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古城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南益阳市资阳区:益阳古城
湖南益阳市资阳区:益阳古城图

  益阳古城,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界内。作为一座县邑,益阳城史载于三国时期,称鲁肃古城;明代,始见古城雏形;清代民国初年,益阳城不断加修完善,建成十五里麻石街并孕育了繁荣的商业文化,因此被冠以“银益阳”之称,饮誉湖湘大地,见证了益阳源远流长的历史。

  益阳故城平面呈不规划四边形状,坐北朝南偏东25°,面积14万平方米。今日故城城墙,仅东南北三方青砖城墙和东门残存,其余已毁无存。东城墙长152.8米,南城墙长931米,两侧均为用规格统一的青砖砌墙中间填土的墙身,基宽4米,顶面宽2.35米,残高2.7—3米。南边城墙现两侧加砌花岗石块夹老城墙壁于中间和防洪堤,北城墙被利用作防洪大堤,用土垒筑于堤内,原貌不详。东边城墙除房屋遮拦部分外大部分裸露可直观,东门,石闸依旧,保存较好。

  益阳地处湘中偏北,东临长沙,西连武陵,吞资江水,拥洞庭波,靠雪峰山,境内山水相依,物产丰饶,是江南著名的“渔米之乡”。在古时天下分九州之际,益阳属荆州南部。春秋时属楚国,战国时属楚国黔中地。公元前223年(秦始皇二十四年),秦灭楚国,益阳属长沙郡。公元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置郡县时,始置益阳县,以地在“益水之阳”而得名,仍属长沙郡。当时益阳县包括今天桃江、安化、新化、冷水江、沅江等县市全部,及宁乡、涟源、新邵等县市部分,三国吴属衡阳郡,隋朝先后属潭州和长沙郡,五代属潭州,宋朝先后属鼎州、潭州。元朝升为益阳州,属天临路,明朝复为益阳县,清朝属长沙府。益阳县于1914-1922年属湘江道。1937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0年4月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33年县城置龙兴、麟兴二镇,1942年合并为龙麟镇,1949年8月3日益阳和平解放,改为益阳县城关镇,同时益阳行政专员公署成立。1950年3月城关区升为县级,更名为益阳城关区,直属益阳专署。同年9月23日,城关区升格为益阳市,仍为县级隶属益阳专署。1952年11月,益阳专署撤销,益阳市划属常德专署。1958年7月,益阳市改属益阳县领导,仍为县级。1961年7月,复属常德专署,1962年益阳专署恢复,益阳市复属益阳专署,1984年4月22日,益阳县属地长春、迎风桥、过鹿坪、李昌港、香铺仑、杨林坳、新桥河7乡及新桥河镇划归益阳市管辖,纳入益阳市行政区域。1994年地改市,撤销县级益阳市,以资江以北原益阳市属地,以及从原益阳县将沙头、茈湖口、张家塞1乡2镇划入,成立资阳区,为地改市后的益阳市区组成部分。新成立的资阳区,由益阳市桥北城区、长春垸、民主垸、新桥河上垸组成,现辖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开区及1乡5镇。

