九券中最大的一个,是地宫的主体建筑,高大宽敞,券顶四周、海墁全部是青白石结构。地宫内有宝床,皇帝、皇后的棺停放在宝床之上。四道石门是地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八扇石门上浮雕着菩萨立像。祟陵地宫于1938年被盗,1980年发掘清理并对外开放。

  泰东陵 泰东陵是清西陵三座皇后陵中规制最完备、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皇后陵,它是高宗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的陵墓。始建于1737年(乾隆二年)。完工于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历时40年,共有建筑29座,占地3.73公顷。

  昌西陵 昌西陵是仁宗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的陵墓。始建于1851年(咸丰元年),建成于1853年(咸丰三年)。昌西陵与慕陵体制相似,于方台上直接建圆坟,没有方城明楼,建筑规制虽简陋,却有其特殊之处:一是隆恩殿内藻井彩绘为丹凤展翅,独自翱翔,其他后陵则为3朵莲花衬以18个金点的水浪花纹;二是隆恩殿后与三座门之间有御带河一条,河上有三座跨桥,中间一座有栏板,左右两座各为无栏平板桥;三是三座门前围墙为方形,三座门后北墙为圆弧形,切入三座门的直墙上。圆形宝顶毫立于北弧墙前,祭台立于三座门的中门内,而弧形围墙产生了奇特的回音壁、回音石回声现象,是中国陵寝建筑中的孤品。

  慕东陵 慕东陵为纪袝后葬的陵寝,修建于1831年—1836年(道光十一年至道光十六年),(“纪衬后葬”:由于该陵寝初建时为纪园寝,后因皇后也葬入其中,纪园寝升格为皇后陵寝,故称为“纪袝后葬”)埋葬形式与其他后纪陵寝不同,建筑格局与众不同。咸丰五年孝静皇太后葬入慕陵纪园寝,从此改为慕东陵。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局部改造,改绿琉璃瓦为黄琉璃瓦,并按皇后陵的规制添建祭台、东西配殿、燎炉及神厨库等。为了突出孝静成皇后的地位,后寝部分用弧形围墙将其分两层院落,弧形围墙内建有孝静成皇后的宝顶,围绕弧形围墙外埋葬着道光的12个妃嫔,形成以孝静成皇后为中心,众妃摈环抱于内弧形围墙之外、外围墙之内的形式布局,这种后、妃合葬方式在清代皇家陵寝中是绝无仅有的。

  泰妃国寝 泰妃园寝是世宗雍正皇帝妃嫔的墓葬群,修建于1730—1737年(雍正八年至乾隆二年),按清朝规制,纪园寝不设方城、明楼和配殿。绿色琉璃瓦盖顶的围墙内共有21个坟头,从南向北分为3排。根据所葬主人的身份高低从前向后排列。第一排葬入1个皇贵妃、4个妃;第二排葬嫔、贵人;第三排葬常在、答应等。

  昌妃园寝 昌妃园寝位于昌陵与昌西陵之间,规制与泰妃园寝相同,规模比泰妃园寝稍小,内葬仁宗嘉庆皇帝的17个妃嫔。修建于1796—1803年(嘉庆元年至八年)。

  崇妃园寝 祟妃园寝坐落在祟陵东侧500米处,修建于1908—1915年(光绪三十四年至民国四年),内葬德宗光绪皇帝的两妃——珍妃和瑾妃。它虽建于清朝末年,其规模仍较为可观。崇妃园寝共有建筑12座,清皇家人员最后一个葬入帝王陵寝的是瑾妃。1924年52岁的瑾妃逝世,葬入祟妃园寝,1938年祟妃园寝被盗,墓内珍宝盗掘一空。

  端亲王、怀亲王、公主、阿哥等国寝 端亲王园寝、公主园寝、阿哥园寝均坐落在泰陵东6公里的张各庄村。端亲王园寝内葬世宗第一子弘晖、第二子弘昀、第七子弘盼、第八子福宜;这里虽然只埋葬着4个没有长大成人的皇子,但它严格按照王爷园寝的规制修建,整座园寝占地O.4公顷,建有石平桥一座、厢房二座、宫门一座、享殿一座、陵寝门三座,这些建筑比不上帝后陵寝的壮观与豪华,但它结构紧凑,肃穆庄严。

  公主园寝 内葬嘉庆皇帝第五女慧安和硕公主和第九女慧憨固伦公主,它是清西陵境内惟一的公主园寝。 阿哥园寝内葬世宗雍正皇帝的第三子弘时、第十子福沛及弘时的儿子永坤。

  怀亲王园寝 位于昌陵附近的太平峪村,占地O.4公顷,内葬世宗第九子福惠。

  永福寺 永福寺俗称喇嘛庙,修建于1787—1788年(乾隆五十二年至五十三年)。它是皇家陵寝御用寺庙,位于泰陵东6公里的梁格庄村西,整座寺庙共有19座建筑,其建筑依山势的自然起伏形势建成,建筑面积4300多平方米,寺内所有建筑被3米高100多米长的高大石墙包围起来,使寺庙显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永福寺坐北朝南,单体建筑依次为石桥、山门、钟楼、鼓楼、大雄宝殿、牌坊、碑亭、东配殿、西配殿、普光明殿、宝云阁等。当年主体建筑内供奉着佛教所尊崇的各种佛像。经过200余年的风风雨雨,各座建筑及殿内陈设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1988年至1995年间国家拨专款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状。其中大木结构、梁架、柱、斗拱、瓦件等大部分为原构件。特别是在彩画保护上,凡能保留的彩画均原样保留,如山门、普光明殿、配殿等内部保留了大面积的乾隆时期的彩画,有效地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1995年5月1日永福寺正式对外开放,永福寺现已成为历代帝王陵墓中惟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喇嘛庙。

  行宫 行宫是皇帝出行在外时的休息、住宿场所。清西陵行宫是清代两大陵墓群(清东陵、清西陵)中惟一保存下来的行宫。它位于泰陵东6公里的梁格庄村,建于1748年(乾隆十三年),是清朝皇帝谒西陵的下榻之所。清朝从北京到西陵一路共建有4座行宫,即黄新庄行宫、半壁店行宫、秋澜行官、梁格庄行宫(即清西陵行宫,是惟一保存下来的行宫)。 清西陵行宫占地2.47公顷,共有建筑17座。当年这里是一处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幽雅舒适的封建帝王的行宫。主要建筑有石平桥、朝房、宫门,宫门内有值房、膳房、垂花门、长廊、前殿、后殿、穿堂殿、配殿、銮舆库、小谢等。行宫的建筑均为灰布瓦盖顶。光绪皇帝的棺停曾在这里停放数年。清西陵对外开放后,行宫己辟为宾馆。

  古松林 清西陵除有16座古建筑群以外,还有号称“华北之最”的古松林。自1730年(雍正八年)兴建泰陵开始,清王朝就在陵区栽植松柏常青树木,到1915年(祟陵完工),185年间共栽植松柏树20万株。随着岁月的流失,陵区树株受到减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陵区树木的栽植与管理,尤其是成立了西陵文保所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古松柏的保护,同时注意补栽松、柏树,据不完全统计,几十年来西陵地区人工种植以及飞机播种的树株已达40万株。1997年西陵文管处又对15000余株古松建 立了永久性的文字记录档案。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