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温病学派,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课题的学术流派。温病一词,最早出于《素问》,以后的《伤寒论》、《难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等皆有记载。宋代庞安时认为温病与伤寒不同,但晋代以后很少有人能分辨,按伤寒法治温病,不少病人被误治致死,因此他提出了五种温毒治法方药。宋代朱肱也认为麻黄桂枝只适合西北两地使用,而东南只有短暂的寒冷季节可用。金代,以刘完素为代表的河间学派认为外感六淫,以火热为病最多,治疗当以寒凉发表攻里,表里分治。马宗素镏洪、常德等对河间之学大加阐扬,为温病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明代从1408~1643年共爆发19次大瘟疫。崇祯末年,山东、浙江、南北直隶,温疫猖獗,阖门传染,患者甚多。当时医家多囿于伤寒之法,治疗无效,甚至致死。吴又可通过深入细致的临证体察,明确指出温疫并非伤寒,而是天地间疠气自口鼻而入,伏于膜原,表里分传,治宜表里分消,创立一套辨证论治的方法,成为辨治外感温热病的新学术流派。

  清代中期以后,温病学派日趋壮大。叶天士、薛雪、吴 鞠通、王孟英等成为该时期的代表人物,并称温病四大家。叶天士对温热病研究独有心得,自成体系。他提出温病的病因是温热之邪,感受途径是口鼻清窍,传变规律由卫气营血传变为顺传,由肺直陷心包为逆传,划分了卫气营血4个阶段,以作为辨证论治纲领,并制定了各阶段的治疗大法。薛雪长于湿热病的诊疗,他认为湿热病因及感染途径为湿热之邪从口鼻而入为主,少量从体表而入者。而病变中心则在脾胃,在辨证、治疗上薛氏也提出了一套方法。吴鞠通提出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体系,以三焦辨证统领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温、寒湿、温疟、秋燥等11种温病。吴鞠通还从叶天士医案中总结出桑菊饮、银翘散、清营汤、大小定风珠、三甲复脉汤等有名方剂,确立了清热养阴、顾存津液的治疗原则。清末王孟英取叶天士《温热论》、薛雪《湿热条辨》以及陈平伯、余霖等各家之论,辑成《温热经纬》一书,并加以注评,阐发温病学说,是温热病的集成之作,书内也有不少王孟英个人见解,它为温病学说的进一步普及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