  益阳古城位于益阳市资阳区界内,自秦以来,一直是益阳县县治及益阳专署驻地,县置于秦,然后汉承唐续,明兴清延,继往开来于现代,至如今已历时两千余年时光。

  资阳区地处资江尾闾,踞洞庭之滨,地当“吴蜀门户”,湘黔驿道所经,历为军事要地。多少硝烟烽火,咚咚战鼓,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燃起、擂响。益阳古城垣即现资阳城区,据历史记载,东汉建安二十年,三国吴、蜀为争夺荆州,刘备、孙权各派兵驻守,隔资江对峙。南岸是东吴鲁肃、程普、甘宁垒筑军营;北岸是关羽领关平、周仓布阵屯兵。鲁肃奉吴主孙权旨意,向蜀讨还荆州,邀关羽赴会议和,故而留下“单刀赴会”故事和遗址。继后鲁肃移兵驻江北,筑土为城,鲁肃城就出现在益阳乡土上。随着岁月年华的推移,鲁肃城演变成鲁肃堤。唐朝时,房宇向故城东隅发展,但尚无完整的城池。明朝洪武初年筑土为城,挖深壕堑,修立城楼。此后成化、弘治年间加修,方初兴城池规模。城墙从西门拓展到东门口。嘉靖三十年(1551年),知县刘激开始拓鲁肃堤,以青砖筑城墙,城池进一步拓展。基宽2丈,面宽1丈,高1丈2尺,筑有银城(东门)、金池(西门)、迎恩(南门)、拱极(北门)四座城门。此后万历五年(1577年)加修城垣,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被洪水浸溃。清朝康熙三十年(1765年)、咸丰五年(1855年)、七年、九年多次修葺。光绪二年(1876年),知县吴兆熊主持重修城墙,青砖上印有“吴兆熊”字样。可是民国期间,益阳古城墙被国民党军队构筑工李大肆毁坏,国民党当局大拆城墙。尤以民国32年(1943年)县长王秉丞借口修街,将城墙青砖、麻石拆除出卖钱款私吞。城墙被弄得破败不堪,仅留东门口城墙保存较好。

  益阳古有“十五里长街”,分“城内”、“堡上”。“城内”以行政区为主,“堡上”以商业区为主。“堡上”又分“头堡”、“二堡”、“三堡”。唐朝拓街市时,城西地域称歧头,商埠分布在资江北岸红船埠一线,城区与商埠之间,有部分零星店铺,宋时重儒学,西门外临河处兴建学宫,其后商铺渐兴。明朝嘉靖年间再次扩城,街市逐渐西延,至万历年间已与歧头商埠连成一片。当时,县衙为防御匪患,街市西区沿资江依次筑土堡,派兵驻城,“头堡”、“二堡”、“三堡”自此产生。头堡从学门口至今幸福路、二堡从幸福路至将军庙巷、三堡从将军庙巷至接城堤。到清朝初年,前来堡上经商者日益增多。随后,“三堡”街区继续向西延伸至接城堤。城东河外刘公滩每当冬天枯水时节,舟楫重载难以过滩,均需提驳方可通过,因此,城东沿河一线逐渐形成季节性船埠,益阳城区街道由此向东延伸,这段街市称做东关河街。自东关河街东端与清水潭接壤起,至西端与接城堤交界止,形成一条15华里,即7.5公里长的麻石街。

  自东汉建安年间起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益阳先民及外来人士经营了这块古老的热土,留下丰富多彩、富有传奇性的自然景观与人文观景。诸多的景观中,首推的“益阳资江十景”、“革命红色故地”,其次是“三国古城文化”、“资江码头文化”、“益阳古民居”及三台塔、斗魁塔、文昌阁、刘公馆、益阳监狱等古建筑,还有大码头、鹅羊池、古道街、考棚街等新街旧迹的风景点。自唐朝起至民国期间,宗教文化在益阳兴起与传播开来,在古城兴建数以十计的寺庙,著名者是“九宫十八庙”(九宫:五福宫、帝主宫、天后宫、药王宫、福星宫、万寿宫、紫云宫、乾元宫、南岳宫)、(十八庙:武庙、玉皇庙、地母庙、水府庙、魏公庙、白马庙、财神殿、轩辕庙、七公庙、张飞庙、天符庙、城隍庙、明星池庙、神农庙、葛公庙、师公庙、江神庙、圣庙)。

  1902年挪威人在城内五马坊建教堂,传播基督教以后,天主教由意大利人相继来益传教,因而在益阳留下众多的基督教堂。著名的有:五马坊教堂以及英国人创办循道公会的礼拜堂(区图书馆)、福音堂(大水坪学校)、待恩堂(二堡区文化馆)、清和堂(在考棚街)、天主堂医院(现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