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生态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热生态汉语拼音:Re Shengtai;英语:Thermoecology),环境热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环境各种温热条件的适应。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随纬度增高而递减。水陆分布、地形、水汽、洋流等影响,使这种水平温度梯度复杂化。在陆地上,山地的温度随高度递减。平均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约0.6℃。形成垂直温度梯度。土壤和水体中的温度则随深度而递减。

  依据生物对温度的反应,可将温度划分为几个温区,如适温区、不活动高温或低温区以及致死高温或低温区。

  通常所说的动植物生长发育的临界温度,指的是适温区温度的上限和下限。植物和变温动物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适温范围内,温度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起调节作用,温度升高其新陈代谢加速,生长发育的速度加快。通常呈直线正相关。生物生长发育最快时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有效温积是植物和变温动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或整个世代所需的有效温度的累积值。只有当平均环境温度达到某一温度(称起点温度,其具体数值因物种而异)时,植物和变温动物才开始生长发育,环境中实际平均温度高于这个起点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有效温积值代表某一生物在一定发育期间内逐日有效温度的累积值,单位为日度。有些植物如小麦、甘蓝、棉花等在发育的一定时期,需经受一定的温度才能形成花芽,这就是春化作用。温度的增高促进变温动物生殖腺的发育,提高产卵力。但温度超过一定限值时生育力反而降低。高等动物的活动也受温度的制约,低温往往使动物行动迟缓,高温则使高等动物活动频率减少。

  动物种群的数量变动、扩散与迁徙也受温度的调节。温度条件也影响植物群落的净生产力。低温使光合作用速度降低,减少干物质的积累,各种生物只分布在它们所能耐受的温度范围内。

  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温度变动的适应性,其适应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中、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时间较长,树木在秋季落叶并进入休眠状态,以度过寒冬。种子降低含水量,可提高其耐寒力。高等动物利用冬眠度过严寒和食物短缺。昆虫对冬季低温的适应方式有休眠和滞育。滞育是某些昆虫发育的一个必经阶段,它使昆虫的发育与外界温度的季节变化同期。动物种群在春秋季节的迁徙就是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反应。

  社会性昆虫如蜜蜂,冬季成群聚集在巢内,依靠振动翅膀产生的热量提高巢内温度,同时依靠蜡质巢壳的隔热作用保持巢内的高温。在外界高温下,它们通过提高蒸发作用来降低巢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