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渡荆门送别

添加2,470字节2020年2月29日 (六) 12:10
以下行是添加(+)和删除(-)的内容:
<span style="font-size: 110%;">[[李白]]</span><br><br><span style="font-size: 110%;">唐·[[李白]]</span><br><br>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诗。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飞来山上耸立着千寻高塔,听说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span><br>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br>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br>  闻说:听说。<br>  鸡叫。常指天明之前。<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最高层。</span><br>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臣。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br>  望眼:远望的眼睛;视线。<br>  自缘:一作“只缘”,自然是因为。缘:因为。<br>  [[文件:登飞来峰参考图.jpg|center|thumb|400px|登飞来峰参考图]]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1,053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