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语录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画语录》,中国清代画家石涛关于绘画理论的著作。又名《石涛画语录》或《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活动于康熙年间(17世纪后半期至18世纪初),生卒年尚难确考。他曾出家为僧,信奉禅宗,所以此书仿历代禅师语录之例,题为《画语录》。全书共分18章,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绘画艺术问题,在中国历代画论中是一本最有理论系统和美学色彩的著作。

《画语录》的中心思想是“一画”论。所谓“一画”论,不仅含有线是中国绘画的基础的意思,而且同《周易》、道家、禅宗关于宇宙本体和万物生于“一”的哲学思想相联系。“一画”使始初的浑沌未分的宇宙成为有形可见的各种事物,因此绘画是以笔墨描绘天地万物的。“一画”是绘画、书法艺术的一切规律由之产生的始基和根源。画家掌握了“一画”之理,就能象“天之造生,地之造成”那样描绘出宇宙万物,而无不符合于自然的法则和情态。这种说法把艺术创造的规律和天地万物产生、形成的规律混而为一,显然带有神秘色彩。但在另一方面,“一画”论又包含有重要的美学意义。首先,它发扬了艺术创造的能动性。《画语录》说:“我有是一画,能贯山川之形神”,“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掌握了“一画”之理的画家,其创造既源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主观的“心”的表现处处与自然吻合、一致,同时又高于自然。《画语录》在艺术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关系、艺术创造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处理上,体现了中国哲学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次,依据“一画”论,艺术创造规律根源于天地生成变化的规律,因此,不能认为艺术规律是由某个古人所制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从这个根本观点出发,《画语录》抨击了明清画坛上普遍存在的死守古法、因袭模仿的假古典主义,宣称“我之为我,自有我在”,主张面向自然,进行大胆创造。这种尊崇自我的思想,同明代后期以李贽、袁宏道等人为代表的个性解放的思潮有着明显的联系,对后来的“扬州八怪”以至近代中国许多画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画语录》的版本很多,其中以刻于乾嘉年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知不足斋丛书本为最早,是后来各本所从出。1961年发现了石涛手写的精刻本《画谱》。据考是石涛晚年局部重改《画语录》的成果,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