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成工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坯胎成型后,要入窑煅烧,使之成为瓷器,这就是烧成,景德镇习惯称其为烧炼。

  烧成工艺包括挛窑、装匣、满窑、烧窑、开窑等,还包括匣钵制作、窑砖烧制、松柴制备、成坯运输等技艺。

  景德镇传统制瓷烧成的窑炉有马蹄窑、龙窑、葫芦窑和蛋形窑。蛋形窑达到了传统窑炉的最高水平。景德镇有专门砌窑和修窑的挛窑店。其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烧成工艺的中心环节是满窑、烧窑和开窑,即“一满二烧三歇火”。景德镇蛋形窑(柴窑)的烧炼工有把桩、驮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火手、三伕半、二伕半、一伕半、推匣屑等,他们各司其责,在把桩师傅的指挥下,完成每一次的制瓷烧炼。景德镇传统柴窑烧成技艺已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烧成工艺还包括釉上彩瓷的烧成,使用的是低温明炉和暗炉,景德镇俗称“红炉”。

成坯运输

  坯胎成型的各道工序在作坊完成后,成坯要运到窑场装匣烧炼。成坯运输的工具有木制或竹制的料板、挑坯架等。成坯运输在传统瓷业中也成为一种技术。一个运坯工双肩担着摆满瓷坯的又窄又长的板子向前行走,协调着步伐和身子,丝毫也不失去平衡,和行人互相避让,穿过好几条热闹的街道而不打破瓷坯。

成坯装匣

  使用匣钵装坯烧炼,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装坯时先把沙渣放入匣钵铺平,再把瓷泥制成的垫饼放在沙渣上,然后在垫饼上搁置坯胎。坯胎放入匣钵使用吊装的方法,用两股细丝兜住坯胎的腹部与圈足的交界处,吊起坯胎放入匣钵,坯胎在垫饼上放稳后再抽出吊线。吊装大件坯胎使用竹制的篾条。 匣钵制作

  匣钵土出产于景德镇里村、马鞍山和官庄等地,有黑红白三色。用宝石山出产的砂土配合制造匣钵,入火耐烧。匣钵由匣底和匣壁两部分组成,制作方法是两部分单独成型,然后相互粘结,待其干燥后,即成土匣。土匣制成后不能直接装坯烧炼,还需入窑空烧一次后才能使用,俗称镀匣。烧过的土匣称为响匣。

满窑

  满窑就是装好瓷坯的匣钵,搬进窑室内分行码好。首先要按照前后各部位的火度和气氛变化以及器物品种的不同安排好窑位,一般前数行是粗瓷,中间为细瓷,最后又是粗瓷,同时还要留出焙烧的空间,俗语称为火路。火路合理,才能保证通风流畅,窑火得到充分燃烧。由于技术难度大,所以有一满二烧三歇火之说。

投柴烧炼

  瓷器之成,窑火是赖。镇窑的烧成可分为烧上半夜和烧下半夜。上半夜烧慢火,下半夜烧热火和速火。窑内温度和气氛的控制,主要通过投柴的操作来实现,因此对投柴的分量、时间间隔和方向等都有严格要求。窑工用观察匣钵亮色、吐口痰和看火照等方法决定是否歇火。一次窑的烧炼时间为十八小时到二十四小时。

松柴制备

  镇窑烧炼使用的燃料是松柴。柴工将松树砍倒,去掉枝丫,将树干锯成长约七寸的段子,然后把木段劈成厚约一寸半的柴片。柴工用肩挑、车推或利用溪水漂流的方法将松柴运到山下河边,再用木船或竹排运到镇里。窑工将松柴堆放在窑房的二层楼或在窑房外码起柴堆以备烧炼时使用。竹制夹篮是松柴的运输工具兼衡器。

开窑

  开窑时从窑室内搬出坯匣,取出瓷件并清理窑室。从满窑到烧成以三天计算,第四天清晨开始开窑。那时窑里装有瓷器的匣钵还带着紫红色,人难以靠近。窑工用十多层布制成的手套蘸冷水后护手,用湿布包裹头部和肩背进窑搬取坯匣。窑工还趁热窑放进新坯,使新坯得到烘焙,以利用余热并保证下一窑的烧成质量。

明炉暗炉

  白胎瓷器彩绘后需用明炉或暗炉低温烧炼以固定颜色。小件瓷器使用明炉。瓷器放在炉内可转动的铁轮上,炉中周围燃烧木炭,用铁钩拨动盛放瓷器的铁轮,使瓷器均衡受热,待彩绘颜色发出亮色烧炼便完成了。大件瓷器使用暗炉。将瓷器放在炉膛,炉顶盖板用黑泥封固,炉周围夹层燃烧炭火,下有风眼。烧炼需一昼夜。

茭草装桶

  瓷器出窑后要进行分类拣选,分出上色、二色、三色、脚货几个等级。三色、脚货在本地销售。上色圆器和上色、二色琢器用纸包装后装桶,二色圆器用稻草包扎装桶。粗瓷销往外地只用稻草和竹篾包扎,俗语叫茭草。操作时三人为一组,一人打草结,一人茭瓷器,一人卷草扎篾。包装件结实而且便于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