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然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森然(1895年8月-1984年4月),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王樾,字森然,号杏岩,曾用哑公、子燕、杏楠、黑衣、菊子、涤楼、养吾等70个笔名。河北定县人。代表作品:《文学新论》,国画《松鹤朝阳》和《群鹰图》。

  1919年初王森然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国文专修科。王森然在其启蒙老师邓中夏影响下,1921年3月,与进步同学组织了“新文化研究会”、“新教育协进会”等进步学术团体,均被选为会长。

  1927年撰写出了30万余字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教育学思想和教学法理论。填补了我国教育学研究的一项重大空白。

  1928年王森然考入北京大学文史研究史学科,开始进行史学的学习和研究。

  从20年代中期起,他对文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1930年他将研究成果汇集为《文学新论》。

  1942年,发表诗作《杀!杀!杀!》,吹响了彻底砸烂旧世界的号角,后又发表《无定河的壮歌》、《心儿何时爆裂?》、《炸弹之魂》等,并把它们辑成诗集《星儿》。在创作大量诗歌的同时,他还写了小说《露白之死》、舞蹈哑剧《乱舞之场》以及《汉海之礁》、《回到悲惨的梦里去》等作品。揭露了反动军阀的丑恶嘴脸,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

  1948年4月,受地下党的邀请在北平东交民巷使馆区,秘密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全国解放前夕,应陶铸的邀请,被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和会顾问及中南区临时政府文教接管部副主任,参加了当时的文教组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作品有《松鹤朝阳》、《群鹰图》和《长寿图》等。

  1944年、1946年、1979年三度在北京举办个展。年王森然学术研究会等单位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王森然遗作展”。

  王森然是著名的教育家、革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史学家、美术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和艺术大师齐白石、徐悲鸿等先生一道,致力继承民族艺术传统,为当代中国艺术的创新,为打破传统花鸟画陈旧格局、创出面目一新的表现方法,付出了惊人的劳动。他为人民大会堂完成了巨幅国画《松鹤朝阳》和《群鹰图》,以苍劲的古松象征古老的中华民族,以朝阳象征我们的党,以健壮的雄鹰和高翔的白鹤象征意气风发的各族人民,笔墨雄健,气势磅礴,洋溢着我们民族、祖国、人民、时代的活力,洋溢着王森然同志盼望祖国昌盛、民族富强的赤子之情。同时,王森然同志还以他的艺术杰作,在对外友好交往中,为祖国、为人民赢得了荣誉,增进了我们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谊。同时,王森然还出版有《文学新论》、《近代二十家评传》、《近代百家评传》、《中国剧目辞典》等;为古著《山水论》、《山水诀》、《青在堂画学浅说》、《梦幻居画学简明》作今译和注释;撰写有《回忆齐白石先生》等。病逝后将十万元捐献给教育事业,后设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王森然奖学金”。

  半个多世纪以来,王森然同志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学术传统,以博求精,几乎涉及整个社会科学范围。他在新文化传播、教育学、文学、史学、哲学、美学、语言文字学、社会学、文学教育、史学教育、艺术教育、美术理论研究和国画创作诸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业绩,不仅表现在文字上、言论上,更重要的是传播在青年中的进步影响和革命意识。他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的理论家,而且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