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乐智慧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福乐智慧,中国维吾尔族古典长诗。11世纪维吾尔族诗人、思想家、政治家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创作。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又译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生卒年不详。约于11世纪初生于喀喇汗王朝的都城巴拉沙衮(又称虎思斡鲁朵,遗址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楚河南岸),后生活和创作于喀喇汗王朝的又一政治文化中心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1069~1070年,他50岁左右时完成长诗《福乐智慧》的写作,并献给当时喀喇汗王朝的君主桃花石·博格拉汗,受到赏识,被赐以“哈斯·哈吉甫”(御前侍臣)称号,让他供职宫廷。

《福乐智慧》是汉译名,原文名意为“导向幸福的知识”,主要阐述知识与幸福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采用双行诗对话体形式,用回鹘文写成,总计13 000多行。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生活的时代充满了政治危机,统治者欲壑难填,频繁的宫廷内讧,使喀喇汗王朝呈现出江河日下,一蹶不振的景象。面对这一现实,诗人忧国忧民,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醒统治者的良知,推行公正的治国安邦方略。作者用讲故事的方法勾勒出一个理智文明的理想社会轮廓。作品中虚构的四个人物国王日出、大臣月圆、大臣之子贤明及其宗亲觉醒,是四种观念的化身:日出象征公正和法度,月圆象征福乐和幸运,贤明象征知识和智慧,觉醒象征来世和知足。作者利用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对话,表达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国家的基石建立在公正法度之上,公正法度的目的是达于幸福,对幸福的认识与把握基于智慧与知识,智慧与知识使人醒悟今生与来世的关系,从而抛弃欲念,求得善德而进入无欲的知足世界。

《福乐智慧》结构完整,语言丰富、流畅,音调铿锵,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它有叙事,有说理,有哲言警句,又有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对后世维吾尔诗歌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福乐智慧》流传至今有三个抄本:1802年左右奥地利外交官、东方学家J.von哈默尔–普尔戈什塔里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发现的回鹘文抄本,现存维也纳国立图书馆,称维也纳本;1896年埃及开罗王家图书馆馆长,德国东方学家穆里提兹发现的阿拉伯文抄本,现存开罗凯迪温图书馆,称开罗本;1913年阿赫迈德·则基·维利迪在乌兹别克费尔干纳发现的阿拉伯文抄本,现存乌兹别克共和国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称费尔干纳本。土耳其学者阿拉特对三种抄本进行汇校,于1947年出版的拉丁字母标音转写本,最为完整。此外,国外又有乌兹别克文、俄文、英文、哈萨克文、吉尔吉斯文译本。19世纪中叶,福乐智慧学研究体系在国外形成。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1984年和1986年先后出版现代维吾尔文本和汉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