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雀抬阁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雀抬阁,流传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白雀乡,据传授人周阿如、俞根寿、周惠林介绍,起源于民间庙会,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白雀抬阁的先人,从高跷表演中受到启发,他们根据表演需要设计抬阁,100公分见方的木制框架,用明黄绸遮掩,形成一个台面;台面下装传动齿轮,钢筋固定在传动齿轮上,可以转动钢筋,钢筋多少根据在上面表演的演员人数而定,一人一根;台面以上钢筋高60—80公分;表演开始前,表演的孩童预先用绑布牢牢地紧缚在钢筋上,然后穿上戏装,并把两个以上的孩童集中在同一个台面上;设抬杠两根,约600—800公分,均用彩绸缠绕。人们抬着抬阁,表演者在抬阁上面,表演各种饰演的人物,可以耍枪弄棒,还可以简单地翻滚旋转。既丰富了表演内容,更增加了惊险性、可看性。这就是显具特色的白雀抬阁。

  “白雀抬阁”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在大型群众踩街活动时,边行进边表演。

  抬阁表演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抬着“抬阁”前进并保证表演者安全的“抬阁”人员;二是制造气氛、协调节奏的乐队人员;三是抬阁上面的表演者。

  乐队由4—6人组成,主要有:堂锣、鼓、钹、小锣,也可加奏唢呐。都为一般村锣村鼓,无特殊锣鼓经。 抬阁人员由8—12人组成,根据表演者人数、重量决定;操作“抬阁”传动器械的1人。

  表演者由7—8岁的童男童女担任,根据需要决定人数,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二人即够,《八仙过海》人就多了。由于表演者被固定在抬阁上面的钢筋上,钢筋与表演者之间装有活动装置,表演者可以突然翻倒和重新挺立,钢筋又固定在抬阁下面的传动装置上,可以旋转上面的表演者。 乐队和抬“抬阁”的人员均穿明黄色绸缎彩服彩裤;

  表演者根据所饰人物的需要穿相应的“戏装”。

  锣鼓声中,“抬阁”在人群中前进。表演者根据观众的情绪、乐队节奏和器械操作人员的提示,在空中旋转、翻滚,展示自己所饰演的角色。惊险的表演往往会使观众吓出一身冷汗,引起阵阵喝彩。

  白雀抬阁只是在文革期间停止没动以外,一直在白雀的民间活跃着,最盛的时候全乡有30多支抬阁队,文革以后还把“样板戏”中的人物搬上抬阁。

  清末民初的时候,这里还有水抬阁,用同样的原理,只是把抬阁安置在船上,在河上表演。

  目前坚持活动的只有白雀乡金家兜村宋家圩自然村一支抬阁队了。该抬阁队共有队员20人,在重大节庆时还坚持表演,并参与区、市的一些大型庆典和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