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翁捉蚌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渔翁捉蚌,流传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杨家埠镇戚家村一带。这一带民间活动较盛,特别是农历正月十二举行的驱虫田神“刘孟将老爷”出会活动中,就有龙舞、马灯舞、台阁、武技、杂耍等民间艺术表演,《渔翁捉蚌》也是出会活动中受群众欢迎的节目之一。该舞内容表现一只大蚌在风煦日暖的日子里浮出水面到沙滩上晒太阳,一位渔翁发现了大蚌欲捉,蚌受惊跳入水中,在水中同渔翁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搏斗,最后终于被渔翁用网罩住拖上岸。此舞情趣诙谐,戏剧性强,表演生动、细腻且富有艺术性。该舞蹈角色(渔翁和蚌精)形象源于生活、生动逼真、个性鲜明、具有较强的美感;情节起伏,随着时而轻敲慢击、时而激烈昂扬的乐器伴奏舞蹈情节出现一个又一个高潮,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舞蹈动作简炼,动作基本上在半蹲姿态上发展,经过提炼、加工,采用了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整个舞蹈在风格上有一种轻而不浮、柔而节奏分明的特点,虽然没有一句唱词,也没有一声对白,却让观众通过舞蹈语汇心领神会,忍俊不禁,在视觉上、心理上都得到了很大的享受。它的表演风格独特,是浙北地区民间舞蹈极罕见的类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不凡的艺术创造力。

  据戚家村村民戚阿品(1908年生)老人介绍,《渔翁捉蚌》原名《蚌精》,在本村相传已有十几代历史,以前该舞只是农闲时在自己村中演出,或是春节期间邻村人上门邀请时才去表演。民国三十五年才参加出会活动。1955年该舞经吴兴县文化馆挖掘整理,参加嘉兴地区民间音乐舞蹈调演,同年参加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调演,后与富阳县的“仙鹤舞”合并加工,改成三人舞《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并被拍摄成舞台纪录片。此舞原用锣鼓伴奏,1956年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时改用《马灯调》伴奏,致使该舞更富舞味和乐感。北京全国汇演回来后,仍称为《渔翁捉蚌》,并保留原来的表演样式,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该舞的产生,民间传说为:戚家村东樊漾湖年年涨水泛滥成灾,灾害因漾中的蚌精作怪造成。后来本村一位老渔翁捉住了蚌精,从此再没有水灾了。为了纪念老渔翁,村人曾抬出纸扎的渔翁和蚌精的模型参加出会活动,后人又根据这两个模型编出民间舞蹈《渔翁捉蚌》。

  戚家村是一个包括三个自然村的行政村,距湖州10.8公里,该村东西北三面被龙溪江(西苕溪的干流)包围成一个“Λ”形,南面横卧一条玄通河,两头沟通龙溪江,使戚家村形成一个四面环水似岛的特殊地形。玄通河与南面的樊漾湖相通,樊漾湖方圆八亩,湖南面紧依着高314.3米的的金斗山,每年瀑雨季节,金斗山北面的山水冲进樊漾湖,使湖水涌向唯一的出口玄通河,由于玄通河河道狭窄,泄水不畅,一时水位猛涨而高出龙溪江,使两岸受灾。由于限于历史条件,人们不能解释这一自然现象,认为是樊漾湖蚌精在玄通河拦水引起灾害。关于蚌精的传说,许多地方史料均有记载。清道光瞿中溶所撰《西吴里语》卷四记载:“昔日渔者见溪上有光伺之,见大蚌光从中出故名;案室蚌至今土人常于溪中或遇之辄喷冷水莫之敢近”。

  《室前两溪志略》中也记有:“……千年老珠,光十丈”,加上湖州历史上确实出现过较大的蚌,因而民间舞蹈《渔翁捉蚌》实际上是反映了人民用智慧和勇敢战胜自然的心理,寄托了人们消灾降福的希望。

  《渔翁捉蚌》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不断发展,最初由两名男子表演,蚌精为男扮女装,民国三十五年开始由女子饰演蚌精。表演上对老渔翁的要求是风趣、生动。蚌的形象已远不是传说中祸害人的妖精,而是一个天真、活泼、机灵的少女形象,这说明《渔翁捉蚌》已不是一种崇拜偶像的祭神舞,而是村民娱人自娱的民间舞。

  由于《渔翁捉蚌》源于当地民间传说,它的形成与当地频发水灾的地域特征和历史事实相关,因此深深植根于当地悠久的人文历史的土壤中,真实而形象地表达了人们敬神驱邪、祈求安宁的愿望,承载着人们热爱家园的深厚情感,是一段社会历史和民众心理及信仰的活的记忆。它不仅具有显著的江南水乡特点和比较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生动诙谐的故事情节和表演形式让人喜闻乐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历史认识价值,同时艺术上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数百年来一直受到本地群众的普遍认同并引以为自豪,已成为一个地方的代表性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