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父子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尔父子拼音bō ěr fù zǐ),(Bohr,Niels Henrik David and Bohr,Aage),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和其子A.玻尔的合称。N.玻尔最先把量子论用于原子结构研究提出核的液滴模型,并对量子物理学作出重大贡献;A.玻尔则发展了核集体模型。他们都研究原子核物理学

  N.玻尔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1885年10月7日生于哥本哈根,1962年11月16日卒于同地。1903年入哥本哈根大学攻读物理学,1909年获得硕士学位,两年后以金属电子论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不久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随E.卢瑟福研究。当时卢瑟福的有核原子模型刚刚建立。该模型根据实验发现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核转动而构成的,但根据经典电磁学,这种模型的原子其外围的电子因有向心加速度,会不断放出电磁波,最后失去全部能量,与带正电的核合在一起,即原子将都是不稳定的。1913年N.玻尔把A.爱因斯坦和M.普朗克的量子论与核式原子的概念结合起来,不但说明氢原子的稳定性,而且理论计算与实验所得的氢原子光谱线的波长完全一致。1921年创立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并任所长,使哥本哈根不久成为全世界理论物理的研究中心,培养了大量的杰出物理学家。他因对原子结构的研究获得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当量子力学的数学表达式在1924~1926年间基本确定以后,M.玻恩很快地提出了波函数的概率诠释,W.K.海森伯也阐述了他的不确定性原理。而玻尔则在这种基础上提出互补原理:认为从各种实验取得证据不能纳入单一图景,只能认为是相互补充构成现象的总体。玻尔认为,微观客体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就是这样既互斥又互补的两个方面。这个原理为科学家所普遍接受,但爱因斯坦则一直反对。20世纪30年代玻尔继续探讨量子力学所带来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同时在原子核物理方面也作出了贡献。他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认为核中的粒子有点像液滴中的分子,它们的能量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规律。这个模型对理解核裂变起了决定性作用(见原子核模型)。1943年他从德军占领下的丹麦逃往瑞典,不久到美国参加原子弹的研制。战后,他竭力主张和平利用原子能和控制原子武器的政策。他领导1955年日内瓦的原子能和平利用第一次国际会议,还倡议并领导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和北欧原子物理学研究所,1957年获得首届美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奖。著有《原子结构和光谱理论》(1922)、《原子理论和对自然的描述》(1934)、《原子物理和人类知识》(1958)以及《1958~1962年原子物理和人类知识论文集》等。

  A.玻尔是N.玻尔的第四子。1922年6月19日生于哥本哈根。曾就读于哥本哈根大学,于1954年取得博士学位。在40年代,随父在美国参加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6年回丹麦,开始与其父在哥本哈根建立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发生联系,并于1963年接替父亲任研究所所长,1962年和1973年曾两次来中国访问。

  A.玻尔主要研究原子核物理学。50年代初,他根据同B.P.莫特森一起进行研究的实验,发现亚原子粒子运动能使原子核变形,从而认识到原子核可以并不具备球对称性,这样可以解释实验上观测到的核多极矩之类的性质。由于确定一些原子核的非对称性状并作出相应的说明,他与莫特森和L.J.雷恩沃特一起发展了核集体模型(即综合模型)共获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著有《原子核的旋转态》(1954)和《原子核结构》(2卷,1969,197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