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遐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遐举(1909~1995),原名克元,号野农。湖北监利人,当代著名书法家,擅长国画,尤善梅竹、通史学、工诗文,对戏曲也颇有研究。历任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馆馆员、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等职、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

  王遐举1931年于武昌中华大学肄业。 三、四十年代,历任小学、中学教师,部队书记官,湖南祁阳纺织厂办事处主任,湖北省府编译室编译员,长沙《国民日报》编辑、资料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居北京,1950年于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工作,1953年至1969年于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舞台美术研究。1976年起于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从事书画工作,为研究馆员。历任中央文史馆馆员、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等职。1982年应中共中央之邀书写蔡畅的致敬信,1983年应人大常委会之邀书写叶剑英有关信件。书法作品入选1964年、1974年赴日本书法展,1983年中日书法联展,1985年国际书法展。曾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多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发表有《江汉杂咏》诗词多首。著有《中国戏曲布景》、《中国古代剧场》。发表有《中国戏曲布景与民族传统绘画》等论文。曾应邀为中国书协、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书法讲座授课。1983年赴日本访问,并出展部分书画。

  王遐举在童年时代饱尝人世艰辛。父亲王善海读书不多,种田之余好写字,其书法花哨好看。遐举耳濡目染、勤奋好学,临习颜、柳楷书及行草碑帖。10岁开始为村里人写对联。成年后,长期寝馈于汉魏碑、大小篆,精研礼器碑、张迁碑、石门颂、张猛龙碑及贾伯思碑等著名碑刻。后又得益于清宋大书法家张裕钊、何绍基“古拙硬朗,韵味不凡”之书艺,重新开始练颜体,继而研习欧阳询、柳公权和郑板桥的书法艺术。他“师古不泥古”,心追手摹,博采众长,不断扬弃自己的书法习惯,悉心揣摹“字外功”。终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达到了“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绝妙境界。他认为:“一件书法作品,应该是书写者的性格、情感以及各种修养,一齐从胸中、腕底奔涌到纸上的总和。”所以他的书法楷、行、草、隶、篆皆工,尤以隶书、行草见长。其隶书独树一帜,结体稳重,劲而不犷,放而不野,厚而不滞,散乱中寓工整,奇险中寄安闲。行草极具神韵,行草以凝重求飘逸,刚劲求潇洒,结体如行云流水、秀雅清劲、奇正相生、极尽汉魏碑神韵,深受世人所重。

  论家谓之为:“草情篆意,动而不犷,放而不野,散乱中寓工整,奇险中寄安闲”。其作品遍及全国,远播日本、东南亚及欧美等国。被世人誉为中国当代书画界八仙和京都五大名笔之一。四十年代在我国南方举办过个人书法展,五十年代后又多次参加过国内重大的艺术展览。1983年率代表团访问日本,受到日本书道界的热烈欢迎。其作品多次选送日、美、英及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参展,并于1994年赴台参展,均受到热情赞誉。1990年日本创价学会授予他“富士艺术奖”。1982年受党中央委托,将《中共中央致蔡畅同志的致敬信》写成巨幅条屏送给蔡畅同志;1983年又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将六届人大给叶剑英委员长的致敬信写成巨幅条屏送给叶帅,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赞扬。1988年 4月,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展。他的书法作品多为各地艺术馆、博物馆收藏。我国不少名胜古迹如武汉黄鹤楼、长江三峡、郑州黄河碑林、云南滇池等,都有他的墨迹和石刻。

  王遐举一生治学严谨,特别注重艺术家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以及生活实践的体验。解放初,经徐悲鸿介绍进田汉主持的戏剧研究院,从事舞美、戏剧史方面的设计与研究。他不仅是一位饮誉海内外的书法家,还擅长国画,尤善梅竹、通史学、工诗文,对戏曲也颇有研究,出版过《野农轩诗话》、《王遐举书法作品集》、《中国舞台布景与民族传统绘画》等专著及戏曲评专集,撰写了《中国剧场史》等书稿,其中部分文字在《大百科全书》上刊载。正是他丰富的人生体验、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执著的求索精神,使他成为一位卓尔不群的艺术家。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他为人诚恳热情,处事平和敦厚,谦虚而不随俗,自重而不骄人,其人品书品皆为人所称道。“三中”全会的春风圆了昆仲“相思梦”。后应邀回监利师范讲学时,其欢迎对联曰“遐龄犹恋故园秋,赏章华景色,濯沧浪清流,未识香草美人,可佐临池添韵致;举世咸钦内史笔,领三楚书坛,振千钧豪翰,怎禁石坠地,不教入木显神奇。”故乡人民于1992年 6月建成一书法亭,廖平波先生取“羲之妙笔在鹅群”之意命名“泛鹅亭”,被岛内学者洪荒誉为容城第九景“书亭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