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牙周病(汉语拼音:Yazhou Bing;英语:Periodontal Diseases),牙周组织所患的一种或多种疾病 的统称 。牙齿周围组织因为长期炎症,致使牙周膜和牙槽骨逐渐破坏和吸收,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这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中年以上的人群中患牙周病者约占半数。在现代口腔医学中牙周病已发展成一门诊治和研究的独立学科——牙周病学。

  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正常的健康牙龈,覆盖着下方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牙龈上皮和牙体形成有机的结合。由于牙周组织的支持,方能使牙齿牢固地植立于颌骨上。牙龈沟是牙龈缘与牙齿间的窄小缝隙,虽不超过2毫米深,但这是细菌孳生的牙石沉积的好地方,它们使牙龈沟逐渐加深,牙周组织逐渐与牙齿脱离,从本质上讲,牙周病是龈、牙结合关系的破坏。

病因

  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个方面,菌斑和牙石是主要的病原刺激物,在牙周病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后,牙周病的细菌学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确立了细菌感染是牙周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一些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尤起主要作用。从牙周袋分离出的细菌起主要作用是因其能产生损伤白细胞的毒素,使白细胞的正常功能受到损伤。细菌产生的酶和毒素主要为透明质酸酶和硫酸软骨素酶及细菌内毒素等,它们能溶解牙周组织,使细胞间的粘合质分解,上皮细胞间扩大,龈牙结合上皮遭到破坏。牙石是钙化的菌斑,附着在牙面上,分为龈上及龈下两种,以龈下牙石对牙周组织刺激最为重要。创伤、食物嵌塞、牙齿位置异常和错畸形、口呼吸、不良修复体等因素对牙周病发生和发展也起一定促进作用。机体的免疫系统、防御机能、内分泌、营养、衰老、遗传等均可能对牙周病的发作和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至今尚未能证明任何一种全身疾病或因素能够单独引起牙周病。

分类

  尚有争议。能为大多数人共同接受的分类见附表。

临床表现

  牙周病没有疼痛,不为人们所注意,往往到晚期才察觉,已不能救治。其主要表现如下:①边缘性龈炎。主要表现为龈缘红肿易出血,炎症范围清晰,附着龈外观正常,牙齿叩诊正常。②慢性牙周炎。主要表征是上皮附着根向转移,牙周袋形成,炎症波及附着龈,呈现肿胀、肥厚、内侧壁溃烂,根面牙骨质污染,牙槽骨及牙周膜破坏吸收,牙周袋溢脓;牙齿松动。③快速进行性牙周炎。发病初期即有牙移位,轻度松动,叩音浊,咬合无力,菌斑少量,牙龈炎症轻度,发展迅速,短期内可使牙周组织全面崩溃,患者多有生理功能失调现象。④青少年牙周炎。较少见,主要发病于少年及少数青年口中,牙龈球形肿胀,伴有轻度增殖,质地松软,深牙周袋、溢脓、牙槽骨弥散性吸收,牙齿松动,常伴有其他器官疾病及生理功能异常;牙周创伤,多由不良咬合习惯或继牙周炎而发病,其表现为单侧骨袋形成,内板增厚,根膜增宽,牙面出现相应的异常磨损、牙尖干扰;牙周萎缩,牙周组织出现非炎性退缩,无牙周袋,叩音正常,牙根裸露于口腔中,根面光洁,有时伴有敏感症状。

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特别是牙周袋的出现,再加上X射线检查所见(牙槽骨吸收,牙周膜增宽)即可确诊。根据临床牙周破坏的程度及进展情况可估计其预后。

防治

  主要是清洗牙周袋,控制炎症和调整生理功能,增强个体抵抗力。首先要清扫牙面的菌斑和附着物——洁治;继而清理牙周袋内侧壁创面和游离菌斑——刮治。重者还需配合消炎药物。当然咬合力的调整也是必要的。控制炎症,使病损静止下来。但已破坏的牙周组织,不能重新恢复其原有结构,能停止在现有状态,不再发展即为良好疗效,因而应当注重预防工作。局部处理是治疗的基础,但生理功能的调整,则为防治之本,不可忽视,否则已被控制的疾病,会再次复发。中医中药在控制急性炎症及调整生理功能方面常可发挥明显的作用,在中国口腔界已有应用。牙周病的彻底治疗是消除牙周袋,在洁治、刮治、调整咬合、全身因素治疗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可作龈切除术、龈成形术、龈再生术、龈翻瓣术等牙周手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消除菌斑和牙石,推广正确的刷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