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拼音méi yáo),民国2年(1913年),从日本学习窑业的张浩,任设在饶州的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校长,他与亦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邹如圭、舒信伟一道设计,在校园后面的空旷处建造了一座倒焰式八门长方形容积8立方米的煤窑。经多次试烧,掌握了大量数据,摸索出基本要素和规律,并培养了程宗瑜、余玉田、王成熙等第一代煤窑热工技术人员。由于学校远离景德镇,遇上了原料、匣钵、运输以及学生实习场地等困难,于是决定在景德镇设分校,重新建造煤窑进行试烧。

  新煤窑建在分校,地点在毕家上弄原御窑厂西南部,窑型亦为方形八门倒焰式,当新窑在建造时却遇上了新问题,即烟道要伸进原御窑厂内的地下,其地面的房屋为警察局的驻地,几经要求,硬是不肯让步,为此不得不修改原来的设计。在窑建造与试烧时,参观者络绎不绝,都来看新鲜,称它为“洋窑”。试烧时,由于烟道受阻而影响火焰,致使失败而告终。尽管如此,它却孕育了成功的未来,开辟了景德镇以煤烧瓷的新纪元。

  民国 18年( 1929年) 1月,景德镇设立陶务局,局址在莲花塘畔的五龙庵南侧(今外办),张浩任局长。他一往直前,又于局址内建造了一座造型、容积与上述相差无几的煤窑,并从日本名古屋聘请了陶瓷热工师中原燎之助为技师,教授烧窑技术。学习烧窑技术的有陶校毕业生程宗瑜、万鸿逵、黄志高和工人徐京丹、张仲艺等。这是首次引进国外技术,也是工人学习和掌握烧煤窑技术的开始。张浩这一次是下了决心一定试烧成功的,但还是不逢天时,连年军阀混战,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紧接着是红军三进景德镇。在此期间,试烧处于半停顿状态。张浩也曾向窑户们宣传煤窑的优越性,以求得他们的支持,而窑户们始终坚信柴窑,对煤窑不屑一顾,致使这次试验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官办的煤窑试验失败了,一批有志于窑炉改革原陶校学生、教师和工人程宗瑜、徐京丹等集资,组织震旦瓷业公司,在马鞍山东麓构建了一座圆形煤窑,由徐京丹主持烧炼。时,国内革命浪潮汹涌澎湃,而徐金丹又是本镇最早接受无产阶级思想的人物之一,他在煤窑内一面从事烧窑的试验,一面从事革命活动,民国 19年( 1930年)红军三到景德镇时,他和一批先进工人一道参加革命去了,煤窑也随着停烧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煤窑被浮梁县政府拆毁,改成了碉堡,震旦公司的财产,也进了某些股东的私囊。直到 1950年,煤窑在陶瓷专科学校由邹如圭领导试烧, 1954年在建国瓷厂分厂(今宇宙瓷厂)全面投入试验并取得成功, 1956年在全景德镇推广。



  1925年左右,景德镇陶务局在莲花塘五龙庵侧,也筑建了一座方形煤窑。由于国内军阀混战,地方当局对煤窑根本无任何兴趣,不闻不问。这座煤窑时烧时停,最后还是夭折。

  官办的煤窑失败,接着工业学堂部分教职员和毕业学生,集资在市东马鞍山筑建一座圆形煤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座圆形煤窑被浮梁县拆毁,改建了碉堡。从此,以煤烧瓷就停顿了。

  1955年,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建国后的第一座方形煤窑诞生了。这方窑坐落在建国瓷厂分厂(现宇宙瓷厂)。方形煤窑的问世,标志着燃料结构迈出了以煤代柴的第一步。但是,方形煤窑只是初级阶段,不尽人意:火势不均匀,四角火势不足,达不到应有的温度。

  1957年初,在第二瓷业生产合作社(现景陶瓷厂)建起了3座简易圆形倒焰式煤窑。之所以称简易,主要是千方百计节约原材料,降低造价。窑包没有厂房,建在露天。这种惜料如金的作风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让后人为之感叹,为之钦佩。当时,曾有人写了一首诗赞美奋战在第一线的窑工:“头顶蓝天热情高,脚踩草地烧煤窑……”到1958年,全市共建成简易圆形倒焰式煤窑119座。窑青率达90%以上,在烧成工艺改革方面书写了灿烂的一笔。

  随着不断的实践,简易煤窑也暴露了不少实际问题。由于材质低劣,砌筑粗糙,窑体的整体性、坚固性较差,造成经常性的建窑和补窑修窑,而且耗煤。算下经济账,此窑实在不够理想,前景也不容乐观。

  1961年始,景德镇市逐渐停止了简易圆形倒焰式煤窑,建造正规的倒焰式煤窑拉开了序幕。煤窑从解放后始起的方形煤窑到正规的倒焰式煤窑停烧不过40年。即使从民国时期鄱阳第一座小型煤窑算起也不过七八十年光景,若比千年槎窑、柴窑的悠久历史,那只是很短暂的时光。但是,煤窑在一定历史时期,铸造过陶瓷的辉煌,其功不可没。尤其是广大陶人为煤窑历经的曲折,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更应当不能忘却。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