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梁传

2015年12月6日 (日) 12:52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穀梁传》儒家经典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并为解说《春秋》的三传。又称《春秋穀梁传》。旧说中国鲁人穀梁赤“受经于子夏,为经作传”。实际应是孔门讲习《春秋》的若干代学者集体的论议,整理编著成书的年代不晚于汉初。宣帝时,为之立博士。一般认为《穀梁传》属于“今文经”。全书正文2.3万多字,采用问答体解说《春秋》,重点在阐述经义即《春秋》的政治意义,与《公羊传》大抵同调,但在个别具体问题上也有歧异。东晋范宁搜辑诸家训释著《春秋谷梁传集解》,标榜兼采众说、择善而从,唐人杨士勋又为之作疏,成《春秋谷梁传注疏》。清人钟文烝有《穀梁补注》,网罗前人遗说,可供参考。

  《穀梁传》所记载的时间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一般认为《穀梁传》比《公羊传》晚出,属今文经学,其宗旨亦在阐发《春秋》经中之微言大义,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只有少量叙事。着重宣扬儒家思想,务礼义教化和宗法情谊,为缓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稳定封建统治的长远利益服务,因而也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大重视。它是我们研究秦汉间及西汉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该书最早见于汉初陆贾《新语》,但其所记之真实性尚有疑问。汉武帝时,卫太子习《公羊》,兼习《穀梁》,此后学者不多,宣帝时才立于学官。汉代有《穀梁外传》和《穀梁章句》,皆佚。清代后期,今文经学复兴,《穀梁》亦随《公羊》之后而盛极一时。清钟文烝著《穀梁补正》,泛取唐宋以后诸家之说以补正范注杨疏。其后廖平著《穀梁古义疏》,柯劭忞著《穀梁传注》,皆有所成就。

  通行本有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第1版。

参见条目

最后修改于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 12:52